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為助力CBD COP15的前期準備與重要研討,在COP15執委辦的指導下,12月18日,SEE基金會與世界經濟論壇聯合舉辦了生物多樣性系列論壇的第五場,也是今年的最後一場。研討會以《關聯報告》為載體,邀請了報告的主要作者和資助者、中外頂尖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專家解讀這份報告。會議圍繞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之間的協同增效、不同公約之間的整合、中國生態保護紅線和國土空間規劃等議題,展開研討。
開幕致辭
劉寧
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二級巡視員、CBD COP15中方談判代表、COP15執委辦執行副主任
氣候變化危機和生物多樣性危機是整個全球熱議的話題。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對於正確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係,充分認識人類賴以生存地球家園的生態價值,有效利用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應對氣候變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中國生態保護紅線的做法與經驗是值得推廣的。2010年,中國提出構建以生態功能紅線、環境質量紅線、資源利用紅線為核心的三條生態保護紅線體系,將全國生態功能最重要、生態環境最敏感的區域優先保護起來,提升生態系統固態能力,為減緩氣候變化,維護生物多樣性提供保證,這一做法和國際上通行的NBS的做法高度契合。
通過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維持和改善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穩定性、恢復力,依靠自然的力量構建應對氣候變化的綠色屏障,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降低氣候災害風險的影響,推動形成生態系統保護恢復與應對氣候變化之間的協同增效,高水平的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孫莉莉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第八任會長
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的協同增效越來越受到重視,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可能是當前最好的應對措施。隨著各國對疫苗研發出現突破,疫情出現重大轉機,經濟重啟的步伐加快,新一輪的經濟重振為應對氣候變化提供綠色轉型已成為共識,因此,需要有效的方案改變過去的經營發展模式。為此,這份報告的核心結論便是充分運用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對自然生態系統進行保護恢復和連通。
首先,隨著幾個重要的國際性會議推遲,這份報告對未來有了更強的政策建議價值。
其次,中國在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都將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多樣性大會將於明年在中國昆明舉行,我們要把它舉辦成為下一個十年制定全球多樣性框架奠定基礎。近期,中國的2060碳中和目標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為了體現中國的這一承諾,我們需要強有力的措施。中國和紐西蘭是基於自然解決方案聯盟的輪值主席,這都使我們在研究報告與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和實施者有了很強的關聯。
最後,SEE基金會與世界經濟論壇,生物多樣性聯盟合辦一系列論壇。我們希望通過一個有形的報告為載體,將我們今年的研討延續下去,繼續為CBD COP15助跑。
報告發言
Brendan Mackey
格裡菲斯大學教授,氣候行動燈塔研究項目主任,《關聯報告》的主要作者之一
生態系統面對的現實就是氣候在不斷變化,生物多樣性在不斷減少。我們可以更好地應對或者說是戰勝氣候變化。我們需要能夠看到各國更加有效的進行協作,這樣才能夠帶來協同的效應,否則我們是沒有辦法在這個領域獲得真正成果的。這個報告的主要宗旨就是為了能夠梳理目前的各國政策,找到這些政策上面的缺口,更好地去做出國際合作的建議,來創造這種協同性。
魏輔文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動物所研究員
《關聯報告》的發布非常及時,也對《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生物多樣性公約》和G20提出很好的意見和建議。不同公約需加強合作,協同增效,避免各說各話。中國的生態紅線舉措就是很好的例子,值得向世界推廣。我們必須要重新來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我們很多認識是將人和自然相對立的,我們需要回歸到人和自然的主題,天人合一認為人是自然的一分子,這是非常好的一種思想。
王毅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副院長
這份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報告非常有意義,特別是對於中國的NGO走向世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這個報告找到了很好的切入點,把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友好的連接起來。這兩個角度都是目前人類面臨最重大的全球性挑戰,為COP會議提出了建議和可量化的原則。但報告也有進一步的改進的空間,在國際案例的研究上包括全球價值鏈和供應鏈上,中國應發揮領導力;在未來的報告中,期待在量化和模型研究上,開展進一步的研究。
Stefan Schurig
二十國基金會平臺秘書長
氣候的危機和生物多樣性的大量的喪失之間建立一定的關係是至關重要。要快速應對目前的氣候危機,在疫情過程當中我們要應對疫情所帶來的各種各樣負面的影響,所以說要折中找到一條非常好的解決之路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疫情實際上已經讓我們了解到需要有種非常合作的方式,以非常具體解決方式來應對一件事情。實際上氣候變化和氣候危機也是一樣,我們也必須要用一種同樣的姿態去應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各種危機。未來,例如說在土地規劃中進一步加強監管,我們也希望推動G20國家採取這樣的政策,在疫情之後的經濟復甦決策中,更好的去增加對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化的韌性,更好地保護自然的脆弱性。
Brian O'Donnell
維斯基金會「自然守護行動」主任
NBS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保護和加強生態和生物的完整性和它的多樣性,這也是核心的要務。它也是在NBS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層面。希望在未來這些解決方案可以更好的去應對未來或者現在沒有辦法解決的一些問題,我們認為中國的確在全世界當中是起到了非常領先的作用,而且是非常好的一個學習者。
Virginia Young
澳大利亞雨林保護協會,《關聯報告》的主要作者之一
這個報告確實帶來了一個非常好的窗口效應,而且它帶來了一種指南性,而且幫助我們去優化我們未來工作,而且會對未來的工作進行排序,可以更好地幫助到我們。
閉幕致辭
朱春全
世界經濟論壇熱帶雨林和生態文明大中華區總負責人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經濟系統和社會系統的基礎,自然出了問題,我們的經濟系統和社會系統就很難可持續,實際上自然界、經濟、社會是有機聯繫的,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只不過是人為的把它分成了不同的領域、不同的問題。我們這個世界目前是支離破碎的,分頭去解決問題,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整體的系統的解決方案。
線上會議視頻回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