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研發5種技術路線同步開展,部分項目至動物試驗階段

2020-12-04 上遊新聞

澎湃新聞消息,2月21日上午,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曾益新對目前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發進展進行了介紹,在疫苗研發上有5條技術路線在同步開展,包括滅活疫苗、重組基因工程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mRNA疫苗和DNA疫苗),以及減毒流感病毒疫苗載體製成的疫苗。

據曾益新介紹,滅活疫苗,就是把新冠病毒生產出來以後進行滅活,滅活的病毒經過安全性、有效性評價以後就可以用於臨床試驗。

重組基因工程疫苗是把新冠病毒的最有可能作為抗原的蛋白,選的是S蛋白,通過基因工程的辦法來大量生產,把它注射到人體,產生抗體,就有可能抵抗新冠病毒的感染。

腺病毒載體疫苗中腺病毒是經過改造的病毒,用這個作為載體去表達新冠病毒的蛋白,就是S蛋白,腺病毒可以感染我們的呼吸道,在呼吸道裡面表達新冠病毒的S蛋白,這個S蛋白表達出來以後就可以刺激人體產生抗體,從而具有抵抗新冠病毒感染的能力。

核酸疫苗包括了mRNA疫苗和DNA疫苗,這兩種路線都是把核酸,包括一些載體,或者是用納米顆粒把它包裹,然後注射到人體裡面。核酸疫苗進去以後,它可以表達出蛋白質,也就是新冠病毒的蛋白質,它可以刺激人體產生抗體,從而形成對新冠病毒感染的抵抗力。

減毒的流感病毒疫苗作為載體製成的疫苗就是在已經有批准上市的減毒的流感病毒疫苗上面,增加一個新冠病毒的蛋白,如果這個技術路線成功的話,就既可以預防新冠病毒感染,又可以預防流感,因為這個季節也是流感的高發季節,這樣的話臨床意義是非常大的。

「給大家打一個形象的比喻,如果把疫苗的研發比喻成建造一棟樓,現在我們的進度可以說地基已經打好了,樓體也已經冒出地面,我們正在以最快的速度一層一層往上建,然後再進入裝修階段。」曾益新表示,目前有部分的項目已經進入到動物試驗階段。衛健委的目標是如果疫情需要,可以按照國家有關的法律來啟動疫苗的應急使用,以及應急審評審批的程序。在確保安全有效可及的前提下,估計最快在今年4到5月份可以有部分的疫苗進入臨床試驗,或者是在特定的條件下,爭取進入應急使用。

曾益新還在會上介紹了疫苗研發的步驟。他說,疫苗的研發也和新藥一樣,研發過程有一個相對比較固定的程序,是一個比較耗時間的過程。研發疫苗首先需要設計並且確定它的有效成分,比如選取適合做疫苗的病毒毒種,並不是所有的毒株都適合做疫苗,要選到一個合適的病毒毒株,或者是選取病毒裡面能夠製造疫苗的關鍵蛋白,或者是基因序列,進而進行生產工藝的建立和質量控制,完成一系列的試驗,包括疫苗在動物模型上的有效性評價、安全性評價,以獲得足夠的數據來支持進一步申請開展臨床試驗。所以過程比較複雜,而且由於新冠病毒是一種新的病毒,我們對它的認識還不是很清楚,所以在疫苗的研發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

