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跑贏全球,Nature公布全球新冠疫苗科研最新進展

2020-09-19 冷哲

9月4日,《自然》雜誌的子刊《自然·綜述》發表了一篇全球新冠疫情的進展研究。

在報告中顯示,截至2020年9月3日,全球COVID-19疫苗的研發領域包括321種候選疫苗,有33種候選疫苗正在臨床試驗中,計劃從34個不同國家的至少470個地點招募280,000多名參與者。

這是整個人類史上的一次最重大的疫苗研發競賽,從未有這樣一款藥物或者疫苗引發過如此大的關注。

從目前進展來看,大部分新型疫苗都是以S蛋白作為主要抗原的,其他抗原或者多抗原混合的疫苗也在快速進展之中,比如我以前提過的N蛋白的抗原疫苗等等。

從疫苗的研發的技術路線來看,傳統疫苗與新技術疫苗齊頭並進,而從國內技術來說,目前看傳統技術疫苗跑的竟然更快一些。

這是非常出乎當初的意料的,那些被給予厚望的快速研發疫苗技術(比如RNA疫苗),並沒有從這次的疫苗競賽中以明顯優勢勝出,這說明即便是新技術,還需要一個更長的穩定和適應的時間。

目前跑到三期的6個疫苗裡RNA疫苗2款,腺病毒載體疫苗2款,而傳統的滅活疫苗同樣也有2款。在這6個疫苗中中國就佔了2款,這說明在這次疫苗研發的競賽中,中國已經跑贏了全球。這其中有科研人員的一代代追趕的心血,也有國家意志的體現,更說明在基礎科研投入的必要性和正確性。

從這次疫苗研發速度和臨床速度以及各國的審批速度來看,我們突破了很多原有的條條框框,首先的科研數據進展的共享,再就是各國的審批提速,以及對審批要求的放鬆,這些都是以前所不能想像的。我曾經悲觀的預計最快的疫苗需要1年以上才能投入使用,而以我們現在國產的疫苗來計算,可能我們只用了不到10個月的時間就從0開始得到了一款全新的疫苗,這還不包括已經投入緊急使用的幾個月的時間。

同時各國已經對進入三期例臨床的疫苗開始大規模的生產,並不是等待這些疫苗真的獲得許可後才開始生產,這樣一旦疫苗獲批,就可以開始分發產品。雖然這也是存在一個賭的行為,有可能會造成數以億計的損失,但是在整個疫情帶來的損失面前,這些數字似乎可以被接受了。

自4月以來,COVID-19疫苗研發機構組成的最大變化是大型跨國企業的參與度增加了。在目前進入臨床試驗的候選疫苗中,11種由中國機構開發;7種獲得了美國「曲速項目」(Operation Warp Speed)的支持,該項目的目標是到2021年1月交付3億劑COVID-19疫苗,目前已宣布投入超過100億美元加速疫苗開發。8種臨床候選疫苗得到了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EPI)的資助,目前已被納入「支持新冠疫苗供應計劃」(COVAX)。COVAX是由CEPI、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世衛組織共同領導的一個聯盟,致力於到2021年底前向全球分發20億劑疫苗。

這些數據說明越來越多的國際合作使得疫苗研發的速度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科研的全球化是必然的趨勢,某些國家搞的事情就是在扯全球抗擊疫情的後腿。

還有就是為什麼要研發如此多種類的疫苗,就是擔心某些疫苗卡死在臨床階段,如藥物研發一樣,疫苗的研發失敗機率也是非常之高,即便現在我們有300多個疫苗研發項目,到最後真的能在市場上見到的保守估計不會超過10個,這裡邊存在技術因素,市場價格因素,以及生產難易度和保存難易度,保護性可靠性等多種因素的考量。所以這種過飽和式的研發很有必要,投入也很有必要。而這些投入都需要大型機構和國家背景來支撐。

而針對於當下的情況,我們更應該關注的那些問題呢?

