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介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以高水平保護促進綠色發展有關情況。
生物多樣性正在成為全球生態環境領域的熱門話題。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新聞發布會上提問:在當前形勢下,對進一步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有何考慮?
莊國泰回應,總體來看有五個方面的安排部署,包括加強統籌協調;完善體制機制和政策法律體系;完善生物多樣性調查觀測技術標準體系;健全並完善生物多樣性評估體系;持續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
莊國泰強調,要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法律保障,加快推進野生動物保護法、國家公園法、溼地保護法、自然保護區條例的制修訂工作。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周程程攝
加快推進野生動物保護法等制修訂工作
2020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為進一步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指明了方向。
莊國泰介紹,當前形勢下做好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根本任務就是落實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精神。總體來看有五個方面的安排部署:加強統籌協調;完善體制機制和政策法律體系;完善生物多樣性調查觀測技術標準體系;健全並完善生物多樣性評估體系;持續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
在加強統籌協調方面,莊國泰稱,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在國務院專門成立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由分管副總理任主任。我們要在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的領導下,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統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進一步強化部門協調、聯動,聚焦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關鍵問題形成合力。生物多樣性包括生態系統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物遺傳資源的多樣性,涉及到多部門,國家高度重視,成立專門的國家委員會,這在國際上也是少有的。
同時,莊國泰指出,完善體制機制和政策法律體系。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法律保障,加快推進野生動物保護法、國家公園法、溼地保護法、自然保護區條例的制修訂工作,推動各地因地制宜出臺相應的地方性法律法規。
此外,莊國泰強調,不斷完善我國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網絡。就地保護就是保護地體系建設,遷地保護就是動物園和園圃建設。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辦好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邀請各方到昆明參加會議,希望這次會議辦成一次富有成果、承前啟後的重要會議,當然這需要整個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
加快建設碳交易市場
在國家對碳減排、碳達峰的總體要求下,低碳發展越來越成為未來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內容。
莊國泰指出,今年習近平主席在幾個場合作出關於碳減排、碳達峰的重要宣示。9月22日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在2030年前達峰,努力爭取2060年實現碳中和。12月12日,習近平主席進一步宣布了具體目標,即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的消費比重、森林蓄積面積、風電太陽能總裝機容量這些更新的自主貢獻的目標。
莊國泰強調,這個目標的宣示充分體現了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力度,彰顯了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堅定決心,也體現了中國主動承擔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責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為全球氣候治理進程注入了強大的政治推動力。尤其是在今年這樣的國際背景下,這個作用是十分明顯的,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讚譽,應該說中國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了新的更大貢獻。
「當然,對我們來說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因為我們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發展過程中還面臨著經濟發展、改善民生、消除貧困、治理汙染等一系列任務。我們國家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只有30年左右,與發達國家相比,大大縮短了歷程。」莊國泰說,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在幾個方面發力。一是大力推動經濟結構、能源結構、產業結構低碳轉型。二是在提高能效方面需要更加努力。三是在發展非化石能源和增強碳匯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莊國泰指出,我們正在抓緊啟動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峰的行動方案。把降碳作為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總抓手,加快建設碳交易市場,實實在在地推動綠色低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