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即將鋪開,疫苗瓶夠用嗎?

2020-12-06 健康時報客戶端

12月2日,英國政府批准使用輝瑞和BioNTech合作生產的新冠疫苗,這也是全球第一個獲批的新冠疫苗。下周開始,該疫苗將在全英國推廣使用。

12月4日,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專家組副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在第八次世界中西醫結合大會發言時表示,「年內將有6億支國產滅活疫苗獲批上市。」

新冠疫苗即將大面積鋪開,然而,牛津大學醫學教授約翰·貝爾(John Bell)4月30日在接受採訪時就曾表示,目前全球僅剩下2億個疫苗玻璃瓶。如今,疫苗瓶短缺問題是否得到解決?

其實,早在5月18日,中國疫苗行業協會就在官方微信回應,我國具備優質疫苗瓶生產的產業基礎,據不完全統計,年產量至少可達80億支以上,能夠滿足新冠疫苗生產需求。

全球只剩2億疫苗瓶,我國年產80億?這其實說的是兩種不同材質的疫苗瓶。發達國家的醫用玻璃普遍使用的是中硼矽玻璃。《中國藥用玻璃包裝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報告(2019版)》顯示,我國藥用玻璃製品目前主要還是以低硼矽玻璃和鈉鈣玻璃為主。

中性硼矽玻璃在耐水性、耐酸耐鹼性、抗冷凍性、熱穩定性、灌裝速度等方面都遠優於低硼矽玻璃,不易因藥品浸泡、侵蝕而產生「脫片」現象,與藥液和血液長期接觸不會有沉澱物析出,被認為是最具潛力作為COVID-19疫苗的包裝材料。

但由於中硼矽窯爐建設成本較高,生產過程技術難度大,國內幾大藥用玻璃企業的窯爐仍以低硼矽玻璃管窯爐居多,中硼矽玻璃主要依賴進口。

基於以上背景,考慮是否還缺疫苗瓶其實包含了兩個問題:一是全球中硼矽玻璃產能能否滿足新冠疫苗研製成功後的需求?二是,如果滿足不了,其他類型的玻璃瓶能否作為替代品?

全球中硼矽玻璃產能能否滿足需求?

中國產業信息網今年3月發布一份2019年中國藥用玻璃行業市場分析顯示:全球中硼矽玻璃年產能約50萬噸,德國肖特(Schott)公司年產能達到25萬噸,佔到了全球市場份額的一半。另外一家美國的肯堡(Kimble)公司和日本的電氣硝子(NEG)公司加起來佔到了市場份額的40%,剩下的10%才是被全球的其他所有企業瓜分。

了解全球中硼矽玻璃的產能,可以先從龍頭企業肖特公司開始。肖特公司官網顯示:肖特公司現在產量就能滿足每年10億劑疫苗用瓶。現在,肖特決定增產再造10億劑疫苗用瓶,總共20億劑。肖特公司去年底在浙江縉雲開工建設一個新廠,今年底就能投入生產,年產量預2萬噸中硼矽,這個產量大約可以滿足10億到20億劑疫苗的用瓶需要。

針對疫苗瓶短缺問題,中國科普作協成員汪詰曾向給肖特公司中國區市場部發去了諮詢郵件並得到了回復。肖特公司表示,「我們已經與幾乎所有大型製藥公司籤訂了合同,分別在2020和2021年為他們提供藥用玻璃容器。我們有信心在未來的幾個月甚至幾年中很好地平衡需求和產能。在全球新冠病毒爆發之前,我們已經啟動了肖特公司整個135年歷史上最大的投資計劃,並且所有的投資計劃都在按期執行。」

在郵件的末尾,肖特公司總結道:「作為高品質初始醫藥包裝解決方案的領導者,我們已經擴大了在中國乃至全球的產能。我們所有的擴張計劃與客戶的預期和可預見需求保持一致。」肖特公司的回覆基本上等於表示:至少他們很有信心滿足今後市場的旺盛需求。

綜合疫苗瓶產能和需求量等證據,汪詰總結到:即便未來全世界生產的新冠疫苗全部都採用最高規格的中硼矽玻璃瓶來裝,全球的現有產能加上能夠擴大的潛力,是基本滿足需要的。

除了依賴進口,國產中硼矽玻璃也在跑步入場。國際知名藥玻廠商、康寧醫藥科技中國區總經理林春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今年5月18日,康寧和蚌埠市政府籤約,投資1.6億美元,建設康寧在亞洲的第一個藥用玻管項目,年產2萬噸中硼矽玻管。新工廠將為注射劑包括新冠疫苗的生產提供高質量的中硼矽玻管原材料。

