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真丨全球新冠病毒疫苗研發,有多少種疫苗?最新進展如何?

2020-12-06 騰訊網

較真要點:

  • 1目前,全球在開發中不同階段的疫苗候補大約有115種之多,其中有7個已進入臨床階段。在最樂觀的情況下,疫苗的臨床使用,最快要等到明年。
  • 2目前開發中的疫苗種類,一共有4大類:滅活病毒疫苗、病毒特異性蛋白疫苗、DNA疫苗、RNA疫苗,每一種類疫苗都各有優缺點。
  • 3滅活病毒疫苗——最傳統和經典的疫苗,但開發時間長、量產難度大;病毒特異性蛋白疫苗——比滅活病毒疫苗開發更快,但要找到有強抗原抗體反應的蛋白不容易;DNA疫苗——更節省時間,直接讓人體細胞來完成合成蛋白,但要找到合適的DNA序列也更難了;載體DNA疫苗——利用腺狀病毒做載體投遞DNA,技術難題一步步加大,但精度一步步提升,時間大幅縮短;RNA疫苗——開發時間縮短,產生免疫的步驟最簡化,但有可能最終合成的蛋白產生的免疫應答反應太弱。
  • 4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是一個全球各國科學家的大比拼,也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合作。無論是哪一種疫苗,哪一個團隊成功,都是對人類的巨大貢獻。

查證者:勿怪幸 |醫學博士

到4月25日,新冠病毒的全球感染人數超過250萬,死亡近20萬人,成為不多見的全球肆虐的大傳染病。

對於這樣大範圍的傳染病,治療手段卻乏善可陳,而且治療都屬於亡羊補牢,感染後的補救措施。唯一的希望就是儘快開發出有效的疫苗,才有可能抑制新冠病毒的進一步擴散,也才有希望遏制病毒未來的捲土重來。

所以全球的科學家們都在夜以繼日、爭分奪秒地開發針對性的疫苗。以全所未有的速度進行設計測試、臨床試驗。這樣一場異常艱難的與病毒的競賽,無論哪一個團隊搶到先手開發出疫苗來,都會是對人類莫大的貢獻。

一、目前,全球在開發中不同階段的疫苗候補大約有115種之多,其中有7個已進入臨床階段

根據可查數據,目前全球各國一共有115個針對新冠肺炎病毒的疫苗在開發的不同階段。一些生物巨頭公司紛紛加入競賽,前後宣布疫苗的計劃方案。葛蘭素史克(GSK)和賽諾菲(Sanofi)這兩個疫苗開發強手企業宣布合作,計劃年底進入臨床試驗,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有望明年進入臨床使用的申請。輝瑞公司也宣布今年夏天有望開始臨床試驗,目標是明年申請臨床使用。

讀者可能會失望。這麼說最快也得明年了。可是現在病毒正在殺死成千上萬的人,等到明年也太晚了,太慢了。

是的,到明年的確有些太晚。但是要知道,如果真的明年就能有有效的疫苗出來,那就已經是創了紀錄,是全所未有的超快速度了。 近些年疫苗開發速度最快的記錄是伊波拉病毒疫苗,從開發到進入臨床花了5年時間。而通常一個疫苗開發需要10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

疫苗開發怎麼要那麼長的時間呢?現在開發進行中的新冠病毒疫苗有哪些種類?各自優缺點如何呢?

根據現有資料,現在在開發中不同階段的疫苗候補大概有115種之多,其中有7個已經進入了臨床試驗的不同階段,這個數字還有望在接下來的數個月內迅速攀升。最快進入臨床的是Moderna公司的mRNA疫苗mRNA-1273、康希諾生物的病毒載體疫苗Ad5-nCoV、Inovio公司的DNA疫苗INO-4800、深圳市免疫基因治療研究院的LV-SMENP-DC和病原特異性aAPC疫苗、中國科興生物技術公司的滅活疫苗,以及英國牛津大學的ChAdOx1病毒載體疫苗。這7個疫苗都先後進入了臨床試驗,而且都從不同角度出發,種類各不相同。頗有些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感覺。

