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如何推動 生態環境部回應每經:加快推進野生...

2021-01-22 手機鳳凰網

12月22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介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以高水平保護促進綠色發展有關情況。

生物多樣性正在成為全球生態環境領域的熱門話題。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新聞發布會上提問:在當前形勢下,對進一步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有何考慮?

莊國泰回應,總體來看有五個方面的安排部署,包括加強統籌協調;完善體制機制和政策法律體系;完善生物多樣性調查觀測技術標準體系;健全並完善生物多樣性評估體系;持續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

莊國泰強調,要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法律保障,加快推進野生動物保護法、國家公園法、溼地保護法、自然保護區條例的制修訂工作。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周程程攝

加快推進野生動物保護法等制修訂工作

2020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為進一步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指明了方向。

莊國泰介紹,當前形勢下做好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根本任務就是落實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精神。總體來看有五個方面的安排部署:加強統籌協調;完善體制機制和政策法律體系;完善生物多樣性調查觀測技術標準體系;健全並完善生物多樣性評估體系;持續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

在加強統籌協調方面,莊國泰稱,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在國務院專門成立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由分管副總理任主任。我們要在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的領導下,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統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進一步強化部門協調、聯動,聚焦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關鍵問題形成合力。生物多樣性包括生態系統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物遺傳資源的多樣性,涉及到多部門,國家高度重視,成立專門的國家委員會,這在國際上也是少有的。

同時,莊國泰指出,完善體制機制和政策法律體系。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法律保障,加快推進野生動物保護法、國家公園法、溼地保護法、自然保護區條例的制修訂工作,推動各地因地制宜出臺相應的地方性法律法規。

此外,莊國泰強調,不斷完善我國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網絡。就地保護就是保護地體系建設,遷地保護就是動物園和園圃建設。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辦好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邀請各方到昆明參加會議,希望這次會議辦成一次富有成果、承前啟後的重要會議,當然這需要整個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

加快建設碳交易市場

在國家對碳減排、碳達峰的總體要求下,低碳發展越來越成為未來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內容。

莊國泰指出,今年習近平主席在幾個場合作出關於碳減排、碳達峰的重要宣示。9月22日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在2030年前達峰,努力爭取2060年實現碳中和。12月12日,習近平主席進一步宣布了具體目標,即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的消費比重、森林蓄積面積、風電太陽能總裝機容量這些更新的自主貢獻的目標。

莊國泰強調,這個目標的宣示充分體現了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力度,彰顯了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堅定決心,也體現了中國主動承擔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責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為全球氣候治理進程注入了強大的政治推動力。尤其是在今年這樣的國際背景下,這個作用是十分明顯的,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讚譽,應該說中國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了新的更大貢獻。

「當然,對我們來說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因為我們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發展過程中還面臨著經濟發展、改善民生、消除貧困、治理汙染等一系列任務。我們國家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只有30年左右,與發達國家相比,大大縮短了歷程。」莊國泰說,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在幾個方面發力。一是大力推動經濟結構、能源結構、產業結構低碳轉型。二是在提高能效方面需要更加努力。三是在發展非化石能源和增強碳匯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莊國泰指出,我們正在抓緊啟動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峰的行動方案。把降碳作為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總抓手,加快建設碳交易市場,實實在在地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相關焦點