另據了解,日本NEG業已在中國境內布局中硼矽玻璃管產能。國內首家規模化生產中硼矽玻璃管的企業滄州四星在2019年8月新建了第四個中硼矽玻管生產窯爐,旗濱集團等公司也已公布新建中硼矽玻璃管產能。正川股份上市招股說明書顯示其募投項目包含中硼矽玻管生產窯爐,據了解目前正在緊張興建中。

低硼矽玻璃以及鈉鈣玻璃能否作為替代品?

裝疫苗肯定是用中硼矽玻璃瓶更好,但其他玻璃瓶是否能用?

《中國藥用玻璃包裝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報告(2019版)》顯示,我國每年生產生物製劑、疫苗等各類注射劑的規模在300億支以上,但是國內一年生產的相對符合國際標準的I類瓶的規模也僅在30億支上下。這說明,我國90%以上的醫用玻璃依然是較為低端的低硼矽玻璃以及鈉鈣玻璃。我們絕大多數人小時候打的疫苗,用的瓶子都不是中硼矽玻璃。

也就是說,不一定要用中硼矽玻璃瓶來裝疫苗,在應急情況下,甚至在正常情況下,用低硼矽玻璃以及鈉鈣玻璃瓶子來裝,在我國於情、於法都還能講得通。

關於其安全性,原上海疾控中心免疫規劃科疫苗醫師陶黎納撰文表示:可以明確地說,在我國因玻璃瓶材質而產生的預防接種不良反應少之又少,絕大多數疫苗的問題並不是由於玻璃瓶產生的。中國繼續用低端玻璃做疫苗瓶,並不會在實質上影響到國產疫苗的效果與安全性。但若想要成為全球的領導者,我國應該向高標準看齊。我國COVID-19疫苗的研發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千萬不要也不能被小小的疫苗玻璃瓶拖了後腿。

中國藥監局也在逐步推進藥用玻璃瓶的強制標準。我國現在執行中的法規是藥監局2015年正式實施的版本,並沒有強制要求使用中硼矽玻璃瓶。但2017年頒布的新政策的徵求意見稿中已經寫入:不建議使用低硼矽玻璃和鈉鈣玻璃。2019年再次修訂徵求意見稿,標誌著強制要求使用中硼矽玻璃瓶的政策開始啟動。(劉玫妍 整理)

參考資料:

①中國藥用玻璃包裝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報告(2019版)