二、目前開發中的疫苗種類,一共有4大類:滅活病毒疫苗、病毒特異性蛋白疫苗、DNA疫苗、RNA疫苗,每一種類疫苗都各有優缺點

這許多疫苗總結起來大概分了4大類。

疫苗說簡單一點,就是模擬病毒,讓這些類似病毒的微生物或者病毒的某些成分,比如病毒的蛋白、DNA或者RNA,在病毒感染人類之前就人為地輸入人體內,讓人體內的免疫系統未雨綢繆,提前做好準備。因為人體的免疫系統會針對病毒產生特異性的抗體蛋白,因為人體免疫細胞的記憶能力,這些抗體有望能長期在體內存在,未來如果接觸到病毒,就會抑制甚至殺死病毒。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疫苗就是這個思路。但因為病毒的致病性,我們不會拿真的病毒去刺激人體免疫系統,所以就用沒有致病性病毒的部分蛋白,或者滅活了的病毒,還有現代生物技術所提供的體外合成 的病毒DNA和RNA,都可以拿來作為刺激免疫反應的病毒成分。

所以新冠病毒的疫苗大致分為滅活病毒疫苗、病毒特異性蛋白疫苗、DNA疫苗、RNA疫苗幾大類。

先了解一下病毒的基本結構,這對於了解疫苗的設計有幫助。

新冠病毒屬於冠狀病毒,是一種RNA病毒。這個病毒是一個球形的結構,外周是一層雙層的磷脂外殼,外殼上有各種蛋白,其中,在電鏡下看得很清楚的一個尖尖向外凸起、像刺一樣的是棘突蛋白,它能幫助病毒突破細胞膜進入細胞。外殼內最中心是一段單鏈的RNA。病毒接觸到人體細胞後,棘突蛋白通過尖尖的棘突進入細胞內。一旦進入成功,病毒會綁架人體細胞的各種細胞器,「逼迫」或者「欺騙」細胞按照病毒RNA的基因編碼來合成病毒複製需要的各種蛋白質。合成完成後,組裝完成的新的子代病毒會從細胞出來再去感染臨近的細胞。這樣周而復始,病毒得以無止境的複製。

那要開發一個新的病毒疫苗,就得從病毒的基本結構下手。病毒本身、病毒的表面蛋白、病毒內的RNA、病毒RNA逆轉錄後合成的DNA,都是可以用來作為目標的開發對象。

三、滅活病毒疫苗——最傳統和經典的疫苗,但開發時間長、量產難度大

滅活疫苗,就是拿真的病毒做疫苗,但提前讓病毒失去了致病性,只剩下「空架子」,保留刺激免疫反應產生抗體的特徵。比如今年4月20 日中國的科興生物技術公司與中國科學院聯合發表預覽文章,公布該團隊開發的新冠肺炎病毒的活疫苗的動物實驗結果。這是首個公開報導的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這個病毒就是典型的滅活疫苗。滅活疫苗顧名思義,就是拿被滅掉了活性的病毒來做疫苗。因為本身就是病毒,所以一旦注入人體後,產生的免疫反應強烈持續。這也是最為傳統和經典的疫苗。因為滅掉了活性,所以不會致病,但疫苗保留了病毒的許多特性,尤其是抗原性,能模擬病毒在人體內產生特異性的抗體。

據公布的論文數據,這個疫苗在小鼠、大鼠和靈長類動物中均誘導產生了新冠病毒特異性中和抗體。在第0、7和14天給恆河猴接種不同劑量的滅活疫苗,結果顯示,新冠病毒特異性的免疫球蛋白和中和抗體在第2周被誘導出來,並持續增加,抗體滴度與恢復期新冠患者血清中的抗體滴度相似。接種7天後,猴子的咽喉和肺泡均未測到病毒。第22天的時候,與對照組相比,疫苗免疫後的恆河猴肺部組織病理變化顯著減小,病毒量也明顯下降。顯示該疫苗對新冠病毒提供了期待的保護作用。受此動物實驗的結果的鼓舞,該滅活疫苗於4月13日開始了臨床試驗。據該公司公布的資料,有望在5月進入二期試驗。

滅活疫苗的缺點是開發時間長、生產困難,對大量生產的要求非常嚴格。因為想像一下就可以理解,要培養分離病毒,人為滅活後再做疫苗。遠不如用蛋白片段做疫苗,甚至直接用病毒的DNA或者RNA做疫苗來的快。以前通常是通過高溫滅活病毒,現在幾乎都是通過化學手段將病毒的蛋白變性。這是個需要高精確度的過程,很不簡單,既讓病毒失去致病能力,又不至於完全喪失激活人體免疫反應的能力。所以需要多次嘗試。還要找到合適的辦法量產病毒。此外,因為是滅活後失去活性的病毒,也往往沒有活的病毒那麼強烈的免疫反應能力,最終能否產生期待的抗病毒效應也是一個未知數。

