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如何在第一次中東戰爭中絕處逢生、以少勝多?

2020-11-30 騰訊網

公元前一千年,猶太人聚居在今天的巴勒斯坦地區,然而公元前二世紀,羅馬帝國徵服了巴勒斯坦地區,將居住在這裡的猶太人趕走,自此,猶太人開始了兩千多年居無定所的生活。

猶太人很早就在巴勒斯坦地區生活了

19世紀末,猶太復國主義開始盛行起來,該學說主張在巴勒斯坦重新建立一個"猶太國"。這種學說獲得了英美等國的支持,他們積極鼓勵猶太人前往巴勒斯坦建立據點。二戰中,由於納粹在歐洲迫害猶太人,使得無數猶太人逃至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的聚居區面積大大增加了。

隨著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聚居區面積、人口都有了極大的增長,加上美國的支持,二戰後,猶太復國主義被推上了最高潮。1947年,聯合國通過《181號決議》》,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猶太國,即我們熟知的以色列。

然而中東地區的歷史問題錯綜複雜,公元6世紀前後,阿拉伯人崛起,佔領了巴勒斯坦地區,並在該地區繁衍生息至今。因此,阿拉伯國家普遍認為:猶太人離開巴勒斯坦地區近八百年後阿拉伯人才來到這裡,搶走猶太人土地的不是阿拉伯人,迫害猶太人的也不是阿拉伯人,因此阿拉伯人在歷史上並不虧欠猶太人,沒有理由割讓阿拉伯人的土地來幫猶太人復國。沙特國王就表示:"誰迫害猶太人,就從誰的領土上劃出一塊給猶太人"。

阿拉伯人認為不應該犧牲自己的利益來幫助猶太人

因此,《181號決議》遭到了阿拉伯國家的普遍反對,各地反對該決議的示威連綿不絕。1948年5月14日,猶太人建立以色列,次日,由埃及、外約旦、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的軍隊組成的聯軍就向猶太人聚居區發動了聲勢浩大的進攻。

戰爭初期,阿拉伯聯軍可謂佔盡優勢,他們擁有接近五萬的兵力,而以色列軍的戰鬥人員不超過三萬人;阿聯軍的坦克、飛機和火炮的數量也超過以軍數倍。埃及軍隊從巴勒斯坦西南方向兵分兩路,直奔特拉維夫;敘利亞和黎巴嫩的三個機械化旅則從北部出發,在太巴列湖地區痛擊以軍;約旦的裝甲師和精銳步兵旅則直插耶路撒冷地區;伊拉克則派出了空軍,與一個裝甲團、一個步兵團配合作戰,一度突擊到距離地中海十一公裡的地區。

到了6月11日,以色列的大多數主要城市都落入阿聯軍手中,眼看以色列人要被趕到地中海裡,美國人出手了,在美國的要求下,聯合國通過了停火協議,要求阿以雙方停火四周。阿拉伯聯軍認為以色列已無力回天,居然同意了該協議。

戰爭初期,阿拉伯軍隊佔盡上風,卻沒有趁勝追擊,給了以色列喘息之機

長達四周的停火給了以色列喘息之機,以色列首先組織人手對全國17歲以上、42歲以下的公民進行軍事訓練,同時命令35歲以下的國民入伍服役,35-50歲的國民幫助軍隊構築工事;而數以萬計的在英美軍中服役的猶太人,更是直接換上以色列的軍裝,加入到以軍中來。其次,以色列從美國、英國進口了大量坦克和輕武器,甚至還弄到了不少作戰飛機。經過四周緊鑼密鼓的準備,以色列的軍隊不管是在人數上、素質上還是裝備上都壓倒了阿拉伯聯軍。

