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不忘創新!星布斯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全球首推!

2021-01-08 今報網

  導語:2020年初,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一場與病毒較量的戰役在全球打響。疫情期間,湧現出了一批批為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抗爭在疫情一線的白衣天使,但還有一群人,他們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在大後方默默地做著後勤保障工作,研發出了一批批抗疫物資,保障著醫護和群眾的生命安全。為了解決這個世界難題,星布斯集團聯合浣星谷科技-燕山大學李青山教授科研團隊終於完成的使命。近日,星布斯科技集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發的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上市發布,為抗擊新一輪疫情做好了充分準備。

  12月31日下午,星布斯科技集團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全球首推暨慈善捐贈發布會在中國.贛州舉行。會議在贛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中國大健康產業合作峰會組委會的指導下舉辦,由星布斯科技集團主辦,江西赫耐特實業、江西浣星谷科技和江西酷騎實業共同承辦,贛州市慈善總會、華商頻道和贛州市贛商聯合會協辦。

  據了解,此次發布會向全球首次推出納米生物高科技技術成果,包括抗新冠病毒口罩、親膚殺菌液、冰鮮殺菌液、車用殺菌液等新材料應用產品,充分發揮星布斯企業的社會責任,全力配合打贏這場防『疫』戰,為全球抗疫增添了新力量。

  發布會現場,眾多領導嘉賓到場祝賀。中國「負氧離子之父」、燕山大學高分子材料系主任、燕山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高分子創新研究所所長李青山;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航天育種研究中心原總工程師曲建偉;中國大健康產業合作峰會組委會副主任、華商國際頻道主編任景濤;江西浣星谷科技總工程師黃方平;星布斯科技集團董事長曾華林、贛州市政協主席華旭明、贛州市慈善總會會長溫會禮、贛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梁丁盛等知名專家和市縣領導出席了此次發布會。

  發布會上,星布斯科技集團董事長曾華林、贛州市工商聯合會主席龔斌、寧都縣縣委常委黃繼蘋、中國「負氧離子之父」李青山院士先後發表了致辭。

  曾華林董事長在致辭中表示:此次發布的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是一款可以截斷病毒傳播的新利器,它具備過濾細菌、滅殺新冠病毒、反覆使用三效合一的功效。該口罩經過了權威檢測機構認證,其細菌過濾效率、病毒過濾效率、新冠病毒(SARA-CoV-2)殺滅率、冠狀病毒(HCoV-229E)殺滅率都達到99%以上,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常見細菌抑菌效果明顯。

  會上,李青山院士還就星布斯科技集團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的科研成果和納米生物材料與中草藥、負離子等如何融合進行了相關的科研成果分享,以及對融合後的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採用什麼樣的物理功能殺死各種病毒進行講解。

  隨後,李青山、曲建偉、任景濤、華旭明、龔斌、溫會禮、黃繼蘋、梁丁盛、曾華林、周智傑、黃方平、李小平多位領導上臺,為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全球首推舉行啟動儀式,一同見證了這款納米口罩的成功發布。

  會上還舉行了圓桌會談,黃方平總工程師對納米生物口罩做了詳細的講解和原理分析;贛州市工業信息化局局長梁丁盛對星布斯的社會責任予以肯定,也對高科技產業提出了新的發展建議;星布斯科技集團董事長曾華林分享了近期集團科研成果,並就未來企業科研規劃和大家進行探討。就大家所關心的在開發過程中碰到了哪些困難、政府對該項目和科研企業有什麼政策扶持,未來納米生物將如何發展成為健康產業用品及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整個產品如何突破和實現更大價值,李青山院士和任景濤主任進行了一一解答。

  此次發布會的成功舉行,讓世界各地群眾成功了解到了中國的科技成果,也讓這款口罩成功推廣到了世界更多地區,增強了人們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信心,對早日阻斷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恢復人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星布斯科技集團董事長曾華林也表示:星布斯科技將一如既往,憑藉優勢的產品和技術,在全國乃至世界範圍內創建遍布全球的營銷渠道及科學的運營體系,從而更好地為全球公眾營造健康的生活環境,打造高品質的健康生活,為世界醫療衛生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關焦點

