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的研發到哪一步了?

2021-01-13 瀟湘名醫

免疫系統與病原體之間的戰爭從未停息過。這次新冠病毒的入侵,更是掀起了一場場聲勢浩大的戰役。

為什麼對於一部分人來說,新冠病毒就像是洪水猛獸,而對於另一部分人來說,新冠病毒和普通的流感病毒似乎沒什麼區別?

我們的「人造武器」疫苗的研發進展如何?國內何時才能開放接種?

為什麼有些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後會發展成重症

而有些人感染後只是輕症、甚至能夠自愈?

這是因為人體免疫系統存在差異。

免疫系統是如何工作的?

要更深入地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從免疫系統開始說起。當病原體進入我們體內後,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就爆發了。如果病原體贏了,我們就會生病;如果免疫系統贏了,我們就會痊癒、甚至有可能感受不到這場戰爭的存在。

整個免疫系統是一個分工有序的戰隊,免疫細胞就是其中的一個個士兵。免疫細胞可以大致分為兩類:天然免疫細胞和獲得性免疫細胞。前者勇猛,是作戰時的先頭部隊;後者機智,是作戰時的中堅力量。

左圖:天然免疫細胞;右圖:獲得性免疫細胞

圖片來源:http://bit.ly/2TS2zWW

這裡要提到,獲得性免疫有兩個非常顯著的特點:特異性和記憶性。獲得性免疫細胞不僅會根據不同的敵人研發出不同的武器,而且當它們第二次遇到相同的敵人時,反應速度會大大加快,撲滅敵人於「星星之火」中。我們後面要講到的疫苗正是利用了獲得性免疫的這兩個特點。

輕症患者和重症患者的免疫系統到底有什麼不同?

今年,我們中國的科學家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分析了新冠患者外周血中免疫細胞。結果發現,輕症患者和重症患者的免疫細胞是不同的。

首先,輕症患者和重症患者的獲得性免疫細胞是不同的。T細胞是獲得性免疫細胞的一種,包括CD4+輔助性T細胞和CD8+殺傷性T細胞兩類。CD4+T細胞能夠產生細胞因子,控制免疫平衡,起到免疫調節的作用。CD8+T細胞則可以直接殺傷病原體。當免疫力不強的人遇到新冠病毒的猛烈攻擊時,CD8+T細胞的殺傷能力變弱,CD4+T細胞的調節功能會失去平衡。有時候,重症患者體內會出現細胞因子風暴,就是因為CD4+T細胞等免疫細胞應激過度,產生過多的細胞因子使得炎症加劇。

CD8+T細胞和CD4+T細胞在輕症患者和重症患者之間的區別

圖片來源:Zeyu Chen and E. John Wherry Nature Review Immunology 2020, Published online July 29,2020

除了獲得性免疫細胞外,天然免疫細胞在輕症和重症患者之間也有很大的區別。比如,我們的免疫系統中有一類細胞叫做天然殺傷性細胞。它可以直接殺傷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細胞。研究發現,與輕症患者相比,重症患者外周血中有一類天然殺傷性細胞過度增殖活化,這可能與重症患者體內炎症因子風暴過強正相關。

就算知道了免疫系統的不同,那又有什麼用呢?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明確一個概念:每個人的免疫系統對新冠病毒的反應是不一樣的。了解差異之後,科學家才有可能知道,要如何把重症患者的免疫細胞恢復成輕症患者的免疫細胞;也才有可能知道如何更好地、更早期地避免病情向重症發展。

試舉一例。在疫情爆發的早期階段,中國科技大學魏海明教授的課題組和臨床團隊合作,發現重症患者體內有非常多的炎症因子,包括GM-CSF和白細胞介素-6。因此,早期我們將GM-CSF的抗體和白細胞介素-6受體的抗體用在臨床上,取得了非常好的療效。在合肥,用此方法治療的重症患者無一死亡。後來,這種方法又推廣到了武漢。

魏海明教授在生物安全實驗室工作

圖片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r5C-eTZsUcP2JPLB-PNHaQ

新冠疫苗的研發進行到哪一步了?

全球有300種新冠疫苗都已進入臨床試驗,我國有22種(其中有五種已經進入III期臨床試驗)。半年左右,疫苗上市有望。

我們有哪些「武器」?

當面臨病毒的侵襲,我們體內的各種免疫細胞聯合起來,使用「十八般武藝」共同對抗敵人。那疫苗就是從體外輸送進去的「武器」。那現在我們有哪些「武器」呢?