而此時的阿拉伯聯軍,居然因為如何分享勝利果實而發生內訌,根本沒有人注意到以色列的動作。

7月9日,四周停火結束,以色列先發制人,利用裝甲部隊突擊阿聯軍中部戰線,後者沒有料到以軍會主動發動如此氣勢恢宏的進攻,猝不及防,被以軍攔腰斬斷,直接陷入混亂。而以軍則趁勝追擊,用十天的時間奪取了一千多平方公裡的土地。同年10月,以軍又趁著阿拉伯聯軍因之前失敗而矛盾激化、互相甩鍋之際再次西進,成功奪取了加利利地區和內格夫。

自此,第一次中東戰爭結束,以色列不但沒有被消滅,反而攫取了原本劃分給"巴勒斯坦國"的大部分土地,從此在中東站穩腳跟;但是巴勒斯坦國根本無從建立,阿拉伯國家對以色列的仇恨更加深刻。1948年的戰爭結束了,但是更殘酷、更血腥的戰爭很快就要降臨中東大地。

中東地區的和平任重道遠

相關焦點

  • 第四次中東戰爭以色列憑什麼反敗為勝?世界最強小國的制勝之道
    這樣一來,一旦開戰,以色列就不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去召集和訓練新兵,隨時召集、隨時武裝、隨時參戰。三、以色列軍隊強悍的作戰能力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面對著來自北面敘利亞和來自西面埃及軍隊的兩線攻擊,以色列高層制定了先解決北線的敘利亞軍隊,而後反攻埃及的作戰方針。敘利亞軍隊的作戰能力較弱,以色列軍隊在短時間內就擊垮了敘利亞軍隊,並將主力部隊快速調往西線與埃及決戰。
  • 中東的石頭戰爭,巴勒斯坦投石戰和以色列的反擊
    中東地區,特別是耶路撒冷這一帶自古就有投石的傳統。當初史前時代放羊的大衛一石頭飛過去就砸趴了巨人歌利亞。到耶穌基督時候,一群壞蛋拖了個妓女來他面前,要用石頭打死,耶穌就說了「沒罪的人上來投第一塊」。以色列成立之後,投石始終持續,但比較零星,一是純屬個人行為,二是這種做法得不償失。當時中東戰爭連綿不絕,以色列兵看到揚手扔東西就直接開槍,誰知道你扔的是石塊還是手榴彈呢?對於巴勒斯坦人來說,不管投什麼對面都是槍子招呼,那還不如真投個手榴彈呢。
  • 以色列:中東之釘,宗教皮下的工具國
    以色列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我們要如何看待,如何去魅,如何用一個理性的角度觀察,本期驍話一下,我們就聊聊工具國家以色列首先,各位注意哈,我們今天主要聊的是以色列這個國家,而不是猶太民族,所以今天不會花大篇幅討論什麼猶太教神話,或者猶太人的社區凝聚力這些話題,而是主要著眼於現代以色列的出生和社會狀態
  • 作為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中東為何走到了今天這地步?
    中東西亞地圖中東是人類文明最初的搖籃,誕生過古埃及、古巴比倫等古文明,是三大宗教的發源地,也出現過波斯帝國、奧斯曼帝國等全盛輝煌王朝。但是,進入現代化以來,中東陷入分崩離析,成了世界最動蕩、戰爭最頻繁、恐怖主義活動最多的地方。為什麼古今的中東,產生了如此巨大的轉變呢?以後的中東,又會何去何從?
  • 聯合國當年為什麼要讓以色列在中東建國?這不是製造矛盾嗎
    說到以色列這個國家,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它。以色列嗎?不就是猶太人建的國家嗎?它的位置在什麼地方?嗯,對,就在中東地區。 沒錯,以色列是在中東地區,而且在中東地區是一個比較獨特的存在。怎麼獨特呢?也就是整個中東地區,只有以色列是猶太人,其它國家,諸如巴勒斯坦、約旦,都是阿拉伯人。
