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研發成功,美新移民居功厥偉

2021-02-28 亞特蘭大華人資訊

川普政府新冠疫苗項目"神速行動" 負責人史勞伊出生於摩洛哥。(美聯社)

如果新冠肺炎疫苗讓人們的生活在未來一年逐步恢復正常,美國得要感謝許多移民。

美國以神速推動新冠疫苗研發,包括輝瑞(Pfizer)疫苗和莫德納(Moderna)疫苗都在不到一年時間內推向市場。這場與時間對抗的空前競賽,仰賴一群全球頂尖智識能人背後累積數十年的努力。而且,從疫苗研發到問世,幾乎每個環節都有移民扮演關鍵角色。

輝瑞和莫德納疫苗的內核都是"信使RNA"遺傳分子。現年65歲的科學家卡林柯(Katalin Karikó),正是那位始終堅定研究"信使RNA"的靈魂人物。她出生於匈牙利,1985年移民至費城,曾一次又一次申請研究經費被拒,也曾被威脅驅逐出境,一所大學還以她的研究毫無出路而將她降職。

現年65歲的科學家卡林柯出生於匈牙利,1985年移民至費城。(Getty Images)

如今,卡林柯是總部設在德國的BioNTech生技公司資深副總裁,該公司由來自土耳其的移民領導,與輝瑞合作製造出第一個獲得美國緊急授權的新冠疫苗。

川普政府新冠疫苗項目"神速行動"(Operation Warp Speed)計劃負責人史勞伊(Moncef Slaoui)出生於摩洛哥,也是移民。他曾是全球第三大製藥公司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疫苗部門首席顧問。

川普總統自詡自己"釋放了美國的科學天才",讓疫苗得以神速開發。但生物科技業界人士說,美國的天才來自於全球人才儲備庫。

Ovid Therapeutics公司執行長兼美國工業貿易組織"生物技術創新組織"(Biotechnology Innovation Organization)主席傑萊文(Jeremy Levin)說:"我們是超級智力吸鐵,全球的龍中龍、鳳中鳳,都被我們吸了過來,"

出生於南非的萊文說,高技能移民為了美國出色的教育和願意承擔巨大風險的生技產業前景而來。美國有近三分之一生物科技工作者在出生於國外;如果計入移民下一代,則約佔一半。

但萊文擔心,川普政府常把移民視為威脅和負擔,對想在美國學習和工作的移民施加更多限制,說是要保護美國的工作機會,以至於近年來這些人來美越來越難。

莫德納疫苗本周周獲得美國緊急授權,該公司10年前在波士頓成立,也是由移民領導。莫德納公司董事長阿費揚(Noubar Afeyan)出生在黎巴嫩,在麻省理工學院接受培訓,他說,"這個國家做了很棒的事。我認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人們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實現夢想和抱負。"

阿菲揚還認為,移民經驗與創新之間是有關聯的;"我把創新看成是知識分子移民的一種形式。他們將舒適拋在身後,面臨莫名的挑戰,從不認為諸事理所當然,也從不覺得在新國度裡有人欠自己任何東西。"

