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農組織ITPGRFA秘書肯特·納多齊發表年終致辭|綠會健康與生物...

2021-01-15 中國綠髮會

「《國際條約》在評估和應對COVID-19對人民生活和生計、全球糧食貿易、市場和糧食供應鏈的潛在影響方面發揮著作用。它提供一些有價值的機制,可以幫助並促進當前COVID-19大流行的復甦。」聯合國糧農組織(UN FAO)下的《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ITPGRFA)秘書肯特·納多齊(Kent Nnadozie)先生在近日發表的一封2020年終致辭中表示。

納多齊先生曾兩次獲邀來北京出席由綠會主辦的旨在圍繞中國參與ITPGRFA事宜開展學術交流與研討的會議。他曾反覆表示,在綠會的建議下構建之於可能的對話與合作平臺非常重要,按照所建議的組織這樣的研討會非常有用。他和同事們認為,中國加入《國際條約》併合作推動其宗旨很重要。

在不久前綠會承辦的「公眾科學素質與生態文明建設」專題論壇之「農業遺傳資源保護與可持續的食物體系」分論壇上,納多齊先生也帶來一場遠程主旨分享,主題為「後COVID-19時代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以糧食和農業遺傳資源為例」。

納多齊先生這封年終「留言」已在糧農組織ITPGRFA官網上刊載。綠會健康與生物安全工作組特將其整理為中文如下,供讀者了解。

COVID-19時期的《國際條約》

2020年本應是地球生物多樣性和豐富生命的裡程碑式的一年。相反,健康危機、死亡和荒涼給它蒙上了陰影。隨著2020年春天的到來,農作物已準備好被農民收割或在他們的土地上種植(取決於位於哪個半球),一種新的「瘟疫」降臨到人類頭上:COVID-19。

在這個社交距離、社會脫節和不確定的令人不安的時期,我們再次被提醒,無論在個人層面還是社會層面,我們是多麼相互聯繫而又相互依賴。這還提醒我們生命是多麼脆弱,以及我們作為一個物種共有的脆弱性。

殘酷的事實是,COVID-19正在對人類生命、我們的糧食系統和我們所依賴的作物管理造成損害,並破壞了農業價值鏈,從而對家庭糧食安全構成風險。一個公認的事實是,健康的飲食必須包括足夠的蔬菜、豆類、穀物和水果。這些作物和植物的基礎正是《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ITPGRFA)所關注的——種子和糧食和農業的其它植物遺傳資源——而且由於目前的情況,它們同樣面臨風險。

在此背景下,《國際條約》正在評估和應對COVID-19對人民生活和生計、全球糧食貿易、市場和糧食供應鏈的潛在影響方面發揮作用。《國際條約》提供了一些有價值的機制,可以幫助和促進復甦。

為衡量全球大流行的影響,《國際條約》秘書處正在調動資源和專門知識,以評估COVID-19大流行對作物種質管理的影響,而作物種質是可持續農業和有恢復力的糧食系統的一項基本資產。我們首先進行了一項調查,為國家聯絡點和其他國際條約利益攸關方提供了一個分享信息和觀點、確定需求和行動的機會。隨後,在摩洛哥王國的支持下,在全球作物多樣性信託基金的合作下,我們召集了一個由國際高級專家組成的在線小組研討會。這次研討會討論了COVID-19大流行對保護、管理和利用植物遺傳資源以促進糧食安全和可持續農業的當前和潛在影響。專家小組特別討論了如何調動《國際條約》的資源和機制,以適應COVID-19的現實,以及如何使《國際條約》與糧農組織的COVID-19應對和恢復規劃保持一致。

我們的目標是在這一倡議的後續行動中,與一系列與作物種質資源的保護、獲取、管理和使用相關的具體方面或問題的國際小組合作。我們還將對當前危機的中長期影響進行進一步評估,同時從各利益攸關方的經驗中汲取教訓,以便為未來的危機或系統性衝擊做好充分準備。

事實上,我們可以感到一些安慰的是,《國際條約》提供了一些能夠幫助減輕這些挫折的堅實機制。我們可以依賴的強有力的機制包括國家和國際的基因庫,它們是強有力的獲取與惠益分享多邊體系的一部分,一個重要的全球信息系統,以及PGRFA在全球種子庫的終極備份。這些結構可以幫助我們再生和重建,並有助於我們的糧食系統的整體恢復。

這就是為什麼多邊主義如此重要。這就是為什麼在《國際條約》下的共同努力是如此重要。

《國際條約》繼續與農民、植物育種者和科學家為了每天的糧食和農業保護、可持續利用和交換植物遺傳資源而攜手合作。在這樣做的過程中,我們盡我們所能確保在這場全球危機期間及以後的糧食安全。

