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反食品浪費」立法,是現實的迫切需要

2021-01-13 中國青年報

12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聽取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許安標所作的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草案)》的說明。(12月23日人民日報)

站在國家安全的視角,考慮到一些浪費行為的愈演愈烈,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審議,實有必要。

然而,消息一出,在輿論上,出現了兩種不同聲音,一種認為,反食品浪費立法是回應了社會的關切,制定法律非常必要;另一方聲音,認為反對浪費應是倫理道德層面的事,法律可以不去管它。

站在反對浪費糧食的立場上,提及立法,對是否有這個需求的疑問,我們不妨回到現實:儘管總體來看,我國糧食安全形勢仍然向好。我國糧食產量實現了創紀錄的「十六連豐」,近5年都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中國人均糧食佔有量已經達到470多公斤,明顯超過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糧食安全平均線水平。

但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則是食物浪費現象日益嚴重。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餐飲業人均食物浪費量為每人每餐93克,浪費率為11.7%。以2013年至2015年的調查數據推算,我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量約為每年1700萬至1800萬噸,相當於3000萬至5000萬人一年的口糧。糧食危機,並不是一個遙遠的話題,就在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世界一些國家和地區面臨糧食危機的風險。

問題還不僅僅出現在消費端,在生產、銷售、加工、儲運等環節的問題,更是不容小覷。特別是隨著短視頻平臺興起,「大胃王吃播」大行其道,浪費糧食儼然習以為常,浪費正在呈現為全鏈條行為。而這些問題,並沒有相關法律規範予以關注。相關道德層面的評判,並不能形成約束力,長此以往,只有道德倫理的日漸式微。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立法反對浪費,也不是我們獨行。據《經濟參考報》報導,法國自2013年起陸續出臺多部法令限制糧食浪費行為,其中影響最大的當屬2016年頒布的《反食物浪費法》,其強調用法律全方位遏制浪費行為。

我們的態度是鮮明的:與其討論反食品浪費立法是否必要,真不如回歸對立法技術的關注——如何用法律條文強化對浪費行為的監管?怎樣不虛設法律權利,也不虛無法律義務?浪費糧食,應該承擔哪些責任?唯有如此,在保護糧食安全的道路上,我們才會打開新的局面。