我們可以把常見的疫苗及抗體類藥物分為三類:滅活/減毒疫苗、核酸疫苗和抗體類藥物。前兩類的疫苗是我們派出去的「間諜」。長得一副敵人的樣子,卻只是為了讓免疫細胞記住敵人到底長什麼樣。當體內潛入真正的敵人時,由於獲得性免疫的記憶性,敵人馬上就被「鎮壓」下來。而抗體疫苗則是直接為免疫系統輸送精銳的武器。

疫苗的三種類型

新冠疫苗何時上市?

現在為止,全球已經有超過300種進入臨床試驗的疫苗,其中包括Moderna公司開發的RNA疫苗、陳薇院士團隊研製的腺病毒疫苗等等。如果順利的話,可能在半年之後,就會有疫苗上市。這個速度是非常驚人的。要知道,小兒麻痺症疫苗的研發超過了60年,SARS疫苗超過了17年,伊波拉病毒疫苗超過了15年。

中國陳薇團隊研製的新冠疫苗進入臨床Ⅲ期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下圖展示了不同國家和地區進入臨床試驗的疫苗數目(2020年8月4日的數據)。可以看到,我國的疫苗數目是非常可觀的。一方面,國家對於新冠疫苗的開發有一個系統性的規劃;另一方面,相比於SARS爆發的時期,現在我國的科研能力已經有了極大的提升。全國上下各股科研力量被組織了起來,通過不同的研發途徑,共同研發疫苗。

下表比較了幾種不同的疫苗。我們發現,之前提到的三類疫苗都涵蓋在內。另外,不同的疫苗類型,使用劑量、存儲時間、接種方式各有不同。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如果一款疫苗能夠通過Ⅲ期臨床試驗和國家監管部門的批准,就一定有它的特點和優勢。

正在研發中的新冠疫苗

表格來源:https://partners.mediasite.com/mediasite/Play/968f633a874c4f1a80c368496f49d4661d

最新的消息,近日全球醫藥巨頭輝瑞(Pfizer)宣布,與德國生物醫藥公司拜恩泰科(BioNtech)合作開發的新冠疫苗,Ⅲ期臨床試驗表明有效性超過90%,並已向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提交新冠疫苗緊急使用授權申請。如果在今年12月FDA通過申請,那麼這支新冠疫苗將被應用到更多的人身上。新華財經11月25日消息,中國國藥已向國家藥監局提交了新冠疫苗上市申請。在此之前,已有數十萬人緊急接種了國藥集團旗下的兩款新冠滅活疫苗,沒有一例嚴重不良反應。接種後離境人數達5.6萬人,目前無一感染。

面對不停突變的病毒,有一勞永逸的方法嗎?

病毒就像是孫悟空,有七十二變。我們用各種方法來殺滅病毒,就像是太上老君用煉丹爐去燒孫悟空一樣。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孫悟空非但沒有死,反而練就了火眼金睛。而我們通過提高免疫力來對抗病毒,就相當於如來佛祖用五指山壓住孫猴子。

「孫悟空、煉丹爐與五指山」

因此,提高免疫力是非常重要的。除了我們日常合理的作息、鍛鍊和飲食習慣能夠增強免疫力外,現代科學還把「如來佛的五指山」落實到了分子上,從分子的水平理解人體對特定病毒的免疫力,從而研製出新的藥物。

最後的最後,感謝所有一線的醫護人員、科研人員、志願者以及社會各界為抗擊疫情做出的努力!

作者:李斌 ,研究員,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科研副所長,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

內容整理:佳佳米

編輯:秋山雲,小叮噹

審核:上海科技館科學傳播與發展研究中心

-END-

轉發,點讚,在看,安排一下?

