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大蝗災是怎樣發生的?|蝗蟲|聯合國糧農組織|東非|蝗群
2月11日,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向全球預警,希望全球高度戒備當前正在肆虐的蝗災,防止被入侵國家出現糧食危機。據2月17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報告顯示,西非、東非和南亞20多個國家已經受到蝗災影響,索馬利亞、巴基斯坦等國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以應對蝗蟲災害。蝗災使作物生產、糧食安全和數以百萬計人的生命處於危險之中。
-
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2020年世界糧食及農業統計年鑑》
當地時間10月20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了《2020年世界糧食及農業統計年鑑》,綜合介紹當前全球糧食和農業領域的主要因素,包括種養趨勢、投入品使用、勞動力利用、糧食安全和營養、溫室氣體排放以及農業對環境的影響等趨勢。
-
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報告 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挑戰
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報告 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挑戰中新網北京11月27日電 聯合國糧農組織北京時間27日發布最新旗艦報告《2020年糧食及農業狀況》,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挑戰。農業用水佔全球水資源消耗的70%數據顯示,全球許多人生活在嚴重缺水甚至是水資源匱乏的農業地區。更嚴峻的是,過去二十年間,全球人均淡水資源佔有量下降了20%以上。因此,提高用水效率至關重要,尤其是在消耗水資源最多的農業領域。報告指出,更好的水資源管理對於保障全球糧食安全和營養十分關鍵,同時也將有助於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
聯合國糧農組織:將遺傳多樣性納入氣候變化適應計劃
人民網聯合國11月24日電(記者 殷淼)在巴黎召開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前夕,聯合國糧農組織24日在義大利羅馬發布了《支持將遺傳多樣性納入國家適應氣候變化規劃的自願準則》,以幫助各國在氣候變化條件下更好地保護和可持續利用遺傳資源。
-
蝗災蔓延 專家稱要警惕沙漠蝗6月隨季風入境中國
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隨著2月10日,聯合國糧農組織呼籲各國關注非洲蝗災,多國宣布進入緊急狀態,關於沙漠蝗的警報也在全球範圍內拉響。據報導,已有4000億隻蝗蟲襲擊了位於印度西部的拉賈斯坦邦,並有向鄰國巴基斯坦蔓延的趨勢。作為印巴鄰國,我國是否也將面臨威脅?
-
蝗災席捲20多國!氣候變暖引發全球關注,或成美國大選關鍵因素
最近一段時間內,沙漠蝗在東非以及西亞地區進行肆虐,爆發罕見的蝗災,多國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而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研究,全球變暖是導致這群蝗蟲大軍大殺四方最主要原因。這引發了全球各國對氣候變化的擔憂。 印巴已告急 2019年的東非以乾旱開始,以水災收尾。
-
中國工作組考察巴基斯坦蝗災區:蝗蟲進入交配繁殖期,情況比預想嚴重
它們將留在這些農作物附近,啃食這些農作物,它們將在幾天內就吃光一片地。巴方工作人員表示,中國蝗蟲治理經驗將使巴基斯坦受益,目前中巴兩國專家正密切合作,共同應對此次蝗災。延伸閱讀:聯合國發蝗災警告,專家:中國現階段派「鴨子軍團」赴巴滅蝗不現實近幾個月來,非洲東部多國遭受嚴重的沙漠蝗蟲災害。聯合國糧農組織25號再次發出警告稱,東非地區的蝗災仍處於「極其令人擔憂」的狀態,蝗災將對衣索比亞、索馬利亞和肯亞等國的糧食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
蝗災威脅南亞糧食安全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今年的蝗災是2019年非洲、阿拉伯半島和南非等地爆發的蝗災的延續。那場蝗災據說是數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正如農民們所說,這場蝗災是前所未有的。聯合國糧農組織警告稱,嚴重的蝗災或將對糧食安全構成重大威脅。在為巴基斯坦準備的一份報告中,糧農組織對蝗蟲入侵提出警告。
-
全球最長時間序列植被生產力數據集產品亮相地球觀測組織2019年...
