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水危機;葉門或成全球首個水資源全耗竭國家

2020-11-25 中國新聞網

  不容忽視的中東水危機

  在衝突不斷的葉門,缺水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葉門可能成為全世界第一個水資源完全耗竭的國家

  文/顧正龍

  中東地區是世界上缺水最為嚴重的地區,那裡「水比油貴」,幾乎所有的中東國家都在鬧水荒。2011年「阿拉伯之春」在中東一些國家引發的無政府狀態、恐怖主義、教派衝突、內戰和難民等問題被認為是中東國家面臨的重大挑戰,分析家們的評論大多集中於政治和安全領域。實際上,中東亂局背後更有重要的水資源嚴重短缺等環境方面因素在起作用。

  隨著這一地區人口不斷增長和氣候持續乾旱,沙漠化加劇,消費增加,汙染嚴重以及對水資源的管理不力等問題已嚴重威脅到地區國家的安全和穩定,並影響經濟和社會財富增長。水資源短缺引發的災難性危機在中東地區已經迫在眉睫,成為引發戰爭和衝突的重要誘因之一。中東水資源專家認為,「中東的缺水危機可能比『伊斯蘭國』恐怖組織帶來的災難性後果會更加糟糕和嚴重」。

  缺水應對戰略迫在眉睫

  在全世界15個最缺水的國家中,有12個位於中東和北非地區,包括阿爾及利亞、利比亞以及沙特、葉門等。而且,這個地區以前是冬天降水較多,但由於氣候異常變化,冬天的降水量也在下降。

  從歷史上看,生活在乾旱地區曾促使中東地區的人們放眼長遠,節約使用水源。但在過去半個世紀左右的時間裡,人們摒棄了這種謹慎做法,出現只顧眼前、不計後果地開採水源的心態。

  問題的嚴重性還在於,被各種政治危機和教派衝突困擾的中東各國政府,無暇對水資源短缺現實加以應有的關注,導致水資源短缺的危機不斷加劇。

  埃及《中東戰略研究中心》今年5月發表文章呼籲,中東國家應儘快制定和完善應對水資源短缺的「非傳統」戰略。

  文章指出,中東國家水資源減少的同時,人口卻在急劇增加。到2030年,這個區域的人口將比現在的水平增加132%。原因是該地區當前的人口結構有1/3的人年齡在15歲以下,他們很快就會到生育年齡。

  中東目前的平均人口增長率不斷上升,已達到2.5%,從而導致這個地區的人平均水量份額從1962年的2925立方米減少到2011年的743.5立方米。人平均水量份額低於聯合國制定的貧水線標準,而世界人口平均水量配額是7240立方米。

  中東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已經十分危急。為確保子孫後代用水安全,儘快制定有關水資源開發、管理、控制和指導水消費的戰略成為中東國家的當務之急。

  「開源和節流」兩大戰略圖景

  面對水資源短缺問題,一些中東國家開始對水的供應和需求兩方面採取「開源和節流」兩大戰略。

  一是加強對水資源開發和管理工作,大力發展和建設海水淡化和汙水處理工程項目。

  中東地區普遍缺水,但以色列是唯一例外,其有超過50%的水來自人造資源。該國擁有脫鹽、節水、廢水回收和創新性農業技術。以色列約17升水的脫鹽成本僅為1美分,而以色列的廢水回收率是世界排名第二的西班牙的5倍。以色列每年生產的水中,預計6億立方米是脫鹽淡水,汙水處理率超過90%,汙水經過處理後大部分用來灌溉農田,在廢水回收方面領先世界。

  為了幫助該地區所謂對以色列立場比較溫和的國家所面臨的水危機挑戰,今年2月26日以色列和約旦籤署了一項歷史性水交換協議。根據這項價值8億美元的協議,約旦和以色列將分享未來在亞喀巴灣修建的年產7000萬立方米飲用水的脫鹽廠,殘留鹽水將被排入死海。

  然而,以色列援助伊朗或伊拉克這樣的該地區大多數國家目前並不是一個政治上可行的選項。

  另外,埃及、摩洛哥、黎巴嫩等阿拉伯國家已規劃今後數年裡修建更多海水淡化廠,挖井和收集雨水等開發水資源工程,做好汙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工作。除家庭健康用水外,農業灌溉和工業用水規定只能用再生水。摩洛哥在2014年已開始在其中西部地區建設該國第一個海水淡化工廠,日產10萬立方米淡水,計劃到2030年為摩洛哥年提供4億立方米淡化水。