②中國產業信息網:《2019年中國藥用玻璃行業市場結構、政策、生產成本分析》

③中國工業報徐亞靜:《裝疫苗的小瓶子不夠用?別擔心,我們已做足準備!》

④汪詰:《生產疫苗玻璃瓶比生產疫苗更難嗎?尋找真相併不容易》

⑤陶黎納:《張文宏醫生說疫苗瓶難產,其實難的是玻璃!》

⑥長江日報:《王軍志院士:關於疫苗,未來一至兩周將有大消息公布》

相關焦點

  • 全球搶購的「疫苗瓶」,該關注誰?
    隨著多國製藥公司研發的新冠疫苗進入後期試驗階段,各國開始準備接種計劃。不過疫苗研發成功只是萬裡長徵第一步,一劑疫苗,從實驗室到最終的人體接種,還將歷經重重挑戰。就在新冠疫苗即將量產之際,裝載疫苗的玻璃瓶已出現緊缺跡象。
  • 全球搶購「疫苗瓶」!小玻璃瓶成新冠疫苗問世一大瓶頸
    英國記者:不要低估這裡面的挑戰,這需要多種不同供應鏈之間的協同運轉,不僅是疫苗,還有玻璃瓶、橡膠塞、紙標籤,如果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點問題,最終的疫苗產品都將被延遲。  事實上,在新冠疫苗即將量產之際,裝載疫苗的玻璃瓶已出現緊缺跡象。疫苗是化學製劑,一旦與玻璃瓶發生化學反應,就會被汙染,產生安全隱患。
  • 全球搶購「疫苗瓶」!小玻璃瓶成新冠疫苗問世一大「瓶頸」
    隨著多國製藥公司研發的新冠疫苗進入後期試驗階段,各國開始準備接種計劃。不過疫苗研發成功只是萬裡長徵第一步,一劑疫苗,從實驗室到最終的人體接種,還將歷經重重挑戰。即便解決了研發、大批量生產的問題,與之息息相關的上下遊產業鏈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 全球搶購「疫苗瓶」!小玻璃瓶成新冠疫苗面世「大瓶頸」
    英國記者:不要低估這裡面的挑戰,這需要多種不同供應鏈之間的協同運轉,不僅是疫苗,還有玻璃瓶、橡膠塞、紙標籤,如果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點問題,最終的疫苗產品都將被延遲。事實上,在新冠疫苗即將量產之際,裝載疫苗的玻璃瓶已出現緊缺跡象。
  • 新冠疫苗即將問世:希望?挑戰?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11月14日一期發表題為《題:新款新冠肺炎疫苗大有希望 副題:但不要低估讓眾人接種的挑戰》的文章,文章認為儘管新冠疫苗即將問世,但未來幾個月仍很艱難。全文摘編如下:從麻疹病毒1954年被成功分離,到麻疹疫苗獲批,其間過去了9年。
  • 新冠疫苗最新進展都在這了→
    近來,我國新冠疫苗的研發進展情況備受關注。疫苗安全性如何?何時能接種?能否終身免疫?20日,《新聞1+1》節目專訪中國疾控中心生物安全首席專家武桂珍,來看梳理。藥監局將依法依規,特事特辦,第一時間完成疫苗的審批、保證供應。哪些人能夠優先接種?我國把新冠疫苗接種人群大致劃分為三類:一是高風險人群;二是高危人群;三是普通人群,疫苗將按順序安排接種。
  • 裝肺炎疫苗的玻璃瓶不夠用了 難道又要來中國「搶瓶」?
    好消息是,目前,全球範圍內已有100多個團隊正競相研發新冠疫苗,部分已進入人體試驗。牛津大學疫苗學教授莎拉·吉爾伯特表示,他們的團隊正努力在9月份完成疫苗研發。但壞消息是,由於儲存疫苗所需的玻璃小瓶不足,因而即使疫苗獲得生產批准,恐怕其也無法立即在全球範圍內推廣。也就是說,疫苗產出來裝的瓶不夠,繼而或許不能讓需要的人都用得到。
  • 新冠疫苗什麼時候能打?
    對於新冠疫苗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新冠疫苗從研發到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才不到1年時間,安全性有保障嗎?」雖然目前新冠疫苗尚未在我國正式上市,不過,現在我國已經有13款新冠疫苗進入了臨床試驗,其中有前4款進入III期臨床試驗,總體上進展順利,總共接種了約6萬名受試者。檢測數據顯示, 這些受試者打完新冠疫苗後,其安全性還是很好的。(兒童、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接種新冠疫苗的安全性非常好)。
  • 新冠疫苗概念股盤中「閃腰」 疫苗市場價值仍在?
    國盛醫藥認為,疫苗行業不僅只看新冠,疫苗本身就是醫藥行業的景氣賽道,傳統產品也處於爆發階段,即便不考慮新冠,疫苗也值得被重視。借鑑2009年甲流情況,疫苗股價或被誤殺,繼續看好疫苗板塊。5條路線14個疫苗進入臨床2020年12月24日,國藥中生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Vero)上市申請獲得NMPA受理;同年12月30日,國藥集團新冠滅活疫苗III期臨床試驗期中分析數據出爐。2020年12月31日上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發布,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已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附條件上市。
  • 關於mRNA新冠疫苗的10個答疑解惑|mRNA疫苗|新冠疫苗|疫苗現狀|...
    近期,輝瑞和Moderna新冠mRNA疫苗獲批上市,是mRNA疫苗首次大規模使用,關於其技術和安全性存在各方質疑,藉此展開對這種新型mRNA疫苗的討論,列舉了10條大家對該疫苗的疑問,我們進行了解答,同時介紹一下我國的疫苗現狀。
  • 新冠疫苗出來了,你會去打嗎?|新冠疫苗|試驗|臨床|研發|基因|-健康界
