第二屆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研究生論壇舉行

2020-11-25 清華大學新聞網

清華新聞網1124日電 11月14-16日,第二屆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研究生論壇暨2020年清華大學研究生國際學術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行。本次論壇由清華大學主辦,清華大學研究生會承辦,以「氣候變化與後疫情時代的綠色復甦」為主題,共來自6大洲、13個國家、47所國內外高校的220餘名師生參加。清華大學黨委書記、校務委員會主任陳旭,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執行秘書長帕特麗夏•埃斯皮諾薩,聯盟聯合主席、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校長米努切•沙菲克,生態環境部氣候變化事務特別顧問、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解振華,全球經濟和氣候委員會聯合主席、聯盟學術委員會主席尼古拉斯•斯特恩勳爵,清華大學常務副校長王希勤、黨委副書記過勇等嘉賓出席論壇。

陳旭致開幕辭

論壇開幕式上,陳旭代表清華大學向蒞臨本次論壇的各位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謝。陳旭指出,應對氣候變化是人類社會的共同事業。面對日益頻發的極端氣候事件和自然災難,任何國家都難以獨善其身。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全面衝擊,也再次表明人類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面對全球性的挑戰,我們唯有攜起手來、抓緊行動,才能匯聚起建設生態文明和推進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合力。

陳旭表示,清華大學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議題。她回顧了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和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的發展歷程以及青年學子為全球氣候治理做出的努力。陳旭強調,氣候治理關乎人民福祉和人類未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到2035年要「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她讚賞青年學子自發開展「向上馬拉松」、綠色實踐等系列行動,支持青年學子傳播綠色復甦新理念、展現參與氣候治理的新擔當。陳旭指出,青年應當自覺肩負起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責任,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挑戰中深度參與、主動作為、不斷創新,為綠色發展貢獻智慧,為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不懈奮鬥。

王希勤發表演講

論壇閉幕式上,王希勤代表清華大學感謝所有參與者的貢獻。他介紹了清華大學的發展戰略和規劃,強調清華的綠色大學建設由來已久,從更少排放、更低能耗和可持續發展等生活方式和發展模式,到人與自然共生的文明,其概念和內涵也在不同發展階段不斷升級革新。在「十四五」規劃的框架下,清華綠色大學建設將進入新的歷史階段,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未來而努力。

王希勤指出,新冠疫情是人類歷史上的重大危機,日益加重的氣候變化是更深層次的危機。疫情警示我們,全球必須攜手合作、協調行動,才能凝聚共識,積極承擔國際責任,以長遠的發展目光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嚴峻挑戰。清華大學高度重視氣候變化議題,牽頭成立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以凝聚世界青年力量,積極發揮大學在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作用,建設性地參與全球氣候治理進程。他強調,通過務實合作和密切的戰略溝通,我們正在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正是其中之一。王希勤重申了國際合作的重要性,期待與世界青年通力合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凝聚智慧,為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貢獻力量。

米努切·沙菲克、解振華、何建坤、馬晉紅致辭

米努切·沙菲克在開幕致辭中表示,氣候變化和氣候危機是我們面臨的迫在眉睫的挑戰,她勉勵青年站在氣候變化和綠色復甦的最前沿,引領大家走向未來。解振華表示,當前全球氣候治理的當務之急是堅持和落實《巴黎協定》,各國應根據本國的國情和能力加速綠色低碳轉型。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教授何建坤在閉幕式致辭中指出,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正是青年群體擔當重任的時期,希望年輕人樹立為地球生態安全和人類共同利益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首席代表馬晉紅表示,富有創意的校園活動和其他行動展現了青年在「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中的重要作用。

帕特麗夏·埃斯皮諾薩、尼古拉斯·斯特恩、齊曄、李政發表演講

本次論壇設置了主論壇和以「氣候變化背景下的公眾意識與行為」「應對氣候變化: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面向更高質量復甦的氣候治理方案」與「碳中和目標下的科技創新與經濟轉型」等前沿議題為主題的分論壇。帕特麗夏·埃斯皮諾薩在特邀報告中指出,氣候變化是不分國界的全球性挑戰,敦促各國更新以及加強自主貢獻承諾來確保第十六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的成功,期待科學家和各領域人士開發和傳播創新綠色技術。尼古拉斯·斯特恩在主旨報告中描述了基於可持續發展的重振原則和目標,呼籲從議程、體制機構等角度推進強有力的全球協作,希望中國引領全球打造全新的多邊主義。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齊曄、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教授李政、寶潔北京創新中心研發副總裁莫梓楠、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政策總監李琳等領域內專家學者、非政府組織代表、企業代表與參會師生深入交流。

