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32億人口面臨水資源短缺 水資源綜合管理迫在眉睫

2021-01-08 紅商網

  羅馬12月6日電,受人口增長、汙染以及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全球水資源短缺壓力不斷增大。據統計,過去20年間,全球人均淡水供給量減少20%以上。面對水資源短缺的挑戰,不少國家都進行了改善水資源管理的成功實踐。提高水資源綜合管理策略和技術,成為解決水資源危機的重中之重。

  聯合國糧農組織日前發布《2020年糧食及農業狀況》報告,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挑戰,關注提升用水效率、生產率和可持續性。報告顯示,當前全球32億人口面臨水資源短缺問題,約有12億人生活在嚴重缺水和水資源短缺的農業地區。

  「水是各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基石。」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屈冬玉表示,灌溉農業佔全球總用水量的70%以上,農業離不開水,人類生計和文明的延續更離不開水。

  缺水嚴重威脅糧食安全

  報告起草者之一、聯合國糧農組織高級經濟學家安德裡亞·卡塔尼奧告訴本報記者,近年來各國用水壓力不斷增加,嚴重威脅到全球糧食安全和脆弱的水生態系統,管理好稀缺的水資源是全面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因素。

  「通過調查統計,全球農業地區有12億人面臨著缺水威脅和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問題,總計近10億公頃的農業用地受到影響。」糧農組織農業食品經濟司副司長馬克·桑切斯對本報記者表示。

  報告顯示,若將面臨水資源壓力較大和乾旱頻率較高的地區計算在內,全球受水資源短缺影響總人口達32億,超過60%的灌溉農田高度缺水。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全球41%的灌溉用水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

  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顯示,在中亞、北非和西亞,大約1/5的人生活在水資源極為短缺和匱乏的農業地區。在最不發達的國家和地區,有74%的農村人口無法獲得安全飲用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約有5000萬人生活在嚴重乾旱地區,缺水問題每3年就會對耕地和牧場造成災難性影響。

  世界資源研究所中國食品與自然資源部主任付曉天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全球大約1/3的灌溉作物面臨極高的用水壓力,據分析,到2040年,面臨高或極高季節變化風險的農田面積將是2010年的4倍以上。

  多重因素加劇水資源緊缺

  「人口數量的增長推動了對水資源需求的增長,人類對水的消耗在不斷擴大。」馬克·桑切斯表示,「經濟發展、城市化進程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僅導致人類膳食結構中包含更多肉類和乳製品等水資源密集型食物,也間接驅動工業、能源及服務行業對水資源需求量的不斷增長。」

  據統計,截至2020年8月,全球共有78億人口;到2050年,這個數據將達到97億。隨著人口的持續增長,全球人均可用淡水資源持續下降。世界資源研究所的數據顯示,當前人類用水量已經是1960年用水的2倍。

  報告顯示,水資源競爭加劇和氣候變化的影響,正在導致利益相關方之間出現緊張關係和衝突,進而加劇水資源獲取的不平等,對包括農村貧困人口、婦女和土著人民在內的弱勢群體影響尤為突出。

  全球近3/4的農田靠雨水澆灌。受近年來氣候變化的影響,降雨模式改變,溫度升高及蒸發加快致使水資源緊缺加劇。在1997年到2017年的20年時間裡,北非和西亞人均可再生水資源分別下降了41%和32%,人均淡水資源佔有量幾乎不到1000立方米,遠低於1700立方米的國際水資源緊張標準。

