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中央副主席衛小春:我的發言題目是《做好節水優先這篇大文章》
水是生命之源,發展之要。長期以來,民進中央高度關注國家的水環境、水資源和水安全問題,我們認為:水不僅關乎民生,也事關發展;「水危機」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大的危機!如果說霧霾是國家的「心肺之患」,那缺水正成為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如果說霧霾讓今天變得昏暗,缺水就是在一點一滴中扼殺明天!
水,看似生生不息,實則極度緊缺。雖然我國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國的1/5,居世界121位,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全國600多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屬於「嚴重缺水」和「缺水」城市。京津冀人均水資源僅286m3,為全國人均的1/8,世界人均的1/32,遠低於國際公認的人均500m3的「極度缺水」標準。同時,日趨嚴重的水汙染也大大降低了水體使用功能,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矛盾。放眼全國,工業缺水、農業缺水、城鎮缺水,可以說「水危機」已經嚴重影響到國家可持續發展!
國家「十五」計劃綱要首次明確提出建設節水型社會,十幾年過去了,缺水、節水的概念還沒有深入人心,全民節水意識依然淡薄。有專家統計,一個關不緊的水龍頭一個月流掉1至6m3的水,一個漏水的馬桶一個月流掉3至25m3的水,全國的洗衣機每年耗水量達30億m3。如果全國的城市家庭都把坐便器或淋浴器換成節水產品,每月就可望節水4.9億噸。如果把洗衣機全都換成節水洗衣機,一年大約能節出714個昆明湖或93個懷柔水庫。
而與我們同在亞洲的新加坡,供水曾經一度只能依靠馬來西亞,但是新加坡政府迅速把節水確定為國家戰略,注重在全社會普及節水理念,讓「收集每一滴水、節約每一滴水、每一滴水都可以重新使用」的理念深入人心,通過中水回用獲得新生水、加大雨水收集、海水淡化等措施,靠自己解決了全國的缺水問題。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十六字治水方針,高瞻遠矚地把節水優先放在首位。節水,看似技術問題,實際真正決定節水效果的,是文化,是道德,是社會風氣,是文明習慣,是國家軟實力。要確保我國的水安全,首先要做好節水優先這篇大文章。
為此,我們建議:第一,要加快完善節水相關法律體系,對於浪費水資源的行為要違法必究,執法必嚴。
第二,工業要調整耗水產品產業結構,強制要求水循環使用;要研製更多更好的節水產品。
第三,農業要加快水權改革,大力推廣節水技術,加大對農業節水設施補貼。
第四,城鎮要深挖生活節水潛力:將供水管網新建和改造作為投資重點,水錶必須到戶、階梯水價必須到位;鼓勵使用節水龍頭、節水潔具和節水洗衣機。
第五,深入貫徹落實節水優先方針,全社會形成節水文化的氛圍,設立國家「節水日」,讓節水優先成為全民共識,讓每個人都記住:節約用水、造福人類,利在當代、功在千秋!
當今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我們也許可以從世界範圍內吸納各種我們所需的重要資源:糧食、石油、天然氣,甚至人力資源。但我們總不能靠進口水來維繫13億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