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出來了,你會去打嗎?|新冠疫苗|試驗|臨床|研發|基因|-健康界

2020-11-29 健康界

新冠疫苗出來了,你會去打嗎?

近期,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新聞頻繁刷屏,國產新冠疫苗即將進入市場,你會去打嗎?

這麼短時間內研究出疫苗,難道不是好事麼?事實上,沒有哪種疫苗可以在如此短時間成功上市並用於人體。疫苗開發並沒有捷徑可走,需要一個較長的流程,短則2-3年,長則5-20年,甚至更久。比如流感疫苗研發用了14年,HPV疫苗23年,B肝疫苗38年。

疫苗研發,同時也意味著大量的經濟成本,新疫苗研發成本可達10億美金,並不是一個相對簡單的過程。

一般情況下,疫苗是如何研發的

疫苗的研發一般需要實驗室研究、臨床前研究、I、II、III期臨床試驗幾個階段。

在這些階段中,耗時最不確定的階段就是實驗室研究階段,開發新型疫苗的過程可長達14-25年。因為這是一個從0到1的過程。在這一階段中,需要獲得免疫原(對人體無害但能讓人體產生免疫保護屏障的物質),包括獲得活病毒分離相關的亞單位、確定免疫原性、評估擬作為免疫原物質的安全性、評估免疫保護指標及免疫保護效果、評估是否應用佐劑等等。需經過要反覆的研究、修改流程、檢測結果,確認疫苗是否理論可能有效。在確定免疫原性後,即開展臨床前研究階段。

臨床前研究階段包含體外試驗與動物試驗,體外試驗是在微生物和哺乳動物的體外進行的藥物或毒理學試驗。通俗的講,試驗對象不是動物或人類活體,而是對生物的部分組織和細胞,在離開活體的實驗室環境下進行人工培養和試驗。對體外試驗主要是用來驗證疫苗的是否會對DNA造成影響、初步判斷該疫苗的安全性。

隨後的動物試驗主要是在哺乳動物身上進行的,以動物為基礎建立模型評估效果。之後便是臨床試驗。

臨床試驗主要分為I期、II、期以及III期臨床。

而在這個過程中,III期試驗將耗費大量時間,其試驗難度和複雜性相比於I期和II期有了巨量的提升,這是由於疫苗特性所決定的,疫苗的特點註定其臨床終點難以把控,特別是預防性疫苗。

在III期試驗設計之初,需要對臨床終點進行選擇,是選擇感染還是選擇發病?因為在疫苗針對的個體中,感染病原體後不一定會出現發病,可能出現隱性無症狀感染者,而此次疫情中的無症狀感染者,依舊會傳播病原體給他人,且即便未種植疫苗,無症狀感染者的情況也並不罕見,要確定疫苗有效,終點事件的設定與捕捉是個難題。

同時,疫苗試驗中,對照困難,在試驗中,需要得出結論,接種疫苗的人相比於未接種/接種安慰劑的人更不容易感染某種疾病。而感染上某種疾病,並不是高概率事件,出於倫理學因素的考量,不可能人為給參與試驗的人群接種病毒。而針對此次疫情而言,可能疫苗還未開始III期試驗,疫情的潮水便已經退去。

在完成III期臨床之後即可進入註冊審批階段,申報註冊生產的過程中要經過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藥審中心不同領域專家的審評。資料符合要求,生產車間符合要求,並在車間內進行三批生產車間系統驗證,三批疫苗一致性系統驗證以及三批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中檢院)送檢樣品驗證,驗證均為生產全過程的系統性動態驗證,從投料開始到原液等中間產品,包括生產的各個環節一直到最終產品,必須隨時抽樣檢定合格,才能拿到三批中檢院合格樣品質檢報告。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藥審中心重新將全部申報生產的申報資料審核無誤,符合疫苗生產國家新版藥典質量標準,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給企業核發生產批件、註冊證書等。這個過程一般需要2-5年。在之後才可進入生產流通使用階段。

一個疫苗的誕生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

盤點目前有希望面世的新冠疫苗

目前全球共有6種候選新冠疫苗已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階段,分別來自中、美、英、德四國。

中國3支疫苗進入臨床試驗:

AD5-nCoV ——重組新冠病毒(腺病毒載體)疫苗

3月19日開始I期臨床,目前在進行的II期臨床試驗有500人參與。

這支疫苗是港股上市公司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CanSino Biologics, China)和中國軍科院軍事醫學研究所的合作項目。

