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缺!全球搶購「疫苗瓶」!小玻璃瓶成新冠疫苗面世「大瓶頸」

2020-12-03 北京日報客戶端

隨著多國製藥公司研發的新冠疫苗進入後期試驗階段,各國開始準備接種計劃。不過,疫苗研發成功只是萬裡長徵第一步,一劑疫苗,從實驗室到最終的人體接種,還將歷經重重挑戰。即便解決了研發、大批量生產的問題,與之息息相關的上下遊產業鏈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英國記者:不要低估這裡面的挑戰,這需要多種不同供應鏈之間的協同運轉,不僅是疫苗,還有玻璃瓶、橡膠塞、紙標籤,如果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點問題,最終的疫苗產品都將被延遲。

事實上,在新冠疫苗即將量產之際,裝載疫苗的玻璃瓶已出現緊缺跡象。疫苗是化學製劑,一旦與玻璃瓶發生化學反應,就會被汙染,產生安全隱患。因此疫苗所用的玻璃瓶並非普通的玻璃瓶,而是中硼矽玻璃瓶,其化學性能穩定,耐水、耐酸。美國、歐洲等國均已經強制要求所有注射製劑和生物製劑使用中硼矽玻璃包裝。我國藥用玻璃製品目前正在從以鈉鈣玻璃和低硼矽玻璃為主向中硼矽玻璃過渡。截至7月底,中國已獲批進入臨床階段的7個新冠疫苗,疫苗瓶材料均採用了中硼矽藥用玻璃。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疫苗的玻璃瓶的產量比疫苗還困難,玻璃瓶首先要有足夠的玻璃,還有足夠的廠家。

冷鏈運輸難度大 新冠疫苗面臨溫控大考

有分析機構預測,若每人接種3次,新冠疫苗全球滲透率達到20%時,需要疫苗瓶50億支,全球滲透率達到70%時,需要疫苗瓶將近160億支。全球範圍內,幾乎所有參與新冠疫苗研製的生物醫藥公司都在排隊搶購疫苗瓶。公開資料顯示,僅強生一家公司就已購買了2.5億個疫苗瓶。

疫苗對溫度極其敏感,世衛組織的一項研究預估,全球每年有多達50%的疫苗被浪費,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缺乏溫控和完整的冷鏈物流。目前兩家進展較快的公司輝瑞和莫德納研發的都是mRNA,即信使核糖核酸疫苗。

對溫度條件有嚴苛的要求,輝瑞公司的疫苗必須保持在零下70攝氏度的環境下,目前在尚沒有足夠的超冷低溫冷櫃設施的背景下,大量的乾冰成為替代方案。輝瑞開發了一種特殊的恆溫盒,利用乾冰可以將疫苗儲存10天。

在美國麻薩諸塞州,馬克和他的團隊正在加緊為疫苗廠商生產乾冰。在新冠肺炎疫情限制措施期間,美國汽油需求下降,一些將二氧化碳作為副產品來生產的乙醇工廠被迫關閉,導致美國二氧化碳短缺。

棘手的是,在國際貨物運輸中,乾冰被列為危險品。德國漢莎航空警告,乾冰降低了飛機運輸疫苗的能力,機上存放乾冰數量有限制,一般在500至1000公斤以內。

為了讓疫苗能夠大規模處理、安全運輸和快速分發,航空貨運能力也不能拖後腿。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執行長朱尼亞克稱其為全球航空貨運業的「世紀使命」,據國際航協估算,如果按照全球75億人每人一劑新冠疫苗來算,需要8000架次滿載的波音747貨機立即行動起來,才能滿足運力。

另外,一些國家的基礎設施、衛生水平等也比較落後,如何保證疫苗的安全運輸和接種也是一個難題。

英國伯明罕大學教授託比·彼得斯:你會發現一些地區和國家,可能有30%到40%的醫療中心無法供電,在某些國家中,可能只有不到10%的醫療中心配有可正常運轉的冰箱。

新冠疫苗尚未上市 多國民眾接種意願下降

即使解決了上述的重重難題,疫苗最終要面對的是每一位接種者。根據最新民調,與8月相比,15個國家的人們接種新冠疫苗的意願度平均下降了4個百分點,而有意願接種的美國人不超過50%。

