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自然的力量 | 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2020-09-29 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導讀: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全人類的高速發展按下了暫停鍵,使我們對於生活和經濟發展模式進行了深刻的反思。人類必須意識到目前全球所面臨的各種危機愈演愈烈,正在摧毀著人們的生活和生計,影響著全球經濟與安全態勢。在這樣的危惙之際,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 NbS)正是解決這些危機的良方。為了讓全社會全面系統地了解自然的力量,大自然保護協會(TNC)計劃通過系列的長文來「解鎖自然的力量」,進行深度科學分析和經典案例分享,讓大家充分地了解什麼是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其所具有的核心價值以及如何將其應用到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水資源管理、可持續農業和草原管理、減災防災等領域。


攝影:Carlos Forero

地球告急:全球所面臨的幾大危機

目前全球所面臨的各種危機不斷升級,人類與環境的關係持續惡化;人類和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可能正在接近一個災難性的臨界點(IPCC,2018)。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極端天氣事件、水資源危機、自然災害、糧食安全等危機,將給人類生存帶來嚴重後果,造成食物短缺,衛生系統和全球供應鏈癱瘓等重大影響(WEF,2020)。


氣候危機

攝影:Jocelyn Augustino/FEMA

氣候問題已成為全球面臨的最大挑戰(WEF,2020)。全球氣候變暖以及嚴重的高溫、熱浪、洪澇、乾旱、風暴等惡劣天氣正在發生。人類活動引起的碳排放使全球地表平均溫度上升約1oC(IPCC, 2018),如果不積極採取減排措施,到本世紀末全球升溫幅度有可能將超過4oC,這將引發一系列的生態問題並使各種惡劣天氣的強度和頻率及其災難性影響呈指數上升趨勢。經濟學人智庫(EIU)表示,預計到2050年,氣候變化的經濟影響將使全球GDP下降3%,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7.9萬億美元。

環境和生物多樣性危機

全球監測數據顯示生物多樣性消失的速度要高出1000萬年來平均速度的數千倍(WEF,2020),自1970年以來野生動物種群的數量平均下降了60%,受人類活動的影響,地球上100萬物種正面臨滅絕的危險 (IPBES, 2019)。自1990年以來約4.2億公頃的森林(FAO,2020),50%的珊瑚礁(Hayley, 2019),70%的溼地(IUCN,2019)正在退化或消失。

水資源危機和糧食安全危機

攝影:Nick Hall

1960年到2014年,全球用水量增加了250%,水源汙染、人口增長、工農業生產和氣候變化等因素,使全球正在面臨嚴重的水資源危機,地球上的許多地方已經出現了「水荒」。而水資源短缺是制約糧食生產的主要限制因素,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乾旱等,對全球糧食生產造成較大影響。目前全球超8億人正處在飢餓中,發展中國家仍是飢餓人群集中之地。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90億以上,糧食需求將增加50%,使糧食安全問題更加嚴峻。


應對全球危機--應最大限度發揮自然的力量

面對危機,我們迫切需要創新的解決方案,我們必須要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最大限度地發揮自然的力量;從對自然資源無序的開發和利用,逐漸轉變到尊重自然、「與自然合作」的思路。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 NbS),科學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將會對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水資源管理、糧食危機、社會經濟發展等重大挑戰發揮積極有效的推進作用。利用自然的力量、增加對NbS的投資,現在很多環境與社會問題都有望得到順利解決,而且可以帶來諸多的收益。

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攝影:張小全/TNC

NbS是近十年提出的新概念,目前對於NbS有多種定義和解讀。例如,歐盟認為 NbS 是指「受自然啟發、由自然支持或仿效自然的行動」,其目的是幫助社會可持續地應對面臨的一系列環境、社會和經濟挑戰(EU,2015)。IUCN將NbS定義為「通過保護、可持續管理和修復自然或人工生態系統,從而有效和適應性地應對社會挑戰、並為人類福祉和生物多樣性帶來益處的行動」。熱帶雨林聯盟側重於森林生物群區的韌性,世界銀行主要將NbS用於災害風險管理等。NbS與其他密切相關的概念也常常被混用,如基於自然的氣候解決方案(NCS)、綠色基礎設施(GI)、基於生態系統的適應(EbA)等,導致了對NbS概念及其實際應用的混淆。

