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冠疫苗企業提產能 國產疫苗被多個國家訂購

2021-01-16 新浪財經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

本報記者 張敏

在全球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新冠疫苗在多國獲批上市,疫苗接種也提上日程。

隨著我國首個新冠疫苗附條件獲批上市,國家宣布新冠疫苗全民免費接種,新冠疫苗接種人群逐漸增多。1月1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介紹稱,自2020年12月15日新冠病毒疫苗重點人群接種工作實施以來,疫苗接種量已超1000萬劑次。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新冠疫苗已被多個國家訂購。1月13日,據新華社報導,印度尼西亞藥品食品監督管理局1月11日宣布,給予中國新冠疫苗緊急使用許可。目前已經有十多個國家宣布訂購中國的新冠疫苗。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新冠疫苗接種阻斷疫情蔓延的前提是有充足的疫苗供應。就目前公布的我國新冠疫苗有效率來看,需要接種多少人才能形成免疫屏障?在新冠疫苗接種需求大幅增長的背後,企業當前的產能如何?對此,《證券日報》記者進行了多方採訪。

分批進行新冠疫苗接種

何時能接種新冠疫苗,正成為當下社會關注的焦點。

2020年底,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以下簡稱國藥中生北京所)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Vero細胞)批准附條件上市。一位在北京市東城區工作的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公司已經組織接種了新冠疫苗第一針劑,目前未出現不良反應。」

在疫情反覆之際,需要多少人群接種新冠疫苗才能形成免疫屏障效果?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胡善聯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疫苗屬於主動免疫,提高群體免疫水平就是希望接種疫苗的人群越多越好。一般的疫苗,例如一類疫苗,希望95%以上的人群接種。此外,疫苗的有效性即產生綜合抗體的概率也很重要。簡單來說,覆蓋率與產生綜合抗體的概率相乘,就可以大致算出產生免疫人群的比例。「如果100個人中有72%的人產生免疫,那麼剩下28%的人感染的概率也會大大降低」。

胡善聯向記者介紹:「我國目前是分批次進行新冠疫苗的接種,首先是對九類重點人群接種。」

當前,我國有15款新冠疫苗獲批開展臨床試驗,其中5款疫苗進入III期臨床試驗,除了國藥中生北京所的滅活疫苗獲得附條件批准上市,還有武漢所和北京科興中維的2款滅活疫苗,康希諾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和智飛龍科馬的重組亞單位疫苗。

在胡善聯看來,隨著臨床數據的發布,其他疫苗也會在國內獲批上市。

1月14日,康希諾公司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有消息公司會對外公告。」

多國預訂中國疫苗

世衛組織網站最新數據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3日18時51分(北京時間14日1時51分),全球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593409例,達到90335008例;死亡病例增加12295例,達到1954336例。

1月11日,世衛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表示,已有40多個國家開始接種新冠疫苗,但都是高收入國家和中等偏上收入國家。世衛組織會通過「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加速向中低收入國家提供新冠疫苗,預計這些國家將於2月份開始接種。

胡善聯向記者表示,輝瑞及拜恩泰科(BioNTech)研發的疫苗大都被發達國家預訂。我國的新冠疫苗除了滿足國內需求外,還要出口支援其他國家。

近日,多國訂購和接種中國新冠疫苗的消息引發關注。自去年12月份以來,阿聯、巴林、摩洛哥、巴基斯坦、土耳其、阿根廷、埃及、巴西、泰國、墨西哥、秘魯等全球十多個國家已與中國籤署新冠疫苗訂購協議。據央視新聞報導,1月13日起,約旦正式在全國範圍內啟動新冠疫苗接種工作,首批投入使用的包括來自中國國藥集團的疫苗。此外,土耳其1月13日發布公告,批准緊急使用來自中國的新冠疫苗,這是土耳其批准使用的首款新冠疫苗。

