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安全論壇在京開幕,「中國方案」助力破解中東安全困境

2020-12-03 澎湃新聞

由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主辦的中東安全論壇27日在京開幕,論壇為期兩天。來自中東及域外有關國家的近200名中外代表圍繞「新形勢下的中東安全:挑戰與出路」主題,共商熱點解決之道,共議安全合作之計,共謀穩定發展之策。

據外交部網站報導,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27日在北京會見出席中東安全論壇的外方嘉賓。

2019年11月27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北京會見出席中東安全論壇的外方嘉賓。 外交部網站 圖

王毅表示,環顧當今世界,中東是主要動蕩板塊。如何實現中東持久和平,是地區各國和國際社會共同關心的問題。在第八屆中阿合作論壇部長級會議開幕式講話中,習近平主席提出,我們要在中東摒棄獨享安全、絕對安全的想法,不搞你輸我贏、唯我獨尊,打造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架構。

這是中方對中東安全提出的中國方案。

另據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陳曉東在論壇的主旨講話中強調,中東的和平安全、穩定發展是中國的期許所向、利益所在、擔當所系。陳曉東就構建中東安全提出五點主張。他強調,構建中東安全,要以多邊主義為平臺:「事實反覆證明,單邊黷武沒有出路,『打爛就走』更貽害無窮。唯有堅持多邊主義,堅定反對單邊行徑,充分凝聚共識,照顧彼此關切,倡導包容和解,方能糾偏止錯、化危為機、行穩致遠。我們要推動伊核問題儘快回歸全面協議軌道,不能搞『合則用、不合則棄』,撕毀協議搞單邊極限施壓的做法是『開歷史倒車』。」

陳曉東還表示,要以公平正義為基礎、以共同發展為涵養、以共同命運為依歸構建中東安全。

在11月23日由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主辦的「《阿拉伯世界研究》期刊建設暨中東地區形勢」研討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副所長、中國非洲研究院副院長王林聰研究員發言指出,近年來中東國家治理能力普遍下降,缺乏治理良方,排他性區域安全聯盟對中東地區無益,新安全問題層出不窮,地區的重大安全風險持續上升。

在此背景下,中國舉辦中東安全論壇意義重大。

「這是中國第一次以『安全』為核心舉辦高級別中東事務論壇。」赴京參與中東安全論壇前夕,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李偉建在上述研討會期間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強調,在中東安全論壇上,中國應當向世界展現自己的「安全觀」與「安全方案」。

據陳曉東介紹,中國共向巴勒斯坦、敘利亞等國提供了近20億元人民幣的援助;作為聯合國第二大會費繳納國,中國目前向中東派駐了1880多名聯合國維和士兵;從2002年中國設立中東問題特使以來,5任特使已出訪近70次,出席各種正式活動近600次……

中國在中東地區捍衛公平正義、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不懈努力得到中東國家的高度肯定。出席論壇的約旦前副首相兼外交部長賈瓦德表示:「我認為,無論是在科技層面,還是在其他各個層面,中國都可以助力本地區安全的發展。如果我們想要更好地建設阿拉伯國家,讓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就應該借鑑中國的經驗。我們希望與中國建立更深的文化人文交往。面對西方媒體的不同聲音,我們希望中國能夠發出更多獨立的聲音。」

地處亞、非、歐三大洲交匯之地的中東,擁有悠久的文明歷史、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重要的戰略地位。但在地緣、民族、教派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中東安全困境依然突出。在此背景下,此次中東安全論壇聚焦尋找破解中東安全困境的鑰匙。