TNC認為,NbS是積極地利用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應對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危機與風險,從而助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一個整體概念。一系列基於生態系統的手段,如EbA(基於生態系統的適應)、基於生態系統的災害風險減緩(Eco-DRR)、自然或基於自然的基礎設施(EI)、綠色基礎設施(GI)和基於自然的氣候解決方案(NCS),都屬於這一整體範疇。NbS也包括基於生態系統的原則在農業實踐、糧食系統和水資源管理方面的應用。一個NbS解決方案可以應對一個或多個挑戰,滿足一個或多個社會需求,但它必須對自然產生淨效益。

NbS強調充分利用生態系統所能提供的供給(食物、纖維、潔淨水、燃料、醫藥、生物化學物質、基因資源等)、調節(調節氣候、空氣品質調節、涵養水源、淨化水質、水土保持等)、支持(養分循環、土壤形成、初級生產、固碳釋氧、提供生境等)和文化服務(精神與宗教價值、娛樂與生態旅遊、美學價值、教育功能、社會功能、文化多樣性等)功能,來應對目前人類社會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威脅,同時帶來多種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如降低基礎設施成本、創造就業、促進經濟綠色增長、提升人類健康和福祉等。目前人類大大低估了其服務功能、價值和潛力。


NbS--解鎖自然的力量,應對全球挑戰

NbS在應對全球危機中具有巨大潛力,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並具有極高的成本效益。最新報告顯示,在新冠疫情後基於自然的綠色經濟復甦可創造4億個就業崗位(WEF,2020)。每1歐元的生態恢復投資可產生27.38歐元的回報(Verdone和 Seidl,2017),每1百萬歐元的生態恢復投資平均可產生29.2個工作崗位,是油氣行業的6倍(BenDor等,2015)。

攝影:Ariana Lindquist

NbS 與生物多樣性具有深度協同效應。一方面生物多樣性是NbS實踐的重要基礎,要在NbS設計和實施中充分考慮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境營造,如使用本地物種進行生態恢復、近自然林業和土地管理、混交造林、農田管理中的間混套作;一方面NbS的科學實踐又是提高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推手,無論是在城市、鄉村還是自然保護區,NbS都給了我們創新的思路和方法來應對生物多樣性危機及其帶來的社會挑戰(Melissa et al., 2019)。

NbS 還能夠為應對氣候變化提供創新解決方案。例如通過對生態系統的保護、恢復和可持續管理獲得的減排增匯量,能夠為實現《巴黎協定》目標貢獻30%左右的成本有效的減排潛力或貢獻320億噸的減排量(UNEP,2019)。科學有效的利用生態系統及其服務功能幫助人類和野生生物積極適應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和挑戰(Griscom 等, 2017)。預計到2030年NCS每年可增加250億-900億美元的經濟收益。

NbS在應對自然災害、水資源和糧食危機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森林、溼地和洪泛平原等「自然基礎設施」可大大緩解自然災害和氣候風險。相對於傳統的單一的水利工程、海堤等「灰色」基礎設施,NbS可以作為工程措施的補充或在一定條件下成為替代方案,提升防災減災效果和可持續性(GCA,2019)。每年投入420億-480億美元用於水源地的保護和恢復,至少可以改善14億人的供水安全(Abell等,2017)。輪作、免耕、覆蓋作物種植等,可提升土壤健康,節約用水的同時,保障糧食安全。

攝影:Bridget Besaw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我們的危機源於無意識的逆轉自然規律,
我們的幸運源於自然
蘊涵的無限可能。

NbS帶來了自然保護領域的創新與變革的方向,但是也面臨科技發展、實踐經驗改良以及資金籌措等多個挑戰。NbS的實踐落地急需包括政府相關部門、企業領導者、民間機構和社會公眾等多方力量的參與。我們相信,NbS的規模化實施將為世界各地的社區帶來環境、社會和經濟效益。將自然的力量融入商業和發展,對於創建一個滋養和維持所有生命的更健康的地球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Abell, R. et al. TNC, 2017, Beyond theSource, op. cit.

