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海自還沒去中東就弄得裡外不是人,安培只好親自向中東各國解釋

2021-01-11 強國觀察室
日本軍艦

美國組建護航聯盟,實際上是逼迫一些國家選邊站隊,令其很多小弟左右為難,英國雖然參加了護航聯盟,其實也是逼不得已,經濟、軍事太過依賴美國。但此舉可能會導致被歐洲國家孤立,畢竟刺激到伊朗,《伊核協議》就很難維持下去。

日本也很尷尬,一直以來對美國有求必應,並且正值想擴張軍事實力的時候,必須要得到美國的首肯。但日本與伊朗的關係不菲,同時其石油進口主要來源於中東,必須經過荷姆茲海峽。本來響應美國的制裁,停止採購伊朗的原油就已經與伊朗產生隔閡,如果再參加美國主導的護航聯盟,就等於徹底鬧翻。

日本顯然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發生,畢竟日本也是能源進口大國,與伊朗合作雙方都有利。於是日本就取了個折中的方法,計劃派遣自衛隊到波斯灣護航,但不參加護航聯盟,準備單幹,和歐洲單獨組建護航隊伍如出一轍。

12月1日,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日本政府計劃向中東派遣海上自衛隊的1艘護衛艦和1架P-3C巡邏機進行護航。護衛艦將是4000~5000噸級、可搭載直升飛機的軍艦,預定搭乘約250人,目的地設想為阿曼灣、阿拉伯海北部、曼德海峽東側的公海。1艘護衛艦和1架P-3C巡邏機而且是單獨行動,可以說力量十分有限,也就是做做樣子,既迎合了美國的要求,又不會觸怒伊朗。

就在消息透露的2天後,伊朗總統魯哈尼的特使阿拉格希訪問日本,並表示反對日本向中東派遣自衛隊的立場。阿拉格希說:「雖然目前還在等待日本的最終決定,不過我認為任何外國軍隊(的存在),都無益於本區域(中東)的安定、安全以及和平」。

伊朗總統魯哈尼

不僅如此,伊朗總統魯哈尼還計劃12月內訪問日本,並就日本向中東派遣自衛隊的事宜進行溝通。美國組建護航聯盟的目的就是渲染伊朗威脅論,營造中東地區不安全的局勢,日本向中東派遣自衛隊,雖然是單獨行動,但等於承認了美國所謂的「伊朗威脅」這一說法,德黑蘭顯然不能接受。

顯然伊朗並不認可日本的舉措,不僅如此對於目前與伊朗處於對立面的沙特、阿聯,也有可能對日本的行為產生誤解。日本不參加護航聯盟,卻派遣軍艦到中東國家的家門口晃悠,這是幾個意思?

日本首相

中新網12月6日援引日本媒體消息稱,日本首相擬於2020年1月出訪中東,旨在就日本不參加由美國主導的「護航聯盟」,而是單獨派遣自衛隊赴中東的方針,對中東各國首腦進行說明。

日本想左右逢源,實際上卻成了左右不是人。當然,日本也有小心思,作為戰敗國,根據《和平憲法》的規定,根本不能存在軍隊,更不用說向海外派兵了,此次出兵中東,顯然是要打破《和平憲法》的束縛,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自己的影響力。(風調雨順)

