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糧食現狀:一邊進口,一邊浪費

2020-12-02 騰訊網

你也許想像不到,餐桌以外,中國糧食也有著驚人浪費

在中國說起糧食浪費,很多人都自然而然地認為浪費的糧食大多是在餐桌上,全國政協委員、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鄭楚光曾做過推算:我國消費者僅在中等規模以上餐館的餐飲消費中,每年最少倒掉約2億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糧;全國各類學校、單位規模以上集體食堂每年至少倒掉了可養活3000萬人一年的食物;我國個人和家庭每年可能浪費約110億斤糧食,相當於1500萬人一年的口糧。但我國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遠非浪費的全部,在餐桌以外的環節——農戶儲糧、儲藏、運輸、加工等方面,我國浪費的糧食數量同樣驚人。

農戶儲糧環節,因條件簡陋缺乏技術指導,損失就達400億斤

糧食收割後,一個重要環節是農戶儲糧。2013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約12000億斤,而農戶存糧約佔全國糧食年總產量的一半。由於儲存設施條件簡陋,烘乾能力不足,缺乏技術指導服務,每年因蟲黴鼠雀造成的損失比例在8%左右,核算下來,全年糧食損失浪費大約在400億斤以上。

落後的糧庫儲藏、運輸,又損失150億斤

我國糧食運輸仍以包裝式運輸為主,導致浪費比較嚴重

全國糧食企業有近2400億斤倉庫屬危倉老庫,儲糧條件差、損失大,損失損耗逾150億斤。可以作為佐證的是,2013年中儲糧林甸直屬庫「5·31」火災事故,當時過火糧食4萬餘噸,直接經濟損失為307.9萬元人民幣。

在運輸方面,我國的糧食運輸方式落後,專業化運輸工具短缺。大多數糧食運輸採用傳統的包糧運輸方式,即基本採用麻袋、塑料編織袋,在儲存環節拆包散儲,到中轉和運輸環節又轉為包裝形態,這樣多次搬倒轉運的包糧在裝卸、運輸當中的拋灑以及包裝物的遺留造成的損失率高達5%以上。

整個儲運環節,損失損耗大約在150億斤以上。

「吃得太講究」,也讓糧食浪費150億斤

有數據顯示,目前糧食的加工普遍大大超過國家規定的質量標準——以前大米加工去殼後簡單清理就行了,但現在消費者要求「光鮮」,大多數大米都會進行拋光,甚至多次拋光。同樣數量的稻穀,拋光越多,產出的大米成品就越少,既損失糧食營養素又明顯降低出品率。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大米分會曾做過測算,以20%的大米被加工成特製米為例,我國每年就損失大米約80億斤,相當於近千萬畝稻田一年的產量、2000多萬人一年的口糧。如果不加遏制,任由精製米市場份額繼續增加,大米損耗量最高將達400億斤,相當於約1.3億人一年的口糧、4000萬畝良田一年的產量。而按農業部最新的數據,在加工環節每年造成糧食損失已經達150億斤以上。

此外,雖然我國機械化收割水平不斷提高,2013年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59.5%,但目前我國只有小麥作物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玉米、水稻的機械化水平還有差距。這就造成我國糧食作物收穫時收割能力不足,逢雨天致使穀物發芽黴變時常發生,也造成了大量的損耗和浪費。

面對龐大的餐桌外浪費,為什麼很多人渾然不覺?

糧食產量才是政績,減少浪費沒有多少官員關心

如此大量的浪費被忽視,難道是因為我國對糧食生產不夠重視?這一說法恐怕誰都不會同意。從2004年到2014年,中國中央每年的一號文件都以農業、農村和農民為主題,中央一號文件早已成為中央重視農業的代名詞。我國目前也初步形成了以糧食直接補貼、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與最低收購價政策為主要內容的糧食補貼政策體系。但這種更著眼於糧食生產數量的糧食補貼體系以及重視糧食產量的政策導向,只會讓更多的地方官員把心思花在如何提高糧食產量上,以成為「噸糧縣」「噸糧市」為榮,甚至想以此作為晉升的資本,很難會把有限的資金放在提高糧食的倉儲、物流等方面。

因此,雖然也有「光碟行動」等針對浪費的全國性號召,但由於難以進行考核,對遏止浪費的作用並不大。而與消費者沒多大關係的餐桌外浪費,就更沒多少官員在意了。這與中國大部分城市爭相建設摩天大樓,地下排水管網則被長期忽視,是一樣的道理。

