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中國在行動》

2021-01-16 環保在線

  文件指出,中國將繼續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不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國將繼續高舉多邊主義旗幟,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參與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為共謀全球生態文明之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
 

  近年來,【中國將「生態文明」寫入憲法,納入國家發展總體布局,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在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導下,中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快車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將不斷展現在世人面前。】
 

  從合作方面看,【中國願與國際社會攜手同行】【積極分享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經驗,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倡導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
 

  文件提到,我國對全國野生動植物資源的調查記錄超過210萬條,並且在不斷跟蹤評估《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年)執行進展。
 

  一方面,我國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開展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形成生態保護總體格局。另一方面,我國在一系列規劃和計劃中明確了相關保護措施和管理措施,也不斷對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進行修改和完善。
 

  2017—2018年,連續兩年安排超過2600億資金投入生物多樣性相關工作,是2008年投入的6倍。「十三五」期間即累計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12億元,提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監測、科研能力。
 

  近年來,通過所得稅優惠法律條款和政策,提高成品油消費稅,設立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實施重大生態保護工程,以及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京津風沙源治理、海洋牧場等重點生態工程,諸如此類的方式,進一步夯實保護基礎。
 

  到2020年底,生態保護紅線劃定面積佔比預計達到25%左右。目前,全國已經建立了由10個專項網和1個綜合監測管理中心組成的中國生物多樣性監測與研究網絡。
 

  化肥用量提前實現負增長,畜禽糞汙、秸稈綜合利用水平明顯提升;持續加強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以及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和溼地生態補償等方面的投入;每年生態環境質量良好的縣域所佔比例基本保持在50%以上,生態環境質量變好和保持穩定的縣域比例維持在90%以上。
 

  此外,在「世界環境日」「世界地球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世界溼地日」「防治荒漠化日」「國際森林日」等重要時間節點,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林業與草原等部門舉辦系列宣傳活動,調動了社會的廣泛參與性。
 

  在國際參與方面,我國深度參與《生物多樣性公約》進程,全力推動COP15成功舉辦,積極推進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
 

  並且多年來,建立廣泛的雙多邊合作交流機制,如與中外合作夥伴共同發起成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深化南南合作——中國在綠色經濟、國際環境公約履約等領域開展了一系列提高發展中國家環境管理能力的項目和活動,全球有80多個國家受益。
 

