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食品浪費嚴重危害自然資源

2020-12-02 人民網

  本報羅馬9月12日電 (記者韓秉宸)聯合國糧農組織11日發布題為《食物浪費足跡:對自然資源的影響》的報告稱,全球每年食物浪費總量達13億噸,不僅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也嚴重危害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

  該報告稱,全球每年食物浪費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7500億美元,這一數字還不包括魚等海產品。該報告是首份從環境角度分析全球食物浪費影響的研究報告,它具體論述了食物浪費給氣候、水土利用和生物多樣性帶來的後果。報告指出,每年約有28%的耕地資源因食品浪費而徒勞無功,由此產生的灌溉用水浪費量達250立方千米。

  另據報告統計,每年因食品浪費而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高達33億噸,相當於美國道路交通2010年排放總量的兩倍多。如果將食品浪費看作一個國家,其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排名世界第三。此外,食品浪費問題給農業生產帶來的額外壓力,迫使耕地面積和捕撈規模不斷擴大,對自然界生物多樣性也構成了巨大威脅。

  報告認為,因為在加工、運輸、儲存和烹製過程中所產生的環境成本必須計入初始生產成本,所以食品浪費在生產流通過程中出現時間越晚,其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越嚴重。而中、高等收入地區對佔總量46%的「下遊」食品浪費(即發生在加工、流通和消費環節的浪費)負主要責任,這些地區在上述階段產生的浪費約佔其總量的31%至39%,而低收入國家或地區僅為4%至16%。

  《 人民日報 》( 2013年09月13日 22 版)