所以就有了一些新的辦法。

四、病毒特異性蛋白疫苗——比滅活病毒疫苗開發更快,但要找到有強抗原抗體反應的蛋白不容易

該方法不需要培養病毒,而只需要知道病毒的基因序列,通過現代生物手段直接在實驗室按照病毒基因圖譜合成病毒的蛋白質(重組蛋白),而且只合成病毒能刺激免疫反應的那些特殊抗體,拋棄掉致病的部分。這樣的蛋白疫苗完全沒有病毒的致病性,只保留病毒的抗原特性。而且因為不需要培養病毒,通過基因重組技術就可以快速合成蛋白。所以可以做到快速開發,比起培養病毒要直接簡便。但因為需要找到既能激發免疫反應又沒有致病性的病毒蛋白或者蛋白片段,要求的技術含量非常高。一個病毒的外周蛋白可以有許多種,要找到最佳組合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做各種的嘗試。合成的蛋白還有可能根本沒有想要的抗原性,不能激發抗體的產生,沒有抗病毒性。另外,重組蛋白大量合成要求的生產條件也是非常的苛刻,成本很高,這也是一個需要跨越的障礙。

五、DNA疫苗——更節省時間,直接讓人體細胞來完成合成蛋白,但要找到合適的DNA序列也更難了

更進一步,連蛋白合成都不做,直接將用來指導細胞合成病毒蛋白的病毒DNA序列投入到人體細胞內,讓人體細胞自己按照DNA的信息來完成本來需要在實驗室和廠房合成生產蛋白的工作,將廠房直接搬到人體細胞內。這就是DNA疫苗。

一旦知道了病毒的基因序列編碼,找到病毒最能刺激人體免疫反應的那一段合成蛋白的DNA序列,在這一段DNA前後加上促進DNA轉錄的促進子和終端終止合成的基因信號,再將這一段DNA(通常用質粒)投入到人體細胞內,細胞按照DNA的藍圖合成病毒的蛋白,這段蛋白刺激免疫細胞,就可能合成需要的抗體。下次遇到真的病毒了,抗體就會產生強烈的抗原抗體反應,從而殺滅病毒。這樣就既省掉了滅活病毒需要的培養病毒的麻煩過程,連在體外通過生物技術合成蛋白質都省掉了,直接讓人體細胞來完成合成蛋白。益處顯而易見,節省寶貴的時間,也免掉了大量合成重組蛋白的嚴苛條件和繁瑣過程。而且細胞自己合成的蛋白質會按照自身細胞內的機制對蛋白進行二次加工,合成最適應體內環境的蛋白。DNA容易合成,也可以大量生產,要求的條件也不算高。一個小型實驗室就能自己合成DNA片段。但弊端也很明顯。找到合適的有強抗原抗體反應的蛋白本身就不容易,要找到直接編碼這段蛋白的DNA序列,還要確保進入細胞後還能按照預期合成想要的蛋白質,在進入人體細胞之前這一段DNA還要保證不被人體免疫細胞先消滅掉,難度就可想而知了。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有了載體DNA疫苗。

六、載體DNA疫苗——利用腺狀病毒做載體投遞DNA,技術難題一步步加大,但精度一步步提升,時間大幅縮短

比如牛津大學的ChAdOx1疫苗。這個疫苗將新冠病毒能激發抗原反應的病毒表面的棘突蛋白的DNA序列裝進另一個腺狀病毒中。腺狀病毒很容易在實驗室被修改結構,失去致病性,但保留很容易進入人體細胞內的特性。將新冠病毒合成表面棘突蛋白的那一段DNA裝進無害的腺狀病毒內,然後讓腺狀病毒感染人體細胞,就可以藉機將新冠病毒的DNA帶入人體細胞內,而且利用腺狀病毒容易複製的特性,在人體細胞內合成新冠病毒的蛋白質,從而得到預想的病毒抗原,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產生對應的抗體。疫苗的功能就達到了。