產能供應仍是大考

按照當前的新冠疫苗產能,顯然無法滿足全球的接種需求。

在1月11日至14日舉行的摩根大通醫療年會上,與輝瑞聯合開發新冠疫苗的BioNTech公司宣布,將把2021年新冠疫苗的產能增加到20億劑;此外,另外一家新冠疫苗研發生產企業Moderna和強生公司也將產能目標分別設定為6億劑至10億劑以及接近10億劑。

與此同時,我國的新冠疫苗產能也在逐步提升。根據工信部數據顯示,國藥中生北京所、武漢所、北京科興中維公司等三家企業已開啟「加速」模式。其中,國藥中生北京所2020年底產能超過1億劑,至2021年底產能可達10億劑以上,武漢所、北京科興中維公司也已經完成新冠疫苗生產線建設,將大幅提升疫苗產量,保障新冠疫苗接種需求。

中國疫苗行業協會會長封多佳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處在三期臨床的4家企業已經做好了規模化生產的準備,只待臨床試驗結束並獲得上市許可。根據我國疫苗行業總體產能水平估計,新冠疫苗規模化生產階段沒有太大的限制性障礙。

在新冠疫苗大幅接種之際,疫苗產生的潛在市場空間也受到資本市場關注。據媒體報導,Moderna公司周一在摩根大通醫療年會上表示,根據與政府籤署的預先購買協議,預計到2021年將提供6億劑至10億劑疫苗,這將使得該公司今年與疫苗相關的銷售額達到117億美元。

在胡善聯看來,疫苗行業有很好的前景,尤其是新冠疫苗。一般而言,疫苗都有特定的接種對象,但現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感染風險較大,不僅中國市場,國際市場的接種需求也很大,做得好的話發展前景很大。