BenDor T, Lester TW, Livengood A, et al.2015. Estimating the Size and Impact of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Economy.PLoS ONE 10(6): e0128339. doi: https://10.1371/journal.pone.0128339

Cohen-Shacham, E., G. Walters, C. Janzen, S.Maginnis (eds). 2016. Nature-based solutions to address global societalchallenges. Gland, Switzerland: IUCN.https://www.iucn.org/commissions/commissionecosystem-management/our-work/nature-based-solutions

EU (European Union), 2015. Towards an EUresearch and innovation policy agenda for nature-based solutions &renaturing cities [R/OL].https://publications.europa.eu/en/publication-detail/-/publication/fb117980-d5aa-46df-8edc-af367cddc202

FAO, 2020. Global Forest Resources Assessment2020 – Key findings. Rome. https://doi.org/10.4060/ca8753en

GCA(Global Commission on Adaptation), 2019.Adapt now: a global call for leadership on climate resilience.https://gca.org/global-commission-on-adaptation/report.

Grill, G., Lehner, B., Thieme, M. et al.Mapping the world’s free-flowing rivers. Nature 569, 215–221 (2019).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19-1111-9

Griscom, B. W. et al. 2017. Natural climatesolu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Harvey, F. 2019. 「One Climate Crisis DisasterHappening Every Week, UN Warns」. The Guardian. https://www. 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19/jul/07/one-climate-crisis-disaster-happening-everyweek-un-warns

Hayley Warren, 2019. Half the World’s CoralReefs Already Have Been Killed by Climate Change. Bloomberg.https://www.bloomberg.com/graphics/2019-coral-reefs-at-risk/

IFPRI, 2016. Global Nutrition Report 2016:From Promise to Impact – Ending Malnutrition by 2030.

IPBES, 2019.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of theglobal assessment report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of theIntergovernmental Science-Policy Platform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Services. IPBES secretariat, Bonn, Germany. 56 pages.

IPCC, 2012. Managing the Risks of ExtremeEvents and Disasters to Advance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A Special Report ofWorking Groups I and II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K, and New York, NY, USA, 582 pp.

IPCC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Change), 2018. Global Warming of 1.5°C.An IPCC Special Report on the impacts ofglobal warming of 1.5°C above pre-industrial levels and related globalgreenhouse gas emission pathways, in the context of strengthening the globalresponse to the threat of climate chang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ffortsto eradicate poverty.

IUCN. 2019. Call for Wetland Decade under the UN Decade on Ecosystem Restoration(2021-2030).https://www.iucn.org/news/water/201903/call-wetland-decade-under-un-decade-ecosystem-restoration-2021-2030

Melissa R. Marselle , Jutta Stadler, HorstKorn, et al. 2019. Biodiversity and Health in the Face of Climate Change.Springer Open. https://doi.org/10.1007/978-3-030-02318-8

Sciences, 114(44), pp. 11645 LP – 11650. doi:10.1073/pnas.1710465114.World Economic Forum, 2020. 2020 Global Risks Report,https://www.weforum.org/reports/the-global-risks-report-2020

Sonneveld, B.G.J.S. Merbis, M.D. Alfarra, etal. 2018. Nature-Based Solutions for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and foodsecurity. FAO Land and Water Discussion Paper no. 12. Rome, FAO. 66 pp.

Verdone, M. and Seidl, A. 2017. Time, space, place, and the Bonn Challengeglobal forest restoration target」, Restoration Ecology, Volume 25, Issue 6,November 2017. Available at: https://doi.org/10.1111/rec.12512

WEF (World Economic Forum), 2020. The GlobalRisks Report 2020.