  • 以色列和伊朗誰是中東第一強國?以色列:打伊朗就像碾死一隻臭蟲
    在中東地區,以色列可以說是打遍天下無敵手。四次中東戰爭打的阿拉伯聯盟找不到北,最終還將阿拉伯國家成功分化。埃及就成了以色列的夥伴,甚至是準盟友。可以說,就目前來看,阿拉伯國家沒有一個能單挑以色列。即便是組建聯盟,也絕對不是中東小強以色列的對手。
  • 【可怕】以色列把戰爭機器人投入戰爭,或打開戰爭新大門
    但在該消息發布後,更令人震驚的是從以色列傳來的戰前消息,這個戰爭頻發的國家,目前已經將機器人應用於中東戰場,令各國震驚!此舉是否會加速機器人應用於戰場,加速相關研究,並對於未來戰爭形式有新的改變?機器人應用於戰爭對於人類是會帶來戰爭還是和平,無疑讓人類深思!
  • 中東大變局前夜,內塔尼亞胡訪問沙特,以色列阿拉伯聯盟呼之欲出
    現在大概處於中東大變局的前夜,對於以色列而言,最大的對手就是伊朗通過敘利亞戰爭,伊朗在以色列周邊部署了10萬大軍,伊朗正在抓緊研製核武器。以色列的期望是,在美國帶領之下,對伊朗實施嚴厲的經濟制裁,不戰而屈人之兵,迫使伊朗內部出現重大民變事件,然後坐享其成,顛覆哈梅內伊政權。 而現在的情況則是,川普敗選總統,拜登上臺之後,會改變中東政策,美國大概率會重新遵守伊朗核協議,對伊朗解除制裁。因此,以色列的時間不多了。
  • 以色列曾用來在中東大殺四方
    因為謝爾曼坦克在以色列裝甲部隊中就是國家建立的象徵。 (劇中這位父親曾提過自己在西奈半島駕駛過謝爾曼坦克作戰,從年齡上推測,他是第一次中東戰爭倖存的老兵) 謝爾曼坦克在二戰時期是一個奇蹟
  • 中東平頭哥以色列真正的戰鬥民族
    有一個國家勇猛無比,人人皆兵,雖遠必誅,這個國家就是以色列。以色列引爆了五次的阿以中東戰爭,並且五次全勝。在阿拉伯國家的環繞中穩固成長,現在一般周圍的阿拉伯國家也就敢和他打嘴炮。這種狠國和周圍的國家沒有領土爭端問題。只有他欺負別人的份,勇猛無比。
  • 要胡姆斯,不要戰爭! | 以色列國民醬胡姆斯介紹
    不過,胡姆斯曾讓中東這片土地上的幾個國家都為它的身世爭執不休,但又為此坐下暫時忘記宗教差異一齊享受美食,它究竟有多厲害呢?鷹嘴豆,起源於中東,在耶利哥的廢墟中發現了這種豆子的標本。有記載在8000年以前人們已經開始食用鷹嘴豆,這使它成為了世界上最古老的食物之一。
  • 戰火:一文看懂《淚之谷》,3名以色列社會主義者的贖罪日戰爭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近日一部以色列出品的反映第四次中東戰爭北線戈蘭高地戰鬥的戰爭迷你劇《淚之谷》,在軍迷圈子中迅速火起來。 最開始引起熱議的是電視劇中以色列坦克與敘利亞坦克之間的大戰。
  • 一本解釋現代中東如何形成、理解當代中東動蕩時局的重要之作
    【編輯推薦】●揭秘現代中東的起源,追溯中東百年動蕩的根源,波士頓大學教授戴維弗羅姆金十年磨一劍的力作現代中東是如何形成的?敘利亞、伊拉克、以色列、沙烏地阿拉伯、黎巴嫩、約旦、巴勒斯坦……這些國家是怎樣出現在世界地圖上的?中東為何至今動蕩不斷?這些問題都源自「一戰」後英、法、俄、美等國對戰敗國——奧斯曼帝國——的處置。處置的決定是如何做出的?
  • 戈蘭高地主權無爭議,聯合國要求以色列撤軍,為什麼以色列不撤?