多數專家和民眾都非常關心「糧食安全」,但少有人意識到「減少浪費」的重要性

「糧食安全」不僅是官方話語體系的重要命題,在專家學者和普通民眾間,也一直是一個比較關心的話題。對此人們通常把注意力放在兩種觀點的比較上:

一種觀點認為,糧食是一種商品,應該同等地接受市場經濟規律的調節,過分強調糧食自給自足會影響農業資源配置效率。隨著科技的進步,糧食的產量會穩步增加。快速工業化的中國多進口沒有比較優勢的糧食,利大於弊。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 糧食是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產品,絕不能夠依賴進口,應該基本自給,糧食進口至多只能作為不影響糧食安全的一種純粹的貿易行為。目前並不存在一個完美的全球糧食市場,守住18億畝耕地還進口那麼多糧食,不守住後果會很嚴重。

這兩種觀點各有其理由,但過分的關注使得「減少糧食浪費」在公眾話題中變得少有人意識到其價值。但實際上,如果能夠在減少糧食浪費上取得重大成就,關於糧食安全的許多爭論就大可不必了。

減少糧食浪費是可以做到的

減少糧食浪費,可行嗎?餐桌上的浪費且不說,餐桌以外的糧食問題是完全可以解決並應當解決的。700億斤的餐桌外糧食浪費,並不是正常範疇的耗損,而是完完全全可以減少的。

在這方面,由於在規模化種植和技術方面的差距,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餐桌外浪費問題上差別明顯,發達國家糧食產後損失率不足3%,發展中國家平均約5%。不只是糧食,馬鈴薯、水果、蔬菜等產後損失率也遠高於發達國家。有專家測算,我國遠高於發達國家的產後損失率,折算經濟損失每年多達3000億元,相當於1億多畝耕地被浪費。以運輸環節為例,我國目前散糧運輸比例只佔到25%左右,多數還是採用麻袋、塑料編織袋等包裝方式運輸,平均撒漏率在5%左右,但距離國家規定的2.5%的損耗要求相差還很遠。而美國的糧食運輸基本上實現散糧多式聯運模式, 汽車散糧運輸用標準化的專用卡車,鐵路散糧運輸用專用車皮,而貨櫃散糧運輸的損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餐桌上的食物浪費,人們或許還能感知,還能感到有愧,但面對餐桌以外的驚人糧食浪費,人們是沒有辦法去了解的。是時候該解決這個問題了。

減少浪費,將有助解決「糧食問題」

浪費嚴重再次說明實際上不存在「糧食不夠吃」的問題

「糧食安全」不僅在國內是備受關注的話題,在全球範圍內也讓人憂心忡忡——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90億,誰來養活這90億人?是否必須大幅提高糧食產量,才能「填飽90億人的肚子」?從一個方面的事實來看,情況確實令人憂心: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最新出版的《世界糧食不安全狀況2014》報告顯示,雖然全球飢餓人口正在持續減少,但2012—2014年,仍約有8.05億人口依然長期遭受食品短缺困擾。

是糧食真的不夠吃嗎?考慮到糧食問題上存在的驚人浪費,這個問題的答案就不言而喻了。在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技術原因導致的食物浪費佔據了很大一部分,而在發達國家,消費者的不當行為導致食物浪費是主要原因,而這數量同樣驚人。歐盟的數據顯示,從2006年起,歐盟國家每年高達9000萬噸的食品被白白扔進垃圾箱,平均每人每年浪費糧食179公斤。美國人的垃圾中約有1/5是被丟棄的食品,據美國環保署最新數據,2012年美國人丟棄了360萬噸食品垃圾,這一數字是1990年的1.5倍。

在美國,很多食品也未經消費就浪費掉了

一方面有人挨餓,一方面很多人在大量浪費糧食,這說明不存在什麼糧食產量問題,而只有分配問題,貧窮才是有人吃不飽的根源。

減少糧食浪費不僅有助提高糧食安全,也可以讓更多資源投入解決貧窮問題

如前所述,減少糧食浪費將很大程度上提高糧食安全,但更重要的意義還在於減少因糧食浪費而消耗的不必要的社會資源。以便把資源投入更需要解決的農業人口貧窮等問題。解決貧窮問題,讓窮人不僅能吃得飽,也能吃得好,才真正符合聯合國糧農組織對糧食安全的真正定義:只有當所有人在任何時候都能夠在物質上和經濟上獲得足夠、安全和富有營養的糧食來滿足其積極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時,才可謂實現了糧食安全。

