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時代的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周晉峰致辭第五屆中國...

2020-12-02 中國綠髮會

如何深刻學習生態文明思想?生態文明建設包括什麼?人類應該如何應對氣候變化並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在11月14日召開的2020年第五屆中國(深圳)國際氣候影視大會上,周晉峰應邀在主論壇——「氣候變化與綠色復甦」做主旨演講,演講的題目為「生態文明時代的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就上面三方面問題進行細緻講解。

周晉峰博士做主旨演講

為什麼要開啟生態文明?

人類文明史上經歷了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我國正步入生態文明。為什麼要開啟生態文明,周晉峰博士指出,這是在一定的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做出的重要決策,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大貢獻,是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他以臭氧層破壞到恢復的實例進行了展開說明。

臭氧層是抵禦太陽紫外線的重要屏障,是地球生命的保護傘。若是任由臭氧層被破壞,那麼過量的太陽紫外線將會直抵地表,傷害地球上絕大部分的生物,包括人類。1974年6月28日,還在做博士後的馬裡奧·莫利納和他的導師弗蘭克·舍伍德·羅蘭在Nature上發表論文,證實氯氟甲烷等人類正在大量使用的氯氟烴(CFC)正在破壞臭氧層。1995年,馬裡奧·莫利納、弗蘭克·舍伍德·羅蘭和保羅·克魯岑也因這方面的成果共同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只是當是時,這項開創性的研究遭到了化學工業界的猛烈抨擊,但它使公眾對氯氟烴的有害影響有了認識,此後馬裡奧·莫利納繼續努力,並直接導致了《蒙特婁議定書》的產生。

馬裡奧·莫利納等關於臭氧層的研究並獲諾貝爾獎,圖片來源於網絡

《蒙特婁議定書》全名為《蒙特婁破壞臭氧層物質管制議定書》,是聯合國為了避免工業產品中的氟氯碳化物對地球臭氧層繼續造成惡化及損害,承續1985年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的大原則,於1987年9月16日邀請所屬26個會員國在加拿大蒙特婁所籤署的環境保護公約。該公約自1989年1月1日起生效。我國是1991年正式加入的,該議定書是有史以來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獲得聯合國197個成員國全部參與的國際公約。如今議定書已經實現了最初設定的目標,恢復了平流層的臭氧含量。這成了對抗氣候變化和環境退化最成功的國際努力。

然而,因人類活動,目前地球正面臨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據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PBES)2019年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目前有100萬個生物物種瀕臨滅絕,590萬個物種棲息地喪失,森林覆蓋面積減少2.9億公頃,溼地的消失速度是森林的三倍,而1992年以來,城市面積卻在翻倍增加。面對生物多樣性空前的滅絕速率、自然生態系統的退化、資源約束趨緊,我們不得不改變工業文明時代的行為方式,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

生態文明建設包括哪些?

作為一個新興的文明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包括法律、制度、標準、科學技術、道德倫理、習慣、文化(影視)、藝術、教育、參與全球治理、生產生活等各個方面。周晉峰指出,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首要地應修訂現行的法律法規和標準規範,以契合生態文明思想,如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等的修訂。而在標準的修訂方面,他列舉了月餅包裝的實例。過度包裝聽起來像是一件小事,但它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若是追求過度包裝,在包裝的生產環節的排放,不可避免地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這樣一來,事後再怎麼強調保護,強調低排,都仍然是工業文明時期「先汙染後治理」的思想。而生態文明是在問題產生的源頭就將其掐滅,改變思想理念和行為方式,去精裝倡簡裝,降低過度包裝的需求。

然而,國家市場監督主管部門對市場上月餅進行了突擊檢查,結果月餅的包裝基本上都是合格的。而實際上,我們拿到手的月餅禮盒,往往幾塊小月餅吃完,會留下一堆無用的包裝,再進行垃圾分類。那為什麼檢查的結果都是合格的呢?問題同樣出在標準上。目前現行的《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食品和化妝品》(GB 23350-2009)是2009年發布的,時間比較久遠,標準對包裝空隙率和層數的要求比較寬鬆。因此,要改變過度包裝的現狀,須要首先修訂現行的相關的包裝標準。今年公開發布了該標準修訂版(GB 23350-202X)的報批稿,由北京工商大學、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以及一些食品、化妝品公司和相關協會共同草擬,還未施行。修訂的標準是否將生態文明思想納入考慮,還是更多地代表的是企業的立場,值得商榷。

(拓展閱讀:國家標準若不改,「遊標卡尺」恐難測出月餅過度包裝)

國家強制性標準《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食品和化妝品》

除了修訂具有約束力的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他還介紹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其他方面,包括倡導生活習慣的改變,如拒絕使用一次性餐具、瓶裝水,改用自帶的餐具和水杯等;發展科學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技術、理念,如「三公理」和「四原則」等。

