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3837字,預計閱讀時間 10 分鐘
新冠病毒疫情爆發至今,全球累計感染病例已突破2130萬,且單日新增病例仍屢創新高。
與此同時,聯合國就受疫情影響的糧食問題發出警告稱,今年共有25個國家面臨嚴重的飢餓風險,預計全世界將有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50年來最嚴重糧食危機
近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世界糧食計劃署等機構聯合發布了一份報告,再次為各國敲響警鐘。
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導致全球飢餓人數在2020年大幅增加。今年將新增1.3億名飢餓人口,全世界將有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聯合國的研究報告發出預警,今年共有25個國家面臨嚴重飢餓風險,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圖源: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
《科學》期刊文章指出,疫情對全球糧食安全的幾大支柱都帶來影響:包括糧食供應、人們對食物的獲取能力以及營養攝入等。
該文章分析稱,對於貧困家庭來說,他們把70%的收入都花在食品上,這使得他們的食品安全特別容易受到收入衝擊的影響。因此,當經濟活動因為疫情封鎖措施停擺,大量勞動力失業後,貧困家庭的糧食保障便難以實現。
另一項衣索比亞的調查發現,當家庭食品消費量減少後,減少最多的種類也是營養最豐富的食品,比如水果、肉類、雞蛋和乳製品。收入下降會迫使許多貧困家庭轉向更多澱粉類主食充飢,降低了飲食多樣性,健康風險升高。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6月發布的《糧食展望》報告稱,相比2007年-2008年的全球糧食價格危機,各國在本次疫情中的表現更佳,因為相比之下全球糧食生產前景良好,庫存量高,國際糧食價格低,貿易基礎廣泛,進出口國家數量更多。
國際供應鏈方面,許多國家會限制主要糧食出口來保障國內供應。剛剛發生特大爆炸事故的黎巴嫩便因此遭受重創。該國農業部門因政府腐敗缺乏投資,進口糧食比在當地生產要便宜。重要主食小麥有高達80%依賴進口,主要來自俄羅斯和烏克蘭。
然而受疫情影響,一些糧食出口國為求自保,紛紛出臺限制甚至禁止糧食出口政策。越南率先宣布停止大米出口;稻米出口國印度也因為「封國」而陷入停滯,小麥出口國俄羅斯也隨後限制了出售。
此外,嚴重的蝗災也在威脅著非洲和南亞的一些國家。有印度學者預測,蝗災或許會使得糧食減產30%-50%。而對於已經在與糧食不安全作鬥爭的巴基斯坦,蝗災的來襲更加致命。
2020年6-7月沙漠蝗蟲肆虐區域(圖源:印度斯坦報)
即便是在糧食供應充足的國家,肉廠等食品加工廠的密集環境使得大量工人感染新冠病毒,工廠封鎖導致相關產品供應緊張。由於美國多州疫情反彈,商店再次出現食品搶購潮,麵粉、義大利麵等食物庫存也告急。
美國聖路易斯聯儲分析還表示,疫情以來,難以養家餬口的美國家庭數量「大幅」增長。6月初的統計發現,超過10%的美國家庭表示,他們「有時吃不飽」或「經常吃不飽」。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在2018年,大約有11%的美國家庭已經處於「糧食不安全」的狀態。美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在美國部分州,近一半的受訪者報告,新冠肺炎大流行威脅了食品安全。
美國農業部經濟研究局(ERS)8月10日發布的年度國際糧食安全評估報告也顯示,其研究的76個中低收入國家中,疫情對GDP的衝擊導致面臨糧食不安全問題的人口數增加8350萬人至8.4億,佔總人口的22%。
中國會有糧食危機嗎?
其實,聯合國警告的對象是窮國的人,和中國的關係不大。
中國的主糧,有五成是飼料用糧,中國不僅有14億人,還養了七八億頭的大牲口,以及幾十億隻雞鴨在吃糧食。
中國是飼養食用豬最多的國家,要三斤飼料才能餵出一斤肉。在極端時刻,完全可以適當減少牲畜的飼料供給,從而增加糧食供給量。我們國家的肉類產業,就是面對饑荒的一個巨大緩衝帶。
當然,豬肉的出肉率還算高的,歐美主要吃的是7斤飼料才能出一斤肉的牛肉,糧食中的飼料佔比更是高達68.5%。
除了牲畜飼料,還有乙醇汽油。乙醇也就是工業酒精,可以當做燃料使用,也可以和汽油混合來當做汽車的燃料。我國近年來已經開始在多地推廣乙醇汽油。
而乙醇的製作原料是玉米等糧食作物,我國會把一部分糧食製作成汽油。這在和平時期是處理冗餘糧食的一種方式,但這也保證了我國在非常時期能有另一個隱形的糧食儲備可以使用。
(圖源:feuls market news)
8月14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對於「今年會發生糧食危機嗎」的提問,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做出回應。
付凌暉表示,總的來看,中國的農業基礎不斷夯實,農業供給能力、機械化水平、糧食生產穩定性都在提高。中國糧食產量連續5年穩定在1.3萬億斤(6.5億噸)以上,為我們的生產能力和穩定性是有充足條件和基礎的。
1.3萬億斤(6.5億噸)是什麼概念呢?據印度農業部發布數顯示,2017-18財年,印度糧食產量達到2.8億噸,只有中國的43%。
也就是說,與中國人口差不多的印度,糧食產量還不到中國的一半。即使這樣,印度每年還出口的稻米超過1200萬噸,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國。
印度成為世界糧食出口大國(圖源:ccpit.org)
付凌暉介紹,今年夏糧產量創歷史新高,比去年增長0.9%,為全年糧食增產奠定了很好基礎,早稻的情況總體可控。
從整個糧食生產來看,大頭在秋糧,秋糧佔中國全年糧食產量的70%以上。今年南方多洪澇災害是事實,會不會影響秋糧的豐收?也引起了廣泛關注。
對此付凌暉表示,60%的秋糧在北方地區,受洪澇影響相對較小。總的來看,今年南方地區的洪澇災害對於早稻單產產生了一定影響,今年有一個特點是早稻。今年長江流域的洪澇災害播種面積增加較多,「綜合來看,目前總的判斷早稻還是有可能豐收的」。
中國能高枕無憂嗎?