過勇(左一)和何建坤(右一)為青年行動團授旗並頒發證書

以論壇舉辦為契機,清華大學研究生會發起「應對氣候變化」青年行動團,聯合6大洲13個國家的30餘所國際一流高校與60餘所國內高校開展「向上馬拉松」校園環保接力活動。活動期間微博相關話題閱讀量超過245萬,共計節碳超過366噸,相當於種植了730餘畝人工林。同時,清華大學研究生會開展了「光碟打卡」、綠色實踐、垃圾分類等系列青年行動,傳播綠色復甦新理念,倡導低碳生活新風尚,充分展現了青年學子的責任擔當。論壇上,過勇和何建坤為「應對氣候變化」青年行動團授旗並頒發證書。

青年代表發布《全球青年行動框架》

本次論壇的舉辦為世界各國青年搭建了交流思想、凝聚共識的平臺。在「氣候變化與明日地球」世界青年圓桌會議上,與會青年學子共同探討青年人在應對世界氣候變化過程中所能發揮的作用,共同形成了《「應對氣候變化」全球青年行動框架》,並於開幕式上發布,號召全球青年行動起來,共同呵護全人類共同的地球家園。框架從自覺梳理低碳發展意識、推廣綠色節能減排理念、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合理規範日常消費行為、自覺選用環境友好型產品、主動採用綠色生活方式等六個方面進行承諾,表明了青年學子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積極作為的決心。

同學們兌換回收再生品

本次論壇堅持「零廢棄」的活動理念,所有的會議物資均由可再生材料製作,使用後可回收再利用。同學們自發使用可再生材料設計製作成展覽藝術品,在清華大學主樓舉辦主題展覽,結合「我的碳足跡」「節能減排36計」等互動遊戲,倡導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清華大學研究生會設置了「拾瓶人初體驗」再生品兌換區,鼓勵同學們收集空塑料瓶兌換成回收再生品,引領校園環保新風尚。此外,清華同學精心排演《What a Beautiful World》合唱,向參會代表和廣大青年傳播實現綠色未來的信念和憧憬。

參會學生代表發言

本次論壇採用「線上+線下」融合的模式,來自各高校的參會師生在分論壇和牆報交流環節,圍繞低碳生活下的公眾意識變化、極端氣候的影響和趨勢、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新技術、綠色氣候金融等前沿話題進行了深入研討。牛津大學博士生埃裡克斯·克萊在此次論壇中榮獲了最佳口頭報告榮譽。他在活動後表示,這是一次多學科思維碰撞的盛會,每個參與者都利用各自專業知識和才能,集中精力解決氣候變化所帶來的艱巨問題,並呼籲青年團結起來,通過科學研究和務實行動,彼此激勵和分享,去創造可持續的未來。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2016級博士生孫曉婷表示,本次論壇不僅有助於個人成長和發展,更重要的是為所有人提供了交流思考和啟發的平臺,可以促使更多青年分享研究軼事、做出積極變化。

論壇TED青年專場活動

本次論壇全程通過中國日報、光明網、鳳凰秀等20餘家媒體平臺全球直播,共吸引超過50萬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在線觀看學習。本次論壇閉幕式聯合TED和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主持的「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於自然解決方案C+NbS合作平臺」,聚焦國際前沿熱點議題「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組織青年學生分享觀點,為青年參與國際議題拓展打開了新窗口。

論壇開幕式現場

2017年清華大學成立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致力於開展戰略政策研究。2019年5月倡議成立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目前已有來自6大洲9個國家的14所高校成為聯盟成員。2019年11月,由清華大學研究生會承辦,首屆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研究生論壇在清華大學成功舉辦。2020年1月6日,習近平主席給聯盟學生代表回信,期待同學們為呵護好全人類共同的地球家園積極作為。