原標題:新冠疫苗研發5種技術路線同步開展,部分項目至動物試驗階段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9家中國企業獲批開展臨床試驗,詳解新冠病毒疫苗的五大技術路線
    9家企業已獲批在華開展新冠疫苗臨床試驗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截至7月21日的最新數據,全球已經有24種新冠病毒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其中,中國機構作為主要研發者的新冠病毒疫苗有8種,佔了1/3。此外,全世界還有142種疫苗正在臨床前研究階段。
  • 新冠肺炎下的「疫苗賽跑」:多技術路線齊頭並進,但遠水難解近渴
    多技術路線齊頭並進2月28日,徐建青在實驗室裡給自己打了一針。這是初步成型的快速抗新冠疫苗。徐建青是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新發與再現傳染病研究所所長,也是該機構新冠疫苗團隊的主要負責人。從2020年1月起,他所在的團隊開始同步進行核酸疫苗、人源細胞載體疫苗、納米顆粒疫苗的研發。
  • 一文讀懂新冠疫苗研發五大技術路線及應用前景
    各國展開新冠疫苗研發競賽,我國五條技術路線正在同步推進。這五大路線如何理解?應用了哪些轉基因技術?最快何時應用? 2月21日,在國務院疫情聯防聯控機舉行的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宣布: 我國目前有5條疫苗研發技術路線在同步開展
  • 新冠疫苗研發,爭分奪秒的科技之戰
    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解除了離漢通道管制,我國的新冠肺炎防控也進入了常態化的趨勢。為最終戰勝新冠肺炎,我國疫苗的研發爭分奪秒。截至目前,已取得一些階段性成果。我國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具體取得了哪些進展?不同技術路線的作用原理分別具有哪些特點?本次科普將為大家全面解答。
  • 新冠疫苗出來了,你會去打嗎?|新冠疫苗|試驗|臨床|研發|基因|-健康界
    通俗的講,試驗對象不是動物或人類活體,而是對生物的部分組織和細胞,在離開活體的實驗室環境下進行人工培養和試驗。對體外試驗主要是用來驗證疫苗的是否會對DNA造成影響、初步判斷該疫苗的安全性。隨後的動物試驗主要是在哺乳動物身上進行的,以動物為基礎建立模型評估效果。之後便是臨床試驗。臨床試驗主要分為I期、II、期以及III期臨床。
  • 各國報告在研新冠疫苗超200種,其中48種處於臨床試驗階段
    全球累計新冠病例數已突破6000萬,仍以每日新增數十萬病例的速度在增長。人類與病毒的鬥爭處於緊要關頭。面對這場百年不遇的大疫,安全有效的疫苗被認為是戰勝疫情的「終極武器」。截至11月12日,各國已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的在研候選新冠疫苗超過200種,其中48種處於臨床試驗階段。暗夜終有破曉時。
  • 中泰證券--全球新冠病毒疫苗研發進展跟蹤:新冠病毒疫苗研發 誰領...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自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以來海內外加速推進疫苗研發,截止目前多個企業參與/合作的新冠病毒候選疫苗進入臨床試驗。6個月以來個月以來各個企業進展如何?我們在此做了一個匯總梳理。
  • 新冠疫苗研發,中國為何全球領先
    近日,我國首個新冠疫苗獲批附條件上市。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介紹,從全球第一個新冠疫苗獲批開展一、二期臨床試驗,到全球第一個啟動三期臨床試驗,再到第一個疫苗附條件上市,我國新冠疫苗研發工作始終處於全球第一方陣。
  • 一文讀懂:五種新冠疫苗研發路線,各有哪些優缺點?
    新冠病毒是一種新病毒,疫苗研發有很多不確定因素。雖然最樂觀的估計是今年9月就有疫苗能獲得應急使用,但失敗的可能性也不小,所以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多種技術路線並進才是多保險方案。那麼,新冠疫苗研發有哪些技術路線?它們各自的優缺點是什麼?
  • 新冠病毒mRNA疫苗何時能上市?企業:仍在動物試驗階段
    近期,該項目已緊急完成立項備案。 這一消息發布後,引起了廣大市民的關注。這一疫苗目前研究進展如何?何時上市?又具有怎樣的核心技術? 對此,澎湃新聞記者聯繫到這一疫苗的生產製備企業,就幾大網友關注的問題採訪了東方醫院轉化醫學平臺兼職PI(項目負責人)、斯微(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航文。
  • 免疫學專家:病例銳減 新冠疫苗臨床試驗或移海外