【來源:上海科技館】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新冠疫苗研發到哪一步了?專家說...
    秋冬季節,國內新冠散發病例近期有所增多,新冠疫苗研發進展備受關注。疫情剛剛爆發時,新冠疫苗剛剛啟動研發時,科學家比較擔心疫苗可能導致的ADE副作用,到目前為止沒有看到。「不過,最終結果還要等各種疫苗的Ⅲ期臨床試驗結果發布。」
  • 新冠疫苗研發:我太難了!
    疫苗是人類抵抗病毒入侵的保護盾:天花這一危害人類數千年的烈性傳染病,因為疫苗的推廣而被徹底根除;麻疹、脊髓灰質炎、B肝等曾肆虐全球的傳染病,都是通過疫苗得到了有效控制。在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的今天,人們期待新冠病毒疫苗儘早研發成功,為人類提供保護。
  • 對付新冠病毒,新藥研發走到哪一步了
    針對新冠病毒的藥物研發策略新藥研發沒有捷徑,開發一種全新的藥物到最終獲批上市一般至少需要10年的研發周期和10億美元的投入。同時,新藥研發的風險高且失敗率高,是一條漫長的荊棘之路。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研發(包括臨床試驗)也是一套完整而嚴謹的科研體系,背後有其自身特定的科學規律和嚴密邏輯作為支撐。
  • 中國新冠疫苗上市,揭秘央企研發新冠滅活疫苗歷程
    後續,疫苗免疫的持久性和保護效果還需持續觀察。這一成果來之不易,中國疫苗上市為全球戰勝疫情注入信心,也為疫苗成為全球公共產品提供有力支撐。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研發團隊科研團隊,在研發流程環節不減的前提下,工作人員「三班倒」連軸轉,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從啟動研發到獲批臨床只用了98天。
  • 李湛:全球新冠疫苗研發展望
    全球新冠疫苗研發如火如荼,已有約30餘款新冠疫苗進入臨床階段,其中近10款疫苗已經進入臨床開發後期,這些處於臨床中後期階段、且已經披露早期數據的新冠疫苗整體均呈現了較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特徵,我們對於臨床三期的結果整體持樂觀態度。
  • 新冠疫苗研發,中國為何全球領先
    近日,我國首個新冠疫苗獲批附條件上市。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介紹,從全球第一個新冠疫苗獲批開展一、二期臨床試驗,到全球第一個啟動三期臨床試驗,再到第一個疫苗附條件上市,我國新冠疫苗研發工作始終處於全球第一方陣。
  • 那個研發國產新冠疫苗的趙振東,走了
    前兩天有個英雄離世的消息並沒有被太多人知道,不過他真的就是跟新冠有關。這位為國家新冠疫苗研發傾盡心血的科學家他研究的項目可是能夠拯救無數人的新冠疫苗。從新冠疫苗項目開始到現在,長達半年多,他都沒有給自己放一天假。
  • 新冠疫苗研發,爭分奪秒的科技之戰
    原創 陳正權、陳禾君 上海新華醫院康復醫學科新華科普新冠疫苗研發——爭分奪秒的科技之戰自去年12月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國上下團結一心,共同參與了防疫阻擊戰。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解除了離漢通道管制,我國的新冠肺炎防控也進入了常態化的趨勢。為最終戰勝新冠肺炎,我國疫苗的研發爭分奪秒。截至目前,已取得一些階段性成果。我國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具體取得了哪些進展?不同技術路線的作用原理分別具有哪些特點?本次科普將為大家全面解答。
  • 較真丨全球新冠病毒疫苗研發,有多少種疫苗?最新進展如何?
    4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是一個全球各國科學家的大比拼,也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合作。無論是哪一種疫苗,哪一個團隊成功,都是對人類的巨大貢獻。唯一的希望就是儘快開發出有效的疫苗,才有可能抑制新冠病毒的進一步擴散,也才有希望遏制病毒未來的捲土重來。 所以全球的科學家們都在夜以繼日、爭分奪秒地開發針對性的疫苗。以全所未有的速度進行設計測試、臨床試驗。這樣一場異常艱難的與病毒的競賽,無論哪一個團隊搶到先手開發出疫苗來,都會是對人類莫大的貢獻。
  • 新冠疫苗出來了,你會去打嗎?|新冠疫苗|試驗|臨床|研發|基因|-健康界
    新冠疫苗出來了,你會去打嗎?近期,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新聞頻繁刷屏,國產新冠疫苗即將進入市場,你會去打嗎?盤點目前有希望面世的新冠疫苗目前全球共有6種候選新冠疫苗已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階段,分別來自中、美、英、德四國。