相關焦點

  • 縱觀中東 | 教派問題安全化形塑中東地區格局 ——以沙烏地阿拉伯...
    在中東變局敘事中,以薩拉菲派①的電視頻道為主的沙特媒體,紛紛將中東變局後的地區衝突解釋為「伊朗試圖通過扶植什葉派代理人壓縮遜尼派生存空間所致」。薩拉菲派的電視頻道紛紛以「叛教者」「假穆斯林」「遜尼派穆斯林的殺手」等惡毒字眼稱謂什葉派,運用這些充滿教派仇恨色彩的宗教符號渲染「什葉派威脅」,甚至將什葉派和猶太人一起視為「伊斯蘭教的敵人」,而最終的解決方案則是「聖戰」。
  • 第四屆上海中東學暨首屆長三角中東學論壇舉行
    【環球網訊】第四屆上海中東學暨首屆長三角中東學論壇21日在上海大學舉行。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歐陽華,中國中東學會會長、上海大學特聘教授、清華大學國際與地區研究院院長楊光,上海外國語大學副校長查明建先後在論壇開幕式上致詞。前中國中東問題特使吳思科、宮小生,以及楊光先後在開幕式上作主旨報告。
  • 巨量軍火在中東堆積大戰風險 衝突多安全陷惡循環
    中東是全球衝突最多的地區,二戰後世界武裝衝突150多次的1/3在中東,但隨著冷戰結束,中東告別大規模戰爭時代。那麼,它們買這麼多武器做什麼呢?內戰頻仍,宗教與民族矛盾,「伊斯蘭國」崛起,地區主導權之爭……該地區加強防務的理由確實很多。與此同時,西方大量銷售給中東國家武器助長了這股「軍備競賽潮」。
  • 第三屆中國食品安全法治論壇(2020)在京順利召開
    2020年11月22日,第三屆中國食品安全法治論壇(2020)在京順利召開,本屆論壇以「後疫情時代食品安全法治治理創新」為主題,就當前食品安全法治治理的新形勢展開對話、交流,進一步總結後疫情時代食品安全法治治理新經驗、新模式,共同致力於食品供應保障,創新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法治之道,推進我國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 首屆中國電力國際合作論壇將在京盛大開幕
    首屆中國電力國際合作論壇將在京盛大開幕 10月23日—24日,第六屆中國對外投資合作洽談會(簡稱外洽會)將在北京展覽館盛大開幕,作為今年外洽會的一大亮點,由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和規劃協會主辦的"中國電力國際合作論壇"將同期舉行,作為論壇承辦單位和戰略合作媒體,北極星電力網受邀出席為本屆電力論壇並做全程跟蹤報導
  • 國家衛計委公布中東呼吸症候群診療方案及感染預防與控制指南
    新華網北京6月2日電(記者胡浩)國家衛生計生委2日公布中東呼吸症候群診療方案及感染預防與控制指南,對該病的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預防和治療以及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等加以說明。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字,截至2015年5月31日,通過實驗檢測,全球共有1150例感染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確診病例,其中包括至少427例與MERS相關的死亡病例。  據了解,目前超過97%的病例發生在中東,20多個國家有病例報告,均和中東有流行病學關聯,中東以外地區尚未發現原發感染病例。
  • 普京訪問中東:反對外部勢力幹涉 加強俄在中東陣地
    普京訪問中東:反對外部勢力幹涉 加強俄在中東陣地 2012年06月26日19:10 來源:中國廣播網
  • 庚欣:「中國概念」可幫中東克服「大國疲勞症」
    實踐證明,西方大國介入中東幾乎都是不成功的,既沒有解決中東的問題反而越搞越亂,還令自己深陷泥潭,結果是害人害己。大國與中東的相互「疲勞」不過是一種表徵。在這樣的困境中,中東在尋找新出路。「中國概念」開始成為引人關注的重要選項。
  • CBIFS2020第十三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日程
    CBIFS2020第十三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   2020年12月10日-11日   上海富悅大酒店   12月10日上午 | 大會主論壇  大會開幕,主論壇全體大會    地點:富悅廳1   石   磊    肉食品安全生產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暨南大學食品安全與營養研究院院長,教授   02、專題論壇:儀器分析技術    地點:富悅廳2   主持人:彭 濤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測試評價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14:00-14:
  • 交通安全日:聚焦「騎手」的安全與困境