    從以色列出現在阿拉伯世界開始,中東總共打了5次局部戰爭。然而結果卻非常魔幻,因為每次都是以色列贏。如果評選,6次中東戰爭中哪次讓阿拉伯世界最受傷,那一定是第三次中東戰爭,因為就是在這次戰爭中,阿拉伯世界丟掉了戈蘭高地。
  • 戰爭的前兆越來越明顯,衛星拍到以色列這一幕,美媒:要動手了
    ,常年飽受戰亂,老百姓苦不堪言,有多少的無辜的百姓,在沒有止盡的戰爭當中丟失了性命,他們多少人希望國家能夠安寧。這是怎麼回事呢,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有衛星捕捉到現在在以色列地區有大量的軍隊在集合,有消息透露,這是以色列方面經美國方面的指令集合軍隊,等待美軍的指示,可能會對伊朗地區發動軍事打擊,這樣的消息一出,給我們什麼樣的感覺呢,就仿佛一場大戰即將來臨,中東地區似乎會迎來一場惡戰。  美國媒體表示,看來這次川普是要玩真的了。
  • 中東小霸王以色列,為何沒有遭到恐怖襲擊?這場行動打響所有人
    以色列地處中東地區,由於多年得到美國的支持,因此在中東地區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強國之一。此外以色列擁有902萬人口,其中還包括669萬名猶太人,同時也是全球唯一以猶太人為主體的國家。以色列在遺傳學、計算機學和光學、工程學有著重要的貢獻。
  • 以色列為何被稱為「與神較量的人」,民族崛起的血淚發展史
    阿聯盟於1947年8月19日在黎巴嫩集會,決議聯大若通過此分治計劃,便秘密派兵進入巴勒斯坦,遂引發起第一次以阿戰爭。 第一次中東戰爭 1948年5月14日英國終止對巴勒斯坦之託管,24小時後以色列宣布建國,以本古裡昂為第一任總理,埃及、敘利亞、約旦、黎巴嫩、伊拉克五國聯合向以色列發動進攻。
  • 中東面面觀丨伊朗重要人物屢次遇刺意味著什麼?戰爭新形態?
    (原標題:中東面面觀丨伊朗重要人物屢次遇刺意味著什麼?戰爭新形態?)據資料顯示,在2010年至2012年間,共有四名伊朗核科學家遭暗殺身亡、一名科學家則在一場未遂謀殺中受傷。2010年1月12日,德黑蘭大學核物理學家馬蘇德·阿里·穆罕默迪在一次摩託車炸彈爆炸中喪生。隨後,伊朗政府逮捕了名為賈邁利·法什的伊朗籍兇手並判處死刑,伊朗媒體報導稱,法什供認自己曾獲得以色列特工的資助。
  • 「中東強人」穆巴拉克去世,91年的生命,見證了埃及軍隊興衰
    而穆巴拉克成年後即加入了埃及軍隊,先後在埃及軍事學院和空軍學院中學習並任教,是當時埃及軍隊中不可多得的空軍軍官。穆巴拉克的軍校時代,正值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時。這第一次中東戰爭中,納賽爾率部參戰,獲得了「法盧加之虎」的稱號,在軍中的威望和影響力很大。
  • 40張圖徹底看懂:中東恩怨情仇 為什麼老打仗
    2.古代腓尼基人是如何從黎巴嫩穿越地中海的?他們創立了歷史上最早的一個中東地區與北非地區之間的文化紐帶,就在今天利比亞的首都——的黎波裡,仍沿用了古代腓尼基人所起的名字。3.中東在歷史上曾三度向歐洲地區傳教?算上伊斯蘭教,中東地區歷史上曾四度向歐洲地區傳教,但圖上只標明了前三次,第一次是猶太教,最初是在公元1和2世紀之間,隨自然遷徙的移民傳向歐洲,還有一些則是由被羅馬人強制驅逐的猶太人所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