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馬來西亞當地媒體報導,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研發的新冠疫苗將於12月在馬來西亞開展三期臨床試驗。
據《馬來西亞太陽報》格林威治時間11月27日報導,馬來西亞總理穆希丁周五表示,作為與中國政府間合作的一部分,馬來西亞將於下月開展一款中國新冠疫苗的三期臨床試驗。
穆希丁表示,馬來西亞衛生部將會開展這款疫苗的三期臨床試驗,該疫苗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IMBCAMS)研發。穆希丁還稱,這項研究預計於下個月開始,將有3000名參與者被納入臨床試驗以評估這款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另據《新海峽時報》當地時間11月27日報導,穆希丁表示,疫苗的安全性將首先由馬來西亞衛生部國家製藥管理中心(NPRA)審核以獲得臨床試驗進口執照,並將由醫學研究與倫理委員會審評以確保該研究和衛生部的指導一致。其還稱,這項計劃將會涵蓋衛生部下的8個臨床研究中心。
該疫苗的技術路線為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其將成為我國第6款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的新冠疫苗。此前5款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的新冠疫苗分別為國藥集團研發的兩款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科興中維研發的一款新冠病毒滅活疫苗、陳薇院士團隊研發的一款腺病毒載體疫苗及安徽智飛龍科馬研發的一款重組蛋白疫苗。
據中國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以下簡稱「醫科院生物所」)官網8月31日消息,這款疫苗為該所自主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Vero細胞)。醫科院生物所於5月13日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臨床試驗批件,並於5月和6月先後在華西第二醫院和雲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啟動Ⅰ期和II期臨床試驗。I/II期部分組別受試者於8月中旬完成兩次免疫後28天的初步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評價,隨後進行數據的整理和清理工作。按照方案要求,於8月27-28日在昆明、成都和個舊三地同步召開I/II期臨床試驗階段性數據審核會和揭盲會。初步結果顯示,該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據醫科院生物所6月28日消息,醫科院生物所在積極開展臨床試驗的同時,產業化實施的工作也在穩步推進,醫科院生物所在昆明疫苗產業基地規劃並設計具有生物安全防護的GMP生產車間,用於新冠滅活疫苗的產業化實施,預計在2020年下半年投入使用,確保國家應急疫苗的供應任務。
據醫科院生物所官網簡介,該所建於1958年,集醫學科學研究和生物製品研製生產為一體。主要從事醫學病毒學、免疫學、分子生物學技術、醫學遺傳學、分子流行病學及以靈長類動物為主的實驗動物及動物實驗技術的基礎和應用研究,進行疫苗、免疫製品和基因工程產品的規模化生產。
該所具有悠久的生物製品生產歷史,是我國最大的口服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研製生產基地。疫苗自上市至今,已生產並向全國兒童計劃免疫累計提供多億人份。研究所還是我國最大的系列化A型肝炎疫苗研製生產基地。疫苗自上市以來,已生產並向全國累計提供億多人份,為中國控制A型肝炎的爆發流行、降低發病率發揮了重要作用。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