相關焦點

  • 一本解釋現代中東如何形成、理解當代中東動蕩時局的重要之作
    許多地方爆發了反對英法統治的動亂,英法俄三國之間的矛盾又顯現出來,美國、義大利和希臘等國也要插上一腳,更重要的是,在經歷了「一戰」的血腥後,西方各國人民更渴望休養生息,對帝國主義擴張已經興味索然。1922年,一系列中東問題解決方案才艱難出臺,英法兩國強行將西方政治體系移植到了中東,並自行為中東各國劃定了邊界,絲毫沒有考慮當地的政治現實和人民的要求。紛爭的種子已然埋下。
  • 世界各國石油儲量,第一不在中東
    在國家舞臺上,石油作為著重要資源,戰略儲備資源,一直受到各國關注,而且歷史上很多戰爭的導火索都因為石油,例如某些中東國家一直動蕩不安,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資源,世界上各國的石油儲備如何呢?委內瑞拉在歐美沒市場,出口困難重重,我國也是石油進口大國,不過與委內瑞拉直線距離一萬多公裡沙烏地阿拉伯 266455(百萬桶)作為大家最熟悉的石油出口國,沙特已探明的石油儲量有2664億桶,且大部分都集中在大型油田易開採的石油,沙特也是日產油量最多的國家。
  • 普京訪問中東:反對外部勢力幹涉 加強俄在中東陣地
    雙方在會見後向媒體發表聯合聲明,闡述了對於"阿拉伯之春"以來中東地區形勢的看法。  普京支持中東民主進程 反對外來勢力幹涉中東  在會見結束後的媒體見面會上,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以色列讚賞埃及正在進行的民主進程,並尊重埃及選舉結果。俄羅斯總統普京也表達了對中東地區民主進程的看法。
  • 以色列:中東之釘,宗教皮下的工具國
    猶太人不是基督徒,而且基督教還認為是猶太人出賣了耶穌,所以猶太人擠不進核心圈,為了安身立命,要找一個適合自己的行當。當時有兩個行當被人視為奇淫巧技,一個是佔卜,一個是金融,吉普賽人去玩水晶球了,而猶太人選擇玩兒金融。但是在《舊約全書·申命記》的不同解讀上,基督徒認為不是敵人就是兄弟,給兄弟放貸屬於偷盜。
  • 中東安全論壇在京開幕,「中國方案」助力破解中東安全困境
    如何實現中東持久和平,是地區各國和國際社會共同關心的問題。在第八屆中阿合作論壇部長級會議開幕式講話中,習近平主席提出,我們要在中東摒棄獨享安全、絕對安全的想法,不搞你輸我贏、唯我獨尊,打造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架構。這是中方對中東安全提出的中國方案。
  • 第四屆上海中東學暨首屆長三角中東學論壇舉行
    歐陽華在致詞時首先向與會者表示歡迎和感謝。他說,現在長三角一體化已經成為國家的重要發展戰略。今天在這裡召開第四屆上海中東學暨首屆長三角中東學論壇,可以說是對接了國家的發展戰略。在全球化的時代,上海大學對於區域國別研究非常重視,其中土耳其研究、拉丁美洲研究就是上海大學的特色研究領域,上海大學也是國內最早設立土耳其研究中心的高校之一。
  • 縱觀中東 | 教派問題安全化形塑中東地區格局 ——以沙烏地阿拉伯...
    這兩種觀點分別從認同和權力的角度分析了教派矛盾,但本體主義很難解釋歷史上遜尼派和什葉派曾經長期和平共處、相安無事的事實,也無法解釋遜尼派國家的內部矛盾,如沙特與卡達、土耳其的矛盾,即相同教派的國家之間同樣存在矛盾,甚至存在爭奪同一教派領導權的鬥爭,而工具主義則難以解釋教派認同以及運用教派因素進行政治動員的動力機制。
  • 中東水危機;葉門或成全球首個水資源全耗竭國家
    從歷史上看,生活在乾旱地區曾促使中東地區的人們放眼長遠,節約使用水源。但在過去半個世紀左右的時間裡,人們摒棄了這種謹慎做法,出現只顧眼前、不計後果地開採水源的心態。  問題的嚴重性還在於,被各種政治危機和教派衝突困擾的中東各國政府,無暇對水資源短缺現實加以應有的關注,導致水資源短缺的危機不斷加劇。
  • 庚欣:「中國概念」可幫中東克服「大國疲勞症」
    過去一年,中東區域無疑是世界輿論最關注的地區之一。中東地區患有「大國疲勞症」是不爭的事實,百多年來各大國介入中東,也大都有「得不償失」之感,甚至也可稱為「中東疲勞症」。這種相互「疲勞」在美國近來與中東的互動中表現的尤其明顯。產生這種現象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中東的問題太複雜,二是一些大國在中東的策略不符合實際。
  • 以色列如何在第一次中東戰爭中絕處逢生、以少勝多?
    然而中東地區的歷史問題錯綜複雜,公元6世紀前後,阿拉伯人崛起,佔領了巴勒斯坦地區,並在該地區繁衍生息至今。因此,阿拉伯國家普遍認為:猶太人離開巴勒斯坦地區近八百年後阿拉伯人才來到這裡,搶走猶太人土地的不是阿拉伯人,迫害猶太人的也不是阿拉伯人,因此阿拉伯人在歷史上並不虧欠猶太人,沒有理由割讓阿拉伯人的土地來幫猶太人復國。
