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是一種影像學檢查,現在越來越多應用於臨床,此項檢查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的影像檢查方式,核磁共振成像作為一種新型的影像學檢查技術,對身體影響小,沒有輻射, CT,X對身體有一定輻射,所以很多人現在選擇擇核磁共振檢查,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做核磁共振!
安裝心臟起搏器的人、有或疑有眼球內金屬異物的人、動脈瘤銀夾結紮術的人、體內金屬異物存留或金屬假體的人、有生命危險的危重病人、幽閉恐懼症患者等,不能把監護儀器、搶救器材等帶進核磁共振檢查室。
另外懷孕不到3個月的孕婦,最好也不要做核磁共振檢查,核磁共振檢查主要對頭部以及神經系統還有部分腹部檢查,非常有優勢,尤其是對6個小時內的新發梗塞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為臨床醫學提供更多的時間窗。
總體的說CT和核磁共振的檢查原理不同,以頭部為例, CT和核磁共振都可以進行檢查,但各有利弊。
CT對於腦出血顯示清楚,而且急診必須要做頭部CT,看是否出血,以免延誤病情。對於小的梗塞核磁共振檢查顯示更好些,如果經常頭暈的話,考慮腦供血不足可以做核磁共振,可以顯示CT無法顯示的小病灶。核磁共振檢查對新發梗塞,可以發現6個小時之內的梗塞,也就是核磁共振腦功能成像中的dwl,為臨床溶栓提供時間依據,而CT24小時後才會顯影會失去溶栓的時間窗,所以在新發梗塞的檢查中核磁共振檢查更有優勢。
CT和核磁共振兩項檢查有的時候必須都要做,有的時候可以選擇其中一種,所以諮詢醫生,看適合哪項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