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菠菜不僅對心臟好,還可能成為你心臟的一部分
菠菜不光可以吃,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成功使菠菜長出了心臟組織。現在,治療某些疾病或者進行組織器官移植時,需要大量的完整的組織和器官,在以前的研究中,科學家們已經在體外成功培養了一些人體細胞,使之成為一些組織,但對於完整的組織和器官,比如骨骼,肝等,卻無能為力。
-
科學突破:菠菜葉或有望修復受損心臟!
一片脫細胞的菠菜葉子,圖為沒有添加染料測試其是否具有滲透血液功能之前。研究人員利用紅色染料模擬人類心臟組織需要的血液、氧氣和營養物質,證明其能夠在菠菜葉的葉脈中正常流動。供圖: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撰文:Delaney Chambers科學家已經找到了利用菠菜培育人類心肌的方法,有望解決一個在修復受損器官領域長期存在的問題。今年3月,《生物材料》(Biomaterials)雜誌發表了上述研究,提供了一種人工培養血管系統的新方法。
-
心臟累了嗎?警惕!這些症狀說明心臟有事
另外,劇烈運動、過度勞累時也會出現胸悶、心慌,但需要區別的是,非心臟器質性病變引起的胸悶、心慌持續時間不會很長,休息後可能就會好轉,而心臟病患者活動量大時會加重不適。因此建議,為了保險起見,出現該症狀的人應該去醫院進一步診斷,以明確是否有心臟病變。
-
心臟不好的人,要多吃這5樣食物,能為你的心臟保駕護航
心臟相當於人體的發動機,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在平時都要多保護自己的心臟,一旦心臟出現了問題,也將會影響人體的正常運轉。這幾年來患上心臟方面疾病的人群也越來越多,而且有一些血管疾病也容易誘發心臟疾病,為了心臟健康,在平時的飲食中,不妨多吃這5種食物,也能為你的心臟保駕護航。
-
心臟多支血管病變,專家揭示,是「甜蜜的魔鬼」帶來的危害
因為冠脈造影清晰的顯示,老張的冠心病已經發展到了三支血管病變的地步,而且情況相當嚴重。其中前降支近段完全閉塞,迴旋支長節段瀰漫性病變,最狹窄處達到95%,右冠也是長節段瀰漫性病變,最嚴重之處有90%的狹窄。從冠脈造影的圖像來看老張心臟的多支血管外觀都是坑坑窪窪,凹凸不平,血管壁彈性很差。在介入導管室我告知其家屬老張的病情和治療方案時,家屬都說他年齡大了,堅決不考慮做心臟搭橋手術。
-
菠菜可以用來做心臟組織?
為了解決捐助器官長期的短缺問題,科學家一直致力於在實驗室裡培養各種組織甚至整個器官。 但是培養細胞只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如果沒有恆定的血液供應,他們根本就不會茁壯成長。 構建可以工作的精細血管(也稱為脈管系統)網絡是非常困難的,特別是毛細血管,只有5到10微米寬。 血管的功能是傳輸這些組織樣本所需的氧氣和營養。
-
再生醫學科學家 在菠菜葉上「種」出心臟組織
還記得那個用蘋果培養的耳朵嗎? 如今,科學家們再次腦洞大開,他們用菠菜葉子培養心臟,比蘋果耳朵更大跌眼鏡的是,這次居然直接帶了「血管」!此前,已經有科學家利用蘋果的纖維素骨架培養人類細胞,使得培養皿中可以長出人類的「耳朵。」現在,來自伍斯特理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的Glenn Gaudette教授和他的同事們發現了另外兩個跨界神似的組織,那就是菠菜葉與心臟。菠菜葉中有豐富的葉脈網絡,這與心臟中豐富的毛細血管有異曲同工之妙。
-
心臟支架和心臟搭橋有何不同?哪些人群適合做心臟搭橋手術?
心臟支架和心臟搭橋有何不同?心臟搭橋俗稱冠脈搭橋術,是國際上公認的治療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心臟搭橋手術是在心臟的冠狀動脈處搭橋,用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冠心病治療。當冠狀動脈出現硬化時,會導致血管狹窄,使心臟供血不足,通過做搭橋手術可以在血管遠近兩端建立一個通道,是血液可以繞過狹窄部位,直接打到血管裡面斷,保證心臟的正常供血。而心臟支架則是在狹窄的血管裡放一個支撐物,讓狹窄的地方重新有血液,通過搭橋是在狹窄的血管上端移入一個心血管,繞過狹窄的地方,接到他的遠端,用心血管去供血。
-
首個人體組織3D列印心臟問世,你的「心病」有救了?
4月15日,特拉維夫大學研究者公布器官移植領域重大突破:使用人體組織3D列印全球首個完整心臟,包含細胞以及血管,列印材料來自人體細胞及組織。該心臟大小與兔子心臟類似,下一步是培養其泵血等功能並完成動物移植。
-
燕化醫院聯合阜外醫院打造心臟中心
日前,由燕化醫院心血管內科、介入科、普外科等專科聯合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專家團隊共同打造的北京燕化醫院心臟中心正式成立。中心成立後將長期與阜外醫院專家團隊合作,得到阜外專家團隊在學科發展幫扶、人才梯隊培養、專業教學培訓、學術科研支持等技術學術方面支持。
-
奧地利科學家成功培養心臟模型,為心臟病研究提供了極好的平臺
當前開發再生療法和探究心臟畸形的主要瓶頸是缺少人心臟生理模型。在過去的十年中,類器官培養領域已經極大地促進了生物醫學研究的速度,例如腸道、肺組織、大腦、眼睛、胰島、肝臟以及皮膚等組織類器官培養。而心臟是最後一個缺少這種組織自組裝模型的器官,也是最難攻克的器官【1-2】。
-
從複製動物心臟到複製人類的心臟,幹細胞讓科幻故事成為現實!
