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繼新冠疫情和糧食危機後,下一世界性危機已來臨

2020-12-04 中國青年網

據英國媒體報導,聯合國 (United Nations)表示,水資源匱乏正影響著全世界30多億人,人均可獲得的淡水數量在過去20年裡減少了五分之一。

據報導,由於錯誤的灌溉方法,導致水資源嚴重匱乏,全世界60%以上的灌溉農田都處於高度缺水狀態。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有5000萬人生活在嚴重乾旱每三年就會對農田和牧場造成災難性影響的地區,世界上超過十分之一的旱地經常遭受乾旱。11月26日,聯合國《2020年糧食和農業狀況》報告指出,由於水資源匱乏,使全球許多地區的農業日益困難,數十億人將面臨長期糧食短缺問題。

除了水資源危機外,目前人類還面臨著糧食危機。據報導,由於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多國農業生產活動受阻,交通運輸不便,歐洲出現農業勞工荒。同時多國對農產品實施出口限制,糧食價格被推高。在葉門、委內瑞拉、南蘇丹、阿富汗等30多個國家,因糧食不足饑荒非常嚴重。

人們在應對水資源危機和糧食危機的同時,還要繼續應對此前的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截至11月26日,全球累計已有超過6000萬人感染新冠,死亡人數超過142萬,抗疫工作仍在進行。此前,據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和糧農組織(FAO)預測,新冠疫情會引致大規模的糧食危機,如果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遭受嚴重飢餓的人數將增至2.65億。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總幹事曲冬雨表示,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對全世界來說極其重要,全世界必須團結起來,共同解決,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新冠繼續,疫情蝴蝶效應或引發全球糧食危機
    疫情影響,全球食品生產供應或陷入僵局據《衛報》報導,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新興風險研究主任蒂姆·本頓(Tim Benton)表示,隨著全球新冠疫情的發展,食品供應鏈將出現問題,糧食危機的風險日益顯露。「我們可以看到的是,由於缺乏人力,糧食的種植和收割過程變得異常困難。當地的社區市場(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開始萎縮,因為人們無法把食品運到市場上進行售賣。」
  • 世界性糧食危機逼近 西方和中國誰是耗糧大戶?
    世界性糧食危機逼近 西方和中國誰是耗糧大戶?」,稱中國必將出現糧食短缺,進而造成世界性的糧食危機。14年過去了,糧食短缺沒有在中國出現,世界性糧食危機卻在逼近,中國不可避免地被捲入漩渦。一些西方大國政要將「耗糧大戶」的帽子扣向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一些西方媒體也紛紛列出中印龐大的糧食、肉類消耗數字,卻每每忽略了更加龐大的人口基數和中國一直以來自給自足的事實。相比之下,美國人和歐洲人的糧食消耗量更加驚人。
  • 全球糧食危機要來了麼?
    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近期聯合國頻頻發出警告。這並不是空穴來風。新冠肺炎疫情、國際關係、自然災害等不穩定因素疊加,世界糧食供應變數叢生。近期,我國各地針對「餐飲浪費」行為的治理引發高度關注。實際上,糧食損失和浪費已成為當下全球面臨的重要問題。9月29日,聯合國將舉辦首個「國際糧食損失和浪費問題宣傳日」,正是為國際社會敲響警鐘。
  • 危機重重下的印度,如何度過這次疫情?
    最近新冠感染在我國零星出現,但是印度的感染人數還在以每天近4萬多人速度增加,死亡人數達到了134254 人,這是官方統計數據,就算真實數據超過十倍,對於13億人口的印度來說,都可以忽略不計,印度更大的危機正在悄然到來。
  • 極端氣候和新冠肺炎疫情加劇南部非洲糧食危機
    原標題:極端氣候和新冠肺炎疫情加劇南部非洲糧食危機   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 述評|應對全球糧食危機,轉基因技術大有可為
    受全球新冠疫情影響,世界飢餓人數新增8300萬至1.32億。聯合國《2020年糧食和農業狀況》報告則指出,由於水資源匱乏,使全球許多地區的農業日益困難,數十億人將面臨長期糧食短缺問題。
  • 全球衛生危機是否會演變全球糧食危機?糧農組織:農業韌性高
    聯合國糧農組織近日發布的最新《糧食展望》報告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糧食市場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仍將面臨不確定性,但農業食品產業面對疫情危機的韌性可能要高於其他產業。相比較2007-2008年糧食價格危機,報告認為,政策制定者現在有了應對全球危機的更多經驗。
  • 全球糧食危機:越南等13個產糧國叫停出口!中國3大「糧策」應對
    然而,在魔幻的2020年裡,疫情暴發、蝗災肆虐、冰川融化、野火不絕、洪水泛濫,受突發事件和極端天氣的影響,糧食短缺問題愈發嚴峻,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多次拉響警報,一場事關人類糧食安全的危機正在逼近。在大災大疫面前,生存利益大於天。那麼在這不尋常的年份裡各國採取了何種應對措施以降低糧食短缺風險?中國的「米袋子」會受到影響嗎?未來全球糧食供應前景樂觀嗎?
  • 2020年世界糧食日及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
