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院士江城共話「全球健康」探討新冠病毒疫情防控進展,疫苗待深入研究,新藥在臨床試驗

2020-11-14 楚天都市報

陳孝平院士致詞

高福院士進行學術演講

韓忠朝院士接受採訪

楚天都市報記者 鄭晶晶 李曼英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中燦

昨日,在漢召開的第二屆世界大健康博覽會進入第二天,以「全球健康,共享未來」為主題的院士論壇成為焦點。包括2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內的7位國內外醫學院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和交流醫學科研,特別是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的最新動態和最新進展。論壇吸引了近千名醫學專家參加。

國內外科學家協力共同抗疫

來自同濟醫院的陳孝平院士,代表武漢醫學會對出席論壇的嘉賓和朋友表示誠摯歡迎。

作為武漢醫學會會長,今年8月,陳孝平院士在漢領銜成立了全國首個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加快推動疾病預防關口前移。

陳孝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各國科學家協力尋求抗疫之道,在治療、藥物和疫苗研發、防控等多個重要領域開展科技攻關和跨國合作。醫學科學工作者肩負著全球健康的時代重任,當以生命的名義秉持攜手努力、開放合作的理念,搭建多層次、跨領域的交流平臺,積極推動國際合作,促進相互了解,守望相助,共同應對人類面對的各種風險挑戰,共建美好地球家園。

陳孝平院士表示,武漢醫學會將與國際醫務人員攜手合作,以對人民的赤誠和對生命的敬佑,詮釋醫者仁心和大愛無疆,做全球健康的推動者和參與者。

新冠疫苗仍面臨多項未知

「謝謝在座的各位,武漢人民是偉大的人民,湖北人民是偉大的人民。」昨日的院士論壇現場,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以《COVID-19:預防、控制和疫苗開發》為題進行學術演講,在演講開始不久,他深深鞠躬致敬,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高福表示,在中國的疫情防控經驗中,「強基層」非常重要。中國能夠很快地、非常主動地把每一個病例找到,把密切接觸者隔離;同時,能利用很好的測序技術把病毒找到……這些,都跟廣大醫務工作者、疾控系統工作人員、社區工作者等的付出密不可分。

如今,新冠肺炎疫苗備受世界各國關注。高福表示,目前的新冠肺炎疫苗大概有滅活疫苗、弱毒疫苗等七類。他本人參與研究的滅活新冠肺炎疫苗,三期臨床試驗結果也即將揭曉。

不過,高福也表示,疫苗工作做完以後,還留下了好多科學問題,「比如,注射新冠肺炎疫苗後,產生的抗體與保護是什麼關係?你的血液裡邊有中和抗體,這個中和抗體能保護你嗎?中和抗體能到肺臟嗎?這種抗體能持續多久?疫苗該如何接種,肌肉注射還是呼吸道鼻噴……」他表示,這些問題都是在疫苗的工作做完以後,暫不明晰、有待思考解決的,目前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立冬之後天氣逐漸轉冷,高福表示,流感和新冠肺炎混在一起,也是今年冬天我們將面臨的最大的挑戰。

抗新冠病毒幹細胞新藥正臨床試驗

昨日論壇上,法國國家技術科學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血液病醫院(血液學研究所)教授、原院(所)長韓忠朝在接受楚天都市報記者採訪時,也談到了目前正在進行研究的一些治療新冠肺炎的新方法。

韓忠朝表示,血液裡有很多細胞,比如說有一種自然殺傷細胞,經過體外的培養可用來治療新冠病毒,在國際上已經有30多個臨床實驗在進行之中。新冠肺炎患者在治癒後2至4個星期之間,所捐獻的血漿,治療效果都比較好。

還有一種間充質幹細胞,在治療新冠病毒上也非常有效,我國在全世界率先用它治療新冠病毒。韓忠朝還表示,目前一種抗新冠病毒的幹細胞藥物已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正在進行臨床試驗。

