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山雨欲來風滿樓。
7日早間,國家發改委網站公布,依法對美國美敦力公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下稱「美敦力」)價格壟斷行為罰款1.185億元(人民幣)。
「與其交易相對人達成並實施心臟血管、恢復性療法和糖尿病業務領域醫療器械產品價格壟斷協議」,是發改委對這張醫療器械反壟斷罰單給出的直接理由。
突查!對抗!
美敦力是在2015年正式進入發改委反壟斷調查視線的。
根據7日午間央視新聞報導,國家發改委反壟斷局處長徐新宇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2015年10月,國家發改委開始對美敦力的反壟斷行為進行外圍調查,在掌握了充分的證據後,執法人員對美敦力上海公司進行了突擊檢查。」
但這次突查遭到了美敦力方面的頑強對抗。
「我們40多人被美敦力中國總部困了6個多小時,9點半進去到下午4點鐘,一直就是對抗。後來我們就依據法律,進入它的相關場所和營業場所進行搜查,發現它的負責人就躲在辦公室裡喝咖啡。」 徐新宇告訴央視記者。
問題很快被一一查出。
發改委隨後公開的信息顯示,至少自2014年起,美敦力通過經銷協議、郵件通知、口頭協商等方式,與其交易相對人(平臺商和一級經銷商)達成壟斷協議,限定相關醫療器械產品的轉售價格、投標價格和到醫院的最低銷售價格,並通過制定下發各經銷環節的產品價格表、內部考核、撤銷經銷商低價中標產品等措施,實施了價格壟斷協議。
與此同時,美敦力還採取了縱向限制銷售對象和銷售區域、限制經銷競爭品牌產品的措施,進一步強化了縱向價格壟斷協議的實施效果。
發改委認定,美敦力與其交易相對人達成並實施固定向第三人轉售涉案產品價格、限定向第三人轉售涉案產品最低價格的壟斷協議,違反了《反壟斷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二項的規定,且不符合《反壟斷法》第十五條規定的豁免情形和豁免條件,國家發展改革委依法責令美敦力立即停止實施價格壟斷行為,並處2015年度涉案產品銷售額4%的罰款,計1.1852億元。
器械「整風」
但這很可能並不是美敦力一家的危機時刻。
徐新宇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發改委對醫療器械的反壟斷研究是從2013年開始的,而調研發現,醫療器械領域最大的問題就是「競爭很不充分」。
而2013年,對於中國醫藥行業是個敏感而重要的時點——當年6月,震驚全國的GSK商業賄賂案浮出水面,中國藥品市場經歷了史上最嚴格的行業整頓,當時就一直有聲音認為,單價更高、渠道更穩固的醫療器械領域,將會是監管方整風的下一個重點。
而事實上,由於產品和渠道與醫院高度的關聯性,自2009年新一輪醫改啟動後,降低院內高值耗材的價格、降低公眾檢查費用負擔,甚至以器械為突破口打開公立醫院改革的小切口等嘗試一直沒有停止,而官方對醫療器械這一領域的反腐動作也在逐漸升級。
2016年國家衛計委印發《關於印發2016年糾正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專項治理工作要點的通知》後,對醫藥價格、耗材管理和商業賄賂的檢查明顯加大了力度,先後70多位醫療衛生系統內的官員及醫院領導被立案調查
無錫近期更是有多家醫院檢驗科醫生先後被帶走。
2016年8月10日,江蘇省無錫市人民檢察院依法對無錫市第三人民醫院檢驗科主任潘宇紅以涉嫌受賄罪決定逮捕;10月8日,江蘇省無錫市檢察院發布重要案件信息公開,江陰市人民醫院的檢驗科主任、副主任、原主任,以及該院醫療器械科科長,均因涉嫌受賄罪被決定逮捕。
此外,包括揚州、連雲港等多家醫院相關科室負責人也均被牽涉。
而此番美敦力控價的做法在行業內並非唯一,在行業監管風向趨緊的風口下,醫療器械行業究竟會不會如同製藥領域走向GSK後時代的銷售模式轉向?
發改委在7日在官網評價美敦力反壟斷案時表示,這一案件並不特別針對美敦力一家,目前,我國高值耗材和可植入醫用設備的市場競爭整體並不充分,並且廠商主要採取轉售的銷售方式,經銷商之間的公平競爭是促進產品競爭、形成合理市場價格的重要方面。
但國家發改委特別強調,將繼續加強醫療器械行業反壟斷監管,制止生產、銷售等環節中的各種限制競爭措施,嚴肅查處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違法行為,切實維護公平競爭秩序,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