  二是加強水資源供應和利用的管理和立法。

  一些國際組織和企業傾向於支持中東國家按照實際成本定水價,取消國家水價補貼。他們認為,低價的水資源容易養成人們不珍惜和浪費水的不良行為和習慣。

  一些中東國家正在準備採取水資源漲價的措施,消除嚴重浪費水現象。摩洛哥政府於2014年宣布,從當年8月起完全取消國家提供的水價補貼。約旦政府準備逐步提高水價,在未來4年裡,將水價提高到目前水價的10倍。

  在有關國際組織幫助下,一些中東國家採納和實施了有關節水和合理用水的國際計劃,特別在改善農業用水方面的計劃受到歡迎。目前中東地區80%的水資源用在農業灌溉上。但遺憾的是大部分計劃在中東國家並不成功。專家們為此建議,大幅度改變農作物種植結構,選擇少消耗水的農作物取代耗水量大的農作物。

  存在的問題和挑戰

  目前,中東地區實施上述缺水應對戰略的空間仍然十分有限。

  由於項目成本昂貴,而且難以收回成本,水工程項目通常由政府投資,大部分地區國家仍在不計成本地執行水價補貼,實際水價仍然低廉,私人企業無利潤可得,很難參與投入。參與修建水資源工程的國際組織和企業,如在埃及、約旦等國的投入數量有限,且經常不到位。

  據有關材料顯示,中東國家到2022年前,花在修建海水淡化等水資源項目上的資金高達3000億美元。現在的問題是,面對巨額成本的工程項目,「阿拉伯之春」後的中東各國政府受動亂和戰爭的困擾,在國家經濟赤字飆升的情況下,怎能承受如此沉重的債務負擔?

  另外,由於中東國家多元化管理國家水資源和衛生設施,管理部門繁多,形成「誰都管,誰都管不了」的局面,因此面臨如何立法的挑戰。弄不好效果適得其反,在取消水價補貼和水價調整提高後,可能會成為社會不穩定的新誘因。

  再者,如果氣候沒有改善的話,中東和北非地區的乾旱和沙漠化情況會越來越嚴重,會造成中東國家之間水資源爭端不斷增多。

  在沙特,20年前人們利用開採石油的技術來開採地下水,從沙漠深處抽出地下水來灌溉小麥,以此實現糧食自足。如今,地下水已經開採殆盡,沙特的小麥產量也已下降。為此,沙特人利用石油財富在非洲的蘇丹和衣索比亞投資農場,但這會抽取更多的尼羅河水,其結果是位於尼羅河下遊的埃及將會獲得更少的尼羅河水,讓本來已經脆弱的尼羅河三角洲更加脆弱。而尼羅河三角洲卻是埃及的重要產糧區。

  目前,為水資源發生爭端的國家如土耳其與敘利亞、伊拉克之間。土耳其是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發源地和上遊國。土耳其在上遊地區截水築壩,嚴重影響下遊國的水量流入,因而互相指責對方違反有關水的國際公法。伊朗與海灣國家也在為水資源發生衝突。這些因素將為地區應對水資源短缺的努力構成嚴重困難。

  最後,戰爭、恐怖主義、混亂,以及亂局造成的難民潮加劇地區水資源緊張,原有的水壩等水資源設施被破壞,引發災難的風險日益增長。

  以敘利亞為例,在很多人看來,當前敘利亞衝突是反對派針對現政權的鬥爭,但這並不全面。在過去的幾年中,有很多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因素侵蝕著政府和民眾之間的社會契約。據一份報告稱,從2006年到2011年,敘利亞六成以上的土地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乾旱,其結果是嚴重的糧食歉收,80萬敘利亞人因為乾旱而無法維持生計。

  不僅敘利亞如此,在衝突不斷的葉門,缺水已經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葉門可能成為全世界第一個水資源完全耗竭的國家。一些政府官員禁止民眾私下開採地下水,但根據葉門政府現任水務部長的說法,在前總統薩利赫下臺之前,其政府的每一位部長都在自家院子裡開井挖水。如果氣候沒有改善的話,中東和北非地區的乾旱和沙漠化問題繼續被忽視,農業崩潰情況為期就不遠了。□(作者單位: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