  • 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首推 助力全球抗疫
    近日,由贛州市工信局、中國大健康產業高峰論壇組委會指導,星布斯科技集團主辦的星布斯——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全球首推暨慈善捐款發布會在中國贛州舉行。發布會上中國「負氧離子之父」李青山發表了致辭,李青山就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的科研成果和納米生物材料與中草藥、納米技術等如何融合進行了相關的科研成果分享,以及對融合後的納米生物.抗新冠病毒口罩採用什麼樣的物理功能殺死各種病毒進行講解
  • 「青島造」生物創新藥抗新冠病毒療效進一步被驗證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29日訊 「青島造」生物藥抗新冠病毒的作用及療效得到國際感染病專家的認可。「樂復能」的廣譜抗病毒活性,在臨床研究中得到進一步驗證,為「樂復能」用於各種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治療,奠定了研究的基礎,具有裡程碑意義。
  • 新冠病毒長這樣!我國科研人員揭示全球首個新冠病毒全病毒精細結構
    據國內媒體報導,近日,浙大一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蘭娟院士課題組與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李賽研究員課題組合作,揭示了全球首個解析真實新型冠狀病毒的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這對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的生物特性、疫苗設計、抗病毒藥物研發等具有重要意義。
  • 主動防護‖「集智抗病毒抑菌卡」助力新冠病毒疫情防控
    為民網訊 11月1日,國健投新媒體科技有限公司(為民網)與常德集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國健投新媒體將作為集智生物旗下抑菌類產品「抗菌抑菌卡」的全國獨家總代理,對「抗病毒抑菌卡」開展全球推廣宣傳,雙方將堅持合作共贏的理念,共同打造具有知名度的抗病毒抑菌系列品牌
  • 全球「大考」 共克新冠
    2020年7月,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前的石獅子被戴上口罩。 新華社記者 王迎攝新冠病毒囊膜表面的4個刺突蛋白。當這些蛋白質與人體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對接時,病毒就可以穿透細胞並在那裡繁殖。圖片來源: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研究所南非首個新冠病毒疫苗ChAdOx1開始I期臨床試驗。
  • 全球首個!我國揭示新冠病毒全病毒精細結構
    ,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析度,並原位揭示了刺突蛋白的天然構像及分布特徵,以及核糖核蛋白複合物在病毒體內的結構及分子組裝機制,對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的生物特性、疫苗設計、抗病毒藥物研發等具有重要意義。▲ 全球首個揭示新冠病毒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及核糖核蛋白複合物的分子組裝 | 圖源: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據介紹,冠狀病毒因其如日冕般外圍的冠狀而得名,病毒表面的這些冠狀物質叫做刺突蛋白,是一種糖蛋白,也是我們能看到的最直觀的病毒結構。它的作用就是感染細胞,可以說是病毒進入人體細胞的 「鑰匙」,如果沒有了刺突蛋白,病毒也就不具有感染性了。
  • 江蘇億茂口罩檢測通過,新冠病毒滅活率達99.19%
    這是中國防護口罩的標誌性事件,也是中國在世界抗擊新冠病毒疫情中的又一重大貢獻,而做到這項技術創新成果的正是位於江蘇宿遷的億茂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12月28日的報告中顯示,Eimo9580K型口罩抗新冠病毒活性率達到99.19%,抗病毒活性值為2.09,可見效果極佳。
  • 首個新冠病毒3C蛋白酶藥物高通量檢測細胞體系推出
    全球疫情告急,特效藥研發任重道遠。新冠病毒在全球的大流行目前已導致超過250萬人感染,逾17萬人死亡。針對新冠病毒的藥物發現以及機制研究是當前科技衛生領域的緊急任務之一。其中3C蛋白酶,即主蛋白酶(Mpro),它能夠識別特異性的酶切位點,將多聚蛋白前體剪切為多個非結構蛋白,最終組裝形成病毒的複製-轉錄酶複合體。因此3C蛋白酶成為新冠病毒中最具特徵的靶標之一,也是抗病毒藥物發現的熱點靶點之一。
  • 全球直面新冠「大考」!來看各國科研成績單
    圖源: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研究所德國研究機構發現神經纖毛蛋白1(NRP1)是一種可以促進新冠病毒進入細胞內部的因子。馬普生物物理學研究所發現一種抑制劑可雙管齊下抗新冠病毒,不僅能阻礙新冠病毒複製,還可以增強人體針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反應。尤利希研究中心利用虛擬篩選技術尋找能抑制新冠病毒的有效成分,最終篩選了大約10000個分子,其中雷洛昔芬在實驗室試驗中展示出了很強的活性。
  • 為什麼新冠病毒會全球大流行?
    新冠病毒 有很強的毒力,和極易播散擴散傳播力,而且在體外也有較久的存活力(起碼3天之內),易感並免疫力弱的個體被感染後,5~8天之內是毒力最強和最容易傳染他人的窗間區段,即使是此個體仍然處在潛伏期,仍然無症狀,「好好的」,也可以傳染病毒。同時還存在無症狀感染者,更是防不勝防。
