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技術】不用換電池的心臟起搏器將誕生,這意味著?

2021-02-23 器械之家

又到了「穿秋褲——脫秋褲——穿秋褲——脫秋褲」的季節了,在每一次頻繁的「穿秋褲——脫秋褲——穿秋褲——脫秋褲」中,都會出現靜電,這就是初中物理必教內容——「摩擦起電」。當然,我們都不喜歡換衣服的時候被電到,所以各大服裝廠商都在想辦法去掉「靜電」這個東西,但成功者寥寥。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與系統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王中林也曾花費大量時間,試圖消滅靜電,但失敗了。於是他選擇換個角度看問題——如果靜電不能被消除,它能幫助我們做什麼?

於是,摩擦發電機就誕生了。通過納米技術,收集我們平時的各種活動中產生的靜電來發電。比如,我們呼吸要通過肺的運動,用納米技術把肺運動產生的能量轉化為電能,就可以為身體內部的各種儀器充電,比如心臟起搏器。

現在心臟起搏器使用紐扣電池,患者需要每3個月去一次醫院檢查一次電池,每五年更換一次電池。給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如果用納米技術把肺運動產生的能量轉化為電能,就可以為紐扣電池充電,這樣就不用換電池了。理論上,心臟起搏器可以一直使用。

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與系統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王中林教授和同事們一起,在北京市科委的資助下,做出了世界首個「自驅動心臟起搏器」,並申請了多項國家專利。現在這臺儀器已經進入動物實驗,效果良好。順利的話,2016年就可以量產出產品,供大家使用啦。

數據顯示,2014年,全世界超過50萬患者使用心臟起搏器。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患者們就不用頻繁跑醫院檢查電池了。小號真是替大家高興啊。

知識小儲備

近幾年國內心臟起搏器植入量以每年15%左右速度高速增長。據悉,中國每年新增約30萬~50萬的心率失常患者,其中僅有3萬~5萬人能夠接受植入心臟起搏器治療。

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張澍說:「中國的心臟起搏器治療嚴重不足。」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4倍多,心律失常的發病率跟美國基本一致,但美國每百萬人口安裝心臟起搏器的數量為近1000臺,中國只有31臺,不到美國的1/30。因此,心臟起搏器市場容量巨大。

感謝讀完


推薦文章

回復1閱讀醫療器械銷售必讀

回復2閱讀為什麼公立醫院購買的大設備會那麼貴

回復3閱讀對比Siemens、Philips、GE、Toshiba高端CT

。。。。。。

回復 精彩列表 閱讀可以獲得我們為您精心準備的資訊。

器械科網站(www.qixieke.com)是中國首家資訊覆蓋全國、且以產品為核心的醫療器械門戶媒體網站,致力於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醫療器械行業門戶及媒體。器械科網站是集產品數據、專業資訊、行業動態、受眾互動為一體的複合型媒體,也是專業網際網路醫療器械領域中最大的深度垂直媒體門戶。


微信公眾號

qixieke4008228766


器械科官方網站

http://www.qixieke.com

http://器械科.中國


器械科網創始人微信號

shiyun8766

器械科網站創始人正在創立以傳統醫療行業為依託的網際網路相關服務的醫療設備交流推廣群。歡迎對以網際網路為平臺推廣模式感興趣的人士加入!我們將對群內的朋友開放我們網站和公眾號後臺的相關數據及資源。如果你願意加入並參與互動,請添加「shiyun8766」個人微信號。申請時請備註標明: 個人真實姓名 + 你的職位Title + 你所在的公司全稱。例: 石雲,CEO,器械科網站。歡迎志同道合的你加入!