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

最後,他就生態文明時代,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給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全球氣候變化已是不爭的事實。我們雖然能適應三十幾攝氏度的酷夏和零下十幾度的嚴冬之間好幾十度的溫度落差,但是地球氣溫若持續上升,哪怕1攝氏度,對地球生物來講都是災難,直接導致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全球氣溫的上升,造成極地冰殼融化,冰山覆蓋面積減少,極地動物的棲息地面積銳減,動物種群數量減少;除了極地動物,還有對氣溫敏感的高山林線繼續向高海拔遷移,海底的珊瑚白化等都與氣候變化密不可分。而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會打破生態的平衡,最直接地會影響糧食安全,如去年發生的草地貪夜蛾、非洲蝗蟲等,以及諸如像香蕉的一些品種的滅絕風險等,造成糧農遺傳資源的喪失。

在這樣的情勢下,周晉峰結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Natural-based Solution,NbS),提出了以人為本的解決方案(Human-based Solution, HbS)。他認為所有我們今天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都來源於人,人類活動加速了物種滅絕的速率,人類生產生活中產生過量的溫室氣體(碳)排放,導致全球氣候變化加快,因此人是這一切問題的根本,必須從人類本身進行改變。他提到,日前,IUCN通過了中國綠髮會提交的《調整傳統醫藥實現生態文明願景》(後更名為《調整傳統醫藥實現社會和環境可持續性》)提案。該提案呼籲會員支持避免瀕危野生動植物用於傳統醫藥,支持發展可持續替代方案等,以保護野生動植物種群。此項提案的通過,正是人類以實際行動願意做出改變的第一步。

氣候影視大會作為中國首個以「應對氣候變化」為主題的綠色公益影視活動,是很重要的傳播生態文明建設理念的平臺。周晉峰認為,它的作用不僅僅是向世界傳遞中國故事,而是應動員公眾行動起來,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中來,從拒絕使用一次性餐具、拒絕觀看動物表演、拒絕繁複的食品(日用品)包裝等日常習慣開始做出改變。公眾的積極參與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由之路。

