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報告 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挑戰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報告 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挑戰

中新網北京11月27日電 聯合國糧農組織北京時間27日發布最新旗艦報告《2020年糧食及農業狀況》,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挑戰。

農業用水佔全球水資源消耗的70%

數據顯示,全球許多人生活在嚴重缺水甚至是水資源匱乏的農業地區。更嚴峻的是,過去二十年間,全球人均淡水資源佔有量下降了20%以上。因此,提高用水效率至關重要,尤其是在消耗水資源最多的農業領域。

報告指出,更好的水資源管理對於保障全球糧食安全和營養十分關鍵,同時也將有助於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這需要更有效的治理與更健全的機構,包括通過合理的水資源臺帳與審計制度保護關於水資源的權屬和權利。

「這份報告傳遞了一項關鍵信息,即要真正落實對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承諾,必須即刻開展有力行動,解決農業用水不足短缺和匱乏的問題。」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屈冬玉在報告中寫道。

糧農組織表示,可採取的行動很多。例如,可在雨養地區,開展集水和儲水設施投資;在灌溉地區,恢復可持續灌溉系統並進行現代化改造等。同時,這些行動需要與最佳農業實踐結合。例如,選擇抗旱作物、改善水資源管理工具等。

報告指出,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現目標"仍有機會",但前提是確保農業生產中能夠更高效、更可持續地利用淡水和雨水,因為農業用水佔全球水資源消耗的70%。

約有12億人生活在缺水的農業地區

報告繪製了水資源分布圖,並首次以空間視圖描繪出目前的狀況,再加上歷史乾旱頻率數據,可對糧食生產的用水受限情況進行更全面的評估。

數據顯示,約有12億人生活在嚴重缺水和水資源短缺的農業地區,他們之中44%身處農村地區,其餘人口集中在農村鄉鎮。從地理位置劃分,約40%生活在東亞和東南亞,在南亞所佔的比例略高。中亞、北非和西亞的情況也比較嚴重,大約五分之一的人生活在水資源極為短缺和匱乏的農業地區。與之相較,在歐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北美和大洋洲等地區,這一比例不到4%。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約有5%的人生活在相似的條件下,這意味著約有五千萬人生活在嚴重乾旱每三年就會對耕地和牧場造成災難性影響的地區。

全世界約有11%的雨養農田(1.28億公頃)面臨旱災頻發的問題,約14%的牧場(6.56億公頃)也遭遇著相似的挑戰。同時,超過60%(1.71億公頃)的灌溉農田高度缺水。有11個國家面臨著這兩個雙重挑戰,而這些國家全部位於北非和亞洲。

預計未來全球多數地區灌溉面積將增加

報告認為,水的內在特性決定了它難以被管理,並建議:"水資源管理的規劃應具體到問題本身,並進行動態調整。"

報告提到,灌溉設施可以顯著造福農村貧困人口,支持謹慎計劃擴大灌溉。在2010年至2050年之間,預計世界大部分地區的灌溉面積將增加,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灌溉面積將增加一倍以上,使億萬農村人口從中受益。

報告指出,在某些情況下,農民建設的小規模灌溉系統可能比大型項目更有效率。這對於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來說可能是一條頗有希望的路線。因為,那裡的地表和地下水資源未得到良好開發,只有3%的農田有灌溉設施。擴大小規模灌溉的建設可以產生回報,使數百萬農村人口受益。但實際落實還會有很多阻礙。比如,缺乏安全的水權屬,難以獲得融資和信貸等。

報告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開展投資,對舊灌溉系統進行現代化改造、制定有效的政策、落實水資源臺帳與審計制度、明確水資源權屬與權利等。(完)