  • 中泰證券--全球新冠病毒疫苗研發進展跟蹤:新冠病毒疫苗研發 誰領...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自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以來海內外加速推進疫苗研發,截止目前多個企業參與/合作的新冠病毒候選疫苗進入臨床試驗。6個月以來個月以來各個企業進展如何?我們在此做了一個匯總梳理。
  • 中國新冠滅活疫苗上市時間 新冠疫苗股票有哪些?
    疫情期間新冠疫苗的消息非常多人在關注,11月將近尾聲,大家都對中國新冠滅活疫苗上市時間翹首以盼,所以新冠疫苗進展大家都有留意。當然在股市中新冠疫苗股票有很多,那麼有哪些值得關注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新冠疫苗股票 隨著越來越多的候選疫苗進入科學研究視野,還有大量臨床試驗的開展進行,試驗成功以後才可以被臨床廣泛的應用
  • 追問新冠疫苗:新冠病毒確有變異 中國疫苗研發這樣「應變」
    「新冠病毒有變異,但是變異不大。」10月2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發布會介紹新冠疫苗有關情況,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副司長田保國基於全國30多家科研機構開展的病毒變異追蹤研究,給出科學答案。那麼,病毒的變異會不會對中國新冠疫苗的有效性產生影響?疫苗研發又如何應變呢?
  • 我國新冠疫苗研發「又快又好」將結碩果
    在標準不降低的前提下,通過無縫銜接,大大提高了研發效率和審評效率。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迅速成立,2月15日,科研攻關組下設的疫苗研發專班成立,為一線科研攻關提供全鏈條、點對點式服務,排出各項目重要節點時間表,掛圖作戰。具體到每支疫苗上,研發速度更是十分緊湊高效。
  • 國內新冠疫苗全免費 「疫苗新勢力」的未來在哪?
    1康希諾和陳薇院士團隊聯合研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一度是全球進度第一的新冠疫苗,但目前似乎有些落後。不過,康希諾在12月9日拿到了墨西哥的大單:3500萬劑。雙方雖然沒有披露交易價格,但是墨西哥方面披露了總的疫苗採購計劃:從英國採購3900萬劑阿斯利康的疫苗;從美國採購1700萬劑輝瑞的疫苗,加上康希諾的3500萬劑,總採購金額是17億美元。
  • 解讀研發中的新冠疫苗及其生產工藝
    北京康樂衛士將新冠病毒的最有效的抗原成份(表位)基因拿出來,插入到其它病毒的結構蛋白基因中,進行體外重組和融合蛋白表達,製成多肽疫苗,正在動物體內進行測試[13]。北京鼎成肽源生物與貝達藥業合作,針對新冠病毒研發的抗新冠病毒通用型細胞疫苗已進入動物實驗階段,預計4月下旬進行臨床研究[26]。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正利用一種「分子鉗」技術能夠增加病毒蛋白的穩定性。研究人員嘗試利用該技術開發針對伊波拉病毒、流感病毒等疫苗,已取得非常理想的實驗效果。該校研究團隊目前已獲得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正處於研製疫苗的初期階段。
  • 阿斯利康新冠疫苗重啟英國試驗 全球疫苗研發競賽白熱化
    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科學家斯瓦米納坦(Soumya Swaminathan)表示阿斯利康新冠疫苗暫停並未引起世衛組織的過度擔心,反而提醒了國際社會醫藥研發充滿波折。新冠疫苗臨床暫停事件後的思考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在全球率先較好地控制了新冠疫情,進入了低發的「後疫情時代」。
  • 新冠疫苗研發成功,美新移民居功厥偉
    川普政府新冠疫苗項目"神速行動" 負責人史勞伊出生於摩洛哥。(美聯社)如果新冠肺炎疫苗讓人們的生活在未來一年逐步恢復正常,美國得要感謝許多移民。美國以神速推動新冠疫苗研發,包括輝瑞(Pfizer)疫苗和莫德納(Moderna)疫苗都在不到一年時間內推向市場。這場與時間對抗的空前競賽,仰賴一群全球頂尖智識能人背後累積數十年的努力。而且,從疫苗研發到問世,幾乎每個環節都有移民扮演關鍵角色。
  • 德美新冠疫苗研發項目取得進展
    2020-11-10 15:06:33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11月10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柏林記者張毅榮、駐華盛頓記者譚晶晶報導: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和美國輝瑞製藥有限公司9日發表聯合聲明說,3期臨床試驗的中期分析數據顯示,兩家公司合作研發的一款候選新冠疫苗有效性超過
  • 復星新冠疫苗展現「中國研發」與「全球協作」新成果
    繼11月16日美國Moderna公司的新冠候選疫苗傳出有效性達到94.5%的好消息後,BioNTech和輝瑞於11月18日宣布3期臨床研究的最終療效分析顯示,其mRNA新冠候選疫苗BNT162b2達到了研究的所有主要療效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