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農組織提供六點建議 籲歡慶節日者勿浪費糧食

2020-12-02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2月28日報導,在世界各地區人們慶祝節日之際,聯合國糧農組織呼籲各國人民在節日期間注意節約糧食,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根據糧農組織的數據顯示,全世界所生產的糧食有1/3損失或浪費,數量達到每年13億噸。而若糧食沒有食用,所浪費的不僅僅是食物本身,還有用於生產糧食的資源,比如種子、水、飼料、以及金錢和勞動力等。

因此糧農組織在佳節期間給出了六個避免和減少糧食浪費小貼士:

1、提前做好計劃,切勿購買過量的食品。

2、將剩菜冷凍起來,改天食用;或者贈予賓客,鼓勵他們帶一些回家。

3、把剩菜做成第二天的午餐或晚餐,但得確保將剩菜儲存在冰箱裡,並且儘快食用。

4、在開始烹飪新菜之前,看看是否有已經做好並且還能夠食用的菜,如果有,先把它吃完。

5、讓客人自己取餐,這樣他們就能按照自己的需求量選擇。當然,客人也要注意適量取餐。

6、可以將多餘的罐裝食物、乾貨或其他不易腐壞的食物捐贈出去,可在網際網路上搜索住所附近的捐贈點。(實習編輯:周思敏 審核:田瑞哲)