雖然現在或許是至暗時刻,在我們的全球健康和我們的糧食系統健康方面充滿了不確定性和令人擔憂的預測,但我們患難與共。我們將共同克服這場全球危機,重建更美好。

在這不同尋常的一年即將結束之際,我們希望2021年沒有COVID-19,並且和平而富有成效。我們希望2021年將以更新的能源、再生和生命為標誌。我謹代表秘書處重申我們的承諾,即繼續與大家合作,保護人類營養和健康所依賴的植物遺傳多樣性。

注意安全。保持健康。堅強點。保持良好。

此致,

肯特·納多齊

《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秘書

(完)

文/牛靜美 審/綠宣

相關焦點

  • 肯特·納多齊50秒揭示聯合國糧農組織ITPGRFA與全球種子庫的關係|...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日前,聯合國糧農組織《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ITPGRFA)秘書Kent Nnadozie(肯特·納多齊)先生在個人官方社交媒體發布了一則點讚量和關注度極高的視頻訊息。
  • 昆明COP15變更日期終敲定 綠會國際部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
    2020年7月14日,綠會國際部收到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UN CBD)執行秘書伊莉莎白·姆雷瑪致信,獲悉已延期至明年在昆明召開的《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BD COP15)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的會期終被敲定並公布。此前,綠會國際部已經了解到大會將在2021年第二季度召開。在COVID-19大流行和不確定性仍然存在的背景下,具體日期和相關計劃目前塵埃落定。
  • 《生物多樣性公約》執行秘書致辭《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會議
    【綠會融媒訊】中國綠髮會國際部工作人員在12月初收到來自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CBD)旗下《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的相關最新分享,翻譯發布如下。《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Cartagena protocol on Biosafety)是處理生物安全這一環境問題和合理解決環境與貿易問題的國際法律框架,從而使各國在最大限度降低生物技術對環境和人類健康可能造成的風險的同時,儘可能從生物技術開發和應用中獲得最大的惠益。該議定書由前言、40個條款和3個附件組成。我國是在2000年8月籤署該議定書的,2005年4月國務院批准了該議定書。
  • 非洲加納環保組織來函向綠會取經:如何通過志願者體系打擊野生動物...
    據悉,該組織是生物多樣性保護倡導者註冊在加納共和國的內政部RGD註冊的一個國家非政府組織。周晉峰博士向對方表示感謝,並向他介紹了中國綠髮會志願者工作體系的基本情況。他強調,我們一直認為,人民的保護,是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最有利的力量。
  • 聯合國糧農組織:將遺傳多樣性納入氣候變化適應計劃
    人民網聯合國11月24日電(記者 殷淼)在巴黎召開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前夕,聯合國糧農組織24日在義大利羅馬發布了《支持將遺傳多樣性納入國家適應氣候變化規劃的自願準則》,以幫助各國在氣候變化條件下更好地保護和可持續利用遺傳資源。
  • 糧農組織:食物浪費危害氣候、水、土壤和生物多樣性
    2013年9月11日,羅馬-糧農組織今天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說,每年13億噸的食物浪費令人震驚,不僅造成重大經濟損失,而且嚴重危害著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食物浪費足跡:對自然資源的影響》是首份從環境的角度分析全球食物浪費影響的研究報告;它具體論述了食物浪費給氣候、水土的利用和生物多樣性帶來的後果。
  • 綠會獲邀出席GBIF網站發布暨報告會|與中科院節點合作翻譯的簡體...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2019年金秋九月,秋分過後的一天,一場紅火的發布會——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絡(GBIF)簡體中文版官方網站正式上線暨報告會,如約在香山植物園旁的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召開。GBIF新任執行秘書Joe Miller博士在秋分之時到訪了中國綠髮會辦公室。
  • 胡德平出席2020全國土壤汙染防治暨環保新型肥料研討會 | 綠會支持...
    2020年11月22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綠會)作為支持單位舉辦的「2020全國土壤汙染防治暨環保新型肥料研討會及生物刺激素團體標準啟動會
  • ...後生物多樣性展望」部長級在線圓桌會的發言 | 通往昆明COP15之路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和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出席並致辭,會議由黃潤秋部長主持。會議圍繞生物多樣性與可持續發展、2020年後生物多樣性全球治理開展深入對話和交流,進一步凝聚各方共識,為將於9月30日召開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助力。
  • 糧農組織:地中海和黑海鯊魚面臨滅絕危險