相關焦點

  • ...探討新冠病毒疫情防控進展,疫苗待深入研究,新藥在臨床試驗
    包括2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內的7位國內外醫學院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和交流醫學科研,特別是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的最新動態和最新進展。論壇吸引了近千名醫學專家參加。 國內外科學家協力共同抗疫 來自同濟醫院的陳孝平院士,代表武漢醫學會對出席論壇的嘉賓和朋友表示誠摯歡迎。
  • 繼陳薇院士之後,全球第三款新冠疫苗獲批進入臨床試驗!
    自新冠肺炎(COVID- 19)疫情爆發以來,世界各大學術研究機構以及生物醫藥公司便相繼開展了對新冠病毒(SARS-CoV-2)疫苗的研發工作。2020 年 4 月 6 日,Inovio Pharmaceuticals 公司宣布,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接受了該公司為新冠病毒候選 DNA 疫苗 INO-4800 遞交的新藥臨床試驗(IND)申請。
  • 已有疫苗遞交臨床試驗申請,國內新冠病毒藥物疫苗研發進展如何?
    已有研發較快的機構向國家藥監局滾動遞交臨床試驗申請材料、並且已經開展臨床試驗方案論證、招募志願者等相關工作。待國家藥監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審批後,開始臨床試驗。這場發布會披露了國內當前新冠病毒疫苗、藥物研發的最新進展。據介紹,已有疫苗研發較快的機構向國家藥監局滾動遞交臨床試驗申請材料、並且已經開展臨床試驗方案論證、招募志願者等相關工作。這被形容為「重要進展」。有參與疫苗評審的專家向南都透露,一款以腺病毒為載體的新冠病毒疫苗已於昨日(3月16日)進行臨床前評審,「評審結果很好」。
  • 一周醫藥業情報 | 新冠疫苗研發開始臨床試驗;默沙東確定分拆新...
    美國生物科技公司莫德納(Moderna)表示,該公司已對首名參與第一階段臨床試驗者使用了針對新型冠狀病毒開發的mRNA疫苗mRNA-1273。第一階段的研究是評估mRNA-1273的三個劑量水平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共有45名健康成年人將參與這項研究。 強生希望11月進行新冠疫苗臨床試驗。
  • 免疫學專家:病例銳減 新冠疫苗臨床試驗或移海外
    在全球範圍內,一場新冠疫苗研發的國際競賽早已激烈展開。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21日,全球共有51個候選疫苗在研發,其中有兩家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同一天,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與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下稱「康希諾」)聯合開發的重組新冠疫苗(腺病毒載體)也通過了臨床研究註冊審評,進入I期臨床試驗,目前首批接種了該疫苗的志願者已經結束了14天隔離期。對於重組新冠疫苗研發團隊而言,I期安全性試驗只是萬裡長徵的第一步。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將走向何方?是否會像當年SARS疫苗研發一樣因病毒忽然消失而告終?
  • 陳薇院士團隊新冠疫苗獲得專利!
    在轉基因小鼠上的研究顯示,該疫苗單次免疫14天後能夠明顯降低肺組織內部的病毒載量。最讓人激動的是,這種疫苗製備快速簡便,可在短期內實現大規模生產,用於應對突發疫情。該疫苗的專利申請是由軍科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及康希諾生物聯合申報的新冠疫苗專利申請,此次被授予專利權,標誌著我國首個新冠疫苗專利的誕生。
  • 無症狀攜帶者在疫情中承擔怎樣的角色?多學科專家共論新冠病毒與...
    3月27日,「病毒演變、進化、傳播的基礎研究與防治實踐(從SARS到COVID-19)」研討會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辦。曾在SARS一線開展研究並取得了卓越成效、長期從事病毒基礎研究和相應疫苗研發,以及當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救治一線的知名院士、專家等多位重量級嘉賓,從多學科、多角度探討新冠病毒和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
  • 中國免疫學會理事長:病例銳減,新冠疫苗臨床試驗或移海外
    伴隨著國際疫情的嚴峻形勢,新冠病毒疫苗的研製愈加緊迫。在全球範圍內,一場新冠疫苗研發的國際競賽早已激烈展開。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21日,全球共有51個候選疫苗在研發,其中有兩家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 新冠疫苗預計4月中旬臨床試驗,對於疫苗,我們要了解什麼?
    新冠疫苗預計4月中旬臨床試驗在今天下午舉行的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新聞發布會上,市科委透露:為應對疫情,加快推進科研攻關,上海聚焦「臨床診治」「藥物和疫苗」「病原學與流行病學」「醫療器械及診斷檢測試劑其中,抗體新藥研發取得積極進展;通過178萬樣次化合物的篩選,得到了一批活性化合物;多路線部署推進的疫苗研發均取得良好進展,mRNA疫苗,已啟動靈長類動物毒理和藥效預實驗,預計4月中旬臨床試驗;病毒樣顆粒(VLP)疫苗,小鼠免疫實驗已產生特異性抗體。為什麼我們需要疫苗?
  • 前沿研究丨陳薇院士:新冠疫苗研製面臨的挑戰
    新冠病毒肺炎大流行仍在持續,快速開發新冠病毒疫苗已成為當務之急。目前全球有超過160種SARS-CoV-2疫苗正在開發,其中6種病毒載體疫苗、6種mRNA疫苗、4種DNA疫苗、8種重組蛋白疫苗和5種滅活病毒疫苗,共29種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 中國全面回應新冠疫苗最新進展:已有13個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共接種...