相關焦點

  • 糧農組織:食物浪費危害氣候、水、土壤和生物多樣性
    主要調查結果包括:每一年,生產但未被食用的糧食所耗用的水相當於俄羅斯伏爾加河年流量的三倍,並向大氣排放33億噸溫室氣體。據糧農組織報告估計,除了這一環境影響之外,食物浪費給生產者造成的直接經濟後果(不包括魚和海產食品)每年高達7500億美元。
  • 糧農組織報告:食物浪費可對環境造成嚴重危害
    人民網9月12日訊 據聯合國網站消息,全世界每年浪費的食物高達13億噸,約佔糧食生產總量的三分之一。這不僅導致世界經濟蒙受巨大損失,更給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造成了不必要的嚴重危害。這是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的主要內容。
  • 2019世界十大浪費糧食國家
    如有不同見解,歡迎留言交流,或加入每日糧油小麥、玉米、稻穀、大豆行情交流群 另,每日糧油當天最新文章可在關注之後,點擊公眾號下方菜單欄實時更新查看 近年來,全球糧食浪費問題日趨嚴重,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顯示,2019年,中亞和南亞地區的糧食損失百分比最高,達20.7%,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糧食損失百分比最低,為7.8%。
  • 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2020年世界糧食及農業統計年鑑》
    當地時間10月20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了《2020年世界糧食及農業統計年鑑》,綜合介紹當前全球糧食和農業領域的主要因素,包括種養趨勢、投入品使用、勞動力利用、糧食安全和營養、溫室氣體排放以及農業對環境的影響等趨勢。
  • 全球每年糧食損失浪費13.8%,來談談吃的節儉與浪費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當前,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糧食安全與節約糧食正成為世界性話題。據統計,每年全世界損失和浪費的糧食佔糧食總產量的13.8%,價值4000億美元。
  • 全球衛生危機是否會演變全球糧食危機?糧農組織:農業韌性高
    聯合國糧農組織近日發布的最新《糧食展望》報告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糧食市場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仍將面臨不確定性,但農業食品產業面對疫情危機的韌性可能要高於其他產業。相比較2007-2008年糧食價格危機,報告認為,政策制定者現在有了應對全球危機的更多經驗。
  • 全球糧食浪費問題嚴重 中、南亞地區糧食損失率最高 我國排名為16位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顯示,2019年,中亞和南亞地區的糧食損失百分比最高,達20.7%,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糧食損失百分比最低,為7.8%。 2019年全球糧食損失地區分布圖 數據來源:糧農組織
  • 聯合國糧農組織稱受疫情影響4月份世界糧食價格連續第三個月下跌
    參考消息網5月8日報導外媒稱,聯合國糧食機構當地時間周四稱,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和物流的影響,4月份世界糧食價格連續第三個月下降。  據路透社羅馬5月7日報導,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糧食價格指數對穀物、含油種子、乳製品、肉類和食糖等一籃子食品的月度變化進行衡量,上月均值為165.5點,比3月份下降3.4%。
  • 糧農組織ITPGRFA秘書肯特·納多齊發表年終致辭|綠會健康與生物...
    聯合國糧農組織(UN FAO)下的《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ITPGRFA)秘書肯特·納多齊(Kent Nnadozie)先生在近日發表的一封2020年終致辭中表示。納多齊先生曾兩次獲邀來北京出席由綠會主辦的旨在圍繞中國參與ITPGRFA事宜開展學術交流與研討的會議。他曾反覆表示,在綠會的建議下構建之於可能的對話與合作平臺非常重要,按照所建議的組織這樣的研討會非常有用。
  • 糧農組織:約五分之一溫室氣體來自農業
    摘要:聯合國糧農組織17日發布一份最新報告說,世界約有五分之一的溫室氣體來自農業,包括林業、漁業和畜牧生產,因此農業必須為抗擊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同時努力克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 新華社羅馬10月17日電(記者羅娜)聯合國糧農組織17日發布一份最新報告說,世界約有五分之一的溫室氣體來自農業,包括林業、漁業和畜牧生產,因此農業必須為抗擊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同時努力克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
  • 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食品浪費嚴重危害自然資源
    本報羅馬9月12日電 (記者韓秉宸)聯合國糧農組織11日發布題為《食物浪費足跡:對自然資源的影響》的報告稱,全球每年食物浪費總量達13億噸,不僅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也嚴重危害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   該報告稱,全球每年食物浪費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7500億美元,這一數字還不包括魚等海產品。
  • 世界環境日:浪費糧食也是破壞環境
    世界環境日:浪費糧食也是破壞環境   作者:徐琦  最近一首《鋤禾》爆紅網絡,調侃之外,也令人再次反思糧食的來之不易。這與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Think.Eat.Save.——思前、食後、厲行節約」,可說是不謀而合。
  • 【全球每年浪費食物高達16億噸】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全球每年...
    2020-08-16 08:00:42來源:FX168 【全球每年浪費食物高達16億噸】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全球每年浪費的食物高達16億噸,其中可食用部分達到13億噸。
  • 中國糧食現狀:一邊進口,一邊浪費
    但我國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遠非浪費的全部,在餐桌以外的環節——農戶儲糧、儲藏、運輸、加工等方面,我國浪費的糧食數量同樣驚人。農戶儲糧環節,因條件簡陋缺乏技術指導,損失就達400億斤糧食收割後,一個重要環節是農戶儲糧。
  • 聯合國糧農組織:將遺傳多樣性納入氣候變化適應計劃
    人民網聯合國11月24日電(記者 殷淼)在巴黎召開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前夕,聯合國糧農組織24日在義大利羅馬發布了《支持將遺傳多樣性納入國家適應氣候變化規劃的自願準則》,以幫助各國在氣候變化條件下更好地保護和可持續利用遺傳資源。
  • 我自己花錢吃飯,為啥不能浪費?答案在這裡!
    消費者浪費食物,就是浪費資源很多消費者認為,自己多點一些食物,雖然最後浪費了,但是已經付過錢了,沒有太大的關係。以前提倡「節約糧食,反對浪費」都是從道德的層面,現在是從法律的層面強有力地進行約束,這是法制文明的一種進步。根據規定,如果消費者存在明顯的浪費行為,食品的提供者可以收取一部分餐廚垃圾處理的費用。
  • 全球每年浪費13億噸食物!節約糧食,不僅僅是中國的事
    這段視頻只是網絡上千千萬萬有關浪費食物的視頻之一,而其評論區的回覆更令人大跌眼鏡:「為了視頻的影響力而浪費糧食永遠不會令人作嘔。」然而,就在一些人肆無忌憚浪費糧食的同時,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全球範圍內,每年約有1/3的糧食被損失或浪費,這個數字高達約13億噸。
  • 新冠繼續,疫情蝴蝶效應或引發全球糧食危機
    世界糧農組織表示,疫情對畜牧業也造成了影響。由於飼料短缺、後勤限制和勞動力不足等問題,屠宰場的產能出現了明顯跳水。不僅如此,食品生產的不足會進一步導致食品價格上漲。此外,為了保證糧食安全,一些國家正在進行糧食囤積或採取貿易限制。據悉,自3月20日起,越南推出禁令限制大米的出口,俄羅斯則停止了加工穀物的出口。
  • 中科院專家:中國食物浪費佔全球三分之一 每年浪費糧食1.35億斤
    中科院專家:中國食物浪費佔全球三分之一,僅餐飲業就浪費掉半個河北省產糧9月7日下午,在服貿會2020綠色發展國際論壇上,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所副所長陳劭鋒提供了一組觸目驚心的數據:中國食物浪費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國每年糧食浪費量大概是1.35億噸(新浪財經註:此處應為斤),接近世界食物浪費總量的三分之一。
  • 觸目驚心,全球一年浪費13億噸糧食!按人均中國排22位,城市餐飲是重...
    中國的反浪費行動正如火如荼、深入人心。不要以為這是小題大做,聯合國糧農組織已經確定,今年9月29日為首個「國際糧食損失和浪費問題宣傳日」,以推動國際社會減少糧食損失和浪費。全球正面臨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