簡單的說,就是利用腺狀病毒這個交通工具,傳遞新冠病毒的DNA編碼給人體細胞。人體細胞起到一個工廠的作用,按照DNA圖紙合成病毒的蛋白。這是一個相對完美的方案。從滅活病毒疫苗,到不要病毒只要體外合成的病毒蛋白,再到直接利用病毒的DNA做疫苗,再利用腺狀病毒做載體投遞DNA,技術難題一步步加大,但精度一步步提升,時間大幅縮短。如果這個能在臨床試驗中獲得預期的效果,顯然是最佳方案之一。但DNA載體疫苗的缺點也很明顯。因為步驟繁多,一步出錯,就全盤皆輸。好不容易通過載體將DNA送進了細胞內,細胞卻不按照預定計劃生產蛋白,或者生產的蛋白不合標準,沒有想要的刺激免疫反應的能力,甚至於疫苗DNA不受控制的融入了人體自身的DNA序列中,產生了不想要的怪異蛋白而出現預想外的副作用,都是有可能的。畢竟,步驟越多,技術要求越高,不可控因素也就越多。

七、RNA疫苗——開發時間縮短,產生免疫的步驟最簡化,但有可能最終合成蛋白產生的免疫應答反應太弱

還可以更進一步,不用逆轉錄合成的DNA,而是直接用病毒的部分RNA來做疫苗。

第一個做臨床試驗的Moderna公司的mRNA疫苗mRNA-1273就是這麼幹的。RNA疫苗跟DNA疫苗原理接近,不過更加直接。我們知道,生物的遺傳密碼儲存在細胞核內的DNA中。DNA的遺傳密碼掌控了一切生物活動,指導生物體內的細胞合成何種蛋白質,以保證和維持生理活動的正常運行。但DNA只有四個基本編碼,CGAT,而且DNA存在於細胞核中,細胞核並不能合成蛋白質。要將DNA的密碼翻譯出來合成蛋白質,就需要RNA。RNA將DNA的編碼抄寫下來(轉錄),然後從細胞核出來,進入細胞漿。細胞漿內的細胞器按照RNA的編碼指示,將這4個基本編碼翻譯並且合成胺基酸。不同的胺基酸排列組合就形成不同的蛋白質。所以DNA疫苗送入細胞後,還得進入細胞核去轉錄成RNA。RNA從細胞核出來,指導細胞漿內的細胞器合成模擬病毒的蛋白質,釋放後刺激人體產生抗體。那直接用RNA做疫苗,直接將病毒的部分刺激抗體產生的那一段RNA送入人體細胞漿,就不需要再進入細胞核,可以直接在細胞漿內合成蛋白了,比DNA疫苗又省了一步,更加直接。

RNA疫苗的優點很多。步驟最簡化,副作用產生的可能就越小。也就不會產生其他因為蛋白質或者載體或者DNA而產生的各種障礙,既不會像蛋白那樣產生可能的嚴重的預想外的免疫應激反應,也不用擔心會像病毒DNA那樣融入人體染色體中而長期存在,甚至產生變異蛋白。而且流程的縮短,不僅僅是縮短了時間,也省掉了體外合成蛋白質還要進行測試調控修正的過程。因為只需要病毒的遺傳編碼就可以短時間內設計出mRNA疫苗。這也是為何此次Moderna可以如此快速進行臨床試驗的原因。mRNA攜帶有病毒激發免疫反應的遺傳編碼,進入細胞後,人體細胞將其視為自己的遺傳信息,直接按照圖紙合成「武器」,這樣合成的「武器」比起在體外『加工廠」合成的更加「原廠化」,就可能更加精準,「殺傷力」更大。此外,mRNA疫苗可以同時編輯進多個蛋白質信息,比如同一病毒不同部位的多個致病蛋白質的遺傳編碼都可以編寫進去,在細胞體內一次性合成,形成更加複雜、功能更全面的疫苗。

但缺點也不少。比如有可能最終合成的蛋白產生的免疫應答反應太弱。最近有論文報導年輕感染者康復後檢測沒有發現有抗體存在,說明該RNA病毒有可能在被人體免疫系統清除後,不留下任何長期的抗體。這也讓RNA疫苗產生的抗體到底能有多強烈多持久的免疫力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另外,因為RNA不像DNA或者蛋白那樣穩定,很容易就會被體外體內的各種環境所降解破壞掉,怎麼能保證RNA疫苗進入人體細胞、合成蛋白、最終產生預想的抗體也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是一個全球各國科學家的大比拼,也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合作。希望早日看到臨床試驗的好消息,無論是哪一種疫苗,哪一個團隊成功,都是對人類的巨大貢獻。