    【環球時報記者 趙覺珵】隨著北半球進入秋冬季節,全中國上下都在警惕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彈,而降低風險的最有效辦法之一就是疫苗。目前,多種中國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均已進入III期臨床試驗階段的最後衝刺階段,部分疫苗的緊急接種也已經展開。
  • |新冠病毒|DNA|疫苗|-健康界
    疫情長期防控難度大,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經濟代價巨大: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嚴重,世界銀行8日發布2020年第6期《全球經濟展望》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或將使全球經濟陷入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預計全球經濟在今年收縮5.2%。
  • 「院士經濟」成為大健康產業新引擎
    11月14日,在武漢召開的第二屆世界大健康博覽會圓滿落幕。來自全球34個國家的1.3萬名嘉賓、1200家企業相聚武漢,4天展期內共吸引超過30萬人次進場。多項全球大健康新技術和新產品一一亮相,高峰論壇、院士論壇、產品推介會等配套活動同步舉行,醫療科技、基因測序、產業技術研究等27個大健康產業項目現場進行籤約。本報記者在現場見證了武漢「重啟」之後的此次盛會。
  • 新冠疫苗迎來「高光時刻」:全球新冠疫苗進展加速 中國已做好大...
    12月1日,江蘇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關於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採購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指出,為保障江蘇省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江蘇省將進行三款新冠疫苗的採購工作。另據《華西都市報》11月23日報導,四川省也已經開始了新冠疫苗的採購工作,今後預計將有更多人緊急接種上新冠疫苗。從目前地方的價格看,在試點中,多地是每支200元。
  • 李湛:全球新冠疫苗研發展望
    來源: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作者:李湛作者:李湛、劉亞洲(李湛為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中山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摘要全球疫情持續爆發,新冠疫苗成為關鍵變量:當前距WHO確認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已經約6個月時間,各國的防控目標、防控策略以及執行效果均已非常明確、同時全球多數國家的現存病例均處於較高水平,再結合新冠病毒本身的傳染能力
  • 頂尖專家雲集,共論病毒學發展!2020全國病毒學會議舉行
    ,全國醫學病毒學界專家學者挺身而出,在病原發現,溯源研究,診斷試劑、疫苗和藥物研發,臨床救治以及感染和致病機制研究等方面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敢於擔當,為國家和全球的疫情防控提供了堅實的科學技術支撐。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陳薇介紹了該團隊重組新冠肺炎疫苗試驗的最新進展。2020年3月16日,陳薇團隊的重組新冠疫苗在武漢啟動一期臨床試驗,這也是全球首個進入臨床研究階段的新冠疫苗。4月12日,疫苗二期臨床試驗啟動,8月11日,疫苗獲得國家專利,成為國內首個進入臨床獲得專利權的新冠疫苗。
  • 中國新冠疫苗阿聯緊急獲批,這國王儲參加臨床試驗,關於病毒...
    截至9月18日,全球新冠病毒感染確診病例突破3000萬大關。 世衛組織9月17日數據顯示,全球已有182個新冠候選疫苗,其中有36個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還有146個正處於臨床前研究。 全世界都在迫切期待有效和安全的疫苗到來。
  • 對付新冠病毒,新藥研發走到哪一步了
    本期邀請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GHDDI)主任、清華大學藥學院院長丁勝詳解抗病毒藥物研發,闡釋新藥研發的理念、手段和規律。新藥研發的背後有一套嚴謹的邏輯和科學機製作為支撐。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GHDDI)於2016年成立於北京,是由比爾·蓋茨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清華大學和北京市政府聯合發起成立的一個獨立運營、非營利性質的新藥研發機構。
  • 陳薇院士:對新冠病毒的認識在逐步深入 仍有未知需要探索
    陳薇說,我們對新冠病毒的科學認識尚在逐步深入過程中,還有很多未知需要去探索,同時要儘快補上此次疫情中暴露出的短板和不足,把後續工作過好。此前,陳薇和團隊已經對伊波拉病毒開展了多年的前瞻性研究。他們只用了短短4個月,就將世界首個2014基因型伊波拉疫苗推進到臨床試驗階段。為研發重組伊波拉疫苗,陳薇先後4次帶領團隊赴獅子山開展臨床試驗。在非洲開展臨床試驗困難重重,要面臨與伊波拉患者零距離接觸的危險,但是團隊裡沒有一個人退縮。最終,團隊研發的疫苗成為全球首個獲批新藥的伊波拉疫苗。
  • 陳薇團隊新冠疫苗三期臨床試驗結果公布
    澎湃新聞記者 趙思維2月8日晚,澎湃新聞從權威渠道獲悉,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團隊領銜與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聯合研發的我國重組新冠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