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20日訊 (記者 江學俊 通訊員 閆盛霆) 11月13日至15日,第二屆(2020)「聊齋學」高端論壇暨山東大學聊齋學與中國小說研究中心成立儀式舉行。論壇由中國聊齋學會(籌)、山東大學文學院主辦,山東大學聊齋學與中國小說研究中心承辦,淄博市蒲松齡紀念館、齊魯書社協辦。活動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在濟南召開學術會議;第二階段赴淄博市淄川區蒲松齡曾經生活和執教地進行學術考察。
山東大學教授、中國聊齋學會(籌)會長王平致開幕辭。山東大學文學院黨委書記張帥致歡迎辭。山東大學終身教授、中國聊齋學會(籌)名譽會長袁世碩先生,湖北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水滸學會會長石麟,山東師範大學教授、山東省水滸研究會會長杜貴晨,廣州大學文學院院長、中國三國演義學會副會長紀德君分别致辭。山東大學教授、中國聊齋學會(籌)副會長兼秘書長李桂奎主持開幕式。
王平教授致開幕辭,他表示,在蒲松齡先生誕辰380周年之際,舉辦的此次高端論壇,對於促進「聊齋學」學術繁榮具有積極明顯的作用。蒲松齡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他的藝術成就是多方面的,其小說創作不僅繼承發展了以往文言小說的藝術經驗,而且還借鑑了白話小說的豐碩成果,藝術上更為成熟。目前,「聊齋學」研究成果令人矚目,但仍有深入研究探索的廣闊空間,希望藉助「聊齋學」論壇今後不斷地舉辦,有更多的學者參與研究,有更多的學術成果出現,使「聊齋學」研究更加繁榮。
張帥在歡迎辭中強調,《聊齋志異》是中國古典文言小說的巔峰之作,是我國的優秀文化遺產。「聊齋學」研究在老、中、青三代學人不斷耕耘和努力下,取得了令學界矚目的研究成果,山東大學作為公認的「聊齋學」重鎮,有責任、有義務將前輩的榮譽和優良傳統繼承並發揚光大。相信通過此次學術論壇的舉辦,「聊齋學」研究必將得到更加深入的推進和發展。
袁世碩先生通過視頻向論壇現場致辭,他表示,《聊齋志異》成就極高,影響深遠,聲譽甚大。「聊齋學」研究早以形成,論著日益增多,但學無止境,「聊齋學」課題還有很多再探索的空間,並對蒲松齡手稿遺存、《聊齋志異》傳抄本、《聊齋志異》詮釋和評論、中外學術研究比較等諸多問題進行了獨特的學術指導和闡釋。
論壇還舉行了山東大學聊齋學與中國小說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及紀念蒲松齡誕辰380周年圖書贈送活動,蒲松齡紀念館副館長王清平代表蒲松齡紀念館、齊魯書社社長昝亮代表齊魯書社贈書,山東大學教授鄒宗良代表中國聊齋學會、山東大學教授樊慶彥代表山東大學聊齋學與中國小說研究中心接受贈書。
開幕式結束後,會議進行了兩場學術報告,第一場報告由浙江師範大學教授高玉海主持,蘭州大學教授張同勝評議。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於天池、南開大學教授孟昭連、三峽大學教授王前程、山西師範大學教授李奎、淮北師範大學教授冀運魯分別根據自己的參會論文闡述了學術觀點。第二場報告由大連大學教授高日暉主持,齊魯書社副總編輯劉玉林評議。山東大學教授鄒宗良、曲阜師範大學教授劉相雨、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燕、華東師範大學教授王冉冉、西北民族大學教授高人雄分別根據自己的參會論文闡述了學術觀點。
與會人員進行分組學術討論,學者們就「聊齋學」文獻、文化研究,蒲松齡著述、文本研究,《聊齋志異》評點及相關小說理論研究,「聊齋學」與當今社會經濟文化研究,「聊齋學」及其他小說研究等議題進行了熱烈討論和交流。
鄒宗良做會議總結並致閉幕辭,他指出,本次「聊齋學」高端論壇討論熱烈,內容豐富,學術論文多,與會學者學術研究創新性強,觀點新穎,展現出了較高的學術水平。他表示,2018年第一屆「聊齋學」高層論壇已經召開,在此學術基礎上,「聊齋學」研究將依託「聊齋學」高層論壇累積的學術成果、《蒲松齡研究》專業學術刊物、聊齋學原典系列和研究著作、全國各出版社刊載和出版聊齋學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砥礪奮進結碩果,同心協力繪願景,相信「聊齋學」的研究一定會後浪澎湃,後勁十足。
11月15日,與會人員赴淄博市蒲松齡曾經生活和執教地進行學術考察。實地參觀了淄川區嶺子鎮沈家河沈潤故居、王村鎮西鋪村蒲松齡書館、蘇李莊王氏族祠堂。
本次論壇定位高、規格高、規模大,議題豐富多元,準備充分,會議效果良好。與會代表、青年書法家高鵬先生為論壇成功舉辦創作書法作品《杏林紅燭》,更為論壇增加一縷「墨香」。論壇的舉辦使「聊齋學」研究在理論、創作、社會發展與文化建設領域繼續發揮積極作用,推動聊齋學研究作出顯著的學術價值和文化貢獻。來自全國各地高校、科研院所及出版機構的近90餘名學者出席論壇及學術考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