消除民眾接種疑慮 破解「最後一公裡」難題

要知道,只有當足夠多的人接種後,新冠疫苗才能夠真正幫助人們抵禦病毒,這就意味著,最後一個接種者比第一個人接種更重要。

如何消除人們對新冠疫苗的牴觸心理,可能成為戰勝新冠病毒這條徵程上的「最後一公裡」。

來源:央視財經

編輯:高珊珊

流程編輯:郭丹

相關焦點

  • 全球搶購「疫苗瓶」!小玻璃瓶成新冠疫苗問世一大瓶頸
    全球搶購「疫苗瓶」!小玻璃瓶成新冠疫苗問世一大瓶頸 時間:2020年11月30日 07:10:34&nbsp中財網   原標題:緊缺!全球搶購「疫苗瓶」!小玻璃瓶成新冠疫苗問世一大「瓶頸」!疫苗運輸也迎大考,「世紀使命」怎麼破局?  隨著多國製藥公司研發的新冠疫苗進入後期試驗階段,各國開始準備接種計劃。不過疫苗研發成功只是萬裡長徵第一步,一劑疫苗,從實驗室到最終的人體接種,還將歷經重重挑戰。即便解決了研發、大批量生產的問題,與之息息相關的上下遊產業鏈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 緊缺!全球搶購「疫苗瓶」!小玻璃瓶成新冠疫苗問世一大「瓶頸」
    事實上,在新冠疫苗即將量產之際,裝載疫苗的玻璃瓶已出現緊缺跡象。疫苗是化學製劑,一旦與玻璃瓶發生化學反應,就會被汙染,產生安全隱患。因此疫苗所用的玻璃瓶並非普通的玻璃瓶,而是中硼矽玻璃瓶,其化學性能穩定,耐水、耐酸。美國、歐洲等國均已經強制要求所有注射製劑和生物製劑使用中硼矽玻璃包裝。我國藥用玻璃製品目前正在從以鈉鈣玻璃和低硼矽玻璃為主向中硼矽玻璃過渡。截至7月底,中國已獲批進入臨床階段的7個新冠疫苗,疫苗瓶材料均採用了中硼矽藥用玻璃。
  • 全球搶購的「疫苗瓶」,該關注誰?
    隨著多國製藥公司研發的新冠疫苗進入後期試驗階段,各國開始準備接種計劃。不過疫苗研發成功只是萬裡長徵第一步,一劑疫苗,從實驗室到最終的人體接種,還將歷經重重挑戰。就在新冠疫苗即將量產之際,裝載疫苗的玻璃瓶已出現緊缺跡象。
  • 新冠疫苗即將鋪開,疫苗瓶夠用嗎?
    新冠疫苗即將大面積鋪開,然而,牛津大學醫學教授約翰·貝爾(John Bell)4月30日在接受採訪時就曾表示,目前全球僅剩下2億個疫苗玻璃瓶。如今,疫苗瓶短缺問題是否得到解決?其實,早在5月18日,中國疫苗行業協會就在官方微信回應,我國具備優質疫苗瓶生產的產業基礎,據不完全統計,年產量至少可達80億支以上,能夠滿足新冠疫苗生產需求。全球只剩2億疫苗瓶,我國年產80億?這其實說的是兩種不同材質的疫苗瓶。發達國家的醫用玻璃普遍使用的是中硼矽玻璃。
  • 全國疫苗玻璃瓶短缺 A股藥用玻璃概念股票利好
    首先,不同的股票都是會受到一些因素影響漲跌的,近日大家都是有關注到這A股藥用玻璃概念股票的,因為全國疫苗玻璃瓶短缺的,近80億人口只剩2億個玻璃瓶了,所以這藥用玻璃概念股票利好的,我們一起來看看!藥用玻璃概念股票 新冠疫苗是人們最期待的抗疫終極武器了,但是疫苗瓶的緊缺,讓藥用玻璃開始進入大眾視野。據外媒報導,由於全球疫苗玻璃瓶短缺,或影響新冠疫苗在全球推廣,還有藥用玻璃概念股迎加速風口的。
  • 新冠疫苗問世仍有諸多挑戰,「最後一公裡」是因為...
    >事實上,在新冠疫苗即將量產之際,裝載疫苗的玻璃瓶已出現緊缺跡象。疫苗是化學製劑,一旦與玻璃瓶發生化學反應,就會被汙染,產生安全隱患。因此疫苗所用的玻璃瓶並非普通的玻璃瓶,而是中硼矽玻璃瓶,其化學性能穩定,耐水、耐酸。美國、歐洲等國均已經強制要求所有注射製劑和生物製劑使用中硼矽玻璃包裝。我國藥用玻璃製品目前正在從以鈉鈣玻璃和低硼矽玻璃為主向中硼矽玻璃過渡。截至7月底,中國已獲批進入臨床階段的7個新冠疫苗,疫苗瓶材料均採用了中硼矽藥用玻璃。
  • 裝肺炎疫苗的玻璃瓶不夠用了 難道又要來中國「搶瓶」?
