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食品浪費法等重磅法規讀秒

2021-01-13 北京商報

反食品浪費法案首次提請審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進行修改、細化充實個人信息保護制度規則……即將於12月22日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看點頗多。12月21日,全國人大召開新聞發布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介紹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情況。

反食品浪費法提請審議

據嶽仲明介紹,全國人大常委會已成立立法工作專班研究起草了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擬由委員長會議提請審議,總體思路是通過專項立法和糧食安全保障法等相關立法相結合的辦法,統籌推進位止餐飲浪費的制度建設。

「草案共32條,不分章節,分別對食品、食品浪費定義、反食品浪費的原則和要求、政府及其部門職責、各類主體責任、監管措施、法律責任等作了規定。」嶽仲明指出,反食品浪費法草案主要針對實踐中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餐飲環節為切入點,聚焦食品消費、銷售環節反浪費、促節約、嚴管控,同時注重處理好與正在起草的糧食安全保障法等有關法律的關係,對減少糧食、食品生產加工、儲存運輸等環節浪費做出原則性規定。

此外,嶽仲明表示,制定糧食安全保障法已列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也列入明年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由國務院提請審議。有關方面正在抓緊起草,有關糧食生產加工、儲備流通等環節的節糧減損將在該法中做出具體規定。

上述兩部法律之外,鄉村振興促進法也對糧食浪費做出了相關要求。本次提請審議的鄉村振興促進法草案二審稿(以下簡稱「二審稿」)添加了推進節約糧食,防止和減少糧食浪費的規定。同時,二審稿要求,各級人民政府採取措施增強脫貧地區內生發展能力,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加強鄉村無障礙設施建設,強化新建農村住房規劃管控,嚴格禁止違法佔用耕地建房。

降低未成年人最低刑事責任年齡

值得關注的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也將提請三次審議。據嶽仲明介紹,三次審議稿加強了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預防犯罪教育的職責,並將與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相銜接,進一步明確嚴重不良行為的界定。

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備受社會關注。而本次提請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修改完善了有關未成年人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及相關規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同時,統籌考慮刑法修改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關問題,將收容教養修改為專門矯治教育。

此外,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對加強刑法在未成年人的保護方面,也做出了相關調整。嶽仲明表示,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對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女性負有監護、收養、看護、教育、醫療等特殊職責的人員實施性侵害犯罪做出了規定。

據悉,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對從業禁止做了專門規定,對利用職業便利實施犯罪,或者實施違背職業要求的特定義務的犯罪被判處刑罰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判處禁止從事相關職業。如教師法第十四條規定,受到剝奪政治權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處罰的,不能取得教師資格;已經取得教師資格的,取消教師資格。此外,根據刑法相關規定,對於判處緩刑等,人民法院在判決時可以同時宣告禁止令,在刑罰執行期間禁止犯罪分子從事與未成年人有關的工作、活動,禁止其進入中小學校區、幼兒園園區及其他未成年人集中的場所。

「當前,還需要健全從業禁止信息獲知、審查和執行等相關具體制度,切實防止性侵害未成年人罪犯再次從事與未成年人有關的工作、活動。」嶽仲明指出。

採集人臉信息前進行風險評估

近期,「人臉識別第一案」、消費者戴頭盔看房等一系列事件引發了對於人臉識別技術應用的廣泛討論,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也對相關法律進行了進一步修改。

同時,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已經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嶽仲明表示,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將在民法典有關規定的基礎上,細化、充實個人信息保護制度規則,並對處理包括人臉等個人生物特徵在內的敏感個人信息做出專門規定:只有在具有特定目的和充分必要性的前提下,方可處理敏感個人信息,並在事前進行風險評估。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成指出,個人信息的出現和產業化,是技術和市場的結果。技術和市場總是想法設法處理個人信息。各種新的處理會被不斷地發掘出來,處於主動的一方面;個人信息的保護則處於被動的一方面,總需要應對各種新的問題。處理個人信息的背後是技術和市場的動力,而法律的主要任務應當通過對個人信息處理進行合法適當的規範,實現保護個人信息的目的。

儘管個人信息保護法尚未出臺,但有關面部特徵信息處理的限制性規定在行業內部規範已有所體現。2020年11月,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牽頭編制的《信息安全技術遠程人臉識別系統技術要求》實施,對遠程人臉識別系統中的關鍵環節制定了參考標準。日前,工信部也要求App在收集用戶圖片、人臉等個人信息時要遵循「最小必要化」原則。

中國人民大學助理教授王鵬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在當下的網際網路數位化時代,許多個人隱私信息都在網際網路上留下痕跡,這也使得非法獲取個人信息的門檻大大降低,許多公民的個人隱私權益在無形中受到侵害。儘管每個人都對自己的信息及隱私數據擁有天然權利。但從實際操作層面來說,國內對於個人隱私信息的保護意識還遠遠不夠。

「企事業單位應自覺做好信息保護工作,對數據進行加密處理,對風險提前識別並分析,防治不法分子趁虛而入。從公眾層面而言,未來一方面要加大監管力度。另外也要從宣傳、教育角度出發,告訴大家當個人信息遭到洩露時,要勇於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王鵬指出。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常蕾