首先就是這些超常規的動作雖然帶來的更快的速度,但這種超速是否具有後遺症?雖然我們現在最快的疫苗已經走到了臨床三期的階段,但是還缺乏足夠多和足夠長的臨床數據,所以我們對未來依然存在不確定性。就如高福院士所說我們可能還是要做好萬一沒有疫苗要如何應對這個疫情的準備,包括我們說的如果有ADE怎麼辦的問題。

同樣因為這是一個全新的全球大流行病毒,我們對其研究還在逐步深入,我們甚至還需要面對了非常多的未知情況。所以我們不光是需要想辦法來控制當前的疫情,我們更需要針對這種病毒制定長期的免疫接種策略。

相關焦點

  • 新冠疫苗研發,中國為何全球領先
    近日,我國首個新冠疫苗獲批附條件上市。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介紹,從全球第一個新冠疫苗獲批開展一、二期臨床試驗,到全球第一個啟動三期臨床試驗,再到第一個疫苗附條件上市,我國新冠疫苗研發工作始終處於全球第一方陣。
  • 全球有10種疫苗進入三期臨床試驗 附全球新冠疫情最新數據
    ,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表示,全球各地的新冠疫苗臨床試驗進展都令人鼓舞,目前約有40種疫苗已處於臨床試驗中,其中10種已進入三期臨床試驗,預計最早於今年12月到明年初有疫苗公布數據,預計未來6~12個月將有多個疫苗臨床試驗出結果。
  • 新冠疫苗迎來「高光時刻」:全球新冠疫苗進展加速 中國已做好大...
    據新華社消息,12月2日,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國務委員王勇在北京調研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和生產準備工作,實地考察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北京科興公司、國藥中生北京公司,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疫苗科研攻關、生產車間建設、批籤發準備等情況。
  • 同樣是疫苗,為什麼輝瑞新冠疫苗引起了全球轟動?
    相信很多人都會產生疑問,為什麼中國的醫藥公司也有幾款疫苗進入了三期臨床,為啥只有輝瑞的新冠疫苗引起全球轟動?目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在11月3日的最新消息,在全球開展臨床試驗的48個新冠疫苗,有10個已經進入三期臨床,比如國藥的滅活疫苗、陳薇院士/康諾希的腺病毒疫苗、牛津大學/阿斯利康的腺病毒載體疫苗,美國莫德納公司的mRNA 疫苗,輝瑞公司/德國BioNTech的 mRNA 疫苗
  • 第二屆細胞科學北京學術會議成功開幕,全球頂尖科學家共話新冠科研最新進展
    會議以「新冠直擊:認知、防控和預後」為主題,邀請到了來自7個國家新冠科研領域的23位頂尖學者,就全球疫情防控形勢及新冠科研最新進展進行深入研討,涉及流行病學、病毒學、免疫學、檢測、治療和公共衛生行動等多個領域。
  • 只有中國成功了!中國新冠疫苗試驗結果吊打全球,卻慘遭質疑
    重點是「全球首個」!據世衛組織公布,目前已有超過120個新冠病毒候選疫苗正在研發,實際數量肯定還要更多,而全世界目前只有8種疫苗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中國有4個,美國有3個,英國有1個。中國陳薇團隊的「重組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不僅是第一個公布一期臨床數據,也是第一個進入人體臨床二期的在研新冠疫苗。
  • 我國新冠疫苗研發最新進展如何?聽專家權威解答→
    10月2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新冠疫苗有關情況我國新冠疫苗研發最新進展如何?其中,滅活疫苗和腺病毒載體疫苗兩種技術路線共4個疫苗進入三期臨床,總體進展順利。截至目前,共計約6萬名受試者接種,未收到嚴重不良反應報告,初步顯示了良好的安全性。中國研發的新冠疫苗何時能上市?
  • 李湛:全球新冠疫苗研發展望
    來源: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作者:李湛作者:李湛、劉亞洲(李湛為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中山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摘要全球疫情持續爆發,新冠疫苗成為關鍵變量:當前距WHO確認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已經約6個月時間,各國的防控目標、防控策略以及執行效果均已非常明確、同時全球多數國家的現存病例均處於較高水平,再結合新冠病毒本身的傳染能力
  • 復星新冠疫苗展現「中國研發」與「全球協作」新成果
    此外,復星還能發揮在大中華地區的臨床開發經驗和與監管機構溝通的能力,及其地區分銷網絡優勢,未來加速推進國際先進疫苗在國內落地,充分彰顯公司的社會價值。復星新冠疫苗可謂是全球合作的產物,是中國疫苗,也是一支全球疫苗。這支疫苗是中國、德國、美國共同協作的成果。
  • 疫情肆虐下,全球新冠疫苗研發進展如何?路線是怎樣的?哪家最安全...