相關焦點

  • 全球化解水資源危機刻不容緩
    世界資源研究所近期發布的報告顯示,當前全球正面臨日益嚴重的水資源危機,預計到2040年,全球四成灌溉作物的產量將受到缺水影響。專家呼籲各國努力減少水資源浪費,完善水資源管理,加強技術創新,以應對嚴峻的缺水挑戰。    近一段時期,非洲、亞洲、北美洲等多個地區的缺水問題日益嚴重。
  • 全球水資源危機 對世界各國的外交政策帶來嚴重挑戰
    世界經濟論壇對全球領導人的年度調查中,水資源問題多年來都是主要危機,全世界的報紙也在連篇累牘地報導水資源危機的故事。然而聽了多年「狼來了」的故事狼卻一直沒有來,就像今年伊始,專家們預計南非開普敦將面臨水源枯竭無水可用的情況,到年中的時候當地官員又歡天喜地宣稱危機解除,水源問題並沒那麼急迫。人們不禁要問,全球真的面臨水危機嗎?
  • 水資源危機,就在我們不遠處
    水資源短缺的事實世界資源研究所負責人2019年發布研究成果表示,1/4的人口面臨著水資源短缺問題,17個國家正面臨著「極度缺水」的壓力,隨著全球氣候變化造成的乾旱頻發正在不斷加劇。水資源危機受到多重因素威脅,包括氣候變化、水資源浪費、水資源汙染問題治理不善等。
  • 地球發出水警報:目前全球有17個國家水資源極度緊缺
    目前全球有17個國家「水資源極度緊缺」,同時氣候變化正造成溼潤地區更加多雨,乾旱地區更加乾旱——地球發出水警報日前,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的非政府組織世界資源研究所發布報告稱,目前全球有17個國家處於「水資源極度緊缺」狀態,這些國家的人口佔了全世界的四分之一。
  • 全球首個水期貨將至 中國水資源類期貨品種值得期待
    來源:證券日報作者:王寧在全球期貨市場,原油、燃料油、天然氣等能源類期貨品種或許並不陌生,但有關於空氣、水等資源類期貨卻並不多,不過,未來全球首個水期貨或將誕生。徽商期貨農產品分析師張應鋼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水作為人類生活和生產經營的重要資源,一直以來不可或缺,近些年全球對水的需求更是有所增長,生活用水和生產用水價格也隨之波動,但全球期貨市場尚未推出與水資源相關聯的期貨品種。隨著全球首個水期貨的推出,中國期貨市場水資源類品種也值得期待。
  • 世界水日 | 海水淡化是解決全球水資源危機的重要途徑
    世界水日 | 海水淡化是解決全球水資源危機的重要途徑 2020-03-22 12: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水資源危機 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25日說,中國存在水資源危機,洪澇災害、乾旱缺水及水環境質量惡化,以及水資源管理效率低下等因素制約著中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伍新木說,我國存在的水資源危機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水資源供需矛盾尖銳。我國人均水資源量僅為世界人均水資源量的四分之一,且時空分布很不均勻,水與耕地、人口十分不匹配。尤其華北、西北等地,水資源嚴重不足,全國已有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均成為制約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二是水資源災害依然嚴重,如長江、淮河、黃河、松花江等流域的洪澇災害仍然是中國的「心腹之患」。
  • 「點石成金」水資源危機!金融專家們要賣「水期貨」了
    ——尼葛洛龐帝《數位化生存》今日熱點「水資源危機!8000口井面臨乾枯威脅,金融專家們要賣『水期貨』了」。當地時間9月17日,全球最大期貨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宣布,他們將在今年年底前推出全球首張水價格期貨合約,這意味著水將成為一種像原油一樣的金融投機性商品。在當今世界,作為公共資源,水的稀缺性愈發嚴重,由此產生的對水資源的爭奪導致了公地悲劇,即公共資源悲劇。
  • 紀錄片《零水日》亮相坎城 聚焦全球水資源危機
    紀錄片《零水日》亮相坎城 聚焦全球水資源危機 影片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危機,歷時三年拍攝,橫跨全球多地,探訪了水資源保護最前線人們的實地狀況。《零水日》由騰訊首席探索官網大為(David Wallerstein)發起和監製,艾美獎得主凱文·西姆(Kevin Sim)執導,英國製片公司Keo Films/冰島OoS Pictures擔綱聯合製作。 「零水日」,意指水資源枯竭的那一天。
  • 水資源危機紀實調查,紀錄片《零水日》坎城電視節亮相
    後續,騰訊影業將與騰訊視頻一起,聯動騰訊研究院,深入調研中國的水資源現狀,探訪相關專家和一線人員,共同打造和推出該片的中文本土版。全球水危機深度揭示科技向善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零水日",意指水資源枯竭的那一天。