供稿:研究生會

編輯:呂婷 李華山

相關焦點

  • 第二屆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研究生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行
    未來網高校頻道11月24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呂婷 李華山)11月14-16日,第二屆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研究生論壇暨2020年清華大學研究生國際學術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行。埃斯皮諾薩,聯盟聯合主席、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校長米努切沙菲克,生態環境部氣候變化事務特別顧問、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解振華,全球經濟和氣候委員會聯合主席、聯盟學術委員會主席尼古拉斯斯特恩勳爵,清華大學常務副校長王希勤、黨委副書記過勇等嘉賓出席論壇。
  • 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舉行學術會議並發表重要聲明
    清華新聞網9月21日電 9月16至17日,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GAUC)舉行公開活動和學術會議。英國商業能源和工業戰略大臣、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COP26)第26屆締約方會議主席阿洛克·夏爾馬,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顧問解振華為本次會議致辭,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第26次締約方會議之友」斯特恩勳爵主持活動,聯盟9所成員學校的十幾位專家學者在本次會議上發言。
  • 第七屆全球氣候變化智庫論壇「氣候變化經濟學的最新進展」舉行
    由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下稱「國家氣候戰略中心」)主辦的「第七屆全球氣候變化智庫論壇—氣候變化經濟學的最新進展」在COP25「中國角」召開。 夏賓 攝中新網馬德裡12月12日電(夏賓)第二十五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5)12月2日至13日在馬德裡舉行。期間,由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下稱「國家氣候戰略中心」)主辦的「第七屆全球氣候變化智庫論壇—氣候變化經濟學的最新進展」在COP25「中國角」召開。
  • 第二屆國際金融科技論壇在西南財經大學隆重舉行
    11月1日至3日,由西南財經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國際風險數據分析聯盟(CDAR)與美國道富銀行聯合主辦,成都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等單位協辦的第二屆「國際金融科技論壇」—SWUFE & CDAR 2019在西南財經大學隆重舉行
  • 西工大主辦的第十四屆中國MBA聯盟領袖年會暨商學院高峰論壇舉行
    西工大新聞網12月15日電(李怡 楊宏玲)12月11日-13日,第十四屆中國MBA聯盟領袖年會暨商學院高峰論壇在西安索菲特人民大廈隆重召開。第十五屆中國MBA聯盟主席、西北工業大學2018級學生李浩,中國MBA聯盟顧問委員會主任及代表、各區域聯盟代表和全國近200所高校商學院師生代表等近千人參加會議。開幕式由西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喬彩燕主持。
  • 第六屆五校聯盟博士生學術論壇暨第九屆中科大物理學院學術年會舉行
    12月6日,由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五校物理學院、系主辦的「第六屆五校聯盟博士生學術論壇」在東區師生活動中心國際報告廳正式開幕。此次論壇暨第九屆中國科大物理學院研究生學術年會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承辦。
  • 第十九屆世界低碳城市聯盟大會暨低碳城市發展論壇在珠海舉行
    央廣網消息 12月25-27日,第十九屆世界低碳城市聯盟大會暨低碳城市發展論壇在珠海市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國際交流中心舉行。本屆論壇以「共建粵港澳低碳綠色可持續發展灣區」為主題,旨在積極探索和努力實踐綠色低碳的生態灣區。
  • 第三屆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合作論壇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分論壇...
    生態環境部21日消息,2019年10月21日,第三屆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合作論壇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分論壇在薩摩亞首都阿皮亞召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主持分論壇會議,致辭並作會議總結。他指出,中國與太平洋島國自2013年第二屆中太論壇正式啟動環保合作以來,通過邀請來華參加環保培訓等方式,幫助太平洋島國提高自身環境管理能力,取得良好效果。今年年底前,中國還將舉辦兩期氣候變化培訓班,生態環境部歡迎太平洋島國有關官員和專家來華參加。
  • 第二屆中原新聞與傳播研究生學術論壇在河南大學開幕
    為展現卓越新聞傳播人才的創新培養機制和學術成果,搭建新聞傳播專業研究生溝通交流的學術平臺,12月3日,第二屆中原新聞與傳播研究生學術論壇開幕式在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實驗國家級教學示範中心舉行,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
  • 工管論壇 | 2020廣東省研究生學術論壇暨第二屆大數據、人工智慧與...
    黃嫚麗副院長致歡迎辭 2020年11月1日上午九點,由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主辦、廣東省創新方法與決策管理系統重點實驗室承辦的2020廣東省研究生學術論壇暨第二屆大數據、人工智慧與管理科學(BAM)論壇在我校清清文理樓210會議室召開。
  • 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高峰論壇舉行