本文編輯:dorili

想了解更多內容?微信搜索「騰訊較真闢謠」小程序,點擊「問答」進行提問,較真妹等你哦~參考文獻詳見本文的微信版本。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我國新冠疫苗研發最新進展如何?聽專家權威解答→
    10月2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新冠疫苗有關情況我國新冠疫苗研發最新進展如何?我國新冠疫苗何時上市如何定價?其中,滅活疫苗和腺病毒載體疫苗兩種技術路線共4個疫苗進入三期臨床,總體進展順利。截至目前,共計約6萬名受試者接種,未收到嚴重不良反應報告,初步顯示了良好的安全性。中國研發的新冠疫苗何時能上市?
  • 疫情肆虐下,全球新冠疫苗研發進展如何?路線是怎樣的?哪家最安全...
    既然疫苗開發不一定都有效,多重路線同時開發、同時進行,是希望最終加大疫苗的成功率。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作 者丨特約記者房珊珊編 輯丨李豔霞圖/ 視覺中國全球新冠確診病例數仍在快速攀升。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9月17日發布的疫情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過3000萬例。
  • 中泰證券--全球新冠病毒疫苗研發進展跟蹤:新冠病毒疫苗研發 誰領...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自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以來海內外加速推進疫苗研發,截止目前多個企業參與/合作的新冠病毒候選疫苗進入臨床試驗。6個月以來個月以來各個企業進展如何?我們在此做了一個匯總梳理。
  • 李湛:全球新冠疫苗研發展望
    全球新冠疫苗的技術路徑與研發進展:按照使用的技術路徑,可將目前在研的新冠疫苗分為滅活疫苗、減毒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以及重組蛋白疫苗五種類型,各類疫苗均有其優缺點。總體而言,處於臨床後期的疫苗以傳統的滅活疫苗、相對成熟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和重組蛋白疫苗以及新穎的核酸疫苗為主,國內企業多開發成熟的滅活疫苗和腺病毒載體疫苗。
  • 已有疫苗遞交臨床試驗申請,國內新冠病毒藥物疫苗研發進展如何?
    這場發布會披露了國內當前新冠病毒疫苗、藥物研發的最新進展。據介紹,已有疫苗研發較快的機構向國家藥監局滾動遞交臨床試驗申請材料、並且已經開展臨床試驗方案論證、招募志願者等相關工作。這被形容為「重要進展」。有參與疫苗評審的專家向南都透露,一款以腺病毒為載體的新冠病毒疫苗已於昨日(3月16日)進行臨床前評審,「評審結果很好」。
  • 較真丨單次注射就產生抗體的mRNA新冠疫苗,會是最大希望嗎?
    較真要點: 1上海交大、復旦大學等機構的聯合科研團隊,發表了疫苗研究的進展報告,表明所設計的mRNA新冠疫苗可以誘導動物產生中和抗體。
  • 阿斯利康新冠疫苗重啟英國試驗 全球疫苗研發競賽白熱化
    Pfizer和BioNTech的新冠疫苗「光速」開發來源:BioNTech官網、中康產業資本研究中心全球新冠疫苗研發競賽的領先者全球研發機構與製藥企業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爭分奪秒開發新冠疫苗,以致這種過於激進的高速引發熱議。
  • 新冠疫苗研發:我太難了!
    疫苗是人類抵抗病毒入侵的保護盾:天花這一危害人類數千年的烈性傳染病,因為疫苗的推廣而被徹底根除;麻疹、脊髓灰質炎、B肝等曾肆虐全球的傳染病,都是通過疫苗得到了有效控制。在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的今天,人們期待新冠病毒疫苗儘早研發成功,為人類提供保護。
  • 全球有10種疫苗進入三期臨床試驗 附全球新冠疫情最新數據
    ,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表示,全球各地的新冠疫苗臨床試驗進展都令人鼓舞,目前約有40種疫苗已處於臨床試驗中,其中10種已進入三期臨床試驗,預計最早於今年12月到明年初有疫苗公布數據,預計未來6~12個月將有多個疫苗臨床試驗出結果。
  • 中國跑贏全球,Nature公布全球新冠疫苗科研最新進展
    9月4日,《自然》雜誌的子刊《自然·綜述》發表了一篇全球新冠疫情的進展研究。-19疫苗的研發領域包括321種候選疫苗,有33種候選疫苗正在臨床試驗中,計劃從34個不同國家的至少470個地點招募280,000多名參與者。
  • 新冠疫苗最新進展都在這了→
    近來,我國新冠疫苗的研發進展情況備受關注。疫苗安全性如何?何時能接種?能否終身免疫?20日,《新聞1+1》節目專訪中國疾控中心生物安全首席專家武桂珍,來看梳理。病毒是否發生了變異?影響疫苗研發嗎?通過對超過8萬條高質量的病毒基因組序列進行比較分析研究,結果表明病毒變異不大,屬於正常範圍內的變異積累,沒有對疫苗研發造成實質性影響。疫苗最快能何時上市?