相關焦點

  • 從自然中來,到自然中去——生態文明建設與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進入21世紀,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作為一種新的理念在歐洲呼聲日漸高漲,這種方法顛覆了以往片面依賴技術手段實施生態治理的認知,提倡依靠自然的力量應對風險,著眼於長期可持續發展目標,為協同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供了新思路。
  • TNC: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在應對氣候變化中不可或缺
    COP25期間,大自然保護協會(TNC)國際氣候政策主任約翰威爾迪克(John Verdieck)受邀參加了由中國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主辦,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承辦的以「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為主題的中國角邊會。
  • 2020年第3期「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與城市韌性」
    自2008年以來,世界銀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及歐盟等組織相繼提出與「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BS)相關的提案並不斷完善其定義,以期通過保護、可持續利用和修復自然的或被改變的生態系統,在應對嚴峻的社會挑戰的同時,為人類提供福祉、保護生物多樣性。
  • 解鎖自然的力量|提升生物多樣性
    本期解鎖自然的力量系列長文將重點解讀: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 在提升生物多樣性方面的作用。全球生物多樣性危機豐富多樣的生物,是地球經過幾十億年演變進化的結果,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基礎。自然對人類的貢獻至關重要,大多數不能被完全替代,有些甚至是不可替代的。
  • 中國TNC首席代表馬晉紅:應對氣候變化 解鎖自然力量
    日前,CEGA(China Environmental Grant makers Alliance)環境資助者網絡舉辦專場沙龍活動,對被列為應對氣候變化的九大行動領域之一的「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NBS)進行了探討。
  • 地球的一半︱以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應對氣候變化
    IC  資料圖合理且充分地利用我們身邊的大自然,這種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多種方式中有效且最具經濟效益的方法之一。而且在用低成本方式解決氣候變化引發的問題的同時,還能帶來額外的收益。近年來,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引起了廣泛關注,2019氣候行動峰會上,中國在挪威、斐濟和紐西蘭的支持下,成為了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六個優先行動之一)的牽頭國家。
  • 「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於自然解決方案」線上專題研討會召開
    2020年4月29日,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ICCSD)組織召開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於自然解決方案」專題研討會,拉開了ICCSD近期組建的「基於自然解決方案(NBS)」合作平臺的序幕。中國有很多成功的實踐以及優秀的案例,可以為全球推進NBS提供中國智慧與方案。ICCSD副研究員楊秀系統介紹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於自然解決方案」合作平臺的背景,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BS)所面臨的挑戰,以及合作平臺推進的總體思路。
  • 解鎖自然的力量 | 減緩氣候變化
    本期解鎖自然的力量系列長文,將詳細闡述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在減緩氣候變化方面的作用。除了在排放行業採取更強有力的減排措施外,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bS)能夠為實現《巴黎協定》的控溫目標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NbS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作用尚未受到足夠的重視,目前僅吸引了全球不到3%的公共氣候資金(Buchner等,2012)。
  • 解鎖自然的力量 | 減緩氣候變化
    本期解鎖自然的力量系列長文,將詳細闡述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在減緩氣候變化方面的作用。  除了在排放行業採取更強有力的減排措施外,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bS)能夠為實現《巴黎協定》的控溫目標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NbS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作用尚未受到足夠的重視,目前僅吸引了全球不到3%的公共氣候資金(Buchner等,2012)。
  • ...上論壇:以「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應對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化危機