相關焦點

  • 不用換電池的心臟起搏器將誕生,這意味著?
    當然,我們都不喜歡換衣服的時候被電到,所以各大服裝廠商都在想辦法去掉「靜電」這個東西,但成功者寥寥。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與系統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王中林也曾花費大量時間,試圖消滅靜電,但失敗了。於是他選擇換個角度看問題——如果靜電不能被消除,它能幫助我們做什麼?於是,摩擦發電機就誕生了。通過納米技術,收集我們平時的各種活動中產生的靜電來發電。
  • 英國將核廢料化為「鑽石電池」,可用於心臟起搏器、人造衛星
    英國將核廢料化為「鑽石電池」,可用於心臟起搏器、人造衛星 澎湃新聞記者 王燦 實習生 陳一諾 2016-12-05 08:11
  • 73歲阿婆46年換了22臺心臟起搏器:活下來不容易,感謝醫院
    當時,中國起搏器技術尚處於實驗室研發階段,時任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劉忠豫教授與胡根娣的丈夫商量,是否願意嘗試安裝心臟起搏器。胡根娣此前已經歷多次搶救,上個廁所靜脈血液回流進血管,就會馬上暈倒。強烈的求生欲望,使胡根娣鼓起勇氣嘗試剛剛研發出來的心臟起搏器。在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裡,胡根娣長住監護病房,她的丈夫則在床邊打地鋪照顧她。
  • 僅膠囊大小 亞心總醫院為99歲老人植入無導線心臟起搏器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彭禕)沒有導線,形狀像一粒維生素膠囊,體積只有傳統起搏器的十分之一,卻能為心臟提供持續穩定的動力。8月7日,武漢亞心總醫院心臟中心介入團隊順利將一粒膠囊大小的起搏器植入患者體內,成功為一名99歲老人植入一枚無導線起搏器。
  • 美國科學家研發由微波發射器提供動力的心臟起搏器
    據外媒報導,美國德克薩斯州的研究人員重新設計了起搏器,開發了一種無線、無需使用電池並可直接植入患者心臟的新原型產品。這種起搏器由位於身體外部的微波發射器提供動力,該設計提供了一種創新的新型起搏器,其還能減少併發症。目前大多數起搏器仍然從根本上利用了同樣的機制。
  • 大突破:最強心臟起搏器 微波供電 可直入心臟
    美國德克薩斯州的研究人員於今年6月4日至9日在檀香山舉行的IEEE國際微波會議上展示了一款起搏器,與傳統的起搏器不同,這款產品已經拋開了傳統電池設計,採用身體外部的微波發射器為其提供動力。傳統心臟起搏器通過脈衝發生器發放由電池提供能量的電脈衝,通過導線電極的傳導,刺激電極所接觸的心肌,使心臟激動和收縮,從而達到治療由於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臟功能障礙的目的。這種起搏器的安裝必須遠離心臟,而且外科醫生還需要定期進行小手術來更換體內的電池。更嚴重的是,導線等植入物質還會引發一些併發症,包括感染、出血等。
  • 植入式人工心臟起搏器的應用及原理
    人工心臟起搏器主要由以下兩個部分組成:  (1)起搏導管電極:它一方面將起搏器的輸出信號引向心肌進行起搏,另一方面將感知到心臟自身搏動的信號(腔內心電圖ICG)反饋給起搏器以控制起搏脈衝的發放。它是心內膜電極,目前已由早期的單極發展到雙極,甚至多極。作為長期起搏的導管電極必須是用生物相容性好、韌性好、抗老化、耐腐蝕的材料製成。
  • 植入式人工心臟起搏器的應用與未來發展
    人工心臟起搏器主要由以下兩個部分組成:  (1)起搏導管電極:它一方面將起搏器的輸出信號引向心肌進行起搏,另一方面將感知到心臟自身搏動的信號(腔內心電圖ICG)反饋給起搏器以控制起搏脈衝的發放。它是心內膜電極,目前已由早期的單極發展到雙極,甚至多極。作為長期起搏的導管電極必須是用生物相容性好、韌性好、抗老化、耐腐蝕的材料製成。
  • 讓核磁共振對心臟起搏器說「OK」
    治療此病,安裝心臟起搏器是一個比較好的途徑。    一聽說要安裝心臟起搏器,周先生直搖頭:「安裝心臟起搏器後,我今後就不能做核磁共振類檢查了,那怎麼行。」    果真如此?    隨後,經過進一步溝通,周先生了解到,在省胸科醫院內,有一款長壽命抗核磁起搏器,這款起搏器對核磁檢查沒有任何禁忌。
  • 裝了心臟起搏器不能做磁共振檢查?·都市快報
    按常識,裝了常規心臟起搏器的患者,是不能做磁共振檢查的,而這位患者如果要確定骨折的部位,做磁共振檢查很重要。 骨科醫師打電話給醫院副書記、心內科項美香教授,諮詢這位植入心臟起搏器的專家。 項教授做了檢查,「這位患者安裝的是常規的心臟起搏器,貿然做磁共振,可能導致患者起搏器故障和嚴重心率失常等後果。」 「但現在有磁共振兼容的心臟起搏器。
  • 商用核電池可續航百年,無限電量手機和永久心臟起搏器何時降臨?