    中新社北京12月2日電 (記者 王祖敏)今年12月2日是中國第九個全國交通安全日。一場「困局與突破——騎手關愛行動公益論壇」在線舉行,聚焦網約配送這一新興行業裡外賣(送)騎手的安全與困境。資料圖:外賣小哥冒雪送餐。
  • 2020中國-阿聯創新投資大會:國內生物製藥業瞄準中東藍海市場
    其中以「新趨勢:生物製藥與醫學健康的創新突破」為主題的圓桌論壇,聚焦國內生物製藥的發展與創新,與會嘉賓百濟神州總裁\中國區總經理吳曉濱、卡替醫療創始人谷為嶽、富煜亞洲總裁\步長資產管理總裁姒亭佑,圍繞相關話題展開討論,碰撞出不少精彩觀點。
  • 探討網絡安全創新發展,助力國家網絡安全
    探討網絡安全創新發展,助力國家網絡安全11月27日,2020網絡安全創新發展趨勢論壇暨《信息安全研究》雜誌創刊5周年年會在京召開。本次論壇由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安全研究》雜誌社主辦、亞信安全公司承辦,業界專家學者及媒體150餘人出席,共同探討新時代的網絡安全創新發展之路和未來發展趨勢,為我國網信事業健康發展建言獻策。
  • 中東呼吸症候群是什麼?
    中東呼吸症候群是一種什麼疾病,如何傳播?近期出國旅遊有哪些注意事項?衛生計生部門給予解答:●中東呼吸症候群有哪些症狀?潛伏期為2~14天,以急性呼吸道感染為主要表現,典型病例常呈現發熱、咳嗽和氣短等症狀,在檢查中經常發現肺炎表現。胃腸道症狀,如腹瀉等也有報導。重症病例可導致呼吸衰竭。
  • 中東首個同步加速器實驗室在約旦建成
    中東地區首個同步加速器實驗室16日正式宣告建成,旨在提高中東地區科技水平,以科學合作促進和平發展。 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當天為位於該國首都安曼以北35公裡處的中東同步加速器光源實驗科學與應用中心(簡稱「SESAME」)揭幕。
  • 交通安全日:聚焦「騎手」的安全與困境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中新社北京12月2日電  (記者 王祖敏)今年12月2日是中國第九個全國交通安全日。一場「困局與突破——騎手關愛行動公益論壇」在線舉行,聚焦網約配送這一新興行業裡外賣(送)騎手的安全與困境。中新社記者 劉棟 攝快遞和外賣為如今中國人的生活帶來極大便利,但在作為網約配送員的「騎手」量級迅猛生長同時,「便利」之外的「困局」正在逐漸顯現——外賣(送)騎手出現或引發的交通事故與日俱增,「外賣騎手成高危職業」今年曾幾次進入中國的熱搜榜單。
  • 中國崛起正面臨「安全困境」
    日本利用美國戰線過長、財力、軍力不足的困境,借船出海,以協助美國和防範中國為名,加快了走向軍事和政治大國的步伐。日本的政治動向具有很大的不可預見性,對亞太地緣政治版圖的衝擊不可低估。與此同時,以「伊斯蘭國」和伊波拉疫情為代表的各種非傳統安全挑戰,對整個國際社會形成了新的威脅。
  • 第七屆國家治理高峰論壇2020城市安全管理峰會在京舉行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提昇平安中國建設水平,11月20日-21日,由人民日報社、清華大學指導,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誌社、清華大學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研究院、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等聯合主辦的「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第七屆國家治理高峰論壇年會」在北京召開。
  • 一本解釋現代中東如何形成、理解當代中東動蕩時局的重要之作
    1916年底,勞合·喬治成為英國新任首相,他在中東採取了更為積極的進攻政策,不到兩年,英軍相繼攻下巴格達、耶路撒冷和大馬士革。1918年10月,奧斯曼帝國戰敗投降。「一戰」結束後,溫斯頓·邱吉爾成為中東問題解決方案的「總設計師」。然而,中東問題的解決卻困難重重。
  • 黃仁偉:「新安全觀」為中國解決安全困境提供思路
    人民網北京6月22日電 (記者 楊牧)國際關係學院21日在京舉行「中國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理論基礎與實踐學術研討會」,來自國內外的數十位學者圍繞相關話題展開討論。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黃仁偉在發言人中指出,中國面臨安全困境,解決得不好將走上與守成大國對抗的老路,而中國「新安全觀」則致力於解決類似這樣的問題。
  • 日海自還沒去中東就弄得裡外不是人,安培只好親自向中東各國解釋
    就在消息透露的2天後,伊朗總統魯哈尼的特使阿拉格希訪問日本,並表示反對日本向中東派遣自衛隊的立場。阿拉格希說:「雖然目前還在等待日本的最終決定,不過我認為任何外國軍隊(的存在),都無益於本區域(中東)的安定、安全以及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