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準入,「一個長江」論壇推動資本向善,發布生物多樣性...

2021-01-10 財聯社

財聯社(北京,記者 高雲)訊,由華泰證券聯合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中華環保基金會、北京大學自然保護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能源環境中心共同發起,旨在推動資本市場與生態保護對話的「一個長江」可持續發展論壇12月17日在北京舉辦。

來自生態環境部、國家林草局、上交所、北京大學、中科院、環保組織與實體經濟、金融業的代表,共同探索ESG(環境、社會和治理)投資中的生態環境準入體系,完善數據平臺工具的應用。

圖/生物多樣性影響評估工具(BiA)發布

用資本撬動更多的保護力量

今年爆發的疫情促使全社會深刻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綠色復甦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主基調,中國政府也正在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主導作用,來自公眾、社會組織和企業的貢獻也在產生著積極的影響。

2018年,華泰證券開啟 「益心華泰 一個長江」生態保護項目,攜手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等NGO保護長江流域的生物多樣性。華泰證券戰略發展部總經理、華泰創新投資董事長孫穎表示,「 『一個長江』項目設立3年來,我們越來越認識到,保護需要跨界、融合。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機構化進程提速,ESG投資主流化趨勢明顯,期待通過『一個長江』可持續發展論壇發揮各方在資本市場和生態環境領域的專長,探索ESG 投資在中國還不清晰,又急切需要破解的關鍵問題,用資本撬動更多的保護力量。」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副司長周志華在論壇上評價說,「一個長江」可持續發展論壇是一次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會議。「自然保護工作者和金融界的人士坐在一起共商保護和發展問題,不單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主流化的重要一步,在國際上也有極佳的示範意義,讓我們共同努力走出一條人與自然和諧、保護與發展並進的道路,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也為世界提供嶄新的中國方案。」

生物多樣性信息披露須完善

近年來,破壞生態環境、對瀕危物種棲息地造成重大負面影響的投資項目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在環保部門的督察、民間組織的反對以及媒體質疑之下,一些破壞生物多樣性的重大工程被迫中止,金融業和實體企業均遭受了重大的經濟損失和聲譽危機。在綠色發展成為全社會共識的當下,ESG投資也受到資本市場越來越多的關注。

「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環境系統退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構成了重大的風險,也對經濟發展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社會各界,包括企業,應該有高度的社會責任心,助力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雙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原北京大學校長許智宏在視頻致辭中說。

「金融行業的參與對生物多樣性保護至關重要,但如何在ESG投資中充分體現對於生物多樣性的關注,目前缺乏足夠的討論。」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二級巡視員、CBD COP15中方談判代表劉寧表示,「國內ESG投資最大的制約因素之一是信息缺乏,尤其是生物多樣性相關信息。希望上市公司、科研機構有更多生物多樣性方面的信息披露嘗試,能夠在投資領域逐步完善生物多樣性的準入標準,對影響生物多樣性的潛在項目進行充分論證。例如在重要區域,生物多樣性不僅被納入環境影響評價,而且在程序中也應該具有非常關鍵的地位。」

在論壇上,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等機構發布了生物多樣性影響評估(BIA)工具,基於生物多樣性和建設項目環評信息,為建設、投資、規劃等單位提供生物多樣性影響查詢和評估。目前已聚合了超過30萬條物種分布數據,1100多條各類型自然保護地數據,以及超過18萬個環評建設項目信息,將為ESG評級中的生物多樣性指標提供基礎數據支撐,用於評估投資項目可能帶來的生物多樣性和金融風險。