相關焦點

  • 全球32億人口面臨水資源短缺 水資源綜合管理迫在眉睫
    羅馬12月6日電,受人口增長、汙染以及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全球水資源短缺壓力不斷增大。據統計,過去20年間,全球人均淡水供給量減少20%以上。面對水資源短缺的挑戰,不少國家都進行了改善水資源管理的成功實踐。提高水資源綜合管理策略和技術,成為解決水資源危機的重中之重。
  • 《2020年糧食及農業狀況》發布 關注農業用水挑戰_中國國情_中國網
    中國網訊 (記者 魏博)2020年11月26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最新旗艦報告《2020年糧食及農業狀況》,以全新視角呈現全球水資源短缺挑戰。全球超過三十億人生活在嚴重缺水甚至是水資源匱乏的農業地區。其中,有超過半數人用水嚴重受限。更嚴峻的是,過去二十年間,全球人均淡水資源佔有量下降了20%以上。
  • 聯合國糧農組織首次發布中國科學家對地觀測應對蝗災數據集
    中新網北京11月3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3日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獲悉,該院科研團隊研究完成的《亞非沙漠蝗蟲災情監測與評估》系列報告和數據,近日獲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和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絡(GBIF)採用並發布,推動中國科學家科研成果服務全球重大病蟲害的科學防控。
  • 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2020年世界糧食及農業統計年鑑》
    當地時間10月20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了《2020年世界糧食及農業統計年鑑》,綜合介紹當前全球糧食和農業領域的主要因素,包括種養趨勢、投入品使用、勞動力利用、糧食安全和營養、溫室氣體排放以及農業對環境的影響等趨勢。
  • 氣候變化挑戰下,摩洛哥的水資源短缺
    ,並顯示該北非國家在水資源短缺和物質安全方面面臨嚴峻挑戰。該研究於2月3日發布,其中包含有關摩洛哥氣候變化的新數據和地圖。該研究提供的信息將幫助摩洛哥擴大當地機構和決策者可獲得的知識,特別是有關水和農業管理的知識。
  • 全球化解水資源危機刻不容緩
    世界資源研究所近期發布的報告顯示,當前全球正面臨日益嚴重的水資源危機,預計到2040年,全球四成灌溉作物的產量將受到缺水影響。專家呼籲各國努力減少水資源浪費,完善水資源管理,加強技術創新,以應對嚴峻的缺水挑戰。    近一段時期,非洲、亞洲、北美洲等多個地區的缺水問題日益嚴重。
  • 七國大使館與聯合國諮商組織主辦 第十屆全球水資源論壇閃耀墨爾本
    圖4:大會主禮嘉賓進行切蛋糕儀式圖5:各國政商要客,社團媒體代表,社會各界賢達代表等500餘人出席第十屆全球水資源可持續發展論壇本屆論壇由聯合國諮商組織世貿聯合基金總會、白瑪奧色國際慈善基金會、賴索托王國駐華大使館、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駐華大使館、蒙特內哥羅共和國駐華大使館、薩摩亞獨立國駐華大使館、斯裡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駐華大使館、突尼西亞共和國駐華大使館、萬那杜共和國駐華大使館
  • 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食品浪費嚴重危害自然資源
    本報羅馬9月12日電 (記者韓秉宸)聯合國糧農組織11日發布題為《食物浪費足跡:對自然資源的影響》的報告稱,全球每年食物浪費總量達13億噸,不僅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也嚴重危害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   該報告稱,全球每年食物浪費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7500億美元,這一數字還不包括魚等海產品。
  • 糧農組織報告:食物浪費可對環境造成嚴重危害
    人民網9月12日訊 據聯合國網站消息,全世界每年浪費的食物高達13億噸,約佔糧食生產總量的三分之一。這不僅導致世界經濟蒙受巨大損失,更給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造成了不必要的嚴重危害。這是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的主要內容。
  • 糧農組織:食物浪費危害氣候、水、土壤和生物多樣性
    2013年9月11日,羅馬-糧農組織今天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說,每年13億噸的食物浪費令人震驚,不僅造成重大經濟損失,而且嚴重危害著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食物浪費足跡:對自然資源的影響》是首份從環境的角度分析全球食物浪費影響的研究報告;它具體論述了食物浪費給氣候、水土的利用和生物多樣性帶來的後果。
  • 開發雲端「活水」 緩解水資源短缺
    生命從水中走來,保護水資源就是保護生命。但水資源短缺卻日趨嚴重。遠古時代,久旱不雨,人們會期待神靈相助;如今,人們依舊習慣抬頭看天。當然還是不會有「呼風喚雨」的神靈,但是他們看到了一汪雲端的「活水」,並遇到了一群「開挖者」。
  • 全球衛生危機是否會演變全球糧食危機?糧農組織:農業韌性高