從複製動物心臟到複製人類的心臟,人類科技與醫學的進步正在將科幻故事一步步變為現實。我們曾經以為遙不可及的、只可能存在於幻想中的長壽、再生,正一步步來到我們身邊。近日,央視CCTV紀錄片《手術兩百年》為我們講述了科學家們通過幹細胞技術結合組織工程學進行心臟等器官複製及應用。
-
世界心臟日:在這3種情況下,心臟瓣膜病就要接受手術
每年9月29日是世界心臟日,而眾所周知,心臟是人體的發動機,而瓣膜就相當於心臟的「門」,在心臟各個心室與心房之間開啟、閉合,保證血液能夠流暢地單向流動。心臟瓣膜病是我國一種常見的心臟疾病,據數據統計,最常見的瓣膜病是二尖瓣關閉不全和三尖瓣關閉不全,其次是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二尖瓣狹窄、主動脈瓣狹窄和肺動脈瓣反流。而風溼性心臟病是左心瓣膜病的主要病因,其次是退行性病變、缺血性病變、心內膜炎和先天性心臟病,心力衰竭、心房顫動和高血壓是前三位最常見的合併疾病。
-
手繪心臟病變示意圖萬餘幅 她有特別的「讀心」技巧
華中阜外醫院、河南省人民醫院心臟中心超聲科副主任,科研與學科建設部副主任。劉琳為「胎兒重度肺動脈瓣狹窄介入手術」進行超聲引導受訪者供圖兒童先天性心臟病診斷,她是第一線的「偵察兵」;手術臺前,她是心血管大夫最明亮的「眼睛」;診斷報告上手繪心臟病變示意圖,她是獨具魅力的心靈「畫家」;小患兒喊她「劉琳媽媽」,她是深受大家信賴的「讀心」專家。
-
植物與動物「跨界」合作,菠菜葉脈上生長心臟組織
以前,研究人員只能在實驗室做一些小的組織培養,他們試圖做出骨骼甚至器官等一些大組織培養,這樣就可以植入人體來治療某些疾病和創傷,但面臨著一個很大的挑戰:如何建立組織血液系統,使組織裡面能長出血管。伍斯特理工學院(WPI)的研究人員能夠在這種脫細胞的葉子上培養人心臟細胞。該團隊在剝離植物細胞的菠菜葉脈上培養人心臟細胞。他們通過菠菜脈管系統得到類似於人類血細胞的流體和微球,並且他們把菠菜的葉脈與人類的血管細胞聯繫起來。這些研究開啟了使用多個菠菜葉脈形成健康心肌層來治療一部分心臟病患者的大門。
-
女子因心臟穿孔致休克,醫生在其跳動的心臟上縫補成功
在切開心包後,大量的淤血從心包腔溢出,心臟的壓迫解除後,患者病情逐漸穩定下來。接下來是找到出血的位置和止血。經過探查發現,患者右心室表面有一個長約3mm左右的裂口,一股股的鮮血隨著心臟跳動不斷湧出。由於心臟是一刻不停的跳動狀態,在跳動的心臟上縫針,每一針都必須一步到位,修補時還要隨著心臟的節奏進行操作,稍有偏差裂口可能會越撕越大,導致最終無法修補。
-
世界首個人體組織3D列印心臟問世 將來有望移植人體
近日,以色列的特拉維夫大學公布,使用人體組織3D列印出了全球首個完整心臟,該心臟包括細胞、血管、心臟以及心室,此前也有過3D列印心臟,但是都未列印血管、心臟也不包含細胞。據了解,研究者先從人的身上提取細胞組織,對其進行編輯使之成為幹細胞,再將其轉化為心肌細胞和內皮細胞,而提取的非細胞組織則轉變為一種「個人特有的凝膠」來充當列印「墨水」,這些由糖和蛋白質構成的材料能夠用於3D列印複雜的組織模型,該心臟長度只有2.5釐米,大小與兔子的心臟大小相當,目前還無法泵血,只能收縮。
-
放了心臟支架手術之後,還能活多久?如何延長心臟壽命?
心臟部位是血管分布較多,且大動脈分布較多的部位,心臟部位出現了問題,就需要採取一定的補救措施。心血管問題出現,會嚴重影響人的心臟功能,若是不及時做支架,就容易有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的併發症出現,對心臟部位造成不可恢復的損傷,所以我們都建議心血管問題嚴重的人們儘快進行支架的手術。
-
研究人員嘗試用光合作用治療心臟缺氧,取得階段性成果
多年來,研究人員圍繞光合作用開展了一系列有趣的研究,比如用人造葉子為房屋供電以及通過碳中和大規模生產能源等。日前,史丹福大學的心胸外科主任Joseph Woo博士表示,他正在研究多種開箱即用式的心臟治療方法。他說道:「光合作用無處不在,我想知道是否可以利用光合作用為缺氧的心臟補充氧氣」。Joseph Woo博士是《科學進步》雜誌上那篇論文的主要作者之一。
-
人工培養器官移植離我們還有多遠?日本利用老鼠幹細胞培育出迷你心臟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近日,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宣布,利用老鼠的胚胎幹細胞成功培養出了迷你心臟。研究小組稱,在培養過程中,胚胎幹細胞分化出了心肌細胞,並在大約兩星期裡發育成了直徑約1毫米左右的心臟類器官。它和老鼠胎兒的心臟類似,具備心房及心室等構造,而且還能像真正的心臟那樣有規律地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