它屬於腺病毒載體疫苗,採用基因工程方法構建,原理是讓腺病毒攜帶新冠病毒的致病抗原進入人體細胞,從而合成針對新冠病毒的抗體。

這種技術相對成熟,曾被用來研發出伊波拉病毒疫苗。

不過也有研究發現腺病毒載體疫苗的成功率無法完全保證,因為人體免疫系統有可能把作為疫苗注射進人體的腺病毒清理出局,導致人體無法產生新冠抗體。

LV-SMENP-DC和具病原特異性的aAPC

深圳免疫基因治療研究院的兩支候選疫苗,前者是慢病毒載體修飾樹突狀細胞疫苗,後者是慢病毒載體修飾的具病原特異性的人工抗原提呈細胞。

這三個候選疫苗都基於病毒載體,是新冠疫苗研發多重技術平臺中較傳統的一類。這類疫苗可提供高水平的蛋白質表達,且具有長期穩定性,並能誘導強烈的免疫反應。

國際性專業組織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EPI)在《自然綜述:藥物發現》(Nature Review Drug Discovery)期刊上撰文指出,基於重組蛋白的疫苗技術較成熟,已經有針對其他疾病的重組蛋白疫苗獲得許可。

這也意味著此類候選疫苗一旦完成臨床試驗,幾乎可以直接開始量產。

美國 2支疫苗進入臨床試驗:

mRNA-1273

美國首個候選新冠疫苗,基於mRNA(信使核糖核酸)技術,與傳統的疫苗研發路徑不同,繞過新冠病毒,直接在信使核糖核酸上做文章。

疫苗的目的是訓練人體免疫系統學會識別病毒,遇到病毒入侵時予以反擊,以此達到免疫目的。

但是,mRNA-1273不用病毒製作疫苗,注射的是實驗室裡生成的病毒遺傳密碼的一小部分,目的一樣是激發免疫系統的反應,抗擊入侵者。

這個疫苗研發項目3月16日開始臨床試驗,距離新冠病毒基因排序公布只有3個月。研發團隊表示,臨床試驗有45名健康的成年男女參與,6月1日結束,結果將於夏季公布。

這個項目得到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資助。

INO-4800

基於DNA(脫氧核糖核酸)藥物平臺開發的新冠疫苗,是生物製藥公司Inovio在聖地牙哥的實驗室研發的。

據《洛杉磯時報》報導,該公司聲稱在獲得病毒基因序列後3個小時就設計出了疫苗。它的著眼點是通過質粒(一個小小的遺傳結構)直接向人體細胞注射DNA,以此生成抗體。

這家生物科技公司主要從事DNA藥物研發,新冠疫苗項目得到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EPI)和蓋茨基金會等機構的贊助。

美國這兩款率先進入臨床試驗的新冠疫苗都沒有遵循傳統,而是另闢蹊徑,採用了基因改造和基因編輯技術。

這種技術的最大優勢是快速、便捷,只要有病毒基因序列,就能快速改造抗原。Moderna公司的mRNA-1273疫苗從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公布到開時臨床試驗只用了3個月,INO-4800的設計只用了3小時。

英國1支疫苗進入臨床試驗

V acuna ChAdOx1

牛津大學詹納研究所(Jenner Institute)和阿斯利康製藥公司(AstraZeneca)聯合研發,4月23日啟動臨床試驗,在前6名選手中最晚入局。

不過,這是歐洲首例也是迄今唯一進入臨床試驗的選手。

它基於腺病毒載體疫苗以及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研發而成,臨床試驗檢測抗感染有效性和安全性。臨床III期計劃於今年秋季結束。

阿斯利康公司表示,如果研發成果證明有效,那麼這款疫苗最早今年年底可以提供有限使用,產能則爭取達到數千萬劑。

最後

目前還沒有一支候選疫苗能保證接種效果。這是因為疫苗的有效程度受諸多因素影響,包括不同人種、年齡和生存環境和個體對疫苗可能有不同反應,而這些數據的積累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疫苗研發競賽正在加速,參與的主力也更多元,從實驗室到診室再到社會,最先抵達終點的未必能笑到最後。

也許有疫苗是能夠在短期內產生抗體,但產生的抗體是否是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保護抗體呢?——有待實踐的檢驗。