    既然疫苗開發不一定都有效,多重路線同時開發、同時進行,是希望最終加大疫苗的成功率。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作 者丨特約記者房珊珊編 輯丨李豔霞圖/ 視覺中國全球新冠確診病例數仍在快速攀升。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9月17日發布的疫情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過3000萬例。
  • 強強聯合開創全球疫苗研發新格局 復星(02196)新冠疫苗展現「中國研發」與「全球協作」新成果
    此外,復星還能發揮在大中華地區的臨床開發經驗和與監管機構溝通的能力,及其地區分銷網絡優勢,未來加速推進國際先進疫苗在國內落地,充分彰顯公司的社會價值。復星新冠疫苗可謂是全球合作的產物,是中國疫苗,也是一支全球疫苗。這支疫苗是中國、德國、美國共同協作的成果。
  • 阿斯利康新冠疫苗重啟英國試驗 全球疫苗研發競賽白熱化
    新冠疫苗臨床暫停事件後的思考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在全球率先較好地控制了新冠疫情,進入了低發的「後疫情時代」。然而,國外的新冠疫情仍在肆虐,不但在歐美沒有顯著緩解,而且在拉美、印度、俄羅斯等更多的地區和國家愈演愈烈。
  • 新冠抗體藥比疫苗更有效?謎底即將揭曉,這些企業公布最新進展
    在全球抗擊新冠疫情之際,除了疫苗外,新冠抗體藥也備受矚目。8月12日,媒體報導稱,美國多家醫藥公司正推進新冠抗體藥物的研究。不同於疫苗需訓練人體免疫系統,抗體藥物可以直接清除病毒。目前中外製藥公司正在競相研發針對新冠病毒的單克隆抗體,美國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稱抗體藥物為「幾乎確定的賭注」。
  • 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亮相!全球唯一治療新冠肺炎特效藥亮相!
    在9月5日-9日於北京舉辦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受邀在公共衛生防疫專題展區參展的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拿出研製的兩款新冠滅活疫苗+特異免疫球蛋白以「主咖」身份首次驚豔亮相,引來全場乃至全球關注!
  • Science公布年度十大科學突破!新冠疫苗居首位
    來源 |新華社美國《科學》雜誌17日公布其評選的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以創紀錄的速度開發和測試急需的新冠疫苗」當選頭號突破。中國、美國、歐洲等地科研人員在2020年年初獲得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後,便嘗試不同技術路線研發疫苗。疫苗研發通常需要數年時間,但在全球科學界共同努力下,2020年年底前已有新冠疫苗獲批使用。
  • 與新冠病毒賽跑,免疫屏障能否跑贏疫情擴散?
    (抗擊新冠肺炎)與新冠病毒賽跑,免疫屏障能否跑贏疫情擴散?  中新社北京1月7日電 題:與新冠病毒賽跑,免疫屏障能否跑贏疫情擴散?  作者 郭超凱 李京澤  隨著1月6日河北石家莊市藁城區全域調整為高風險地區,目前全國中高風險區域已達50個。
  • 較真丨全球新冠病毒疫苗研發,有多少種疫苗?最新進展如何?
    唯一的希望就是儘快開發出有效的疫苗,才有可能抑制新冠病毒的進一步擴散,也才有希望遏制病毒未來的捲土重來。 所以全球的科學家們都在夜以繼日、爭分奪秒地開發針對性的疫苗。以全所未有的速度進行設計測試、臨床試驗。這樣一場異常艱難的與病毒的競賽,無論哪一個團隊搶到先手開發出疫苗來,都會是對人類莫大的貢獻。
  • 全球三大重磅新冠疫苗進展同日發布,三期終局之戰在望
    就在7月20日,三種疫苗的二期臨床試驗結果同日發布,取得可喜進展。英國牛津大學發表在Lancet上的最新數據顯示,新冠病毒疫苗ChAdOx1 nCoV-19在一項大型的早期人體試驗中產生了「劇烈的免疫反應」。
  • 中國科研團隊在《科學》雜誌發布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結果
    (健康時報記者 王永文編譯)5月9日,健康時報記者從科興生物獲悉,中國科研團隊已發布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證實在動物實驗中安全有效。此信息也已發布在權威雜誌《科學》(Science)雜誌上。
  • 德美新冠疫苗研發項目取得進展
    2020-11-10 15:06:33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11月10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柏林記者張毅榮、駐華盛頓記者譚晶晶報導: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和美國輝瑞製藥有限公司9日發表聯合聲明說,3期臨床試驗的中期分析數據顯示,兩家公司合作研發的一款候選新冠疫苗有效性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