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訊】第四屆上海中東學暨首屆長三角中東學論壇21日在上海大學舉行。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歐陽華,中國中東學會會長、上海大學特聘教授、清華大學國際與地區研究院院長楊光,上海外國語大學副校長查明建先後在論壇開幕式上致詞。前中國中東問題特使吳思科、宮小生,以及楊光先後在開幕式上作主旨報告。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上海大學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郭長剛主持了開幕式。
歐陽華在致詞時首先向與會者表示歡迎和感謝。他說,現在長三角一體化已經成為國家的重要發展戰略。今天在這裡召開第四屆上海中東學暨首屆長三角中東學論壇,可以說是對接了國家的發展戰略。在全球化的時代,上海大學對於區域國別研究非常重視,其中土耳其研究、拉丁美洲研究就是上海大學的特色研究領域,上海大學也是國內最早設立土耳其研究中心的高校之一。上海大學土耳其研究中心現已成為教育部的國別和區域研究備案中心,以土耳其研究、拉美研究、南亞研究、非洲研究為基礎的上海大學全球問題研究院,2019年被遴選為上海市高校智庫。
歐陽華表示,上海大學是一所上海市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是教育部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試點,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上海大學學科門類齊全,涵蓋文、史、哲、經、管、法、理、工、醫、管理、藝術等11個學科門類,擁有2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6個交叉學科博士點,1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現有專任教師3173人,其中教授760人、副教授110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306人;全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6人,雙聘院士10人,中科院外籍院士1人,海外院士16人;學校現有研究生1萬7千多人,全日制本科生近2萬人,外國留學生4500多人,其中學歷生近2000人。
歐陽華介紹道,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有一所上海大學,當時享有「武有黃埔,文有上大」「五四運動有北大,五卅運動有上大」的美譽。進入21世紀以來,上海大學的學科建設得到了長足發展,目前有9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前段時間QS發布的2021年世界大學排行榜,上海大學進入全球前400,位居國內高校的第16名;US News2021世界大學排行榜中,上海大學位列全球511位,國內高校第41位。在前幾天(18號)剛剛公布的2020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中,中國內地共有621位科學家上榜,上海大學有8位,位列內地高校的第20位。
楊光在致詞時表示,當今世界正處於特殊時期。國際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使中東和平發展的外部條件正發生重大的改變:新冠疫情國際大流行和國際油價一蹶不振衝擊社會經濟發展;美國大選有可能對地緣政治格局發生重大影響。這些外生因素與中東原有的民族、宗教/教派衝突,以及民生和經濟發展問題相互交織,使中東地區的和平與發展問題面臨的問題更加錯綜複雜,也蘊釀著新的變化和新的前景。因此,值得探討和研判的問題很多。希望大家暢所欲言,分享真知灼見。期待會議取得重要成果。
查明建在致詞時表示,我國防疫已取得重大戰略性成果,但海外疫情仍持續蔓延反彈。疫情對包括中東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經濟造成了巨大衝擊,使中東形勢出現了新變化、新問題,對中國與中東國家的合作構成了新挑戰。同時,中國的新發展格局也將為中東國家分享中國機遇創造更廣闊的空間。
查明建指出,在中國中東學會的領導和支持下,上海中東學論壇在推動構建中國特色的中東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作為論壇發起方之一,秉持學術共同體理念,長期與上海本地中東研究機構加強協同、深化合作。在上海各兄弟單位的支持下,「十三五」期間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呈現出領域研究與區域國別研究並重、學術研究與政策研究並舉、傳統平臺與新平臺並行建設的良好發展勢頭,在科學研究、諮政啟民、國際交流、期刊建設、新媒體運營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查明建表示,上海外國語大學正在培養「會語言」「通國家」「精領域」、能夠參與全球事務的通才和通曉區域國別與領域的專才。中東研究是上海外國語大學區域國別研究的品牌。當前,促進中東研究學科交叉融合的時代任務對創新研究理論、更新研究範式、突破人才瓶頸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院長李紹先,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研究員劉中民,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員李偉建,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餘建華,復旦大學中東研究中心(籌)主任、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孫德剛,中國中東學會常務理事、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何志龍先後在論壇大會上作主題發言。上海大學國際部國際合作處副處長、上海大學土耳其研究中心教授劉義主持了主題發言。
論壇主辦單位為上海大學全球問題研究院土耳其研究中心、中國中東學會、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上海社會科學院西亞北非研究中心、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西亞非洲研究中心、復旦大學中東研究中心、 浙江外國語學院環地中海研究院、南京大學猶太與以色列研究所、安徽大學西亞北非研究中心。論壇為期兩天。
論壇主題為「中東形勢新變化與中國中東合作」,相關議題為 中東地緣政治與地區秩序新動態、大國的中東政策與戰略調整、中東國家內政外交的新發展、土耳其與中東專場、中國與中東治理、中東地區其他熱點問題。
參加論壇的還有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顧正龍,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王健,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助理葉青,浙江外國語學院環地中海研究院院長馬曉霖,寧夏大學阿拉伯學院副院長金忠傑,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所長李福泉,浙江外國語學院環地中研究院副院長曹笑笑,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所長助理包澄章,北京大學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昝濤,上海大學土耳其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楊晨,南京大學猶太與以色列研究所副所長宋立宏,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餘國慶,安徽財經大學教授嶽漢景,浙江外國語學院教授沈志興,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學者鈕松、潛旭明、鄒志強、趙軍,以及其他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等共計110餘人。(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