結語

每年糧食生產12000億斤,進口1400億斤,浪費700億斤(還不算驚人的餐桌上浪費),這組數據,足夠讓國人該重視糧食浪費的問題了。

相關焦點

  • 珍惜糧食、杜絕浪費
    農莊農田被淹沒,糧食等農作物減產或絕收。我國在以往正常年份要從國際市場購買一億多噸糧食,從北美、南美、澳洲、東南亞等國家進口,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據海關統計我國糧食自足率不到80%,20%多要依賴國際市場。今年是疫情之年,大部分國家經濟負增長,全球糧食麵臨減產,加上美國全面發動對我國封鎖對抗,糧食安全更應提到日常議程。假如我國不能從國際市場進口到足夠的糧食,我國部分地區、部分人口就面臨挨餓的風險。這不是危言聳聽,我國上世紀六十年代就出現糧荒,豬食米糠很多人都搶著吃,還餓死上千萬人。
  • 你猜,全國每年浪費的糧食可養多少人?
    要理解這些話,我們需要了解國內國際兩個現狀:連年豐收、倉廩殷實的背後,是我國糧食產需長期處於「緊平衡」狀態,近期疫情、汛情的挑戰讓形勢更為緊張;受疫情影響,已有多國發布了糧食出口禁令,據聯合國此前發布的2020年糧食安全報告,目前全球有近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1年中增加了一千萬人。
  • 全球最神奇的湖:一邊淡水一邊鹹水,一邊鳥語花香,一邊寸草不生
    至於說為什麼這個湖很神奇,想必知道這個湖的人也就知道了,因為這個湖呢一邊淡水一邊鹹水,一邊鳥語花香,一邊寸草不生,雖然聽起來有點複雜,但是下面看我慢慢說就懂了。首先呢這個湖是一個邊界湖,是我們中國和印度的邊界湖,海拔特別高,在4000多米以上,然後就有一個神奇的現象,在我們中國境內的湖呢就是淡水,裡面有很多的植物和動物。
  • 大學生拍攝食堂浪費糧食鏡頭 被指責是變態(圖)
    他們勸同學不要浪費糧食,卻被同學罵「變態!我自己出的錢,倒掉跟你有什麼關係!」」 竟被罵是「變態」  四川新聞網--成都晚報訊:  川師大節能協會的成員因同學浪費糧食嚴重 拍下照片欲辦「浪費曝光展」被同學抵制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 降糖降脂的「寶藏主食」, 一邊吃飽一邊還能降三高!
    降糖降脂的「寶藏主食」, 一邊吃飽一邊還能降三高!燕麥營養價值的「得與失」隨著工業的進步,糧食加工手段越來越豐富,市面上的燕麥可謂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燕麥本身確實是健康食品但經過精細加工後它的營養成分能保存多少,什麼樣的燕麥營養價值最高?
  • 【糧食公開課】觸目驚心的糧食浪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  中國之聲特別策劃《糧食公開課》,普及中國糧食知識,闡述糧食供需格局,喚起糧食安全危機意識,呼籲遏制「舌尖上的浪費」。8月21日推出:《觸目驚心的糧食浪費》。
  • 中國糧食自給自足 我國還要進口海外的糧食?
    數據顯示,自1949年以來,中國糧食年產量增長近5倍,從1949年的2263.6億斤增加到2018年的13157.8億斤;年人均佔有量從400多斤增加到900多斤,高於世界平均水平。與此同時,按照我國有關部門公開的數據,2018年中國進口的穀物及穀物粉達到了2046.9萬噸,進口的大豆達到了8803.1萬噸,合計進口的糧食總量達到了1.085億噸,繼續為全球最大的糧食進口國。
  • 為何提倡節儉的日本,食物浪費那麼嚴重?原因揭曉,是因為「它」
    隨著吃播觀看人群增長,有一些「大胃王」為了能夠吸引到觀看者,就動起了歪心思,開始以假吃、催吐等方式欺騙觀眾、浪費糧食。據相關機構曾經發布的《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披露,中國餐飲業人均食物浪費量是每人每餐93克,浪費率是11.7%。大型聚會浪費率達到38%,學生盒飯有1/3被扔掉。
  • 耳朵一邊高一邊低面相
    那麼耳朵一邊高一邊低面相如何呢?耳朵一邊高一邊低面相。耳者,聽納官也,其納八方之消息,斂精而擇之。兩耳高度不一,身體不夠協調,常過度情緒化,因性驅使,而行不義之事,應勤於律己,修身養性,戒驕戒躁,調整情緒,方可得穩重樂觀,良好心態。兩耳不平之人,心態易怒,與人交往,易生事端,口舌之爭,難為避免,故糾紛為多也。
  • 張平:為什麼國家突然強調要打擊糧食浪費?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張平 我們國家突然提到要節約糧食,打擊浪費糧食行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第一,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今年國際糧食將減產20%以上,國際上正面臨糧食危機。就連以出口糧食為主的國家,如越南,澳大利亞等,都限制了糧食出口,甚至宣布不出口。