相關焦點

  • 生態環境部回應「白鱘滅絕」: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形勢嚴峻
    對此,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17日在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指出,白鱘滅絕反映出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迫在眉睫。劉友賓說,近期農業農村部發布通告,將在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分類實行禁捕,這對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 2020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環境論壇邀周晉峰分享「生物多樣性與生態...
    2020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環境論壇——「生物多樣性衰減與生物安全:從全球景觀到中國經歷」擬定於10月24-25日在江蘇南京召開。中國綠髮會秘書長受邀參加,並將以「生物多樣性與生態文明」為主題進行分享。本次報告主要包括兩部分內容,對生態文明的研究思考以及生物多樣性相關問題。
  • 專家:過度開發嚴重影響長江流域水生態環境
    專家:過度開發嚴重影響長江流域水生態環境 原標題:   長江流域建成小水電2.41萬座,專家稱——  過度開發嚴重影響長江流域水生態環境  11月3日至4日在武漢舉行的長江生物資源保護論壇上,多名專家提到,長江流域水利樞紐項目眾多
  • ...人文社會科學環境論壇」在南京舉辦 與會專家研討生物多樣性與...
    連年舉辦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環境論壇」是一個圍繞環境問題研究而形成的學術共同體,其以跨學科的特色和鮮明的問題導向贏得了業界的口碑。本屆論壇的主題是「生物多樣性衰減與生物安全」。我國自1992年加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以來,一直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物安全體系的建構,生物多樣性保護已上升為國家戰略。
  • 生態環境部答澎湃: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五大經驗可與世界分享
    9月25日,外交部和生態環境部共同舉行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中方立場文件媒體吹風會。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司長賈桂德和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崔書紅圍繞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中方立場文件——《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中國在行動》答記者問。
  • 南京環境資源法庭發布生物多樣性保護示範案例
    2020年6月5日我們迎來了第49個世界環境日,今年的主題聚焦「生物多樣性」。去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共同倡導「重視、養護、恢復和明智利用生物多樣性,鼓勵所有行為體和利益攸關方參與」,應當「採取適當和富有雄心的行動,遏止和扭轉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退化和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 生態環境部回應每經:將從五方面做好生物多樣性保護
    發布會上,《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向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提問:生物多樣性正在成為全球生態環境領域的熱門話題,特別是今年9月,習近平主席出席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請問在當前形勢下對進一步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有何考慮?
  • 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面臨挑戰
    東方網12月14日消息:不僅是三峽庫區魚類生態平衡遭受破壞,放眼整個長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樣性也正面臨嚴峻挑戰。曾幾何時,長江淡水生態系統在我國乃至世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水生生物多樣性具有巨大的經濟、社會、生態和科學價值,長江經濟水產品一直是我國淡水漁業的支柱,漁業產量佔全國的60%以上。
  • 2018長江經濟帶城市生態環境保護與綠色發展博覽會
    各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系列指示精神,促進長江經濟帶沿江城市綠色發展與產業轉型,推動《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落實,由生態環境部指導,中國環境報社、
  • 五湖四海皆「戰友」-公民科學家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故事|分論壇②...
    2020年11月17日下午3時,「公民科學家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主流化」(Citizen Scientists and Mainstreaming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分論壇在中國綠髮會公眾科學素質與生態文明建設專題論壇籌備組的主持下,於線上順利召開。
  •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轉折性變化
    「長江『十年禁漁』全面實施,生物多樣性退化趨勢初步得到遏制,有微笑天使之稱的江豚越來越多出現在人們視野中。」在1月5日舉行的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專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司司長羅國三說。
  • 生物多樣性到底是什麼?| 周晉峰受邀生態環境頻道《生態環境大講堂...
    ,這導致了嚴重的生態後果,那麼什麼是生物多樣性呢?生物多樣性與生態文明又有著怎樣的聯繫呢?對於生物多樣性所面臨的危機,我們應該怎麼做?中國綠髮會秘書長周晉峰博士接受生態環境頻道《生態環境大講堂》節目組邀請,針對這熱點話題做了一檔以「生物多樣性」為主題的節目,以此展開了「生物多樣性」的有關討論。
  • 【衡陽市】推動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
    1月8日,衡陽市生態環境局透露,為堅決貫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方針,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實施,促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衡陽市日前發布《關於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雲南省生態環境系統積極開展「國際生物多樣性...
    保山市生態環境局保山市生態環境局、市人民檢察院和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聯合在青華海廣場開展「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教育活動。活動設置宣傳展板、發放宣傳資料,活動共設置諮詢服務臺1個、懸掛宣傳標語2幅、展板5塊,發放生物多樣保護、生態環境保護、企業環境信用知識宣傳單1500冊,生物多樣性宣傳折頁200份,生態環境知識手冊200冊,環保購物袋100個。普洱市生態環境局5月22日,普洱市舉辦2020 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生態環境保護主題宣傳實踐活動。
  • 生態環境部: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將重點突出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重大任務
    央廣網北京12月29日消息(記者陳銳海)在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影響顯著的背景下,2021年、2022年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將作何調整,既確保生態環境問題得以解決,又引導經濟向好發展?在12月29日生態環境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回答央廣網記者提問時表示:督察將始終堅持問題導向,重點突出生物多樣性保護、應對氣候變化、長江「十年禁漁」等重大任務,推動落實新發展理念。劉友賓說,2021年、2022年,生態環境部繼續組織開展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到2022年實現督察覆蓋所有省份,並對國務院有關部門和有關央企開展督察。
  • 生態環境亮紅燈,看中荷生物多樣性保護答卷
    公約中對「生物多樣性」的通用定義,指所有來源的形形色色生物體,這些來源包括陸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態系統及其所構成的生態綜合體;它包括物種內部、物種之間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自然》雜誌稱,50年後100多萬種陸地生物將從地球上消失,因為人類活動造成的影響,物種滅絕速度比自然滅絕速度快了1000倍,平均每小時就有一個物種滅絕,很多生物在沒有被人類認識以前就消亡在地球角落。因此,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行動勢在必行、迫在眉睫。
  • 大河歸來:中國全力恢復長江生物多樣性
    綿延6300公裡的長江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具典型性的一條生態河流,擁有獨特的生態系統,孕育了豐富的水生生物資源。但長期以來,因為高強度的人類活動影響,長江珍稀特有物種持續衰退,經濟魚類資源量接近枯竭。
  • 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如何推動 生態環境部回應每經:加快推進野生...
    12月22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介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以高水平保護促進綠色發展有關情況。生物多樣性正在成為全球生態環境領域的熱門話題。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新聞發布會上提問:在當前形勢下,對進一步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有何考慮?
  • 地理熱點 | 從長江白鱘滅絕看生物多樣性保護
    背景材料   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近日發布研究,預計2005-2010年「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鱘已滅絕。科研人員2003年以來沒有再發現過白鱘。   (1)生物多樣性的層次: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   (2)物種滅絕是正常的自然現象。   ①物種數量:500萬---5000萬種。   ②分布:約3/4生活在熱帶地區。   ③物種壽命:平均約500萬年。
  • 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南通市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實施規劃...
    確立資源利用上線、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制定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強化生態環境硬約束,確保長江生態環境只能更好、不能變壞。設定禁止開發的岸線、河流、區域、產業,實施更嚴格的管理要求。 改革創新,科技支撐。針對長江經濟帶整體性保護不足、累積性風險加劇、碎片化管理乏力等突出問題,加快推進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體制改革,形成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共抓、共管、共享的體制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