    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對於正確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係,充分認識人類賴以生存地球家園的生態價值,有效利用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應對氣候變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中國生態保護紅線的做法與經驗是值得推廣的。
  • 氣候談判「間隔年」:解鎖自然力量 應對氣候危機
    早在2017年,大自然保護協會(TNC)聯合15家機構的研究證實,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能夠幫助各國完成2030年減排目標的30%以上。「自然」既是氣候變化影響的「受害者」,又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陣地」。為了減緩或者壓低隨著經濟快速復甦帶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報復性反彈速度與幅度,我們需要推動可持續的、兼顧經濟發展和氣候、環境保護的經濟刺激綠色方案的實施,即使COP26延期舉辦也不能削弱我們應對氣候變化的雄心和決心,我們更需要在 NDC 和相關政策制定中重視並充分發揮自然的作用。
  • 「會議預告」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可持續廢水管理的綠色基礎設施
    【會議】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可持續廢水管理的綠色基礎設施【日期】2020年12月3日淡水、海洋和沿海生態系統正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因為它們被人類利用和人為汙染在這種背景下,關注自然及其恢復能力,以應對水資源短缺、汙染和氣候變化等挑戰,已變得必要而明智。這些解決方案是「基於自然的」。例如,人工溼地可以幫助我們處理廢水,而不必重複使用傳統的處理系統。通過重力、沙子和礫石對含灰水的處理和再利用是另一個例子,說明了自然如何通過將廢水用於城市綠化、重新造林和造林,甚至用於地下水補給,來幫助我們賦予廢水另一種生命。
  • 歐盟創新型自然解決方案加速海水油漬汙染清除
    世界海岸廣泛分布的渡假聖地進入旅遊旺季,沿岸海水的汙染物清除,除利用傳統的物理化學隔絕方法外,特別是浮在海水表面的洩漏油漬薄層的清除,因為需要花費太多時間,必須找到行之有效的快速解決方案。    截止目前,研發團隊主要採用加速海洋微生物自然「消化」油漬進程的方法,已獲得多項科研成果。
  • 每周AI應用精選:虹膜識別解決方案;基於深度學習人臉識別方案等
    每周三期,詳解人工智慧產業解決方案,讓AI離你更近一步。解決方案均選自機器之心Pro行業資料庫。方案1:虹膜識別解決方案解決方案簡介:虹膜識別技術是基於眼睛中的虹膜進行身份精準識別,應用於對身份認證安全強需求或高度保密需求的場所。
  • 溼地保護: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自然解決方案
    事實上,溼地保護能夠成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這一重大問題的自然解決方案。溼地是重要的「儲碳庫」在人們的印象中,沼澤是一種熟悉的溼地類型。其實,有定義指出,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性或暫時性的沼澤地、泥炭地和水域地帶,帶有靜止或流動、淡水或鹹水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海域都可以稱為溼地。
  • CNCC 2019 | 劉群:基於深度學習的自然語言處理,邊界在哪裡?
    他從自然語言處理基於規則、統計到深度學習的範式遷移出發,探討了深度學習方法解決了自然語言處理的哪些問題以及尚未解決哪些問題。劉群教授認為尚未解決的這些問題最終是由深度學習的四大邊界——數據邊界、語義邊界、符號邊界和因果邊界所共同造成的。要想在這些尚未解決的問題上尋找突破,需要從深度學習的這些邊界出發,去探索新的解決方案。
  • 人與自然互動(一)——好處
    越來越多的經驗證據表明,與自然的互動給人們帶來了很多好處。這些好處包括生理、心理、精神、認知、社會和物質等多維度。這些互動是連接自然(包括生物多樣性)與人、推進公共健康基於自然解決方案,是目前主導的基於技術解決方案的有力補充。
  • 實踐入門NLP:基於深度學習的自然語言處理
    特別是最近兩年,基於深度學習的自然語言處理逐漸取得了一定進展,在人機對話、問答系統、語言翻譯等方向的應用也一直是自然語言處理中的熱門話題,而這些應用的實現,基本依賴於底層技術和模型的進步,再加上自然語言處理領域也算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行業,自然語言處理的未來發展對於很多相關學科和方向都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 無需鍵盤的自然輸入!Facebook分享Quest研究成果
    在下面這篇博文中,這家公司將介紹研究人員是如何為Quest「解鎖」同類產品中的首款手部追蹤解決方案,並分享關於文本輸入的研究進展。對於自然地做事,目前沒有任何其他方式能夠比擬人手。與生俱來的本能,強大的適應性,以及被億萬人理解,雙手一直都在幫助我們完成日常任務、創造性工作、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所有事情。可以說,雙手是大多數活動的理想輸入。但當FRL Research於五年多前開始為VR探索手部追蹤的時候,業內尚未出現消費者質量的裸手追蹤。團隊面臨的挑戰是從零開發這項技術,並通過創建一個基於人手的新界面來讓虛擬實境變得更加親民。
  • 《徵服自然》 一部人與自然交戰啟示錄
    歷史的今昔對比,讓我們不禁發問,到底是什麼力量馴服了萊茵河?事實上,對萊茵河的馴服只是過去兩百多年來德國人改造自然環境、拓寬生存空間的歷史畫卷中的一個片段。  從駕馭自然管窺人類統治實質  「從人類對自然的駕馭,可以管窺人類統治的本質。」普魯士徵服奧德布魯赫沼澤的歷史即是例證。對普魯士王國而言,改造蠻荒之地、解決河堤之患,既是吸取三十年戰爭的歷史教訓,也是出於開拓土地、為騎兵提供給養的現實需要。  18世紀,荷蘭人排水造田、墾殖土地的技術福澤歐洲各國,也為普魯士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