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張湧作主旨報告
12月20日,由陝西省實驗動物學會等單位主辦的第四屆醫藥動物實驗創新研究與生態高峰論壇暨陝西省第四屆實驗動物學年會在西安舉行。來自陝西省等地省市高校院所、醫院、製藥企業等單位的實驗動物專家,探討動物實驗發展的創新之路。
論壇上,空軍軍醫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長江學者武勝昔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張湧教授分別作題為「疾病動物模型與神經科學研究」和「大動物高效克隆技術與基因編輯」的主旨報告;日本山梨大學教授範江霖作題為「實驗動物病理標本採集、製備及診斷」的報告,西安交通大學實驗動物中心主任劉恩岐作題為「動物實驗倫理與法制化建設」的報告,空軍軍醫大學實驗動物中心主任師長宏分享了「常用實驗動物生物學特徵與應用」報告。與會專家學者通過專題報告,相互交流切磋。一些來自製藥、醫療企業的動物實驗專家也帶來了各自的研究分享內容。
實驗動物的發展與人類醫學發展密切相關。2011年,《陝西省實驗動物管理辦法》的出臺,標誌著陝西省實驗動物管理進入法治化時代,也使陝西省實驗動物管理跨入了新的高度。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陝西省已獲得生物醫藥類省部級獎項中90%以上的背後,都有實驗動物做出的貢獻。
經過多年發展,陝西省實驗動物已形成一批特色鮮明的模型動物,資源優勢明顯。在常規實驗動物生產的基礎上,西安交通大學具有領先的基因修飾家兔相關技術,在家兔生物技術研究領域處於國際領先地位,製作成功多個基因修飾家兔,利用轉基因家兔模型研究人類心血管疾病、脂質代謝、血管生理等取得了重要進展,在Circulation、J Am Soc Nephrol、iScience和Atherosclerosis等國際知名雜誌發表多篇論文;空軍軍醫大學在模式動物研究方面特色鮮明,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先後構建了數十個基因敲除、敲入大小鼠品系,所製備的嚴重聯合免疫缺陷小鼠為人源化動物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等等,已形成了以人源化腫瘤異種模型(PDX模型)、模式動物、近交系大鼠為代表的資源優勢。與此同時,陝西省也已形成以西安交通大學實驗動物中心、空軍軍醫大學實驗動物中心為代表的,在國內有一定影響力、可授予博士和碩士學位的實驗動物學學科,產生了一批在國內有較高知名度的專家學者,逐步形成了實驗動物發展特色。
目前陝西省實驗動物培訓人數每年超過40餘人,人員不僅包括院校、研究所人員,還有醫院、製藥企業等單位人員。
據了解,在陝西省科技廳的支持下,2013年,陝西省實驗動物工作者成立了陝西省實驗動物學會,成為動管會和廣大實驗動物科技人員的連接橋梁。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即將運行國內單體建築最大的實驗動物平臺,將進一步促進陝西省實驗動物學科發展、提高保障其他相關學科的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