相關焦點

  • 糧農組織報告:食物浪費可對環境造成嚴重危害
    人民網9月12日訊 據聯合國網站消息,全世界每年浪費的食物高達13億噸,約佔糧食生產總量的三分之一。這不僅導致世界經濟蒙受巨大損失,更給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造成了不必要的嚴重危害。這是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的主要內容。
  • 糧農組織:食物浪費危害氣候、水、土壤和生物多樣性
    2013年9月11日,羅馬-糧農組織今天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說,每年13億噸的食物浪費令人震驚,不僅造成重大經濟損失,而且嚴重危害著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食物浪費足跡:對自然資源的影響》是首份從環境的角度分析全球食物浪費影響的研究報告;它具體論述了食物浪費給氣候、水土的利用和生物多樣性帶來的後果。
  • 【全球每年浪費食物高達16億噸】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全球每年...
    2020-08-16 08:00:42來源:FX168 【全球每年浪費食物高達16億噸】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全球每年浪費的食物高達16億噸,其中可食用部分達到13億噸。
  • 食物浪費嚴重危害自然資源
    本報訊 記者杜銘報導: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會近日聯合發布的《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顯示:「食物浪費不僅造成經濟損失,而且嚴重危害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自上世紀70年代起,人類對於地球的索取就超出了可持續供給的能力;到2012年,人類每年要消耗相當於地球生態承載力1.6倍的自然資源。」
  • 糧農組織提供六點建議 籲歡慶節日者勿浪費糧食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2月28日報導,在世界各地區人們慶祝節日之際,聯合國糧農組織呼籲各國人民在節日期間注意節約糧食,避免不必要的浪費。根據糧農組織的數據顯示,全世界所生產的糧食有1/3損失或浪費,數量達到每年13億噸。
  • 聯合國糧農組織:將遺傳多樣性納入氣候變化適應計劃
    人民網聯合國11月24日電(記者 殷淼)在巴黎召開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前夕,聯合國糧農組織24日在義大利羅馬發布了《支持將遺傳多樣性納入國家適應氣候變化規劃的自願準則》,以幫助各國在氣候變化條件下更好地保護和可持續利用遺傳資源。
  • 《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發布:食物浪費嚴重危害自然資源
    人類每年消耗地球生態承載力1.6倍的自然資源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9日訊(記者杜銘)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會近日聯合發布的《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顯示:「食物浪費不僅造成經濟損失,而且嚴重危害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
  • 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報告 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挑戰
    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報告 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挑戰中新網北京11月27日電 聯合國糧農組織北京時間27日發布最新旗艦報告《2020年糧食及農業狀況》,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挑戰。農業用水佔全球水資源消耗的70%數據顯示,全球許多人生活在嚴重缺水甚至是水資源匱乏的農業地區。更嚴峻的是,過去二十年間,全球人均淡水資源佔有量下降了20%以上。因此,提高用水效率至關重要,尤其是在消耗水資源最多的農業領域。報告指出,更好的水資源管理對於保障全球糧食安全和營養十分關鍵,同時也將有助於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 聯合國糧農組織首次發布中國科學家對地觀測應對蝗災數據集
    中新網北京11月3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3日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獲悉,該院科研團隊研究完成的《亞非沙漠蝗蟲災情監測與評估》系列報告和數據,近日獲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和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絡(GBIF)採用並發布,推動中國科學家科研成果服務全球重大病蟲害的科學防控。
  • |蝗蟲|聯合國糧農組織|東非|蝗群
    2月11日,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向全球預警,希望全球高度戒備當前正在肆虐的蝗災,防止被入侵國家出現糧食危機。據2月17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報告顯示,西非、東非和南亞20多個國家已經受到蝗災影響,索馬利亞、巴基斯坦等國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以應對蝗蟲災害。蝗災使作物生產、糧食安全和數以百萬計人的生命處於危險之中。
  • 首個世界食品安全日來臨 聯合國機構呼籲確保食品安全
    新華社羅馬6月7日電(記者李潔)今年的6月7日是首個世界食品安全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當天在總部羅馬呼籲人們積極參與世界各地的線上和線下活動,加強對食品安全的關注。 今年世界食品安全日的主題是「食品安全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 全球糧食浪費問題嚴重 中、南亞地區糧食損失率最高 我國排名為16位
    圖片來源:pexels 近年來,全球糧食浪費問題日趨嚴重,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顯示,2019年,中亞和南亞地區的糧食損失百分比最高,達20.7%,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糧食損失百分比最低,為7.8%。
  • 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2020年世界糧食及農業統計年鑑》
    當地時間10月20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了《2020年世界糧食及農業統計年鑑》,綜合介紹當前全球糧食和農業領域的主要因素,包括種養趨勢、投入品使用、勞動力利用、糧食安全和營養、溫室氣體排放以及農業對環境的影響等趨勢。
  • 全球每年糧食損失浪費13.8%,來談談吃的節儉與浪費
    進入現代,瑞士在金融、醫藥、精密儀器、旅遊等產業蓬勃發展之後,才有豐富的財力進口各種食品。至今,瑞士食品價格遠高於鄰國,餐館菜餚價格是德國的兩三倍。餐桌上的節儉讓歐洲人在吃的環節不太容易產生浪費,但在食品加工和銷售環節,則存在驚人的浪費。
  • ...將社會,環境和經濟影響全部計算在內, 那麼聯合國估計,食物浪費...
    【全球每年浪費食物高達16億噸】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全球每年浪費的食物高達16億噸,其中可食用部分達到13億噸。如果將社會,環境和經濟影響全部計算在內, 那麼聯合國估計,食物浪費每年的成本高達2.5萬億美元。在大量浪費的同時,全球還有8.2億人面臨飢餓,大致相當於9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在挨餓。
  • 英國食物浪費計算器可顯示浪費所致損失及對環境影響
    英國一家食品科技公司新開發出一種在線使用的交互式計算器,可以告訴你因為食物浪費造成的經濟損失以及對環境的影響。­  這家名為「它是新鮮的!」公司開通了一個網站,消費者登錄後首先選擇家庭成員人數,然後輸入每月最常丟棄的蔬果種類及數量,計算器便可顯示出一年的食物浪費總量、價值以及相應的碳排放量,最後還會為使用者的消費行為打分,例如「做得很棒」「還可以」「應該更好」。
  • 聯合國糧農組織稱受疫情影響4月份世界糧食價格連續第三個月下跌
    參考消息網5月8日報導外媒稱,聯合國糧食機構當地時間周四稱,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和物流的影響,4月份世界糧食價格連續第三個月下降。  據路透社羅馬5月7日報導,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糧食價格指數對穀物、含油種子、乳製品、肉類和食糖等一籃子食品的月度變化進行衡量,上月均值為165.5點,比3月份下降3.4%。
  • 聯合國組織研究稱轉基因作物汙染案例增加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央社」4月15日報導,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跨國研究指出,食品和飼料受轉基因作物汙染比例漸增,這可能與生產和貿易的數量增加有關。然而,近半數國家表示,他們缺少查驗轉基因成分的有效工具。據報導,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日前在羅馬發表與轉基因作物相關的報告,這份研究向包含歐盟在內的193個國家發出問卷,回收率為39%。
  • 給「反食品浪費」立法,是現實的迫切需要
    (12月23日人民日報)站在國家安全的視角,考慮到一些浪費行為的愈演愈烈,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審議,實有必要。然而,消息一出,在輿論上,出現了兩種不同聲音,一種認為,反食品浪費立法是回應了社會的關切,制定法律非常必要;另一方聲音,認為反對浪費應是倫理道德層面的事,法律可以不去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