    手機充電太麻煩,傳統電池的續航和需要多次充電一直都不能讓人們滿足。核電池其實很早就已經有了,但是大多用於軍方。首個將核電池使用於太空事業上的國家是美國,於1961年所發射的人造衛星上首次應用。核電池和傳統電池不一樣,它的使用壽命特別長。據了解,不論外邊發生了什麼,只需電池內的核素還有輻射,電池就能夠不斷運用。許多放射性物質的半衰期有數百年之久,這意味著很多核電池能夠運用幾百年。但是對於商用來說,核電池的危險性比較大。
  • 太陽能「無線」充電心臟起搏器 韓國研發新型醫療器械充電材料
    然而,包括心臟起搏器在內的眾多植入式醫療器械都由鋰電池供能,笨重堅硬,體積大而壽命短。每當需要更換電池,患者都將承受一遍手術的痛苦,還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為解決植入式醫療器械沉重的電池問題,學術界正在研究利用人體生物電運作器械的方式,但由於我們體內的生物電十分有限,這個構想在現實層面存在明顯局限性。
  • 共生心臟起搏器丨真正意義上的植入式自驅動醫療電子器件
    例如,心臟起搏器是治療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嚴重心臟疾病的最重要IMEs之一。然而,目前大多數IMEs都由鋰電池進行供能,續航能力有限,並且鋰電池佔據了IMEs大部分的體積和重量。許多研究人員試圖延長IMEs的使用壽命,同時減少其尺寸和重量,這著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除了研製更高能量密度的電池外,一些其他的方案也應該值得關注,比如納米發電機和自驅動技術。
  • 院長「解」心:讓核磁共振對心臟起搏器說「OK」
    治療此病,安裝心臟起搏器是一個比較好的途徑。    一聽說要安裝心臟起搏器,周先生直搖頭:「安裝心臟起搏器後,我今後就不能做核磁共振類檢查了,那怎麼行。」    果真如此?    隨後,經過進一步溝通,周先生了解到,在省胸科醫院內,有一款長壽命抗核磁起搏器,這款起搏器對核磁檢查沒有任何禁忌。
  • 「膠囊」起搏器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
    63歲的王女士7年前因病態竇房結症候群行永久起搏器植入,近期起搏器程控發現起搏器電極磨損。同時由於患者發現雙側乳腺癌,需行乳腺癌根治術。外科醫生告訴她,要做乳腺癌手術,就要把原來的放在皮膚囊袋中的起搏器先拿掉,才能不影響乳腺癌根治手術的進行。這讓王女士陷入兩難境地。
  • 電動汽車產生的電磁輻射不會對心臟起搏器構成威脅
    據外媒報導,雖然這種情況並不經常發生,但仍有電磁場會影響到心臟植入物如心臟起搏器性能的可能性。 不過,對接受者來說幸運的是,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電動汽車產生的電磁輻射不會帶來這樣的危險。資料圖其中83%為男性,並且他們所有人都植入了電子設備(CIEDs),換言之,他們都曾通過手術在體內安裝了起搏器和除顫器。測試過程中,每個人同時為兩款不同的商用電動汽車(日產Leaf、特斯拉Model S P85、寶馬i3、大眾eUp)充電、駕駛。
  • 海慈心臟中心心內二科成功為患者植入抗核磁共振起搏器
    近日,海慈醫療集團心臟中心副主任、心內二、三科主任崔國方主任醫師、範廣慈副主任醫師成功為兩位老年患者植入抗核磁起搏器,取得了非常好的臨床效果。心臟中心抗核磁共振起搏器的成功植入,標誌著海慈醫療集團在起搏器的植入和臨床應用再上新臺階。
  • 心臟起搏器被電磁波幹擾怎麼辦?
    心臟起搏器被電磁波幹擾怎麼辦?這樣,心房和心室都有電極,我們就可以通過電極感受到心臟自己有沒有跳動,並且根據需要發出衝動來刺激心臟,引起收縮。第三步,連接電脈衝發生器。這兩根電極本身是不帶電的,但把兩根電極和電脈衝發生器連接起來之後,電極就可以發出電脈衝。然後在胸大肌表面做一個皮膚囊袋,這可是真的真皮口袋!
  • 【科技】科學史上的「意外發明」:心臟起搏器因「粗心」產生
    他意識到可能是微波輻射烤化了巧克力,他又將一包玉米粒擺到模型上,結果玉米很快被烤成了爆米花。斯潘塞意識到這項技術能在烹飪上派上大用場,世界上第一臺微波爐就這樣誕生了。2.心臟起搏器: 一個「粗心錯誤」導致的偉大發明
  • 核能電池取得新突破:可續航100年,或將為一切設備提供動力!
    這項技術被認為可以用來驅動任何東西,從永久性起搏器到完成載人火星任務,為一切事物提供動力。位於莫斯科的俄羅斯超硬和新型碳材料技術研究所的科學家認為,這項技術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也是安全的。他們解釋說,雖然電池中存在輻射物質來驅動電子和正電子,但這並不危險,因為這種輻射不太可能被我們的細胞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