在期待疫苗的同時,也別忘了做點現實點的措施:戴口罩,少社交,勤洗手,少出門,多通風,多宅家。

相關焦點

  • 新冠疫苗出來了,你會去打嗎?
    新冠疫苗出來了,你會去打嗎?近期,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新聞頻繁刷屏,國產新冠疫苗即將進入市場,你會去打嗎?盤點目前有希望面世的新冠疫苗目前全球共有6種候選新冠疫苗已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階段,分別來自中、美、英、德四國。
  • 新冠疫苗來了,打不打?
    但說到疫苗,相信你也有不少疑問:新冠疫苗現在能打嗎?適合誰?有沒有副作用?  簡保君也特別做了一些研究,整理了大家最關心的7個問題,今天一次性聊一聊。  01 新冠疫苗的研發,進度如何?  02 新冠疫苗有用嗎,能管多久?  03 新冠疫苗接種,有什麼副作用?  04 新冠疫苗適合誰打,我要去嗎?  05 萬一病毒變異,疫苗是白打了嗎?  06 新冠疫苗貴嗎,要打幾針?  07 現在哪裡能打新冠疫苗?
  • 新冠疫苗什麼時候能打?
    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全球約有100多家研發機構正在研發新冠疫苗,不過正在進入臨床試驗的僅有20多家,而我國就佔據了13家。對於新冠疫苗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新冠疫苗從研發到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才不到1年時間,安全性有保障嗎?」
  • 你接種了新冠疫苗嘛
    11月9日,全球醫藥巨頭輝瑞(Pfizer)說他們和BioNTech共同研發的新冠疫苗三期臨床實驗有結果了。而不打疫苗,新冠感染率是0.3767%。,粗略計算下來,在美國整體來說,你感染新冠的概率高達2%。
  • 四川普通大眾什麼時候能打新冠疫苗?去哪裡打?
    目前四川省哪些人要進行新冠疫苗緊急接種?新冠疫苗真的有必要打嗎?普通大眾何時可以開始接種疫苗?目前緊急使用的新冠疫苗是否安全?新冠疫苗去哪裡接種?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介紹的情況,新冠疫情發生以後,我國布局了五條技術路線,推進疫苗研發。到目前為止,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我們進入臨床試驗的疫苗、進入Ⅲ期臨床的疫苗,都處於全球第一方陣。由於我國疫情較早得到控制,國內不具備開展Ⅲ期臨床試驗的條件,所以我國五款進入Ⅲ期臨床試驗的疫苗都是在國外開展的Ⅲ期臨床試驗。
  • 新冠疫苗研發,爭分奪秒的科技之戰
    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解除了離漢通道管制,我國的新冠肺炎防控也進入了常態化的趨勢。為最終戰勝新冠肺炎,我國疫苗的研發爭分奪秒。截至目前,已取得一些階段性成果。我國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具體取得了哪些進展?不同技術路線的作用原理分別具有哪些特點?本次科普將為大家全面解答。
  • 新冠疫苗打哪種好?一文讀懂三種新冠疫苗的區別
    新冠疫苗全民接種在即,根據公開信息查詢,目前全球正在研發的進入三期的新冠疫苗主要有三個方向:滅活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而國內普遍使用的則是全病毒滅活疫苗。不同疫苗之間有何區別?國產疫苗和進口有何區別?我們該如何抉擇?今天,我們就從安全性、優缺點、有效性、原理等幾個點出發,來聊聊這三款疫苗的相似與區別。
  • 又一新冠疫苗試驗「成功」 消滅病毒還遠嗎?
    雖然臨床試驗取得效果,但不能過分樂觀。有核酸疫苗就萬事大吉了嗎?關於 Moderna 公司研發的新冠疫苗,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首先,有抗體等於有免疫力嗎?目前該疫苗的評價標準是中和抗體,但這個中和抗體是否能代表有免疫力,尚未有非常明確的數據支持。
  • 為你揭露中國新冠疫苗研發的「秘密」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急接近3000萬例,死亡人數超90萬例,疫情還在發展,形勢依然嚴峻——對疫苗的需求有增無減。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截止10月19日44個候選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另有154個正在進行臨床前研究。進入臨床試驗的候選疫苗中,有10個正在進行臨床三期試驗,來自中國的有4個。
  • 李湛:全球新冠疫苗研發展望
    全球新冠疫苗研發如火如荼,已有約30餘款新冠疫苗進入臨床階段,其中近10款疫苗已經進入臨床開發後期,這些處於臨床中後期階段、且已經披露早期數據的新冠疫苗整體均呈現了較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特徵,我們對於臨床三期的結果整體持樂觀態度。
  • 中國新冠疫苗一期臨床試驗結果令人鼓舞——歐美專家熱議中國新冠...
    來源:中國證券網新華社北京5月26日電 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日前發表論文,介紹了中國團隊開發的一種新冠病毒候選疫苗一期臨床試驗的積極結果。這項關於新冠疫苗研發的階段性成果引發美英等國科學家好評。這項臨床試驗由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陳薇院士和江蘇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朱鳳才教授等人領銜的團隊開展,試驗使用的疫苗是一種重組腺病毒載體新冠病毒疫苗,採用經過改造後無害的5型腺病毒作為載體,向人體內輸送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基因。參與試驗的108名成年志願者年齡在18歲至60歲間,被分成不同組別接種了不同劑量的疫苗。