    新冠疫苗出來了,你會去打嗎?近期,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新聞頻繁刷屏,國產新冠疫苗即將進入市場,你會去打嗎?盤點目前有希望面世的新冠疫苗目前全球共有6種候選新冠疫苗已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階段,分別來自中、美、英、德四國。
  • 新冠疫苗問世仍有諸多挑戰,「最後一公裡」是因為...
    新冠疫苗問世仍有諸多挑戰,「最後一公裡」是因為...>事實上,在新冠疫苗即將量產之際,裝載疫苗的玻璃瓶已出現緊缺跡象。疫苗是化學製劑,一旦與玻璃瓶發生化學反應,就會被汙染,產生安全隱患。
  • 趙振東:新冠疫苗守護者
    疫苗研發專班成立之初,趙振東與相關工作人員密集調研,兩天時間就走訪了北京科興中維、中科院微生物所、中國生物、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等在京新冠疫苗研發單位。值得關注的是,他還總結新冠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抗體等研究進展,深入分析國內外不同疫苗研發技術路線的優劣,積極為我國新冠疫苗的科研攻關建言獻策。在爭分奪秒做好「神助攻」的同時,按照疫苗專班工作部署,趙振東第一時間投身《疫苗生產車間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編制工作。
  • 新冠疫苗迎來「高光時刻」:全球新冠疫苗進展加速 中國已做好大...
    12月1日,江蘇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關於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採購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指出,為保障江蘇省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江蘇省將進行三款新冠疫苗的採購工作。另據《華西都市報》11月23日報導,四川省也已經開始了新冠疫苗的採購工作,今後預計將有更多人緊急接種上新冠疫苗。從目前地方的價格看,在試點中,多地是每支200元。
  • 疫苗安全性如何?何時能接種?能否終身免疫?新冠疫苗最新進展都在這了
    近來,我國新冠疫苗的研發進展情況備受關注。對於疫苗,相信所有人心中都有一堆問題想要了解。我國把新冠疫苗接種人群大致劃分為三類:一是高風險人群;二是高危人群;三是普通人群,疫苗將按順序安排接種。專家們對新冠疫苗的保護力預期是1至3年,該疫苗接種的時間並不長,目前還是維持穩定狀態,保護力仍需觀察。
  • 新冠疫苗緊急投用 四川疫苗200元/支 梁宗安教授這樣說……
    梁宗安指出,今年底我國新冠疫苗的年產能預計可達到6.1億劑,「隨著新冠疫苗產量的提升,全國會有更多地區將開展新冠疫苗的預約和接種工作。」梁宗安透露,10月20日,自己所在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已經收到新冠疫苗的接種通知,醫務人員自願報名接種,他已於11月11日下午完成新冠肺炎疫苗的接種。
  • 新冠疫苗出來了,你會去打嗎?
    新冠疫苗出來了,你會去打嗎?近期,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新聞頻繁刷屏,國產新冠疫苗即將進入市場,你會去打嗎?盤點目前有希望面世的新冠疫苗目前全球共有6種候選新冠疫苗已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階段,分別來自中、美、英、德四國。
  • 「最大浪潮」即將來臨,新冠疫苗或增加HIV易感性
    特別是歐洲疫情「極為嚴峻」,已成「震中」,9天就新增百萬新冠病例,各國正在採取包括宵禁在內的等更加嚴厲的防疫措施以求力挽狂瀾,而美國新冠疫情的「最大浪潮」即將到來。 與此同時,國際領先新冠疫苗競賽已進入白熱化階段,根據世衛組織公布的最新數據,截至10月19日,全球已研製出198種候選新冠疫苗,其中44種正在進行人體試驗。
  • 國內新冠疫苗全免費 「疫苗新勢力」的未來在哪?
    來源:拇指醫藥作者: 西北哽國內新冠疫苗很美好,但是市場可能沒有想像那麼美好新冠疫苗到底要不要錢?1月9日才算有了正式的說法。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曾益新曾在新聞發布會上言之鑿鑿地說:「疫苗的基本屬性還是屬於公共產品,一個大前提是,肯定是為全民免費提供。」
  • 國內首款新冠DNA疫苗即將進入二期臨床,智飛生物新冠疫苗中和抗體...
    」傳出消息,智飛生物新冠疫苗二期臨床結果積極,激發的抗體水平達到康復患者兩倍;另外,我國多個核酸新冠疫苗進展也較為積極。  包括智飛生物的新冠疫苗,中國已有5款新冠疫苗開展III期臨床試驗,滅活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重組蛋白疫苗技術路線的進展處於全球領先水平。國際上,新冠疫苗的開發策略以核酸疫苗技術為主,我國也有多家企業布局了核酸新冠疫苗。  艾棣維欣正在研發國內首款新冠DNA疫苗,在此次大會上,艾棣維欣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王賓教授作了《新冠疫苗DNA疫苗應急研發》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