  想要了解更多「中國方案」,可查閱附件。
 

相關焦點

  •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呼籲攜手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新華社北京9月25日電(記者高敬、戴小河)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24日說,中方呼籲各方堅持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主動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利用調動資源,積極參與「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的制定進程,推動全球層面相關問題的妥善解決。
  • 生態頭條 | 凝聚共識 攜手共進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作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中國將以舉辦《生物多樣性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為契機,積極分享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踐與經驗,深度參與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合作,與各國一道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 關愛自然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從1972年確定這一提升全球環保意識、鼓勵相關環保行動的節日以來,世界環境日得到全球數億人們的響應和支持。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是「關愛自然,刻不容緩」,倡導人們重點關注生物多樣性,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 凝聚共識 攜手共進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生物多樣性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關係人類福祉和未來。作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中國將以舉辦《生物多樣性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為契機,積極分享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踐與經驗,深度參與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合作,與各國一道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 凝聚共識攜手共進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生物多樣性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關係人類福祉和未來。作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中國將以舉辦《生物多樣性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為契機,積極分享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踐與經驗,深度參與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合作,與各國一道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 全球共建生態文明-地球生命共同體與人類的未來:公眾科學素質與...
    全球共建生態文明-地球生命共同體與人類的未來:公眾科學素質與生態文明建設專題論壇分論壇第六場!,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承辦的2020年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公眾科學素質與生態文明建設」專題論壇線上分論壇第六場「全球共建生態文明-地球生命共同體與人類的未來(Building Glob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A Community for All Life on Earth and the Future for Mankind)」將於12月4日(周五
  • 生態環境部答澎湃: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五大經驗可與世界分享
    9月25日,外交部和生態環境部共同舉行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中方立場文件媒體吹風會。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司長賈桂德和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崔書紅圍繞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中方立場文件——《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中國在行動》答記者問。
  • 推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宇宙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共有一個家園。為實現人類永續發展,我們需要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地球,一個清潔美麗的地球,一個開放包容的地球。今年,中國將在昆明舉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這次大會將制定「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繪製未來10年生物多樣性保護藍圖。我們要攜手努力、抓緊行動,確保大會取得積極成果,共啟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新進程,推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 外交部生態環境部舉行聯合吹風:氣候雄心峰會展現三方面雄心
    外交部生態環境部舉行聯合吹風:氣候雄心峰會展現三方面雄心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於瀟清 2020-12-15 17:09 來源:澎湃新聞
  • 生物多樣性保護 • 專家談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生態系統保護與...
    生物多樣性保護 • 專家談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生態系統保護與恢復的中國經驗 2020-10-12 0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城市生物多樣性框架研究: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達成人與自然新共識
    作者: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清華同衡生態城市研究所2020年6月29日,由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深圳市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與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撰寫的《城市生物多樣性框架研究》報告正式對外發布。
  • COP15「水滴」形狀會標發布 大會主題為「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
    1月9日,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與《生物多樣性公約》(以下簡稱《公約》)代理執行秘書伊莉莎白·穆雷瑪女士,在京共同發布202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會標。據悉,會標的設計理念來源於中國的剪紙藝術和印章文化。
  •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
    本報訊 主題為「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將於明年在雲南昆明召開。《生物多樣性公約》執行秘書克裡斯蒂娜·帕斯卡·帕梅爾女士在昆明接受了中央駐滇、雲南省和昆明市20餘家媒體記者集體採訪。
  • 生態環境部氣候司司長: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發生歷史性變革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在聯合國氣候變化馬德裡大會上表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一系列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李高是在「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故事」邊會上作出上述表述的。該邊會由中國新聞社和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聯合主辦。
  • 保護生物多樣性,共建生命共同體 (四)
    保護生物多樣性,共建生命共同體 (四) 2020-10-08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鹹寧十部門聯合開展雲直播活動
    香城都市報訊(記者陳志茹 通訊員明聰)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活動主題為「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我市被選定為湖北省5.22國際生物多樣性主題宣傳雲直播活動四個直播點之一,當日,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市農業農村局、市林業局、市科協等九部門在潛山森林公園廣場開展「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宣傳雲直播活動。
  • 2020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生態文明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將在雲南昆明舉辦,這是聯合國首次以「生態文明」為主題召開全球性會議,今年的主題為「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生態系統類型多樣,高等植物3.6萬餘種,居全球第三。脊椎動物7300餘種,佔世界總種數的11%,其中哺乳動物673種,居世界首位。同時我國也是生物多樣性上威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生態環境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的全球生態環境治理理論體系,既重視中國國內生態環境,也強調中國在全球生態環境治理中的作用。這一理論體系的形成,不僅對中國的綠色發展意義重大,也正推動全球生態環境治理合作的形成。
  • 生命共同體:中國環境倫理的新理念
    這一重要論述,喚醒了人類尊重自然、關愛生命的意識和情感,喻示了人與自然關係的倫理考量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深遠影響,開啟了新一輪在環境倫理語境中對自然價值觀、理想人格、美德倫理、公平正義的探討,為推進綠色發展和美麗中國建設提供了行動指南。
  • 外交部與生態環境部共同舉辦習近平主席出席氣候雄心峰會媒體吹風會
    本文轉自【外交部網站】;2020年12月15日,外交部和生態環境部共同舉行習近平主席出席氣候雄心峰會媒體吹風會。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司長賈桂德和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就習近平主席出席氣候雄心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答記者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