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下午,應第十二屆國際青年能源與氣候變化峰會籌備委員會邀請,中國綠髮會秘書長、羅馬俱樂部執委、世界綠色設計組織副主席周晉峰博士作為嘉賓出席「城市守望者:桃花源在哪裡?」主題會場,並以生物多樣性保護助力城市綠色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發表演講。現將周晉峰博士演講的主要內容分享如下:
首先,周晉峰博士指出當前全球正面臨的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公共衛生安全等三大危機,並通過剖析我們生活中的眾多事實案例來闡述了城市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各種挑戰。比如葫蘆島「清淤」,讓原本棲息於此的生物無家可歸;北京豐臺南苑工程的建設嚴重威脅了城市生物多樣性,並強調不能陷入表面的「生態友好」;天津郊野的改造工程威脅到在其棲息的瀕危物種低斑蜻;河北北戴河溼地極具爭議的「生態修復」;河北元氏縣在槐河河道整治過程中,全面硬化槐河河道兩側的崖壁;通過騰格里沙漠汙染等案例,提出應遵循「三公理」(不擴散、不危害、充分公示);還包括北京不老屯、上海南匯東灘植樹等諸多案例,提出應該參照烏蘭察布的系統布局、各部門協力推進生態文明的優秀案例。最後,總結性地介紹了生物多樣性系列工作標準和應遵循的生態修復四原則等應對之策。
1、應該首先加強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充分認識,積極推動其助力城市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作用。
2、同時在實踐中普及、推廣並遵循生物多樣性相關標準,使其能切實成為落實城市發展目標的基本準則。
3、根據不同類型的工程所涉及的不同問題,進行具體剖析,採取真正符合自然規律、遵循自然法則的解決辦法,為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做出應有貢獻。
生物多樣性系列工作標準:
《生物多樣性調查與監測》(T/CGDF 00001—2020)
《生物多樣性評估標準》(T/CGDF 00002—2020)
《生物多樣性修復標準》(T/CGDF 00003—2020)
《生物多樣性適應規範》(T/CGDF 00004—2020)
《生物多樣性補償標準》(T/ CGDF 00005-2020)
生態修復四原則:(一)節約原則;(二)自然原則;(三)有限原則;(四)宏觀原則。
整理/Wendy 審/Tammy 編/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