    聯合國糧農組織近日發布的最新《糧食展望》報告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糧食市場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仍將面臨不確定性,但農業食品產業面對疫情危機的韌性可能要高於其他產業。相比較2007-2008年糧食價格危機,報告認為,政策制定者現在有了應對全球危機的更多經驗。
  • 聯合國糧農組織:將遺傳多樣性納入氣候變化適應計劃
    人民網聯合國11月24日電(記者 殷淼)在巴黎召開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前夕,聯合國糧農組織24日在義大利羅馬發布了《支持將遺傳多樣性納入國家適應氣候變化規劃的自願準則》,以幫助各國在氣候變化條件下更好地保護和可持續利用遺傳資源。
  • 聯合國報告:全球90%野生魚類面臨過度捕撈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7月10日報導,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一份最新報告指出,全球捕魚數量已逼近漁業可持續發展的極限值,約90%的野生魚類正面臨過度捕撈。據報導,聯合國糧農組織每半年發布一次的全球漁業狀況報告指出,自1970年以來,全球野生魚過度捕撈狀況惡化了至少3倍;40%的鮪魚等暢銷產品正遭受不可持續捕撈。聯合國糧農組織漁業部門負責人巴朗熱說,地中海、黑海等海域的過度捕撈率約為60%,「尤其令人擔憂」。
  • 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馬文森:動物福利對於農業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2019年9月19日—20日,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聯合主辦的2019第三屆世界農場動物福利大會在山東青島舉行。會議期間,聯合國糧農組織駐中國和朝鮮代表馬文森接受中國網記者的專訪。當前,全球有700多億隻農場動物,為人類提供著源源不斷的肉蛋奶製品。然而仍有2/3的農場動物生存環境堪憂,農場動物福利成為最大的動物福利問題,同時人類健康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 紀錄片《零水日》亮相坎城 聚焦全球水資源危機
    紀錄片《零水日》亮相坎城 聚焦全球水資源危機 影片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危機,歷時三年拍攝,橫跨全球多地,探訪了水資源保護最前線人們的實地狀況。《零水日》由騰訊首席探索官網大為(David Wallerstein)發起和監製,艾美獎得主凱文·西姆(Kevin Sim)執導,英國製片公司Keo Films/冰島OoS Pictures擔綱聯合製作。 「零水日」,意指水資源枯竭的那一天。
  • 【全球每年浪費食物高達16億噸】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全球每年...
    2020-08-16 08:00:42來源:FX168 【全球每年浪費食物高達16億噸】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全球每年浪費的食物高達16億噸,其中可食用部分達到13億噸。
  • 糧農組織:約五分之一溫室氣體來自農業
    摘要:聯合國糧農組織17日發布一份最新報告說,世界約有五分之一的溫室氣體來自農業,包括林業、漁業和畜牧生產,因此農業必須為抗擊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同時努力克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 新華社羅馬10月17日電(記者羅娜)聯合國糧農組織17日發布一份最新報告說,世界約有五分之一的溫室氣體來自農業,包括林業、漁業和畜牧生產,因此農業必須為抗擊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同時努力克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
  • 聯合國糧農組織稱受疫情影響4月份世界糧食價格連續第三個月下跌
    參考消息網5月8日報導外媒稱,聯合國糧食機構當地時間周四稱,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和物流的影響,4月份世界糧食價格連續第三個月下降。  據路透社羅馬5月7日報導,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糧食價格指數對穀物、含油種子、乳製品、肉類和食糖等一籃子食品的月度變化進行衡量,上月均值為165.5點,比3月份下降3.4%。
  • 聯合國:繼新冠疫情和糧食危機後,下一世界性危機已來臨
    據英國媒體報導,聯合國 (United Nations)表示,水資源匱乏正影響著全世界30多億人,人均可獲得的淡水數量在過去20年裡減少了五分之一。據報導,由於錯誤的灌溉方法,導致水資源嚴重匱乏,全世界60%以上的灌溉農田都處於高度缺水狀態。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有5000萬人生活在嚴重乾旱每三年就會對農田和牧場造成災難性影響的地區,世界上超過十分之一的旱地經常遭受乾旱。11月26日,聯合國《2020年糧食和農業狀況》報告指出,由於水資源匱乏,使全球許多地區的農業日益困難,數十億人將面臨長期糧食短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