    好消息是,目前,全球範圍內已有100多個團隊正競相研發新冠疫苗,部分已進入人體試驗。牛津大學疫苗學教授莎拉·吉爾伯特表示,他們的團隊正努力在9月份完成疫苗研發。但壞消息是,由於儲存疫苗所需的玻璃小瓶不足,因而即使疫苗獲得生產批准,恐怕其也無法立即在全球範圍內推廣。也就是說,疫苗產出來裝的瓶不夠,繼而或許不能讓需要的人都用得到。
  • 張文宏醫生說疫苗瓶難產,其實難的是玻璃!|張文宏|玻璃瓶|注射器|...
    4個月前,正當COVID-19疫情全球肆虐之際,公眾對於疫苗報有極大的期望,然而張文宏醫生卻稱:疫苗瓶的產量比疫苗還困難!安瓿瓶封裝的B肝疫苗2.西林瓶:膠塞封口的玻璃瓶,頸部較細,瓶頸以下粗細一致,一般用做藥用注射液瓶、口服液瓶等(因早期主要用於盛裝盤尼西林
  • 新冠疫苗研製對特種玻璃瓶市場需求 2020玻璃行業前景規模
    今年在疫情之下,除了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短缺之外,注射疫苗用的瓶子也出現嚴重短缺。6月22日,據外媒報導稱,新冠病毒疫苗的試驗和生產在急速推進中,然而阻礙大規模量產的或許是玻璃小藥瓶以及原料特種玻璃的短缺。除新冠病毒疫苗外,還必須保障其他關鍵疫苗的持續供應。製藥公司和政府正大規模購買容納新冠疫苗的玻璃瓶,僅強生就購買了2.5億支小藥瓶。
  • 打不上新冠疫苗是因為雞來不及孵蛋?疫苗專家怒懟方舟子:純屬低級...
    實際上早在 4 月底,比爾蓋茨就透露過," 甚至連疫苗瓶、灌裝程序,全球都沒有足夠的儲備。"牛津大學醫學院教授 John Bell 在接受 BBC 採訪時也表示,目前全球只剩 2 億個疫苗玻璃瓶了。英國惠康基金會主席 Jeremy Farrar 同意:" 現在正爆發玻璃瓶短缺危機。"
  • 「疫苗瓶」產能成全球焦點,正川股份中硼矽玻璃瓶下半年投產
    此前,張文宏醫生公開表示「疫苗瓶的產量比疫苗還困難」,此言一出,市場對疫苗瓶的關注度直線上升。據了解,普通的醫藥玻璃瓶與疫苗接觸會出現化學反,對疫苗的產生汙染,出現安全隱患。而能夠適用於疫苗的裝載的是一種名叫中硼矽的玻璃瓶,因為中硼矽玻璃瓶具有穩定的化學性、耐水性和耐酸性能,歐美國家的注射製劑和生物製劑均在強制使用。受全球疫情影響,除了疫苗研發生產企業備受關注之外,疫苗瓶的相關企業也成為了市場關注的重點。A股上市公司重慶正川醫藥包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正川股份,股票代碼:603976)便是疫苗瓶生產的重點企業。
  • 張文宏醫生說疫苗瓶難產,其實難的是玻璃!
    4個月前,正當COVID-19疫情全球肆虐之際,公眾對於疫苗報有極大的期望,然而張文宏醫生卻稱:疫苗瓶的產量比疫苗還困難!安瓿瓶封裝的B肝疫苗2.西林瓶:膠塞封口的玻璃瓶,頸部較細,瓶頸以下粗細一致,一般用做藥用注射液瓶、口服液瓶等(因早期主要用於盛裝盤尼西林,故稱之「西林瓶」)。
  • 探訪疫苗生產基地,注射器產能緊缺?國內廠商忙增產……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董事長楊曉明介紹,監管碼相當於疫苗的「電子身份證」,共分為三級:每支疫苗單獨賦碼、每10支疫苗組成的中包裝賦碼、包含多個中包裝的大包裝再賦碼。通過監管碼可以查詢到疫苗生產、入庫、保存、發貨、運輸等過程是否符合標準,並追蹤到接受注射的人。新冠疫苗的生產能力如何?
  • RNA疫苗或成新冠疫情終結者?|rna|新冠疫苗|滅活疫苗|疫苗
    RNA疫苗的實際產能與預期可能會有偏差。撰文 | 汪汪11月9日,美國輝瑞(Pfizer)公司發布消息,稱其與德國BioNTech公司合作研發的mRNA新冠疫苗BNT162b2對沒有感染新冠病毒的健康受試者有效,且有效性超過90%。