  2020年初,智利、美國等國家遭遇嚴重乾旱,不僅造成了農業上的巨大損失,同時引發了地表和地下水儲量的大幅度下降。

共2頁 [1] [2] 下一頁  第1頁第2頁

搜索更多: 水資源

相關焦點

  • 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報告 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挑戰
    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報告 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挑戰中新網北京11月27日電 聯合國糧農組織北京時間27日發布最新旗艦報告《2020年糧食及農業狀況》,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挑戰。農業用水佔全球水資源消耗的70%數據顯示,全球許多人生活在嚴重缺水甚至是水資源匱乏的農業地區。更嚴峻的是,過去二十年間,全球人均淡水資源佔有量下降了20%以上。因此,提高用水效率至關重要,尤其是在消耗水資源最多的農業領域。報告指出,更好的水資源管理對於保障全球糧食安全和營養十分關鍵,同時也將有助於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 開發雲端「活水」 緩解水資源短缺
    然而,缺水,卻是全球性問題——  世界資源研究所2019年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約1/4的人口面臨極度缺水危機。在全球189個國家和地區中,有17個國家和地區每年消耗的水量超過其可用水資源總量的80%,被界定為處於極度缺水狀態。  看看非洲。今年納米比亞的雨季,雨水沒有如期而至,多數河流乾涸,進一步加劇了這個西非國家近9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
  • 全球化解水資源危機刻不容緩
    世界資源研究所近期發布的報告顯示,當前全球正面臨日益嚴重的水資源危機,預計到2040年,全球四成灌溉作物的產量將受到缺水影響。專家呼籲各國努力減少水資源浪費,完善水資源管理,加強技術創新,以應對嚴峻的缺水挑戰。    近一段時期,非洲、亞洲、北美洲等多個地區的缺水問題日益嚴重。
  • 城鎮水資源管理的新策略 —— 5R技術體系
    然而,全球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十分嚴重,據世界銀行指出全球大約有21億的人口缺少乾淨的飲用水。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7年全球風險報告》顯示,水資源短缺正在成為全球最大的危機。根據目前的人口增長趨勢和水資源的管理模式,世界銀行估計2030年,全球水資源的供應僅能滿足人類60%的需求。在許多國家,特別是中國和墨西哥這一類發展中國家,城鎮化過程中人口劇增提高了淡水需求量,這是水資源短缺的一個重要原因。
  • 中東水危機;葉門或成全球首個水資源全耗竭國家
    2011年「阿拉伯之春」在中東一些國家引發的無政府狀態、恐怖主義、教派衝突、內戰和難民等問題被認為是中東國家面臨的重大挑戰,分析家們的評論大多集中於政治和安全領域。實際上,中東亂局背後更有重要的水資源嚴重短缺等環境方面因素在起作用。
  • 2050年全球將有32億人面臨飲用水短缺,極端天氣更加頻發
    根據一份新的聯合國報告,全球變暖導致了海平面上升,同時也威脅著全世界32億人的水資源供應。來自冰川的徑流為數千萬人提供了飲用水,但創紀錄的冰川質量損失正導致水資源短缺加劇。預計全球冰川徑流將在本世紀末達到峰值,然後下降。根據這份報告,未來30年,生活在缺水地區的人口數量將增長近60%。
  • 水資源危機,就在我們不遠處
    事實上,水資源短缺問題,就在不遠處。水資源短缺的事實世界資源研究所負責人2019年發布研究成果表示,1/4的人口面臨著水資源短缺問題,17個國家正面臨著「極度缺水」的壓力,隨著全球氣候變化造成的乾旱頻發正在不斷加劇。
  • 水資源的可持續管理
    導 語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本、生態之基,水資源危機已經威脅到了人類的健康和經濟的發展。我國受多方面影響,正面臨著嚴重的水資源危機,如水資源短缺、洪澇災害以及水體汙染等。
  • 氣候變化挑戰下,摩洛哥的水資源短缺
    2021年2月8日-13:08,當地新聞報導阿加迪爾摩洛哥世界新聞地中海一體化中心(CMI)的一份新報告評估了摩洛哥的氣候變化,並顯示該北非國家在水資源短缺和物質安全方面面臨嚴峻挑戰該研究提供的信息將幫助摩洛哥擴大當地機構和決策者可獲得的知識,特別是有關水和農業管理的知識。
  • 紀錄片《零水日》亮相坎城 聚焦全球水資源危機
    影片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危機,歷時三年拍攝,橫跨全球多地,探訪了水資源保護最前線人們的實地狀況。《零水日》由騰訊首席探索官網大為(David Wallerstein)發起和監製,艾美獎得主凱文·西姆(Kevin Sim)執導,英國製片公司Keo Films/冰島OoS Pictures擔綱聯合製作。 「零水日」,意指水資源枯竭的那一天。
  • 水資源危機!全球最發達的地方8000口井面臨乾枯威脅 金融專家們要...
    水資源匱乏催生水權交易市場CME Group Global的Tim McCourt表示:「 預計到2025年,全球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將面臨水資源短缺,水資源短缺給世界各地的企業和社區,尤其是擁有價值11億美元的加利福尼亞水市場帶來了越來越大的風險。」