  • 免疫學專家:病例銳減 新冠疫苗臨床試驗或移海外
    在全球範圍內,一場新冠疫苗研發的國際競賽早已激烈展開。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21日,全球共有51個候選疫苗在研發,其中有兩家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同一天,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與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下稱「康希諾」)聯合開發的重組新冠疫苗(腺病毒載體)也通過了臨床研究註冊審評,進入I期臨床試驗,目前首批接種了該疫苗的志願者已經結束了14天隔離期。對於重組新冠疫苗研發團隊而言,I期安全性試驗只是萬裡長徵的第一步。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將走向何方?是否會像當年SARS疫苗研發一樣因病毒忽然消失而告終?
  • 新冠疫苗研發5種技術路線同步開展,部分項目至動物試驗階段
    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曾益新對目前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發進展進行了介紹,在疫苗研發上有5條技術路線在同步開展,包括滅活疫苗、重組基因工程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mRNA疫苗和DNA疫苗),以及減毒流感病毒疫苗載體製成的疫苗。據曾益新介紹,滅活疫苗,就是把新冠病毒生產出來以後進行滅活,滅活的病毒經過安全性、有效性評價以後就可以用於臨床試驗。
  • 一周醫藥業情報 | 新冠疫苗研發開始臨床試驗;默沙東確定分拆新...
    本周焦點:美國生物科技公司Moderna宣布已對首名參與第一階段臨床試驗者使用了mRNA疫苗mRNA-1273。與此同時,中國的康希諾生物與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聯合團隊合作研發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開始在武漢開展一期試驗。
  • 華西醫院重組蛋白新冠疫苗獲批臨床試驗
    8月22日,記者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了解到,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發的重組蛋白新冠疫苗於8月21日獲國家藥監局臨床試驗批文,該疫苗的研發過程中得到了國家科技部、國家衛健委、國家藥監局和教育部與省市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國內多家科研單位大力支持與合作。
  • 阿斯利康新冠疫苗重啟英國試驗 全球疫苗研發競賽白熱化
    隨著英國臨床試驗的恢復,阿斯利康CEO在媒體會上表示仍然可能達成預定目標,在年底之前提交臨床試驗數據,然後在年底或明年初獲得上市許可。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科學家斯瓦米納坦(Soumya Swaminathan)表示阿斯利康新冠疫苗暫停並未引起世衛組織的過度擔心,反而提醒了國際社會醫藥研發充滿波折。
  • 已有疫苗遞交臨床試驗申請,國內新冠病毒藥物疫苗研發進展如何?
    已有研發較快的機構向國家藥監局滾動遞交臨床試驗申請材料、並且已經開展臨床試驗方案論證、招募志願者等相關工作。待國家藥監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審批後,開始臨床試驗。這場發布會披露了國內當前新冠病毒疫苗、藥物研發的最新進展。據介紹,已有疫苗研發較快的機構向國家藥監局滾動遞交臨床試驗申請材料、並且已經開展臨床試驗方案論證、招募志願者等相關工作。這被形容為「重要進展」。有參與疫苗評審的專家向南都透露,一款以腺病毒為載體的新冠病毒疫苗已於昨日(3月16日)進行臨床前評審,「評審結果很好」。
  • 尋烏第一針新冠疫苗 開打!
    一般而言,一個疫苗需要8-10年才能研發出來。98天做出的疫苗是否靠譜?「我認為還是非常靠譜的。對於SARS滅活病毒疫苗我們進行過應急研發,有一定的經驗可借鑑。這一次,我們遵循的是標準不降低、流程不減少的原則,各種質量指標沒有降低,只不過把以前串聯走的流程進行了並聯,流程沒有少一個。」
  • 史上最全科普 | 新冠疫苗來了,打還是不打?
    12月19日,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在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總結前期緊急使用階段的經驗基礎上,在冬春季節到來之際,我國已開展部分重點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從新冠病毒襲擾人類社會至今,新冠疫苗以創紀錄的速度研發、試驗、緊急使用、獲批上市……疫苗真的要來了!打還是不打?
  • 下月,我國又一款新冠疫苗將進入三期臨床試驗
    據馬來西亞當地媒體報導,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研發的新冠疫苗將於12月在馬來西亞開展三期臨床試驗。據《馬來西亞太陽報》格林威治時間11月27日報導,馬來西亞總理穆希丁周五表示,作為與中國政府間合作的一部分,馬來西亞將於下月開展一款中國新冠疫苗的三期臨床試驗。穆希丁表示,馬來西亞衛生部將會開展這款疫苗的三期臨床試驗,該疫苗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IMBCAMS)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