演講最後,周晉峰代表中國綠髮會,謹祝中國(深圳)國際氣候影視大會越辦越好。

圖片來源:演講報告PPT截圖

#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生物多樣性#

整理/慧子 審/Sophia 編/Angel

相關焦點

  • 周晉峰:生物多樣性是生態文明的根本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周晉峰博士天津2020.10.10#綠會融媒#在天津舉辦的「疫情時代下生態文明建設與大學使命」學術論壇上,中國綠髮會秘書長周晉峰博士應邀做專題報告。在報告中,周晉峰《以生物多樣性是生態文明的根本》為題,結合綠會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實踐案例,進行了生動闡述,先整理分享如下:人類棲息地是什麼?現在面臨什麼情況?為什麼要踐行生態文明?這就是我今天報告要講的重點。我們是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的國家一級學會。生物多樣性是生態文明的根本。生態文明起源於生物多樣性、截止於生物多樣性。
  • 周晉峰:生物多樣性保護助力城市綠色可持續發展
    7月22日下午,應第十二屆國際青年能源與氣候變化峰會籌備委員會邀請,中國綠髮會秘書長、羅馬俱樂部執委、世界綠色設計組織副主席周晉峰博士作為嘉賓出席「城市守望者:桃花源在哪裡?」主題會場,並以生物多樣性保護助力城市綠色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發表演講。
  • 周晉峰:生物多樣性是生態文明的根本 | 周道第78講
    在天津舉辦的「疫情時代下生態文明建設與大學使命」學術論壇上,中國綠髮會秘書長周晉峰博士應邀作專題報告。為什麼要踐行生態文明?這就是我今天報告要講的重點。我們是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的國家一級學會。生物多樣性是生態文明的根本。生態文明起源於生物多樣性、截止於生物多樣性。
  • 周晉峰:生態文明是解決生物多樣性衰減與生物安全的必由之路|2020...
    周晉峰:生態文明是解決生物多樣性衰減與生物安全的必由之路|2020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環境論壇 2020-11-04 0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環境論壇邀周晉峰分享「生物多樣性與生態...
    2020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環境論壇——「生物多樣性衰減與生物安全:從全球景觀到中國經歷」擬定於10月24-25日在江蘇南京召開。中國綠髮會秘書長受邀參加,並將以「生物多樣性與生態文明」為主題進行分享。本次報告主要包括兩部分內容,對生態文明的研究思考以及生物多樣性相關問題。
  • 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 周晉峰研究團隊2020年...
    [3]周晉峰.生態文明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重要貢獻.2020年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公眾科學素質與生態文明建設專題論壇, 2020年11月18日.[4]周晉峰.生態文明時代的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第五屆中國(深圳)國際氣候影視大會, 2020年11月14日.
  • 周晉峰五方面建言「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十四五規劃」,推動做好城市...
    近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和北京市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心共同召開「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十四五規劃建議研討會」。會上,周晉峰從概念分析了做好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五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應該堅持以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
  • 生物多樣性到底是什麼?| 周晉峰受邀生態環境頻道《生態環境大講堂...
    ,這導致了嚴重的生態後果,那麼什麼是生物多樣性呢?生物多樣性與生態文明又有著怎樣的聯繫呢?對於生物多樣性所面臨的危機,我們應該怎麼做?中國綠髮會秘書長周晉峰博士接受生態環境頻道《生態環境大講堂》節目組邀請,針對這熱點話題做了一檔以「生物多樣性」為主題的節目,以此展開了「生物多樣性」的有關討論。
  • 生態文明是解決生物多樣性衰減與生物安全的必由之路
    「2020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環境論壇」在南京召開,周晉峰博士作為專家受邀出席並做主題發言。,更符合時代需求今天大會關注生物多樣性衰減與生物安全主題,從自然科學來講,生物多樣性是多元的,包括生物安全領域的內容。
  • ...上論壇:以「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應對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化危機
    會議圍繞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之間的協同增效、不同公約之間的整合、中國生態保護紅線和國土空間規劃等議題,展開研討。 開幕致辭 劉寧 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二級巡視員、CBD COP15中方談判代表、COP15執委辦執行副主任 氣候變化危機和生物多樣性危機是整個全球熱議的話題。
  • 立足遙感數據共促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 | 中科院空天院專家到訪
    8月29日至30日,第一屆植被病蟲害遙感大會成功召開,來自各界的政府部門領導、院士專家、學者同仁、企業代表等近2萬人參加大會,引起社會強烈反響與關注。會上,中國綠髮會秘書長周晉峰博士就《生態文明:生物多樣性與植被病蟲害》作精彩報告,進一步闡述了維護各物種之間的平衡對保障整個生態系統的安全至關重要。
  • 「學習強國」發表|周晉峰:行動起來,保護生物多樣性|《可持續發展...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經歷了原始文明、農耕文明、工業文明後,今天人類進入了生態文明。生態文明的核心思想,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當前,生物多樣性減少與氣候變化,已成為人類無節制向自然索取所導致的兩大危機。工業文明無以為繼,踐行生態文明勢在必行。
  • 綜述:第四屆「一個星球」峰會聚焦生物多樣性保護
    新華社巴黎1月11日電 綜述:第四屆「一個星球」峰會聚焦生物多樣性保護新華社記者陳晨 唐霽第四屆「一個星球」峰會11日通過現場和視頻通話相結合的方式在巴黎舉行,主題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峰會從保護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促進生態農業、為生物多樣性融資以及保護人類健康、物種和熱帶森林四個方面,就保護生物多樣性凝聚共識並落實相關承諾,為今年在中國昆明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上達成「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創造條件。第四屆峰會倡議者、法國總統馬克龍在開幕式致辭說,舉辦此次峰會的目的是要讓全球攜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承諾和行動得以加強。
  • 生物多樣性保護丨2021「COP15」將在昆明舉辦 生態文明成為大會主題(人民日報)
    截至2019年召開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中國共有14處自然遺產,其中就有6處具有「生物多樣性」特徵。自2016年起連續4年間,中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湖北神農架、青海可可西裡、梵淨山、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4項自然遺產,其「突出普遍價值」均符合「生物多樣性」標準。中國是生物多樣性大國。
  • 王小平與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周晉峰秘書長交流座談
    近日,市園林綠化局二級巡視員王小平與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周晉峰秘書長交流座談。圍繞生態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理念、發展方向等有關內容進行交流研討,指出:雙方要建立交流溝通機制,及時共享信息;希望有關專家學者參與到首都園林綠化建設工作中來,多提建議性意見,共同推動首都園林綠化高質量發展。【來源: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為什麼要做羅布泊生物多樣性十年調查與監測?周道生態文明(第49講)
    為什麼要做羅布泊生物多樣性十年調查與監測?周道生態文明(第49講) 2020-07-13 1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周晉峰以生態文明解讀-動物福祉:食品安全與人類健康的連結
    周晉峰以生態文明解讀-動物福祉:食品安全與人類健康的連結 2019-12-24 11: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周晉峰接受CGTN採訪,就穿山甲保護相關問題答記者問
    10月14日上午,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記者就穿山甲保護等級的上調背景、具體政策及將來走向等問題,採訪了中國綠髮會秘書長周晉峰博士
  • 汙染治理三公理|周道生態文明(第42講)
    | 周道生態文明(第38講) | 南方周末報導綠會「兩會」建言平臺地球之腎與大自然精靈的故事 | 周道生態文明(第37講)周晉峰:綠色工程,亟需從根本上破解綠色思維缺失 | 周道生態文明(第36講)新娛樂平臺怎樣推動生物多樣性主流化
  • 溼地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化暨中國生態學學會溼地專業委員會2010年...
    11月10日至12日,由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中國生態學學會溼地專業委員會、中科院溼地研究中心及廣西科學院等主辦、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承辦的「溼地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化暨中國生態學學會溼地專業委員會2010年年會」在美麗的廣西北海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