相關焦點

  • 國產新冠疫苗目前進展如何?產能有多大?
    原標題:國產新冠疫苗目前進展如何?產能有多大?據新華社消息,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國務委員王勇12月2日在北京調研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和生產準備工作,實地考察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北京科興公司、國藥中生北京公司。孫春蘭在調研中指出,下一步要做好新冠疫苗大規模生產準備。
  • 國藥中生、阿斯利康疫苗獲批 一圖知悉全球新冠疫苗產能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金小莫)訊,兩則來自新冠疫苗的利好消息結束了這瘋狂的2020年。一則消息來自中國,國藥集團中國生物(下稱國藥中生)新冠滅活疫苗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附條件上市,其保護效率為79.34%,同日,國藥中生疫苗還獲阿聯、巴林兩國的註冊上市。
  • ...世衛組織或將中國新冠疫苗列入緊急使用清單,全球多個國家已...
    自2020年7月以來,中國多個新冠疫苗陸續在海外多國開展三期臨床試驗,藥效全球有目共睹。也正是因為可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國新冠疫苗引來多個國家爭相訂購。自去年12月以來,阿聯、巴林、摩洛哥、巴基斯坦、土耳其、阿根廷、埃及、巴西、泰國、墨西哥、秘魯等全球10多個國家已與中國籤署新冠疫苗訂購協議。
  • 李湛:全球新冠疫苗研發展望
    產能與價格方面,預計年內新冠疫苗將逐步落地,儘管早期產能受限,但歐美發達國家憑藉訂單綁定將率先實現大規模接種,而新興國家則將在短期面臨疫苗短缺的困境;海外新冠疫苗的價格大致在6-40美元/療程,預計國內疫苗將主要以成本加成方式定價,價格不會太高。
  • 新冠疫苗即將鋪開,疫苗瓶夠用嗎?
    12月2日,英國政府批准使用輝瑞和BioNTech合作生產的新冠疫苗,這也是全球第一個獲批的新冠疫苗。下周開始,該疫苗將在全英國推廣使用。12月4日,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專家組副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在第八次世界中西醫結合大會發言時表示,「年內將有6億支國產滅活疫苗獲批上市。」
  • 國產新冠疫苗獲批上市,保護率多少?產能有保障嗎?這場發布會...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獲批上市陳時飛表示,國家藥監局於12月30日依法附條件批准了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公司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的註冊申請。國藥中生北京公司是於12月23日向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正式提出附條件上市的註冊申請。
  • 國產新冠疫苗多少錢一支,我們老闆姓什麼時候能用上?
    國產新冠疫苗緊接而來的是全球的降溫,從9、10月開始,流感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國產新冠疫苗新冠病毒的「厲害」,相信全球人都已經見識過了。疫苗的價格?何時何地能打?則成為了老闆姓當下最關心的話題。截至到2020年8月29日,海外新冠疫苗研發最快的公司包括Moderna和bioNtech;國內方面,包括有康泰生物、智飛生物、沃森生物和康希諾等。國內新冠疫苗產能已經形成相當規模,2021年國內有望實現超過10億劑產能,可基本滿足國內需求。
  • 中國首個新冠mRNA疫苗獲批臨床 mRNA疫苗是什麼疫苗?
    由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與地方企業共同研究,開發形成的新型冠狀病毒mRNA候選疫苗(ARCoV)已於6月19日正式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臨床試驗批准。這是國內首個獲批開展臨床試驗的mRNA疫苗。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緊前部署應急科研攻關,同時推進多條技術路線的新冠疫苗研發。國產新冠mRNA疫苗是該院繼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後,研製成功獲批臨床試驗的又一高技術疫苗品種。研究表明,這一新冠mRNA疫苗不僅可在小鼠和食蟹猴體內誘導產生高水平中和抗體,還可誘導保護性的T細胞免疫反應。
  • ...年12月18日,全球範圍內已認購新冠疫苗約70億劑,其中發達國家為...
    【全球已認購新冠疫苗約70億劑 低收入國家認購零】美國杜克大學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18日,全球範圍內已認購新冠疫苗約70億劑,其中發達國家為40多億劑,中上等收入國家為11億多劑,中低收入國家為18億多劑,而低收入國家為零。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歐盟國家不但訂購量大而且同時訂購了多種候選疫苗。
  • 新冠疫苗迎來「高光時刻」:全球新冠疫苗進展加速 中國已做好大...
    劉敬楨表示,國藥集團的兩款滅活疫苗現在正在阿聯、巴林、埃及、摩洛哥、秘魯、阿根廷等十個國家開展III期臨床試驗;科興生物的新冠疫苗目前在巴西、印度尼西亞等多個國家進行三期臨床試驗。11月28日,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尹衛東表示,該公司研發的新冠疫苗預計將於12月初完成中期分析。