來源:世界日報記者胡玉立綜合

可直接點擊以下公號名稱進行關注: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

相關焦點

  • 新冠疫苗研發:我太難了!
    疫苗是人類抵抗病毒入侵的保護盾:天花這一危害人類數千年的烈性傳染病,因為疫苗的推廣而被徹底根除;麻疹、脊髓灰質炎、B肝等曾肆虐全球的傳染病,都是通過疫苗得到了有效控制。在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的今天,人們期待新冠病毒疫苗儘早研發成功,為人類提供保護。
  • 李湛:全球新冠疫苗研發展望
    全球新冠疫苗的技術路徑與研發進展:按照使用的技術路徑,可將目前在研的新冠疫苗分為滅活疫苗、減毒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以及重組蛋白疫苗五種類型,各類疫苗均有其優缺點。總體而言,處於臨床後期的疫苗以傳統的滅活疫苗、相對成熟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和重組蛋白疫苗以及新穎的核酸疫苗為主,國內企業多開發成熟的滅活疫苗和腺病毒載體疫苗。
  • 新冠疫苗出來了,你會去打嗎?|新冠疫苗|試驗|臨床|研發|基因|-健康界
    新冠疫苗出來了,你會去打嗎?近期,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新聞頻繁刷屏,國產新冠疫苗即將進入市場,你會去打嗎?疫苗開發並沒有捷徑可走,需要一個較長的流程,短則2-3年,長則5-20年,甚至更久。比如流感疫苗研發用了14年,HPV疫苗23年,B肝疫苗38年。疫苗研發,同時也意味著大量的經濟成本,新疫苗研發成本可達10億美金,並不是一個相對簡單的過程。
  • 新冠疫苗研發,中國為何全球領先
    中國新冠疫苗研發為何能處於全球領先位置?這背後既有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也有體制機制的保障。新冠疫苗的研發經歷,給我國健康事業發展和科技創新能帶來什麼啟示?值得思考。圍繞疫苗體系現狀,我們需要思考新冠疫苗研發能力的形成路徑,講好新冠疫苗研發的「中國故事」:市場經濟、突發事件、全球化等多重條件約束下的新型舉國體制,在新冠疫苗研發中究竟是如何彰顯制度優勢的?
  • 中國新冠疫苗上市,揭秘央企研發新冠滅活疫苗歷程
    後續,疫苗免疫的持久性和保護效果還需持續觀察。這一成果來之不易,中國疫苗上市為全球戰勝疫情注入信心,也為疫苗成為全球公共產品提供有力支撐。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研發團隊科研團隊,在研發流程環節不減的前提下,工作人員「三班倒」連軸轉,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從啟動研發到獲批臨床只用了98天。
  • 中泰證券--全球新冠病毒疫苗研發進展跟蹤:新冠病毒疫苗研發 誰領...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自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以來海內外加速推進疫苗研發,截止目前多個企業參與/合作的新冠病毒候選疫苗進入臨床試驗。6個月以來個月以來各個企業進展如何?我們在此做了一個匯總梳理。
  • 新冠疫苗研發,爭分奪秒的科技之戰
    原創 陳正權、陳禾君 上海新華醫院康復醫學科新華科普新冠疫苗研發——爭分奪秒的科技之戰自去年12月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國上下團結一心,共同參與了防疫阻擊戰。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解除了離漢通道管制,我國的新冠肺炎防控也進入了常態化的趨勢。為最終戰勝新冠肺炎,我國疫苗的研發爭分奪秒。截至目前,已取得一些階段性成果。我國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具體取得了哪些進展?不同技術路線的作用原理分別具有哪些特點?本次科普將為大家全面解答。
  • 新冠疫苗研發成功後,如何在「最後一英裡」實現疫苗公平?
    漫漫運輸長路,直到進入人的體內,疫苗都要始終保持低溫以維持安全、保證效果,而這也意味著大量資金、人力、專業設施的保障。新冠肺炎大流行讓疫苗成為全球聚焦點,當所有人都在熱議有效安全的新冠疫苗何時上市時,在遙遠的非洲大陸,背著疫苗冷藏箱的社區一線工作者們,還在如往常般跋山涉水,把看似微小卻足以救命的疫苗,送到最偏遠的村落、最需要的孩子身邊。
  • 研發超級新冠疫苗,有效率高達90%,這對土耳其裔夫婦有多勵志
    幾天前,德國BioNTech和美國輝瑞製藥共同宣布,他們聯合研發的BNT162新冠疫苗,在3期臨床試驗的早期分析中,顯現出了90%的有效率。這個消息給備受新冠病毒摧殘的世界打了一劑強心針,歐美股市因此而大漲。這支被人類寄予厚望的疫苗,到底是誰開發的?
