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食品浪費要立法了,今後「下館子」要注意啥?

2021-01-13 映象網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題:反食品浪費要立法了,今後「下館子」要注意啥?

  新華社記者白陽、任沁沁

  在餐桌上講排場、比闊氣……近年來,餐飲浪費問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22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為治理「舌尖上的浪費」建章立制。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行政法室主任袁傑表示,制定反食品浪費法,將近年來我國實踐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為法律規定,明確各相關主體的責任,有利於建立長效機制,發揮法律的引領和規範作用,為全社會確立餐飲消費、日常食品消費的基本行為準則。

  食品浪費的標準怎麼認定?

  袁傑介紹,反食品浪費法草案以餐飲環節為切入點,聚焦食品消費、銷售環節反浪費、促節約、嚴管控。

  草案明確,食品浪費,是指對可安全食用或者飲用的食物未能按照其功能目的利用。那麼,一些商家以「最大蛋糕」「最大火鍋」為噱頭開展的商業營銷活動,以及用食物作為原材料進行的藝術創作活動等,是否屬於食品浪費?

  中國政法大學地方財政金融與農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李蕊表示,此處規定的立法本意,是保障食品的價值與效用充分發揮,減少在食品生產、加工、流通以及消費等各個環節、各個領域的不必要損耗。「但是,還應考慮到食品除具有食用、飲用功能,還可以作為藝術表達、創作的載體等。我認為,只要不是最終『丟棄』,就不應納入『浪費』的範疇。」她說。

  對外經貿大學副校長、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秘書長王敬波也表示,不論上述活動對食物本身的功能進行了怎樣的延伸、超越,根本上不能違背反食物浪費的主旨。

  商家的這些點菜「套路」可能不靈了

  菜單上不提示菜量規格,問服務員也含糊其詞;點的菜超量了,商家也不提醒甚至故意誤導消費者……針對這些餐飲服務提供者的「套路」,草案明確了相應措施。

  比如,在醒目位置張貼或者擺放反食品浪費標識或者由服務人員提示說明,引導消費者按需適量點餐;提供小份餐等不同規格選擇等。

  草案規定,餐飲服務提供者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造成明顯浪費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或者商務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食品、餐飲行業應加強行業自律,依法制定、實施反食品浪費等相關團體標準和行業自律規範。

  李蕊表示,餐飲浪費在食品浪費的各環節中佔據較大比重,草案的這些措施在餐飲服務提供者的義務和責任的設定方面具有較好操作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制約食品浪費的作用。

  王敬波認為,餐飲服務提供者作為市場主體存在利益驅動,立法一方面要對小份餐的規格、標識提醒的設置等設定明晰的強制標準,作為監管處罰的依據;另一方面,對商家的誘導、誤導等比較難以判斷的行為,應進一步完善界定標準,使執法更加容易。

  點餐浪費或將收取廚餘垃圾處理費

  點了一桌菜,剩了一大半,結果全倒掉?這種情況以後要注意了。反食品浪費法草案規定,餐飲服務提供者可以對造成明顯浪費的消費者收取處理廚餘垃圾的相應費用。

  王敬波表示,收取廚餘垃圾處理費是一種抑制消費者浪費現象的手段,但在實際操作中,是定量收取還是定額收取、是否需要劃分階梯額度等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細化。

  李蕊建議,消費端的食物浪費問題,可遵循分步驟審慎推進原則。初期更宜採用激勵性措施,例如規定餐飲服務者可以對實現「光碟」的消費者予以適當獎勵等;下一步則要改革垃圾處理收費計量標準,從「定額制」垃圾處理轉向「從量制」垃圾處理,讓垃圾製造者為自己的垃圾「買單」;未來條件成熟時,再考慮逐漸推進餐飲等公共領域的餐廚垃圾處理收費制度。

  「在立法層面,需要明確界定廚餘垃圾處理費用的收取條件、標準等,注意保障消費者權益。」李蕊說。

  商家或可利用大數據分析消費者用餐需求

  近年來,大數據技術廣泛運用於餐飲行業。草案規定,餐飲服務提供者可以運用大數據等技術分析研判消費者用餐需求,通過建設或者共享中央廚房、配送中心等措施,對食品採購、運輸、儲存等進行科學管理,防止和減少浪費。

  但是,大數據技術在給人們點餐帶來便利的同時,是否會帶來個人信息洩露的風險?