  • 2016年中東約旦電力電工及新能源展會
    中東地區電力需求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長,是全球電力增長速度的兩倍。全球電力需求平均每年增長僅為4%。2011年耗電量同上年相比上漲15%。4. 中東各國計劃投資1,200億美金用於2008年—2012年建設新的電力項目。5. 約旦正在評估國內的風能建設計劃,其能源市場潛力巨大。與此同時卡達在考慮利用太陽能。6.
  • 得卡達者可控制波斯灣威懾中東
    美國與伊朗持續不斷的矛盾,在攪得波斯灣上空陰雲籠罩的同時,也讓卡達這個在中東地區極為特殊的國家出盡了風頭。自從2017年6月中東六國宣布與卡達斷交之後,伊朗藉此與卡達迅速拉近關係,但卡達時至今日仍然是美國在海灣地區的重要盟國。那麼,是什麼確保了卡達即便與伊朗關係拉近卻仍然不被美國排斥?答案是卡達重要的地理位置。
  • 別等到大爆炸,才想起中東有個「小巴黎」
    她曾被美名為「東方瑞士」「中東小巴黎」,是阿拉伯世界裡最世俗的國家,被《Lonely Planet》和《國家地理》等旅遊大刊評為「人生必去目的地」和「全球旅遊十佳地」之一。△黎巴嫩這個中東古國,早該被珍視了/unsplash這個國家長期活在外界眼中,就是一片動蕩混亂的中東土地,似乎並沒有人關心,真實的黎巴嫩面孔到底是什麼樣的。
  • 世衛組織:中東呼吸症候群不易人傳人
    近期中東以外地區報告的所有病例最初均在中東感染,然後輸入到中東以外地區。這些旅行相關病例在本國內似乎沒有感染其他人。2013年法國和英國的輸入性病例導致了有限的人傳人傳播。  三、中東呼吸症候群有哪些症狀?  典型病例常呈現發熱、咳嗽和氣短等症狀,在檢查中經常發現肺炎表現。胃腸道症狀,如腹瀉等也有報導。
  • 前華為員工中東離奇兩次死裡逃生,親身經歷,你怎麼看?
    阿卡曾經在中東阿拉伯飄蕩幾年。並在中東留學工作。先是在中國500強一家玻璃幕牆企業工作,後跳槽進入華為,在沙特華為效力,無疑還是分派到了中東,沙烏地阿拉伯這個遍地是石油的地方。當然以前的經歷現在都畫上了句號,這不是今天的重點,今天的重點來了。
  • 地緣板塊破碎動蕩中東 阿拉伯世界呈現複雜均勢
    如今,利比亞局勢漸趨明朗,輿論紛紛猜測處於核心地帶的敘利亞會否成為「下一個」;與此同時,埃以、土以關係頻現引爆點,巴勒斯坦也加大了「入聯」的努力,上述事件正在給中東局勢帶來新的衝擊,進一步增加局勢的不確定性。  中東地區為何動蕩不斷?長期以來見仁見智。有人說全是「石油惹的禍」,西方「為石油而戰」,但這很難解釋一個基本事實:中東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俄羅斯照樣有豐富的油氣資源。
  • 如何防控中東呼吸症候群?
    該病毒2012年9月首現於沙特,繼而在中東其他國家及歐洲等地區蔓延;2013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將這種疾病命名為「中東呼吸症候群」。截至2015年3月22日,全球共向世界衛生組織通報了1090例中東呼吸症候群確診病例,死亡412例,病死率高達37.8%,病例分布於23個國家,涵蓋中東地區、歐洲、非洲、亞洲、北美洲,其中沙烏地阿拉伯967例,佔總病例數的88.7%。
  • 聯合國當年為什麼要讓以色列在中東建國?這不是製造矛盾嗎
    嗯,對,就在中東地區。 沒錯,以色列是在中東地區,而且在中東地區是一個比較獨特的存在。怎麼獨特呢?也就是整個中東地區,只有以色列是猶太人,其它國家,諸如巴勒斯坦、約旦,都是阿拉伯人。這就給中東地區帶來一個很大問題:種族問題。
  • 中東呼吸症候群是什麼?
    中東呼吸症候群是一種什麼疾病,如何傳播?近期出國旅遊有哪些注意事項?衛生計生部門給予解答:●中東呼吸症候群有哪些症狀?潛伏期為2~14天,以急性呼吸道感染為主要表現,典型病例常呈現發熱、咳嗽和氣短等症狀,在檢查中經常發現肺炎表現。胃腸道症狀,如腹瀉等也有報導。重症病例可導致呼吸衰竭。
  • 中東呼吸症候群為啥不是綜合症 徵與症的區別?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近日,中東呼吸症候群突然「亂入」,日前廣東已確診首例輸入性中東呼吸症候群。中東呼吸症候群是2012年9月發現的一種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腎衰竭、慢性肺病患者和免疫力弱者更容易感染中東呼吸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