    一、世界糧食日的由來1972年,由於連續兩年氣候異常造成世界性糧食欠收,出現了世界性糧食危機,聯合國糧農組織於1973年和1974年相繼召開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糧食會議,以喚起全球特別是第三世界注意糧食及農業生產問題敦促各國政府和人民採取行動,增加糧食生產,更合理地進行糧食分配,與飢餓和營養不良作鬥爭。
  • 警惕,糧食危機中四大糧商的黑手
    吃不飽已成了過去式,吃得好似乎才是現在需要考慮的事情。以至於各類視頻直播裡的大胃王們,輪番表演著畸形的「飲食文化」和不健康的消費觀,以浪費糧食為榮。這個世界真的如同我們想像中那麼美好嗎?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世界糧食計劃署等機構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由於蝗災、新冠疫情等多種因素的影響,2020年全球糧食危機或將進一步加劇,全球或將有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今年全球飢餓人口預計將增加1.3億。
  • 聯合國警告:2021年2場超級災難或降臨,事關所有人
    最近聯合國方面表示,最糟糕的狀況還未到來,隨著2021年的到來,更大的災難還有可能降臨。 第一大災難,自然是持續泛濫的全球新冠疫情。
  • 新冠還沒走遠,又一輪「挑戰」悄然來臨
    聯合國統計數據表示水資源的匱乏正在危及地球30多億人類,人均淡水量比以往減少了五分之一。水資源的浪費是全球面臨的難題,農田的錯誤灌溉也是導致水資源缺乏的重要因素之一。水資源的危機和糧食短缺的危機都在悄然來臨
  • 美媒預測2021世界走向:風險與機遇並存,50年最嚴重糧食危機將來襲
    伴隨著新年鐘聲敲響,美媒指出,2021年風險與機遇並存,除了新冠疫情外,還有一個重大危機將席捲全球。 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1月5日報導,2020年被稱為 "地獄之年 "不是空穴來風,政治分裂和國際衝突的加深更加劇了這種情況。
  • 世界爆發50年最嚴重糧食危機!中國也遭殃?央視點名批評吃播現象
    新冠病毒疫情爆發至今,全球累計感染病例已突破2130萬,且單日新增病例仍屢創新高。與此同時,聯合國就受疫情影響的糧食問題發出警告稱,今年共有25個國家面臨嚴重的飢餓風險,預計全世界將有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 新冠疫情下瓜地馬拉內政危機
    新冠疫情之下,中美洲的瓜地馬拉發生大規模抗議示威活動,國會大樓遭到焚燒,一項有爭議的消減教育醫療開支的預算被擱置。瓜地馬拉國會議長羅德裡格斯在一份預先錄製的廣播發言中說,國會中一些黨派的領導人為了瓜地馬拉的穩定,同意擱置預算。
  • 世界爆發50年最嚴重糧食危機!中國也要遭殃?央視點名批評吃播現象
    正文共3837字,預計閱讀時間 10 分鐘新冠病毒疫情爆發至今,全球累計感染病例已突破2130萬,且單日新增病例仍屢創新高。與此同時,聯合國就受疫情影響的糧食問題發出警告稱,今年共有25個國家面臨嚴重的飢餓風險,預計全世界將有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 世界糧食計劃署獲諾貝爾和平獎,疫情下全球3億人等待糧食援助
    從2015年起,消除飢餓就成為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一,而糧食計劃署是聯合國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渠道。但近年來糧食不安全問題並未得到明顯改善,過去四年全球嚴重糧食不安全的人口數量攀升了近70%。2019年遭受嚴重饑荒的人數達到近年來最高,為1.35億人,主要來自受戰爭和局部武裝衝突影響。
  • 2020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中發布
    2020年4月21日,在COVID-19大流行對糧食安全影響的框架下,2020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2020 Global Report on Food Crises)被發布。該報告每年由全球應對糧食危機網絡(Global Network Against Food Crises)負責編寫,該網絡由國際人道主義和發展夥伴組成,創始成員包括歐盟、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和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在該報告中提出的數據和分析早於大流行,但揭示了全球嚴重糧食不安全和營養不良的可怕圖景——甚至在疾病蔓延開始影響糧食系統之前。
  • 諾貝爾和平獎:表揚聯合國糧食計劃署是曲線「打臉」川普
    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正式公布,得主是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在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介紹得獎時,罕有地特別呼籲外界的捐錢,說明只有捐款才能讓組織繼運作,協助受戰亂及貧困的人對抗飢餓。 如此的高調呼籲,似乎是在暗暗批評一個曾要求停止捐款、退出各聯合國組織的美國川普政府。
  • 聯合國報告:因戰爭衝突和氣候變化 全世界1.2億人深陷糧食危機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楊子晴】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當地時間3月22日發布《全球糧食危機報告》稱,在2017年,非洲、亞洲等51個國家和地區共有1.24億人因戰爭或乾旱處於飢餓狀態。世界糧食計劃署強調,中東等地的內戰及衝突日益激烈,加之地球變暖所帶來的各種自然災害,造成糧食產量銳減。且該狀況愈髮膠著,一時難以改善。因而陷入飢餓的民眾日益增多。報告書還提到,全球18個國家及地區的7400萬人的糧食危機是由戰爭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