  王敬波認為,允許商家利用大數據分析研判消費者的用餐需求,需要有充分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作為配套,比如對一些敏感信息等進行移除、遮蔽等技術處理。制度設計上要進一步明確,商家不得收集敏感個人信息,且負有對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保護的職責。

  李蕊建議,要嚴格限制商家向第三人提供信息,對消費者的個人信息要進行匿名化處理。對於違規餐飲服務提供者,應嚴格處罰。

相關焦點

  • 反食品浪費法要來了
    反食品浪費法要來了 2020-12-31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給「反食品浪費」立法,是現實的迫切需要
    (12月23日人民日報)站在國家安全的視角,考慮到一些浪費行為的愈演愈烈,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審議,實有必要。然而,消息一出,在輿論上,出現了兩種不同聲音,一種認為,反食品浪費立法是回應了社會的關切,制定法律非常必要;另一方聲音,認為反對浪費應是倫理道德層面的事,法律可以不去管它。
  • 熱評丨反食品浪費立法,為節約糧食提供法治保障
    進一步來看,反食品浪費從單純的道德號召,升維為道德號召與立法保障並行,效果想必會事半功倍。十八大以來,各地大力整治浪費之風,「舌尖上的浪費」現象有所改觀,特別是公款餐飲浪費行為得到有效遏制。但也應看到,即便是在疫情期間,糧食浪費的現象依然存在。這說明,即便是在艱難的環境下,也未必能激發一些人的節約意識,以法律的形式建立強制約束,就成了一種必要的手段。
  • 立法|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公開徵求意見 制止「舌尖浪費」將有法可依
    徵求意見稿共32條,不分章節,分別對食品浪費的定義、反食品浪費的原則和要求、政府部門職責、各類主體責任、監管措施、法律責任等作了規定。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嶽仲明介紹,餐飲浪費表現為對食品、食物、糧食的浪費,涉及食用、銷售、加工、儲運、收穫等多個環節。此次徵求意見稿以餐飲環節為切入點,聚焦食品浪費、銷售環節反浪費、促節約、嚴管控。
  •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一審 以後下館子點菜要注意了
    2020-12-23 10:56:55 來源: 中國日報網 舉報   12月22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
  • 反食品浪費納入法治軌道意義重大
    北京青年報特約評論員  12月22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為治理「舌尖上的浪費」建章立制。  國家立法層面制定反食品浪費法,將近年來我國實踐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為法律規定,明確各相關主體的責任,有利於建立長效機制,發揮法律的引領和規範作用,為全社會確立餐飲消費、日常食品消費的基本行為準則。我們正在從主要靠文明道德規範遏制餐飲浪費的時代,進入法律法規與文明道德規範並重遏制餐飲浪費的時代。
  • 反食品浪費法該不該收廚餘垃圾處理費?聽聽立法者怎麼說
    你不知道的國家立法現場22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首次亮相後,它「去哪兒了」?反食品浪費,聽聽立法者怎麼說24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進入分組審議,立法者圍繞草案方方面面展開熱議。廚餘垃圾處理費該不該收?「餐飲服務提供者可以對造成明顯浪費的消費者收取處理廚餘垃圾的相應費用」——草案這一規定成為關注焦點。
  • 人民日報海外版:反食品浪費法要來了
    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2020年12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反食品浪費法草案首次提請會議審議。這意味著,反食品浪費將從道德約束上升至法律層面。建章立制,遏制餐飲浪費「師傅,18層樓送3份飯,謝謝!」
  • 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熱議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和相關調研報告
    怎樣算食品浪費?廚餘垃圾處理費該收嗎?——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熱議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和相關調研報告□ 新華社記者 白 陽 任沁沁2020年1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就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和珍惜糧食、反對浪費情況的調研報告進行了分組審議。
  • 為反浪費提供法治保障
    近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以法律形式制止餐飲浪費,邁出了重要一步。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制定反食品浪費法,將近年來實踐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為法律規定,明確各相關主體的責任,有利於建立弘揚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社會風尚的長效機制。
  • 用法治軌道給食品浪費糾偏
