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主題為「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將於明年在雲南昆明召開。《生物多樣性公約》執行秘書克裡斯蒂娜·帕斯卡·帕梅爾女士在昆明接受了中央駐滇、雲南省和昆明市20餘家媒體記者集體採訪。
我國於1992年6月11日籤署《公約》,是最早籤署和批准《公約》的國家之一。締約方大會則是《公約》的最高議事和決策機制,每兩年舉行一次,大會成果將主導《公約》進程的發展走向,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指明方向。2020年舉辦的COP15將審議「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確定2030年全球生物多樣性新目標。
昆明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喜良在主持採訪時表示,COP15在昆舉辦是讓昆明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昆明的一次十分難得的機遇。昆明將舉全市之力,打造一場有中國氣派、雲南特色、昆明特點的國際盛會。昆明將通過加快實施城市環境整治、生物多樣性保護示範工程等,全面提升昆明市城市功能、城市形象,向世界展示「春城花都」、智慧城市、生物多樣性示範之城的良好形象。
各媒體就「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這一主題對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義、COP15在雲南召開將對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起到的作用等問題,深入採訪了帕梅爾。
帕梅爾說,「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是COP15最好的主題。當前,人類和自然正在面臨危機,生物多樣性喪失、環境變化,使得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正在承受著很多災難。通過「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這一主題,將啟發人們思考如何從這些危機中走出來,如何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把對自然的影響降到最低,如何鼓勵企業在生產經營的同時承擔起保護環境的責任。同時,也將敦促各國政府探索和完善政策措施,共同致力於更有效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
結合今年以來兩次到訪雲南的經歷,帕梅爾認為,雲南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省份之一,雲南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民族文化風情。在自然資源和傳統文化的融合發展中,雲南形成了很好的經驗和做法。COP15期間,全球196個締約國將參會,預計會議規模和參會人數都將超過以往,這對雲南而言是一次很好的展示自身的機會。雲南也可以藉助COP15的機遇,向世界上其他有更好經驗的國家和地區進行學習。
針對媒體普遍關心的關於COP15會務工作推進情況,帕梅爾認為,從目前的情況看,雲南省的籌備工作進展很順利,後勤安排和基礎設施建設都在積極推進。她對COP15的圓滿成功充滿信心,也希望當COP15結束的時候,全球能夠形成一個系統性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方案。(記者 鄭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