  • 前沿研究丨水資源的可持續管理
    導 語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本、生態之基,水資源危機已經威脅到了人類的健康和經濟的發展。我國受多方面影響,正面臨著嚴重的水資源危機,如水資源短缺、洪澇災害以及水體汙染等。因此,應該特別注意水資源管理。由於天然和人為的原因,中國正面臨著嚴重的水資源危機,包括:水資源短缺、洪澇災害以及水體汙染。水資源危機已經威脅到了人類的健康和經濟的發展。中國天然水資源主要有兩個特點。
  • 中國水資源危機 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25日說,中國存在水資源危機,洪澇災害、乾旱缺水及水環境質量惡化,以及水資源管理效率低下等因素制約著中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伍新木說,我國存在的水資源危機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水資源供需矛盾尖銳。我國人均水資源量僅為世界人均水資源量的四分之一,且時空分布很不均勻,水與耕地、人口十分不匹配。尤其華北、西北等地,水資源嚴重不足,全國已有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均成為制約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二是水資源災害依然嚴重,如長江、淮河、黃河、松花江等流域的洪澇災害仍然是中國的「心腹之患」。
  • 中國水資源短缺問題愈發嚴重 2018年水務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圖)
    中國是全球缺水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幾種非常規水資源應用現狀及利用前景
    我國是世界上水資源匱乏的13個國家之一,雖然我國年均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6位,但由於人口眾多,且地域和時空分布不均,致使許多城市處於嚴重缺水的現狀。根據2019年《中國水資源公報》統計,全國水資源總量為23256.7億m3,比常年值偏少16.1%,為1956年以來最少的一年。2019年全國總用水量6107.2億m3,全國人均用水量為454m3。
  • 鄒城市實行「一二三四五」工作法推進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有效落實
    鄒城市位於山東省西南部,國土面積1616km2,總人口116萬。全市水資源多年平均蘊藏量為5.37億立方米,人均佔有量僅465立方米,不到全國人均水平的1/4,屬水危機區。水資源短缺已成為該市工農業生產的重要制約因素,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水資源供需矛盾將進一步加劇。
  • 一部橫跨全球的水資源危機調查紀實,紀錄片《零水日》即將亮相坎城...
    影片聚焦水資源短缺危機,歷時三年拍攝,橫跨全球多地,探訪了水資源保護最前線人們的實地狀況。圖說:《零水日》海報 官方圖《零水日》是騰訊在「科技向善」這一新使命願景下,推出的首部關注全球可持續發展議題的國際紀錄片。
  • 全球水資源危機 對世界各國的外交政策帶來嚴重挑戰
    【環球科技】地球面臨嚴重的水危機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世界經濟論壇對全球領導人的年度調查中,水資源問題多年來都是主要危機,全世界的報紙也在連篇累牘地報導水資源危機的故事。全球水資源危機,不僅僅是一個關乎生存與死亡的問題,還對世界各國的外交政策帶來嚴重挑戰。水資源危機與技術解決方案近幾十年來,全球在三個方面面臨愈加嚴峻的水資源挑戰。
  • 曲鳳宏委員:我國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汙染、水生態受損問題凸顯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5月2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馬宇平 寧迪 沈傑群 孫慶玲)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全國政協副秘書長、農工黨中央副主席兼秘書長曲鳳宏在發言中指出,「地大物博、人多水少」是我們的實際國情,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汙染、水生態受損這三大問題日益凸顯。
  • 地球發出水警報:目前全球有17個國家水資源極度緊缺
    有研究稱,全球65%的飲用水集中在13個國家,而全球將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缺水地區。聯合國去年3月發布的《2018年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稱,到2050年,全球將有50多億人面臨缺水。由於人口增長、經濟發展和消費方式轉變等因素,全球對水資源的需求正以每年1%的速度增長,而這一速度在未來20年還將大幅加快。與此同時,氣候變化正在造成溼潤地區更加多雨,乾旱地區更加乾旱。預計到2050年,洪水將影響全球16億人,約佔人口總數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