    ■汪欣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交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草案明確了點餐浪費或將收廚餘垃圾處理費,擬允許餐廳向明顯浪費的消費者收費等規定。這意味著將餐飲浪費行為納入法治軌道邁出了重要一步,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制止餐飲浪費行為重要指示的具體舉措。
  • 人民日報:為反浪費提供法治保障
    ,有利於更好弘揚新時代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近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以法律形式制止餐飲浪費,邁出了重要一步。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制定反食品浪費法,將近年來實踐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為法律規定,明確各相關主體的責任,有利於建立弘揚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社會風尚的長效機制。
  •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擬針對浪費者收取廚餘垃圾處理費
    會議聽取了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光權作的關於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等;委員長會議提出了關於提請審議反食品浪費法草案的議案;會議審議了委員長會議關於提請審議反有組織犯罪法草案的議案……今後點餐浪費,餐廳或將可以收廚餘垃圾處理費點了一桌菜,剩下一大半,結果全扔了。食客們請注意,今後下館子點餐不要太任性。
  • 反食品浪費法等重磅法規讀秒
    反食品浪費法案首次提請審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進行修改、細化充實個人信息保護制度規則……即將於12月22日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看點頗多。12月21日,全國人大召開新聞發布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介紹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情況。
  • 怎樣算食品浪費?廚餘垃圾處理費該收嗎?如何遏制公務餐飲浪費問題...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題:怎樣算食品浪費?廚餘垃圾處理費該收嗎?如何遏制公務餐飲浪費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熱議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和相關調研報告新華社記者白陽、任沁沁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24日就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和珍惜糧食、反對浪費情況的調研報告進行了分組審議。
  • 宣傳反餐飲浪費,不應聚焦「廚餘垃圾處理費」的收取
    近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首次亮相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草案明確,餐飲服務提供者可以對造成明顯浪費的消費者收取處理廚餘垃圾的相應費用。草案還規定,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主動對消費者進行防止食品浪費提示提醒,應提供小份餐等不同規格選擇,不得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等。
  •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來了!一粒糧食背後蘊含怎樣的價值?
    在此基礎上,每年城市餐飲浪費的糧食多達340~360億斤,這還不包括居民家庭飲食。不科學的消費心理、粗放的管理方式,以及節儉意識的缺乏,構成了浪費糧食的主要原因。12月22日—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召開,反食品浪費法草案首次提請審議。為什麼要對食品浪費問題立法?反食品浪費法又將如何影響我們的觀念和生活?一粒糧食背後又蘊含怎樣的價值呢?
  • 評論:以良法善治制止「舌尖浪費」
    不過,隨著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日前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治理食物浪費惡習今後將有了法治手段。為何要制定反食品浪費法?現實性不言自明,主要針對的是當前社會上一些領域和環節、一些人身上長期存在的食品浪費行為。
  • 注意,以後浪費食品可能會違法!
    注意,以後浪費食品可能會違法!12月23日,馬鞍山市雨山幼兒園組織小朋友開展「我是光碟小達人」系列活動,通過自製「光碟行動」萌娃卡通畫、自主取餐、老師講述種糧故事等萌娃易於接受的方式,引導小朋友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爭做「不挑食,不浪費」的好孩子。
  • 當我們談論反食品浪費法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資料圖:減少食品的浪費現象,上海民眾在食物銀行領取超市餘量食物。殷立勤 攝 中新社北京12月25日電 題:當我們談論反食品浪費法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中新社記者 梁曉輝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正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