相關焦點

  • 重磅!《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公開徵求意見
    01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第一條 為了防止食品浪費,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節約資源,保護環 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憲法,制定本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食品,是指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的食品,包括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食物。
  •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來了!一粒糧食背後蘊含怎樣的價值?
    12月22日—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召開,反食品浪費法草案首次提請審議。為什麼要對食品浪費問題立法?反食品浪費法又將如何影響我們的觀念和生活?一粒糧食背後又蘊含怎樣的價值呢?您在日常生活當中,都觀察到了哪些食品浪費的現象呢?如何看待用立法的方式來防止大家浪費食品?隨機採訪到的遊客各抒己見↓
  •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來了!「少點餐打包走」漸成新風尚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來了!通過國家權力介入引導全社會厲行節約對於這份草案,安徽中皖律師事務所張金金律師認為,從法律角度上講,反食品浪費法草案第一條明確立法目的是防止食品浪費,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弘揚傳統美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
  • 立法|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公開徵求意見 制止「舌尖浪費」將有法可依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日期為2021年1月29日。徵求意見稿共32條,不分章節,分別對食品浪費的定義、反食品浪費的原則和要求、政府部門職責、各類主體責任、監管措施、法律責任等作了規定。
  • 當我們談論反食品浪費法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資料圖:減少食品的浪費現象,上海民眾在食物銀行領取超市餘量食物。殷立勤 攝 中新社北京12月25日電 題:當我們談論反食品浪費法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中新社記者 梁曉輝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正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 【法律早茶】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要來了! (2020.11.29)
    【法律早茶】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要來了!29星期日十月十五要聞反食品浪費法草案要來了!日前,從在京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十八次委員長會議上獲悉,12月下旬召開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將審議反食品浪費法草案。
  •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擬針對浪費者收取廚餘垃圾處理費
    會議聽取了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光權作的關於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等;委員長會議提出了關於提請審議反食品浪費法草案的議案;會議審議了委員長會議關於提請審議反有組織犯罪法草案的議案……今後點餐浪費,餐廳或將可以收廚餘垃圾處理費點了一桌菜,剩下一大半,結果全扔了。食客們請注意,今後下館子點餐不要太任性。
  •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要來了:為全社會確立餐飲消費基本行為準則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要來了:為全社會確立餐飲消費基本行為準則 時間:2020-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要來了:為全社會確立餐飲消費基本行為準則 記者從11月27日在京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十八次委員長會議上獲悉,12月下旬召開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將審議反食品浪費法草案。
  • 反食品浪費納入法治軌道意義重大
    國家立法層面制定反食品浪費法,將近年來我國實踐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為法律規定,明確各相關主體的責任,有利於建立長效機制,發揮法律的引領和規範作用,為全社會確立餐飲消費、日常食品消費的基本行為準則。我們正在從主要靠文明道德規範遏制餐飲浪費的時代,進入法律法規與文明道德規範並重遏制餐飲浪費的時代。
  • 給「反食品浪費」立法,是現實的迫切需要
    12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聽取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許安標所作的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草案)》的說明。(12月23日人民日報)站在國家安全的視角,考慮到一些浪費行為的愈演愈烈,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審議,實有必要。
  • 熱評丨反食品浪費立法,為節約糧食提供法治保障
    12月下旬召開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將審議反食品浪費法草案。今年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啟動了為期一個多月的珍惜糧食、反對浪費專題調研,旨在加快建立法治化長效機制,為全社會確立餐飲消費、日常食物消費的基本行為準則。將要亮相的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將對哪些問題進行規範、如何規範,令人期待。
  • 反食品浪費法該不該收廚餘垃圾處理費?聽聽立法者怎麼說
    近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C位出道」,成為熱議話題。這部關乎百姓餐桌的法律草案是如何審議的?你的關心,也是立法者的關切嗎?今天,帶你走進全國人大常委會分組審議現場,尋找答案。你不知道的國家立法現場22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首次亮相後,它「去哪兒了」?
  •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審議 「饕餮」吃播或面臨十萬元罰款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審議「饕餮」吃播或面臨十萬元罰款本報訊 (記者 張麗娜)點一大桌子明顯吃不了的飯菜彰顯「大方」?為了吸引眼球開直播大吃大喝、吐了再吃?用不了多久,這些一直以來讓大眾反感的消費方式或將劃上句號。
  •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公開徵求意見
    民主與法制社記者 潘巧 報導反食品浪費法來了,制止餐飲浪費將有法可依。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日期為2021年1月29日。
  • 反食品浪費法要來了
    反食品浪費法要來了 2020-12-31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用法治軌道給食品浪費糾偏
    ■汪欣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交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草案明確了點餐浪費或將收廚餘垃圾處理費,擬允許餐廳向明顯浪費的消費者收費等規定。這意味著將餐飲浪費行為納入法治軌道邁出了重要一步,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制止餐飲浪費行為重要指示的具體舉措。
  • 宣傳反餐飲浪費,不應聚焦「廚餘垃圾處理費」的收取
    近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首次亮相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草案明確,餐飲服務提供者可以對造成明顯浪費的消費者收取處理廚餘垃圾的相應費用。草案還規定,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主動對消費者進行防止食品浪費提示提醒,應提供小份餐等不同規格選擇,不得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等。
  • 反食品浪費要立法了,今後「下館子」要注意啥?
    22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為治理「舌尖上的浪費」建章立制。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行政法室主任袁傑表示,制定反食品浪費法,將近年來我國實踐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為法律規定,明確各相關主體的責任,有利於建立長效機制,發揮法律的引領和規範作用,為全社會確立餐飲消費、日常食品消費的基本行為準則。
  •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一審 以後下館子點菜要注意了
    2020-12-23 10:56:55 來源: 中國日報網 舉報   12月22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
  • 注意,以後浪費食品可能會違法!
    注意,以後浪費食品可能會違法!12月22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反食品浪費法草案首次公開什麼是食品浪費?哪些行為將受到懲處?一起來看!注意,以後浪費食品可能會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