  • 全球水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排名
    全球水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排名1、巴西:6.95萬億立方米2:俄羅斯:6.54萬億立方米3、加拿大:3.74萬立方米4、美國:3.06萬億立方米5、印度尼西亞:2.81萬億立方米6、中國:2.81萬億立方米
  • 衛小春:中國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
    民進中央副主席衛小春:我的發言題目是《做好節水優先這篇大文章》 水是生命之源,發展之要。長期以來,民進中央高度關注國家的水環境、水資源和水安全問題,我們認為:水不僅關乎民生,也事關發展;「水危機」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大的危機!如果說霧霾是國家的「心肺之患」,那缺水正成為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
  • 葉門:一個幾乎全民嚼食毒品的國家
    這樣的習俗在中國可以說是必備項目,但是你是否能想到在賓客之間的交際來往的招待變成一堆草,然後在腦海中想像一堆人圍坐在牆體的附近,伴著手邊的蘇打水,然後咀嚼草的樣子。這不是天方夜譚,而是真實發生在葉門每一家的畫面。不吃糧食也要吃草的葉門在阿拉伯地區已經有千年歷史的毒品——恰特草,是當地人不能離開的必備物品。
  • 一部橫跨全球的水資源危機調查紀實,紀錄片《零水日》即將亮相坎城...
    影片聚焦水資源短缺危機,歷時三年拍攝,橫跨全球多地,探訪了水資源保護最前線人們的實地狀況。圖說:《零水日》海報 官方圖《零水日》是騰訊在「科技向善」這一新使命願景下,推出的首部關注全球可持續發展議題的國際紀錄片。
  • 水資源危機紀實調查 騰訊出品紀錄片《零水日》坎城電視節亮相
    後續,騰訊影業將與騰訊視頻一起,聯動騰訊研究院,深入調研中國的水資源現狀,探訪相關專家和一線人員,共同打造和推出該片的中文本土版。全球水危機深度揭示科技向善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零水日",意指水資源枯竭的那一天。
  • 瀕臨危機的水資源--中國數字科技館
    地球上淡水資源本就短缺,更因其分布不均、環境變化、管理不善及基礎設施投入不足等諸多原因,致使水資源匱乏問題愈加突出。  目前,全球500餘條大河中,超過半數嚴重枯竭。全球很多地區面臨水資源匱乏的危機。
  • 水資源危機是發展方式問題
    水資源危機是發展方式問題本報評論員 李建華中央水利工作會議8日至9日在北京召開。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等主要黨和國家領導人悉數出席,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以中共中央名義召開的水利工作會議。
  • 聯合國:繼新冠疫情和糧食危機後,下一世界性危機已來臨
    據英國媒體報導,聯合國 (United Nations)表示,水資源匱乏正影響著全世界30多億人,人均可獲得的淡水數量在過去20年裡減少了五分之一。據報導,由於錯誤的灌溉方法,導致水資源嚴重匱乏,全世界60%以上的灌溉農田都處於高度缺水狀態。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有5000萬人生活在嚴重乾旱每三年就會對農田和牧場造成災難性影響的地區,世界上超過十分之一的旱地經常遭受乾旱。11月26日,聯合國《2020年糧食和農業狀況》報告指出,由於水資源匱乏,使全球許多地區的農業日益困難,數十億人將面臨長期糧食短缺問題。
  • 缺水的危機與投資機會
    ,並且在一些地方引發人類的生存危機。(聯合國兒童基金會,2017)到2030年,全球7億人口將因嚴重缺水而流離失所。(全球水研究所,2013年)約40億人,佔世界人口的近三分之二,在一年中至少一個月內出現嚴重缺水的情況(Mekonnen and Hoekstra,2016)根據現有的氣候變化情景,到2030年,一些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的水資源短缺將導致2400萬人至7億人移民。
  • 全球32億人口面臨水資源短缺 水資源綜合管理迫在眉睫
    羅馬12月6日電,受人口增長、汙染以及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全球水資源短缺壓力不斷增大。據統計,過去20年間,全球人均淡水供給量減少20%以上。面對水資源短缺的挑戰,不少國家都進行了改善水資源管理的成功實踐。提高水資源綜合管理策略和技術,成為解決水資源危機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