  • ...病毒體內的結構及分子組裝機制,對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的生物特性...
    全球首個揭示新冠病毒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及核糖核蛋白複合物的分子組裝;9月14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蘭娟院士課題組與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李賽研究員課題組緊密合作,在國際權威學術雜誌《細胞》在線發表題為「Mole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SARS-CoV-2 virus」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首個解析了真實新型冠狀病毒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
  • 新冠病毒到底是從哪來的?
    新華社/紐西斯通訊社要還原新冠病毒傳播鏈,科學家還缺少一些「拼圖」,其中最關鍵一塊是常被稱為「零號病人」的首個感染者。「零號病人」是眾多疑問交匯處,對尋找中間宿主以及解答病毒如何從動物傳播給人類等疑問至關重要。
  • ...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對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的生物特性、疫苗設計...
    文 / 冷靜2020-09-16 17:29:42來源:FX168 【中國揭示首個新冠病毒全病毒精細結構】近日,在浙大一院李蘭娟院士課題組與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李賽研究員課題組合作下,近日,全球首個解析真實新型冠狀病毒的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被揭示
  • 海水中發現新冠病毒
    海水中發現新冠病毒據美國福克斯新聞1日援引美國《明星論壇報》消息稱,今年9月,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德盧斯分校的研究人員首次在海灘取樣的水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的痕跡」。,為了更好地了解新冠病毒如何在水中生存、以及是否會在水中傳播,自7月以來,該校研究人員已經從德盧斯的8個不同的海灘採集了水樣本,並進行了相關實驗。
  • 加速推進抗新冠病毒適應症開發 傑華生物蛋白質新藥臨床研究登上...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張敏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造成巨大衝擊。在此背景下,新冠藥物研發備受關注。近日,《國際感染病雜誌》發表樂復能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臨床研究論文,中國國家疾控中心病毒研究所測定,樂復能抑制新冠病毒的半效濃度EC50=0.05nM,靈敏度比瑞德西韋(EC50=770nM)高15000倍。記者注意到,樂復能全稱重組細胞因子基因衍生蛋白注射液,是傑華生物股份公司(GenovaInc.,以下簡稱「傑華生物」)治療B型肝炎的主要產品,是種以免疫療法為基礎的蛋白質新藥。
  • 英國科學家研發新冠病毒檢測口罩
    想在無症狀時就檢測出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或許你只需要戴個口罩。英國科學家將測試一種配有3D列印條狀物的口罩,這種條狀物可以吸收佩戴者呼氣中的微小液滴,其中可能帶有細菌或病毒感染的痕跡。將這些條狀物拿到實驗室進行檢測,就可以得出結果。
  • 廣州產納米口罩量產 濾膜孔徑比新冠病毒更小
    5月9日,廣州產新型納米濾材口罩正式對外發布,這款口罩是內地首個濾膜孔徑比新冠病毒更小的口罩,重複使用時長可達200小時以上。廣州市東泓氟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供圖中新網廣州5月9日電 (記者 許青青)廣州產新型納米濾材口罩產品9日正式對外發布,這款口罩是內地首個濾膜孔徑比新冠病毒更小的口罩,重複使用時長可達200小時以上,目前已經量產。
  • 英國開啟全球首個新冠病毒人體試驗!
    路透社報導稱,當地時間17日,英國成為全球首個批准新冠病毒「人體挑戰試驗
  • 全球首例!美國大猩猩感染新冠病毒
    全球首現非人靈長類動物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美國加州聖地牙哥野生動物園至少兩隻大猩猩11日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該動物園兩隻大猩猩6日出現咳嗽等症狀,工作人員隨即展開新冠病毒檢測,將它們的糞便送檢。5天後,美國農業部國家獸醫服務實驗室確認它們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為陽性。
  • 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結果發布;全國中高風險區域全部清零丨抗...
    中國團隊發布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安全有效鈦媒體5月7日消息,昨日,中國科學家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上率先發表了新冠病毒疫苗的動物實驗結果。此前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病原體被鑑定為SARS-CoV-2。由於該病毒的新穎性,需要迫切研究SARS-CoV-2特異的治療方法或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