  • 一邊是彩虹,一邊是火燒雲,奇特的天象奇觀!
    一邊是彩虹,一邊是火燒雲,奇特的天象奇觀!
  • 霍金一邊喊話廢除中國天眼,一邊自己尋找外星人,你怎麼看?
    近年來,中國在基礎科學方面的進展突飛猛進,尤其是中國天眼的落成,讓中國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擁有國。就在全世界的天文學家一片贊聲之時,霍金忽然潑來涼水,他說人類不應該再尋求宇宙大尺度物理學、物質深層次結構和地外智慧生命的突破了,簡言之:就是中國天眼項目應該立即廢除。在一次演講中,針對中國天眼,霍金表示:太早的和外星種族接觸,「有點太冒險了」。
  • 菲律賓一邊派飛機巡航黃巖島,一邊堅決反對中國填海造島
    羅克稱,「我們繼續堅持稱黃巖島是菲律賓領土的一部分,但現在我們把它放在一邊不爭論,為了我們的人民能夠有生活來源,」羅格說,菲律賓漁民聲稱,因為馬尼拉和北京之間建立了更好的關係,菲律賓漁船不再被阻止在這捕魚。當被問及中國對黃巖島的主要訴求是否令人反感時,羅格回答說:「好吧,讓他們提出這樣的要求吧。中國提出主權的依據是歷史性水域,而國際海洋法法庭已經作出了裁定。」
  • 一邊旅行一邊航拍下動人風景
    最近,她一邊旅行一邊航拍的達古冰川和烏蘭湖,讓她在抖音上獲得不少關注。 水瓶座的她,喜歡玩滑板,愛旅行,鑽研航拍時可以整夜不睡覺。她說,一邊旅行,一邊航拍下那些「立體的」動人風景,每次都覺得心胸開闊、心靈自由,仿佛自己就像鳥兒一樣,嗖的一下,就飛到了天空。
  • 節約糧食,拒絕浪費
    如果沒有糧食,人類將無法生存。如果沒有糧食,中國何談發展。食品問題早已不是個新話題了,"節約糧食"更是我們從小便熟知的字眼。    為了培養孩子們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自身做好節約糧食的好習慣。    莘縣實驗小學二年級召開了"珍愛糧食 拒絕浪費"主題班會。
  • 2021國考面試熱點:糧食浪費需社會共治
    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習近平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 一邊「獻愛心」,一邊跟在美國後面搗亂
    中國軍魂編輯:軍尚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對中國來說可以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而且疫情爆發期,正值春節之際,人口流動十分的大,所以也讓中國很多地區都全部淪陷。目前中國以武漢為中心,很多地區都出現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攜帶者。
  • 「大胃王」現象,糧食浪費「重災區」,糧食浪費何談正能量
    吃播浪費現象引人關注,所謂的「大胃王」,很多都是用的就是催吐等手段表演的一種吃了很多東西的狀態。浪費糧食最嚴重的地方,多數都是一些人流比較集中的場所,比如,婚喪嫁娶一類的場所。當然,也有一些別的場所。婚喪嫁娶一類的浪費,也並不是就高尚了,更不是自己就高人一等了。其實,糧食的浪費只是泛娛樂化的一角。是泛娛樂化的一部分。但是,不應該把一切都娛樂化。事關生存問題更是如此。這種娛樂化其實是罪孽。為了高興浪費,為了炫富浪費,為了浪費而浪費。
  • 堅決杜絕糧食浪費
    10月16日是第39個世界糧食日。世界糧食日的設立旨在喚起全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和提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多次強調要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今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又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 《勝利曙光》場景原畫:一邊冒險一邊遊歷
    《勝利曙光》場景原畫:一邊冒險一邊遊歷 作者:GM 來源:九遊 發布時間:2019-10-31 16:53:00手機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