  • 德美新冠疫苗研發項目取得進展
    2020-11-10 15:06:33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11月10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柏林記者張毅榮、駐華盛頓記者譚晶晶報導: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和美國輝瑞製藥有限公司9日發表聯合聲明說,3期臨床試驗的中期分析數據顯示,兩家公司合作研發的一款候選新冠疫苗有效性超過
  • 同樣是疫苗,為什麼輝瑞新冠疫苗引起了全球轟動?
    相信很多人都會產生疑問,為什麼中國的醫藥公司也有幾款疫苗進入了三期臨床,為啥只有輝瑞的新冠疫苗引起全球轟動?目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在11月3日的最新消息,在全球開展臨床試驗的48個新冠疫苗,有10個已經進入三期臨床,比如國藥的滅活疫苗、陳薇院士/康諾希的腺病毒疫苗、牛津大學/阿斯利康的腺病毒載體疫苗,美國莫德納公司的mRNA 疫苗,輝瑞公司/德國BioNTech的 mRNA 疫苗
  • 新冠疫苗的研發到哪一步了?
    這次新冠病毒的入侵,更是掀起了一場場聲勢浩大的戰役。為什麼對於一部分人來說,新冠病毒就像是洪水猛獸,而對於另一部分人來說,新冠病毒和普通的流感病毒似乎沒什麼區別?我們的「人造武器」疫苗的研發進展如何?國內何時才能開放接種?為什麼有些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後會發展成重症而有些人感染後只是輕症、甚至能夠自愈?這是因為人體免疫系統存在差異。
  • 新冠疫苗研發,中國為何全球領先
    近日,我國首個新冠疫苗獲批附條件上市。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介紹,從全球第一個新冠疫苗獲批開展一、二期臨床試驗,到全球第一個啟動三期臨床試驗,再到第一個疫苗附條件上市,我國新冠疫苗研發工作始終處於全球第一方陣。
  • 每經14點丨新冠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研發進展:已完成基因序列合成...
    每經編輯:步靜1丨今天0-12時,上海無新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2020年2月15日0—12時,上海市排除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病例36例;新增治癒出院34例;無新增確診病例。截至2月15日12時,上海市已累計排除疑似病例1622例,發現確診病例326例。
  • 新冠疫苗研發進度、優先接種人群、定價……最新發布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0月20日下午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冠疫苗有關情況。目前,全球的資料庫中已有近15萬條新冠病毒的基因組序列,涵蓋全球六大洲113個國家。通過對超過8萬條高質量的病毒基因組序列進行比較分析研究,結果表明病毒變異不大,屬於正常範圍內的變異積累,沒有對疫苗研發造成實質性的影響。
  • 新冠疫苗研發進度、優先接種人群、定價……最新發布!
    >我國的疫苗研發工作總體上是處於領先地位的,具體來說已經有13個疫苗進入了臨床試驗。目前,全球的資料庫中已有近15萬條新冠病毒的基因組序列,涵蓋全球六大洲113個國家。通過對超過8萬條高質量的病毒基因組序列進行比較分析研究,結果表明病毒變異不大,屬於正常範圍內的變異積累,沒有對疫苗研發造成實質性的影響。
  • 新冠疫苗研發進度、優先接種人群、定價……最新消息!
    一起來看——研發進展我國4個疫苗進入臨床III期,6萬人接種無嚴重不良反應我國的疫苗研發工作總體上是處於領先地位的,具體來說已經有13個疫苗進入了臨床試驗。其中,滅活疫苗和腺病毒載體疫苗兩種技術路線共4個疫苗進入了III期臨床試驗。總體上進展順利,截止到目前共計接種了約6萬名受試者,未收到嚴重不良反應的報告。初步顯示了良好的安全性。病毒是否發生了變異,對疫苗研發是否有影響?
  • 德美新冠疫苗研發項目取得進展:一款疫苗有效性超過90%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北京11月10日電綜合新華社駐柏林記者張毅榮、駐華盛頓記者譚晶晶報導: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和美國輝瑞製藥有限公司9日發表聯合聲明說,3期臨床試驗的中期分析數據顯示,兩家公司合作研發的一款候選新冠疫苗有效性超過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