    在全球範圍內,一場新冠疫苗研發的國際競賽早已激烈展開。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21日,全球共有51個候選疫苗在研發,其中有兩家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3月6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介紹,國家科研攻關組專門設立了疫苗研發專班,沿著前述五條技術路線推進疫苗攻關工作。疫苗企業也紛紛響應。據中國疫苗行業協會統計,早在2月上旬,全國開展新冠肺炎疫苗研製工作的會員單位已達18家。
  • 中國免疫學會理事長:病例銳減,新冠疫苗臨床試驗或移海外
    伴隨著國際疫情的嚴峻形勢,新冠病毒疫苗的研製愈加緊迫。在全球範圍內,一場新冠疫苗研發的國際競賽早已激烈展開。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21日,全球共有51個候選疫苗在研發,其中有兩家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 已有疫苗遞交臨床試驗申請,國內新冠病毒藥物疫苗研發進展如何?
    這場發布會披露了國內當前新冠病毒疫苗、藥物研發的最新進展。據介紹,已有疫苗研發較快的機構向國家藥監局滾動遞交臨床試驗申請材料、並且已經開展臨床試驗方案論證、招募志願者等相關工作。這被形容為「重要進展」。有參與疫苗評審的專家向南都透露,一款以腺病毒為載體的新冠病毒疫苗已於昨日(3月16日)進行臨床前評審,「評審結果很好」。
  • 5天5次反轉,新冠疫苗研發掀起資本市場風浪
    其中,我國研發的疫苗包括康希諾生物有限公司(HK:6185,簡稱「康希諾生物」)與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聯合研製的腺病毒載體疫苗(陳薇團隊)、中國國藥集團旗下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三家研發的滅活疫苗(項目二期臨床已經完成,預計 7 月份試生產) 隨著研發的推進,各在研疫苗的試驗結果陸續發布
  • 中國第五款新冠疫苗開啟三期臨床試驗 由高福團隊與智飛生物合研
    作為我國重點布局的五條疫苗路線之一,該疫苗由中科院微生物所高福院士和嚴景華團隊研發。微生物所與智飛生物(300122,股吧)於2020年3月23日正式籤署合作協議,聯合開展疫苗的研發工作。  新冠疫苗研發競速仍在繼續。
  • 下月,我國又一款新冠疫苗將進入三期臨床試驗
    據馬來西亞當地媒體報導,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研發的新冠疫苗將於12月在馬來西亞開展三期臨床試驗。據《馬來西亞太陽報》格林威治時間11月27日報導,馬來西亞總理穆希丁周五表示,作為與中國政府間合作的一部分,馬來西亞將於下月開展一款中國新冠疫苗的三期臨床試驗。穆希丁表示,馬來西亞衛生部將會開展這款疫苗的三期臨床試驗,該疫苗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IMBCAMS)研發。
  • 我國新冠疫苗研發「又快又好」將結碩果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當日提醒說:「在過去一個月中,累計確診的COVID-19新冠病例超過了大流行前6個月的總和」。疫苗是公認的抵禦新冠病毒的最有力武器。令人鼓舞的是,截至11月12日,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共有212款新冠疫苗正在研發,其中11款已進入三期臨床試驗階段。
  • 中國第五款新冠疫苗開啟三期臨床試驗,由高福團隊與智飛生物合研
    新冠疫苗研發競速仍在繼續。烏茲別克斯坦政府近日對媒體表示,由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簡稱「智飛龍科馬」)研發的新冠疫苗將在烏茲別克斯坦開展三期臨床試驗。這是中國第五個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的候選疫苗。該消息還稱,這款疫苗已經被運送至烏茲別克斯坦,幾位中國專家也已到位,他們將負責監測志願者並培訓烏茲別克斯坦醫生。
  • 英國批准新冠疫苗上市,全球疫苗研發都咋樣了?中國5支疫苗進三期試驗
    英國衛生大臣馬特·漢考克表示,近期英國將著手接收第一批從比利時運來的80萬劑疫苗,民眾將在疫苗全部到達後立即開始注射,每人一共注射2次,期間間隔3周。據法新社報導,截至11月中旬,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數據顯示,共有49種「候選疫苗」處於人體臨床試驗階段,其中13種疫苗進入臨床試驗三期,正在大規模測試疫苗的有效性。
  • 22家機構17個新冠疫苗項目正在研發,誰將是疫情解藥?
    又是哪種疫苗或將率先完成研發上市?十幾款產品圍剿新冠病毒,先頭部隊已經開展動物實驗自疫情迅速擴散以來,已經有十幾家企業和機構開始進行新冠病毒相關的疫苗研發。其中進展較快的部分企業已經完成了早期研究,進入到了動物實驗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