  • 國內新冠疫苗全免費 「疫苗新勢力」的未來在哪?
    來源:拇指醫藥作者: 西北哽國內新冠疫苗很美好,但是市場可能沒有想像那麼美好新冠疫苗到底要不要錢?1月9日才算有了正式的說法。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曾益新曾在新聞發布會上言之鑿鑿地說:「疫苗的基本屬性還是屬於公共產品,一個大前提是,肯定是為全民免費提供。」
  • 國產新冠疫苗靜候一鳴驚人時 專家表示供應缺口長達兩年以上
    那麼早已進入III期臨床試驗的國產新冠疫苗,為何遲遲沒有數據公布?陶黎納說:「由於疫苗臨床是一個十分嚴謹的科學實驗,中國的新冠疫苗可能會通過論文等形式公布,因此需要更多的時間。國外新冠疫苗的有效性信息是研發企業對媒體公布的,並未以論文形式呈現,因此從科學性角度還不夠嚴謹。中國的新冠疫苗研發進展公布晚,也說明我們對此持較為謹慎的態度,尤其是中國的新冠疫苗III期臨床試驗均在國外,不可控因素較多。」
  • 國產新冠疫苗PiCoVacc試驗數據公開
    動物實驗結果顯示 疫苗具有高效保護力且安全性良好PiCoVacc疫苗經在Vero細胞系中培養病毒,收集病毒上清後應用β-丙內酯進行病毒滅活純化後製備而成的多價疫苗製劑,可以針對多個地區流行的病毒毒株。病毒滅活疫苗的優勢目前,全球新冠疫苗的開發路線集中在以下5種,即傳統的減毒、滅活類疫苗以及基於基因工程技術的重組載體疫苗、核酸疫苗、重組亞單位疫苗。滅活疫苗是指通過物理或者化學處理等方法,使病毒失去感染性和複製力,但保留了病毒能引起人體免疫應答的活性而製備成的疫苗。
  • 「全球首個」新冠疫苗來了,下周開始銷售!國產疫苗12月底開打?
    」英國成全球首個批准使用輝瑞疫苗的國家12月2日,輝瑞和BIONTECH宣布獲得了世界上第一個抗擊COVID-19的疫苗授權。輝瑞和BioNTech SE宣布,英國藥品及保健產品監管局(MHRA)已授予其針對COVID-19的COVID-19 mRNA疫苗(BNT162b2)緊急使用的臨時授權。 這是新冠疫苗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的第3階段臨床試驗之後的第一個緊急使用授權。
  • Hora de Hablar | 有一種全球公共產品,叫中國新冠疫苗
    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早已向世界承諾,將努力推動全球疫苗的公平分配。2020年5月中旬,在第73屆世界衛生組織大會開幕式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作出承諾,我國的新冠病毒疫苗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為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擔負性作出中國貢獻。
  • 中國新冠疫苗上市,揭秘央企研發新冠滅活疫苗歷程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研發團隊科研團隊,在研發流程環節不減的前提下,工作人員「三班倒」連軸轉,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從啟動研發到獲批臨床只用了98天。4月12日,由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申報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臨床試驗許可,成為全球首家獲得臨床試驗批件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
  • 新冠疫苗的5個疑問
    新冠對全球經濟的影響,看不到終點。病毒會衰減而自然消失,已經成為幻想。也許,只有新冠疫苗能根本上結束這場「物種戰鬥」。於是,疫苗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和迫切。但是,關於疫苗的疑問也不少。比如,新冠疫苗安全性有多高?有效性有多高?有些地區進行的重點人員優先、自願接種的緊急接種疫苗要不要打?再比如,流感疫苗今年也賣瘋了,搶不到,要不要打流感疫苗?
  • 中國新冠疫苗怎麼樣?多國都在用,有人希望能「打個折」
    (來源:央視新聞微博)  目前  中國疫苗已被證實在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表現良好  多個國家和地區已批准中國新冠疫苗註冊上市或緊急使用  一些國家和地區已與中方達成了疫苗採購協議  1月14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左)在安卡拉一家醫院接種中國新冠疫苗。新華社發  土耳其從中國科興公司訂購的首批300萬劑新冠疫苗於2020年12月30日運抵土耳其首都安卡拉。
  • 國產新冠疫苗靜候臨床數據出爐 專家表示供應缺口將達兩年以上
    近期新冠疫苗研發與應用的消息頻出,尤其是拜恩泰科和輝瑞聯合研發的mRNA疫苗公布有效性達到90%,阿斯利康與牛津大學聯合開發的新冠疫苗有效性達到70%,引發了海外資本市場異動。那麼早已進入III期臨床試驗的國產新冠疫苗,為何遲遲沒有數據公布?
  • 中國跑贏全球,Nature公布全球新冠疫苗科研最新進展
    9月4日,《自然》雜誌的子刊《自然·綜述》發表了一篇全球新冠疫情的進展研究。都是以S蛋白作為主要抗原的,其他抗原或者多抗原混合的疫苗也在快速進展之中,比如我以前提過的N蛋白的抗原疫苗等等。目前跑到三期的6個疫苗裡RNA疫苗2款,腺病毒載體疫苗2款,而傳統的滅活疫苗同樣也有2款。在這6個疫苗中中國就佔了2款,這說明在這次疫苗研發的競賽中,中國已經跑贏了全球。這其中有科研人員的一代代追趕的心血,也有國家意志的體現,更說明在基礎科研投入的必要性和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