    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高峰論壇舉行。(央廣網發)央廣網廣州9月26日消息(記者周羽) 9月23-24日,第十二期花城院士科技峰會暨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高峰論壇(CFQCIS 2020)在穗舉行。
  • 第四屆上海中東學暨首屆長三角中東學論壇舉行
    【環球網訊】第四屆上海中東學暨首屆長三角中東學論壇21日在上海大學舉行。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歐陽華,中國中東學會會長、上海大學特聘教授、清華大學國際與地區研究院院長楊光,上海外國語大學副校長查明建先後在論壇開幕式上致詞。前中國中東問題特使吳思科、宮小生,以及楊光先後在開幕式上作主旨報告。
  • 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第二屆餘㵑論壇在交大醫學院舉行
    11月26日,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第二屆餘㵑論壇在上海交大醫學院懿德樓二樓報告廳舉行。論壇特邀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玉梅教授擔任主講嘉賓。在論壇期間陳國強教授與聞玉梅院士親切交談,並感謝聞院士在耄耋之年親自到訪醫學院和免疫所,為母校師生傳道解惑並給予指導和關懷。餘㵑教授次子餘正也來到論壇現場,與醫學院陳國強院長、免疫所蘇冰所長一同為聞玉梅院士頒發餘㵑論壇榮譽證書及紀念章。聞玉梅院士受邀與免疫所蘇冰所長一同為「餘㵑學者」和「餘㵑博士後」入選者頒發榮譽證書及紀念章。
  • 第二屆中小學實踐教育論壇在武漢舉行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明海英 通訊員沈睿)11月28日,華中師範大學、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華中師範大學知行實踐教育研究院、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課程教學研究所、中國德育雜誌社承辦的第二屆「中小學實踐教育論壇」在武漢舉行。
  • 聚焦三大領域,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下月舉行
    今天上午,記者從中國科協獲悉,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定於2020年11月8至9日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交易中心舉行。論壇上,2020年度人類可持續發展十大科學問題將揭曉,論壇將聚焦衛生、安全和資源三大領域,通過數據檢索結合專家提名、專家投票的方式,遴選提出2020年度十大科學問題。論壇由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等國際組織協辦。
  • ...國際沙漠論壇諮委會會議在京舉行 聚焦治沙生態價值應對氣候變化
    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諮詢委員會近日在北京召開會議,來自聯合國有關組織、中國外交界、企業界、金融界、科技界的代表就第八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的主題、分論壇議題和會議方案進行研討。會議認為,應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進一步將第六屆、第七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賀信指示精神落到實處,更高水平辦好第八屆論壇,聚焦治沙生態價值、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向「一帶一路」沿線推廣中國治沙經驗,推動全球沙漠生態價值創造與減貧、荒漠化地區新能源產業發展與低碳減排等國際合作。
  • 武漢理工大學舉行第二屆青年教師跨學科學術論壇
    11月21日,武漢理工大學舉行第二屆青年教師跨學科學術論壇,該校黨委書記信思金、副校長劉祖源、吳超仲出席,中國科學院院士、東華大學材料與工程學院院長朱美芳受邀作主旨報告。學校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各學院院長及主管科研副院長、55位校外特邀嘉賓、青年教師等300餘人出席了此次論壇。
  •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確定將於2021年11月舉行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確定將於2021年11月舉行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會徽。中新社柏林5月28日消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秘書處28日宣布,原定於今年11月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的公約第26屆締約方大會(COP26)此前因新冠疫情宣布延期後,現已定於2021年11月1-12日舉行。COP26即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位於德國波恩的公約秘書處當天公布了上述決定。
  • 第二屆中國—南亞合作論壇在雲南舉行 外交部介紹相關情況
    相關內容如下:問:據了解,第二屆中國—南亞合作論壇今明兩天在雲南舉行。你能否介紹有關情況?中方對論壇成果有何期待?答:第二屆中國-南亞合作論壇於6月10日至11日在雲南省玉溪市舉行。本屆論壇以「深化地方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為主題,旨在進一步夯實中國與南亞各國共商、共建、共享的政策對話、經貿投資、人文交流與知識分享新平臺,促進中國與南亞國家之間的全面合作與發展。據我了解,本屆論壇將發表《中國—南亞經濟和社會發展地方合作願景》文件,並將舉辦中國—南亞省市長論壇、經貿合作會議、減貧地方合作論壇、孟中印緬合作論壇第13次會議等多場活動。
  • ...上論壇:以「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應對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化危機
    通過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維持和改善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穩定性、恢復力,依靠自然的力量構建應對氣候變化的綠色屏障,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降低氣候災害風險的影響,推動形成生態系統保護恢復與應對氣候變化之間的協同增效,高水平的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