  • RNA疫苗或成新冠疫情終結者?
    BNT162b2對沒有感染新冠病毒的健康受試者有效,且有效性超過90%。緊隨其後,11月16日,Moderna公布了該公司研發的新冠疫苗mRNA-1273 的三期臨床試驗結果,表明該疫苗具有94.5%的保護效力。這兩則新聞都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目前全世界有超過200種COVID-19疫苗正處於研發中,其中48種已經進入臨床研究階段[1]。全球新冠感染人數還在不斷增加,所有人都將期盼的目光轉向疫苗,它或許是破局的唯一途徑。
  • 新冠疫苗的5個疑問
    新冠對全球經濟的影響,看不到終點。病毒會衰減而自然消失,已經成為幻想。也許,只有新冠疫苗能根本上結束這場「物種戰鬥」。於是,疫苗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和迫切。但是,關於疫苗的疑問也不少。比如,新冠疫苗安全性有多高?有效性有多高?有些地區進行的重點人員優先、自願接種的緊急接種疫苗要不要打?再比如,流感疫苗今年也賣瘋了,搶不到,要不要打流感疫苗?
  • 中國疫苗VS歐美疫苗,法媒對比各大新冠疫苗優缺點,有效率高不是...
    華輿訊據歐時大參報導 新冠疫苗研發競爭白熱化,各國製藥集團相繼公布疫苗在三期臨床試驗中的有效率,數據看著十分鼓舞人心:美國摩德納(Moderna)94%,美國輝瑞與德國BioNTech合作研發的疫苗95%,瑞典-英國製藥集團阿斯利康(AstraZeneca)與牛津大學研發的疫苗有效率稍稍遜色,根據劑量的不同,平均有效率70%,而接種一劑半的劑量有效性可達90%。
  • 疫苗研發成功,只能算跑完新冠對抗戰的上半程
    這是一項評估低劑量效果的全球性試驗,將在小範圍內開展,試驗進度會更快。不同疫苗使用的技術有何不同?目前跑在市場前線的新冠疫苗所採用的技術主要有3種類型。核酸疫苗的廣譜性被視為疫苗領域的一次技術革命,它崛起於1990年代,Moderna是其中的早期嘗試者。這家公司曾以超過6億美元的融資額創下生物行業最大的IPO融資紀錄。由於技術前沿,此前市面上並未有相關產品推出,新冠疫苗是第一次。疫苗若要正式上市還有哪些瓶頸?
  • 2021年,疫苗能終結新冠大流行嗎?
    但在病毒快速傳播、全球新冠累計確診病例從7000萬至8000萬僅用時14天的當下,疫苗的生產依然需要與時間進行一場未知的賽跑,同時,在分配等領域又要同「疫苗民族主義」做一場或明或暗的較量。歲末年初,當《環球時報》記者盤點一年來全球疫苗研發的種種努力和展望明年疫苗是否會給終結這場大流行一個時間表時,樂觀情緒和悲觀情緒同在,因為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除非人人都安全,否則無人會安全」。
  • 新冠疫苗迎來「高光時刻」:全球新冠疫苗進展加速 中國已做好大...
    12月1日,江蘇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關於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採購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指出,為保障江蘇省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江蘇省將進行三款新冠疫苗的採購工作。另據《華西都市報》11月23日報導,四川省也已經開始了新冠疫苗的採購工作,今後預計將有更多人緊急接種上新冠疫苗。從目前地方的價格看,在試點中,多地是每支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