    這是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的主要內容之一。糧農組織在3月14日發布的《地中海和黑海的軟骨魚類:狀態、生態和生物報告》中指出,過去200年來,地中海捕撈重量中鯊魚所佔的比例降低了97%以上,如果目前的捕撈狀況持續下去,鯊魚將面臨滅絕的危險。此外,據估算,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黑海海域鯊魚物種的捕撈量也下降了近一半。
  • 法國駐華使館正式邀請|綠會國際部線上參加2021年「一個地球」峰會
    綠會國際部近日發布了《即刻註冊:法國主辦2021年「一個地球」峰會1月11日將開 | 與聯合國等合作,聚焦生物多樣性》的報導。1月8日,法國駐華大使館大使辦公室主任宋雅安(Yannick SAMSON)參贊通過郵件發來了正式的邀請。綠會國際部代表屆時將通過註冊連結正式參加本次「一個地球」峰會。以下是整理的本次宋參贊邀請郵件的中文內容,以饗讀者。
  • 鯊魚被囚水族箱,國際生物學家請綠會前往香港實地調研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7月2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綠會」)收到來自某海洋保護組織的生物學家尼羅(音譯)的郵件,說一頭烏翅真鯊被關在了香港九龍某個商店的水族箱中已經超過一年。綠會對此事十分關注,當即派工作人員前往香港實地查看。
  • 《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流行與重建更美好主題網絡研討大會將開
    近日,綠會國際部收到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UN CBD)執行秘書伊莉莎白·姆雷瑪發布的通知信,關於邀請《公約》締約方大會埃及第十四會議(CBD COP14)的締約方和利益攸關方參加的一場全方位、多領域的網絡研討大會。
  • 聯合國糧農組織首次發布中國科學家對地觀測應對蝗災數據集
    中新網北京11月3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3日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獲悉,該院科研團隊研究完成的《亞非沙漠蝗蟲災情監測與評估》系列報告和數據,近日獲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和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絡(GBIF)採用並發布,推動中國科學家科研成果服務全球重大病蟲害的科學防控。
  • ...秘書伊莉莎白·穆雷瑪為2020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致辭
    我很榮幸受邀在中國舉辦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IDB)活動中致辭。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讓我們有機會致敬地球上生命的多樣性,也是一個契機,讓我們感激大自然對我們日常生活不計其數的饋贈,並思考它是如何將我們聯繫在一起的。今年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也明確提醒我們,需要緊急、全面的國際合作來保護自然,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其可持續利用,從而保護人類和地球的健康,造福子孫後代。
  • 綠會標準中心向ISO/TC331提交「制訂生物多樣性評估國際標準」提案...
    綠會標準中心向ISO/TC331提交「制訂生物多樣性評估國際標準」提案 | 推動全球環境治理 2021-01-11 21: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馬文森:動物福利對於農業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2019年9月19日—20日,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聯合主辦的2019第三屆世界農場動物福利大會在山東青島舉行。會議期間,聯合國糧農組織駐中國和朝鮮代表馬文森接受中國網記者的專訪。當前,全球有700多億隻農場動物,為人類提供著源源不斷的肉蛋奶製品。然而仍有2/3的農場動物生存環境堪憂,農場動物福利成為最大的動物福利問題,同時人類健康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 綠會GBIF組更新兩組亞洲區蝴蝶生物多樣性數據 | 昆蟲生物多樣性
    9月30日,綠會GBIF工作組在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絡平臺更新並發布兩組亞洲區蝴蝶生物多樣性數據。這兩組數據是綠會震旦鴉雀保護地·連雲港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周翀先生的最新觀測記錄。昆蟲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維持健康的生態系統具有重要意義。現將相關訊息分享如下,供讀者參考。
  • 綠會電蚯蚓案將於11月24日開庭審理,歡迎關注
    11月17日,綠會收到廣東省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傳票,綠會以電蚯蚓機生產者、銷售者為被告、銷售網絡平臺為第三人的環境公益訴訟將於11月24日上午九時於第二法庭公開開庭審理。公益組織已提起訴訟周晉峰:從生態文明建設和人類棲息地保護角度看電蚯蚓問題 | 綠會法律部電蚯蚓公益訴訟案件研討會20200927大量電擊蚯蚓究竟對生態危害多大?
  • 合作共贏,助力無毒中國:綠會代表參加2020化學品安全民間合作網絡...
    來自中國綠髮會、綠色和平、公眾環境研究中心、深圳零廢棄(無毒先鋒)、自然之友、綠領行動、綠行者、擺脫塑縛等組織參加並分享信息,建立聯繫,共商CSN未來發展大計。CSN秘書處以「回顧、反思、計劃」為主題的報告作為開場,梳理了CSN過去一年來的工作、進展以及挑戰,並為參會組織提供了討論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