  • 生態環境部回應每經:將從五方面做好生物多樣性保護
    每經記者 周程程 每經編輯 廖丹12月22日,國新辦就落實五中全會精神,以高水平保護促進綠色發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發布會上,《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向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提問:生物多樣性正在成為全球生態環境領域的熱門話題,特別是今年9月,習近平主席出席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請問在當前形勢下對進一步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有何考慮?
  • 生態環境部回應「白鱘滅絕」: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形勢嚴峻
    對此,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17日在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指出,白鱘滅絕反映出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迫在眉睫。劉友賓說,近期農業農村部發布通告,將在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分類實行禁捕,這對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 生態環境部答澎湃: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五大經驗可與世界分享
    9月25日,外交部和生態環境部共同舉行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中方立場文件媒體吹風會。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司長賈桂德和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崔書紅圍繞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中方立場文件——《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中國在行動》答記者問。
  • 生態環境部介紹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等情況並答問
    三、生態環境部積極推進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生態環境部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的要求,大力推進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一是加強黃河生態保護治理頂層設計。
  •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
    締約方大會則是《公約》的最高議事和決策機制,每兩年舉行一次,大會成果將主導《公約》進程的發展走向,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指明方向。2020年舉辦的COP15將審議「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確定2030年全球生物多樣性新目標。昆明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喜良在主持採訪時表示,COP15在昆舉辦是讓昆明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昆明的一次十分難得的機遇。
  • 生物多樣性保護 • 專家談丨2020年後生物多樣性展望:以國家目標推動落實全球生物多樣性目標
    由於各締約方經濟、地理、文化、政治意願等差異,全球保護目標未能逐一落實到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NBSAP)中;生物多樣性保護涉及環境、農業、林業、海洋等多個部門,跨部門治理機制往往冗雜低效,制約了保護工作的開展;各締約方執行、監測和評估能力的不同,履約國家報告信息缺乏可比性,難以指導下一步全球行動。
  • 生態環境亮紅燈,看中荷生物多樣性保護答卷
    地球上的生命已經存在了30多億年,隨著地球環境的演化,許多物種得以產生也曾滅絕,但這種自然繁衍與滅絕的過程是相當緩慢的,而近幾個世紀以來,人類大規模的社會生產活動及其對自然環境的破壞與汙染大大加快了地球上物種的滅絕速度,使地球上的生物多樣性遭到了嚴重的損害。
  • 雲南:保護生物多樣性 守護生態安全屏障
    為守護好大自然給予雲南的這份饋贈,保護好雲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我省舉全省之力保護好雲南得天獨厚的生物多樣性。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下,我省把保護好雲南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作為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抓手,立足實際採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確保全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高位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成為共識共為。
  • 生態環境部就《長江三角洲區域生態環境共同保護規劃》答記者問
    主要表現為:一是區域開發強度高,河湖水體及沿海灘涂佔用,自然溼地萎縮明顯,水環境質量改善效果不穩固,生物多樣性保護面臨威脅;二是資源能源消耗量大,結構性汙染突出,以PM2.5、臭氧(O3)為特徵的區域性大氣汙染明顯,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壓力大;三是地區之間生態環境差異大,解決跨界環境問題、實施生態補償、協同推進生態環境共同保護的機制手段還有待完善;四是部分城市環境質量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尚不匹配,生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
  • 林草科普|中國林草建設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
    生物多樣性包括生態系統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3個層次。作為生態建設的關鍵部門,林草系統承擔了森林、草原、溼地、荒漠幾大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及陸生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職能。近年來,中國林草建設有力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
  • 青神:保護生物多樣性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黨的十八大報告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提出「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同時明確了「生物多樣性」的重任生物多樣性是地球上生命的綜合體,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生態安全,糧食安全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保障。
  • 生態環境部將全面啟動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
    法制網北京5月24日訊 記者郄建榮 國務院機構改革後,新的「三定」方案明確了生態環境部門生態保護監管者的責任,監管者的責任如何落實?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的要求是,牢牢把握政策法規標準制定、監測評估、監督執法、督察問責「四統一」工作要求,要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推進生態保護工作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邁進。全國自然生態環保工作會議近日在南昌市召開。
  • 生物多樣性保護 • 專家談丨2020年後生物多樣性展望:以國家目標推動落實全球生物多樣性目標
    由於各締約方經濟、地理、文化、政治意願等差異,全球保護目標未能逐一落實到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NBSAP)中;生物多樣性保護涉及環境、農業、林業、海洋等多個部門,跨部門治理機制往往冗雜低效,制約了保護工作的開展;各締約方執行、監測和評估能力的不同,履約國家報告信息缺乏可比性,難以指導下一步全球行動。
  • 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發展 提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生態環境保護作出重要部署。就此,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記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實現減汙降碳之間的協同效應。請介紹一下這項工作的意義?
  • 馬勇|我國生物多樣性公益訴訟司法保護問題探析
    如在西藏首例涉野生動物保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中[6],被告四人用鐵絲套捕殺8隻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馬麝(俗稱獐子),經西藏自治區林業調查規劃研究院司法鑑定,根據2017年12月15日起執行的《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價值評估方法》及其附件《陸生野生動物基準價值標準目錄》,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按照所列野生動物基準價值的十倍核算。本案中,涉案為8隻完整馬麝,馬麝每隻基準價值標準為3000元人民幣。
  • 全文實錄|生態環境部部長在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生態環境部部長 李幹傑(2019年1月18日)同志們:這次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是生態環境部組建後召開的第一次年度工作會。做好新時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後,我們印發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方案,通過「三步走」動員部署、「三層級」學習培訓、「三維度」宣傳報導、「三結合」貫徹落實,推動全國生態環境系統,切實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 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監管 全面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
    優先區域不僅包括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等多種類型的保護地,還強調這些保護地的連通性,將這些保護地周邊的重要區域,甚至是部分城鎮納入優先區域範圍,保證了生態系統和生態過程的完整性,充分貫徹了山水林田湖統一保護和修復的理念。劃定優先區域範圍是推動實施最嚴格環境保護法律制度的基礎性工作。
  • 生態環境部通報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就生態環境監測等有關...
    二、推動省級黨委和政府加快確定「三線一單」  為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有關要求,我部積極推動省級黨委和政府加快確定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制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以下簡稱「三線一單」),按照「國家指導、省級編制、地市落地」的模式,組織31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分兩個梯隊加快推進「三線一單」工作
  • ...生態環境準入,「一個長江」論壇推動資本向善,發布生物多樣性...
    財聯社(北京,記者 高雲)訊,由華泰證券聯合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中華環保基金會、北京大學自然保護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能源環境中心共同發起,旨在推動資本市場與生態保護對話的「一個長江」可持續發展論壇12月17日在北京舉辦。
  • 生態環境部回應每經:以PM2.5和臭氧協同...
    12月29日,生態環境部召開月度例行新聞發布會。針對「十四五」汙染防治工作計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上提問:汙染防治攻堅戰勝利在際,「十四五」期間汙染防治方面還有哪些新的行動和計劃?對此,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司長徐必久回應,「十三五」時期是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十四五」時期要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從「堅決打好」向「深入打好」,這是一個重大的轉變,意味著所面臨的矛盾和問題層次更深、領域更寬、要求更高。徐必久強調,按照「提氣、降碳、強生態、增水、固土、防風險」的思路繼續開展汙染防治行動。其中,在提氣方面,將制定實施空氣品質提升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