  • 新冠疫苗的研發到哪一步了?
    這次新冠病毒的入侵,更是掀起了一場場聲勢浩大的戰役。為什麼對於一部分人來說,新冠病毒就像是洪水猛獸,而對於另一部分人來說,新冠病毒和普通的流感病毒似乎沒什麼區別?我們的「人造武器」疫苗的研發進展如何?國內何時才能開放接種?為什麼有些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後會發展成重症而有些人感染後只是輕症、甚至能夠自愈?這是因為人體免疫系統存在差異。
  • 英國批准新冠疫苗上市!但留學生……
    最新消息,英國藥品監管局今天批准美國輝瑞(Pfizer)和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BioNTech)研發的新冠疫苗上市用於緊急用途。據悉,英國已經訂購了4000萬劑疫苗,其中1000萬劑預計今年就能上市供應。首批疫苗預計將在未來幾天抵達英國,下周開始接種。
  • 解讀研發中的新冠疫苗及其生產工藝
    值得關注的是,廈門大學和長春百克生物等單位聯合研發的減毒流感病毒載體新冠疫苗也在研發中,該類疫苗可以通過鼻腔滴注方式接種[19],如果研製成功有利於提高疫苗接種率。該流感病毒載體疫苗正在進行實驗動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預計4月底完成候選疫苗的臨床前研究[20]。
  • 我國新冠疫苗研發「又快又好」將結碩果
    中國5支新冠疫苗,捷報頻傳領跑全球近日關於我國新冠疫苗的好消息接連不斷,最新權威消息是: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1月18日表示,中國新冠疫苗研發進展可以用兩個「5」來概括。第一個「5」: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第一時間布局了滅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和核酸疫苗5條技術路線,規範有序地開展研發合作。
  • 54歲女院士新冠疫苗研發獲重大突破,美坐不住了
    為儘快戰勝疫情,世界各國不僅加強疫情防控,還在全力開展疫苗研製工作,我國戰勝疫情後仍然堅持全力投入疫苗研發,就是為能夠幫助世界人民早日戰勝病毒。最新消息顯示,我國疫苗研發近日取得重大突破,54歲女院士成功研製出新冠病毒剋星,外媒震驚不已,紛紛報導稱東方大國這次或將拯救全球。
  • 追問新冠疫苗:新冠病毒確有變異 中國疫苗研發這樣「應變」
    「新冠病毒有變異,但是變異不大。」10月2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發布會介紹新冠疫苗有關情況,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副司長田保國基於全國30多家科研機構開展的病毒變異追蹤研究,給出科學答案。那麼,病毒的變異會不會對中國新冠疫苗的有效性產生影響?疫苗研發又如何應變呢?
  • 美計劃本月15日發送首批新冠疫苗
    美計劃本月15日發送首批新冠疫苗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2.03 星期四     美國媒體1日披露,聯邦政府疫苗和藥物攻關計劃「曲速行動」打算在本月15日發送首批新冠疫苗
  • 中德美三國藥企跨國攜手 推動新冠核酸疫苗上市
    李強書記表示:「希望拜恩泰科公司與復星醫藥加強項目合作,在確保臨床效用及安全性前提下,推動相關研發成果早日上市。」國內也有望接種核酸疫苗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再次表明,團結合作是戰勝疫情的有力武器,要加強國際科技合作,共同開發安全可靠的新冠疫苗和創新療法。
  • 新冠疫苗即將問世:希望?挑戰?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11月14日一期發表題為《題:新款新冠肺炎疫苗大有希望 副題:但不要低估讓眾人接種的挑戰》的文章,文章認為儘管新冠疫苗即將問世,但未來幾個月仍很艱難。全文摘編如下:從麻疹病毒1954年被成功分離,到麻疹疫苗獲批,其間過去了9年。
  • 英媒:新冠疫苗研發為何能快如閃電?
    原標題:英媒:新冠疫苗研發為何能快如閃電?參考消息網1月8日報導英國《自然》周刊網站1月7日一期發表了題為《新冠疫苗研發的閃電速度——以及它對其他疫苗的意義》的文章,作者為菲利普·鮑爾,文章稱,令新冠疫苗得以迅速問世的研究並非始於2020年初。
  • 白宮政治家VS科學家,美國新冠疫苗研發的2個挑戰,我太難了
    今天暢學哥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新冠疫苗研發要警惕的2個挑戰。新冠疫苗研發從根本上說是一個科學問題,但是,人類科學發展歷史表明,科學研究不僅面對自身的難題,還將會面臨科學之外的挑戰。那麼,新冠疫苗研發會有哪些挑戰呢?下面,暢學哥來給你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