2019年11月4—9日,地球觀測組織(Group on Earth Observations,GEO)2019年會議周在澳大利亞坎培拉舉辦。期間,中國代表團正式發布全球最長時間序列植被生產力遙感數據集產品,並面向全球免費共享,這是我國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貢獻中國智慧的一項實際行動,相關成果可使更多的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從中受益。 本次亮相國際舞臺的數據集是在國家相關科技計劃項目的基礎上,基於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年度報告」)工作產出的重要成果。
-
蝗災愈發猖狂,俄羅斯已守不住,被蝗蟲啃食60000公頃的牧場
自今年2月以來,世界多地都遭遇蝗災,此前聯合國糧食以及農業組織(FAO)向全球發布「威脅」預警,是次高等級的預警信號。可見,蝗災已然嚴重影響多地正常生活。所到之地即刻荒蕪蝗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螞蚱或者草蜢。它們的腿部受到刺激之後就會聚集在一起形成蝗群,當達到一定數量的時候,便會朝著一個方向前行,持續時間可達8個小時。
-
蝗災追兇16年
今年以來,全球多地遭遇蝗災,再次敲響人類警鐘:「東非正遭遇70年以來最嚴重的蝗災」「南亞國家印度再遭蝗災襲擊,部分城市進入警戒狀態」「蝗災肆虐逼近我國雲南,多地相繼發生黃脊竹蝗災害」……關乎人類立身之本的糧食安全問題,直接受到威脅。蝗蟲,這種只有手指大小的小蟲子,看起來人畜無害,為何一旦聚集成群便會成災?人們不解,一度認為蝗蟲來襲就是「天災」。
-
解密蝗災爆發原因,罕見氣旋是罪魁禍首,人類不要錯過黃金時機
根據媒體新聞所提供的視頻可見,在非洲肯亞、烏幹達等國,數量驚人的蝗蟲成群結隊地從天空飛過,每隻蝗蟲的個頭都比一般的要大上不少,凡是經過之處,天空被它們遮蔽,太陽為之而失色。當地居民站在蝗蟲群中,任憑蝗蟲從他們的身邊飛過,甚至是停留在其身上,滿臉無奈、絕望的神色。
-
印度蝗災再次爆發,每平方公裡1億多隻,這東西為啥消滅不完?
聯合國糧農組織在5月27日發布了南亞以及東非和阿拉伯半島的蝗災最新態勢,此前的擔憂正在變為現實,3月底以來的一直擔心蝗災會捲土重來,但現在擔憂正在變為事實!蝗災是怎麼來的?但聯合國糧農組織從來就沒有放鬆過警惕,一直在發布蝗災的預警以及遷飛和孵化信息,僅僅是5月份就發布了5次信息,頻度表示蝗災信息更新很快,影響面正在快速形成,而這些信息正是可以提供給各國參考,如下為聯合國糧農組織網站截圖:
-
糧農組織:農業韌性高
聯合國糧農組織近日發布的最新《糧食展望》報告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糧食市場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仍將面臨不確定性,但農業食品產業面對疫情危機的韌性可能要高於其他產業。相比較2007-2008年糧食價格危機,報告認為,政策制定者現在有了應對全球危機的更多經驗。
-
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馬文森:動物福利對於農業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世界農場動物福利大會連續三年在中國舉辦,已經逐漸成為國際社會了解中國農場動物福利的重要窗口。2019年9月19日—20日,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聯合主辦的2019第三屆世界農場動物福利大會在山東青島舉行。會議期間,聯合國糧農組織駐中國和朝鮮代表馬文森接受中國網記者的專訪。
-
索馬利亞遭遇嚴重蝗災,當地居民以蝗蟲為食,稱其美味還可以降血壓
據英國《獨立報》12月23日報導,近日,索馬利亞遭遇25年來最嚴重的蝗災,為了防止蝗蟲破壞農作物,索馬利亞人開始以蝗蟲為食。根據當地媒體報導顯示,索馬利亞中部的居民將蝗蟲油炸後與米飯一起食用。當地一位居民稱這種昆蟲比魚更美味。
-
南美蝗災在阿根廷進一步擴散 或將入侵巴西
【南美蝗災在阿根廷進一步擴散 或將入侵巴西】聯合國糧農組織駐阿根廷代表處的報告稱,源自南美國家巴拉圭的蝗蟲災害目前已經擴散到阿根廷多地,並在當地時間26日抵達阿根廷科連特斯省,即將侵襲與其相鄰的省份。
-
印度爆發27年來最大蝗災,50000公頃農田被吃光
據《今日印度》報導,印度多地蝗蟲成災,大批農田被毀。印媒稱印度正在遭受27年來最嚴重蝗災。印度蝗蟲預警組織副主任古傑爾告訴媒體,拉賈斯坦邦和中央邦的一些地區活躍著8到10個蝗蟲群,每個蝗蟲群的面積約一平方公裡,目前蝗災已造成50000公頃農田被毀。
-
資訊 | 我國發布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蓋數據並向聯合國捐贈
為推動利用地理信息監測全球地表變化,應對全球挑戰,促進可持續發展,自然資源部在多年努力和技術創新基礎上,組織製作了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蓋數據。2020年9月15日,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之際,自然資源部向社會發布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蓋數據,自然資源部陸昊部長向聯合國副秘書長劉振民代表的聯合國捐贈數據。
-
逼近中國邊境的4000億隻蝗蟲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沒的?
蝗災已經困擾了中國農民幾千年,而此次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宣布為「史上最嚴重蝗災」更是讓困守家中的中國人民提心掉膽。然而弔詭的是,就在2月17日晚上8點,新華社刊登消息稱,「印度當前蝗災基本已經結束」。我們決定探究那4000億隻兵臨中國的飛蝗到底是從何而來,又是到何處去。一開始,這看起來是一個科普話題,但研究了一番之後,我們無奈的發現,這是一個「報導出了偏差」的問題。「4000億隻蝗蟲」之謎對於此次大蝗災,最具權威性的信息來自聯合國糧農組織(F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