我們確信:反食品浪費立法是現實的迫切需要。一個用法律維繫的糧食文明觀,也將會帶動整個社會道德風尚更加文明健康向上。

來源:正義網

相關焦點

  • 反食品浪費要立法了,今後「下館子」要注意啥?
    22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為治理「舌尖上的浪費」建章立制。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行政法室主任袁傑表示,制定反食品浪費法,將近年來我國實踐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為法律規定,明確各相關主體的責任,有利於建立長效機制,發揮法律的引領和規範作用,為全社會確立餐飲消費、日常食品消費的基本行為準則。
  • 熱評丨反食品浪費立法,為節約糧食提供法治保障
    進一步來看,反食品浪費從單純的道德號召,升維為道德號召與立法保障並行,效果想必會事半功倍。十八大以來,各地大力整治浪費之風,「舌尖上的浪費」現象有所改觀,特別是公款餐飲浪費行為得到有效遏制。但也應看到,即便是在疫情期間,糧食浪費的現象依然存在。這說明,即便是在艱難的環境下,也未必能激發一些人的節約意識,以法律的形式建立強制約束,就成了一種必要的手段。
  • 立法|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公開徵求意見 制止「舌尖浪費」將有法可依
    徵求意見稿共32條,不分章節,分別對食品浪費的定義、反食品浪費的原則和要求、政府部門職責、各類主體責任、監管措施、法律責任等作了規定。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嶽仲明介紹,餐飲浪費表現為對食品、食物、糧食的浪費,涉及食用、銷售、加工、儲運、收穫等多個環節。此次徵求意見稿以餐飲環節為切入點,聚焦食品浪費、銷售環節反浪費、促節約、嚴管控。
  • 反食品浪費法要來了
    12月22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首次亮相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草案明確,餐飲服務提供者可以對造成明顯浪費的消費者收取處理廚餘垃圾的相應費用。草案還規定,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主動對消費者進行防止食品浪費提示提醒,應提供小份餐等不同規格選擇,不得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等。
  • 反食品浪費納入法治軌道意義重大
    國家立法層面制定反食品浪費法,將近年來我國實踐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為法律規定,明確各相關主體的責任,有利於建立長效機制,發揮法律的引領和規範作用,為全社會確立餐飲消費、日常食品消費的基本行為準則。我們正在從主要靠文明道德規範遏制餐飲浪費的時代,進入法律法規與文明道德規範並重遏制餐飲浪費的時代。
  • 為反浪費提供法治保障
    好風氣的形成是一場持久戰,需要向法律要規範、向制度要動力,也需要黨政機關和黨員幹部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把體現中華民族勤儉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轉化為法律規範,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範作用,為全社會確立餐飲消費、食品消費的基本行為準則,有利於更好弘揚新時代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
  • 人民日報:為反浪費提供法治保障
    ,有利於更好弘揚新時代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近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以法律形式制止餐飲浪費,邁出了重要一步。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制定反食品浪費法,將近年來實踐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為法律規定,明確各相關主體的責任,有利於建立弘揚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社會風尚的長效機制。
  • 反食品浪費法該不該收廚餘垃圾處理費?聽聽立法者怎麼說
    近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C位出道」,成為熱議話題。這部關乎百姓餐桌的法律草案是如何審議的?你的關心,也是立法者的關切嗎?今天,帶你走進全國人大常委會分組審議現場,尋找答案。你不知道的國家立法現場22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首次亮相後,它「去哪兒了」?
  • 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熱議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和相關調研報告
    怎樣算食品浪費?廚餘垃圾處理費該收嗎?——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熱議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和相關調研報告□ 新華社記者 白 陽 任沁沁2020年1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就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和珍惜糧食、反對浪費情況的調研報告進行了分組審議。
  • 用法治軌道給食品浪費糾偏
    ■汪欣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交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草案明確了點餐浪費或將收廚餘垃圾處理費,擬允許餐廳向明顯浪費的消費者收費等規定。這意味著將餐飲浪費行為納入法治軌道邁出了重要一步,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制止餐飲浪費行為重要指示的具體舉措。
  • 反食品浪費法等重磅法規讀秒
    反食品浪費法案首次提請審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進行修改、細化充實個人信息保護制度規則……即將於12月22日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看點頗多。12月21日,全國人大召開新聞發布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介紹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情況。
  • 當我們談論反食品浪費法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資料圖:減少食品的浪費現象,上海民眾在食物銀行領取超市餘量食物。殷立勤 攝 中新社北京12月25日電 題:當我們談論反食品浪費法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中新社記者 梁曉輝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正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 怎樣算食品浪費?廚餘垃圾處理費該收嗎?如何遏制公務餐飲浪費問題...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題:怎樣算食品浪費?廚餘垃圾處理費該收嗎?如何遏制公務餐飲浪費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熱議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和相關調研報告新華社記者白陽、任沁沁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24日就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和珍惜糧食、反對浪費情況的調研報告進行了分組審議。
  • 宣傳反餐飲浪費,不應聚焦「廚餘垃圾處理費」的收取
    近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首次亮相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草案明確,餐飲服務提供者可以對造成明顯浪費的消費者收取處理廚餘垃圾的相應費用。草案還規定,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主動對消費者進行防止食品浪費提示提醒,應提供小份餐等不同規格選擇,不得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等。
  • 評論:以良法善治制止「舌尖浪費」
    不過,隨著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日前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治理食物浪費惡習今後將有了法治手段。為何要制定反食品浪費法?現實性不言自明,主要針對的是當前社會上一些領域和環節、一些人身上長期存在的食品浪費行為。
  •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來了!一粒糧食背後蘊含怎樣的價值?
    在此基礎上,每年城市餐飲浪費的糧食多達340~360億斤,這還不包括居民家庭飲食。不科學的消費心理、粗放的管理方式,以及節儉意識的缺乏,構成了浪費糧食的主要原因。12月22日—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召開,反食品浪費法草案首次提請審議。為什麼要對食品浪費問題立法?反食品浪費法又將如何影響我們的觀念和生活?一粒糧食背後又蘊含怎樣的價值呢?
  •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審議 「饕餮」吃播或面臨十萬元罰款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審議「饕餮」吃播或面臨十萬元罰款本報訊 (記者 張麗娜)點一大桌子明顯吃不了的飯菜彰顯「大方」?為了吸引眼球開直播大吃大喝、吐了再吃?用不了多久,這些一直以來讓大眾反感的消費方式或將劃上句號。
  • 制止「舌尖浪費」將有法可依
    反食品浪費法來了,制止餐飲浪費將有法可依。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日期為2021年1月29日。   徵求意見稿共32條,不分章節,分別對食品浪費的定義、反食品浪費的原則和要求、政府部門職責、各類主體責任、監管措施、法律責任等作了規定。   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嶽仲明介紹,餐飲浪費表現為對食品、食物、糧食的浪費,涉及食用、銷售、加工、儲運、收穫等多個環節。此次徵求意見稿以餐飲環節為切入點,聚焦食品浪費、銷售環節反浪費、促節約、嚴管控。
  • 人民日報海外版:反食品浪費法要來了
    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2020年12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反食品浪費法草案首次提請會議審議。這意味著,反食品浪費將從道德約束上升至法律層面。建章立制,遏制餐飲浪費「師傅,18層樓送3份飯,謝謝!」
  • 反虐待動物法立法之路還有多遠?
    這起惡性虐待動物事件引起社會輿論關注,使反虐待動物法的立法問題再次回到公眾視野。事件在網絡上發酵之後,央視新聞發布的「呼籲儘快推動禁止虐待動物立法」微博話題閱讀量達到7.9億,其隨後發起的相關微博問卷調查顯示,參與調查的30.22萬人中有28.7萬人都明確堅決支持反虐待動物立法,支持率達到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