雖然中國的糧食安全總體可控,但我國還是處在「吃飯有餘、吃肉不足」的階段,每年要進口超過1億噸大豆作為飼料。
中國的耕地面積只有18億畝多,保了主糧自主安全,就沒法保證飼料糧自主安全。所以飼料糧是依靠大量進口來解決的,總量大概是每年1.1億噸左右。飼料糧一出現缺口,那麼肉蛋奶就都有可能漲價,這些一漲價,就會有輸入性通脹風險,這會威脅到國家的經濟安全。
目前中國的糧食產量已經達到高峰,面臨增產的瓶頸。最近幾年,中國的糧食產量基本上維持在6.6億噸左右,增幅已經快速回落,有的年份甚至略微有減少。
中國曆年糧食產量(圖源:中國國家統計局)
而且,隨著中美局勢趨於緊張,未來不排除美國可能會用糧食作為武器。在冷戰時期,美國就曾在蘇聯糧食欠收的時候,聯合盟友發起過糧食禁運,炒作高糧價。
美國著名外交家基辛格曾經說過:「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出口國,每年出口量超過一億噸,佔世界糧食貿易總量的20%,擁有大豆、玉米、小麥的絕對定價權。所以美國一旦非理性的拿糧食當武器,中國會非常被動。
於是,進入八月份以來,中國開始重提「光碟行動」,倡導大家節約糧食,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湖北武漢、福建福州、黑龍江哈爾濱、河南信陽、湖北鹹寧、四川達州等多地提出了「N-1」的倡導,有N個人吃飯,就點N-1個菜來減少浪費。提倡按照比用餐人數少一人進行點餐,不夠再加。
在「光碟行動」、杜絕浪費的號召下,「N-1點餐」模式引發了廣泛關注。
圖源:新浪微博
除此之外,大胃王類的節目也開始被整頓,被要求停止浪費糧食的行為。
央視新聞12日報導,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顯示,全球每年約1/3糧食被損耗和浪費,總量約每年13億噸。世界76.33億人口中至少還有8.2億面臨飢餓,相當於世界上每9人中就有1人挨餓。現在有些所謂大胃王吃播秀,更是浪費嚴重,有的甚至吃了再把食物吐掉……
在抖音、B站、快手、虎牙等直播平臺,都設有美食欄目,而其中的一部分就是吃播主播。主播們看似狼吞虎咽地大吃大喝,甚至吃下數人份的食物,其中不乏部分主播通過剪輯、卡點等手段來掩蓋假吃現象,有些主播甚至使用催吐的方式達到吃下更多食物的假象。
截止目前,多個短視頻、直播平臺已對「吃播」類內容作出提示。
其中,在抖音上搜索吃播,會提示:「珍惜糧食,拒絕浪費,合理飲食,健康生活。」
快手將對吃播內容的要求進行了細化,提出請勿食用引起身體不適的物品,或短時間內食用大量食品或飲品,請勿鋪張浪費,不雅吃播。
8月13日,新浪微博也發布公告稱,近日將對以量大多吃、食量驚人為噱頭,以假吃催吐為手段吸引流量的視頻和直播進行限制,會根據具體情況對相關內容採取刪除、停止直播、禁言和關閉帳號等處置措施。
「勤儉節約、珍惜糧食」是中國祖祖輩輩留下的傳統美德,裡面是血與淚的教訓,吃播的示範作用違背了這些教訓。而近年來中國的餐飲浪費現象也日趨嚴重。
2018年,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會聯合發布的《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披露,中國餐飲業人均食物浪費量為每人每餐93克,浪費率為11.7%,大型聚會浪費達38%,學生盒飯有1/3被扔掉。初步測算,2015年中國城市餐飲業僅餐桌食物浪費量就在1700萬至1800萬噸之間,相當於3000萬至5000萬人一年的食物量。
作為世界最大、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中國要用僅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全球20%的人口,我們還遠遠沒到可以肆意浪費糧食的時候。厲行節約,在中國,永不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