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繪心臟病變示意圖萬餘幅 她有特別的「讀心」技巧

2020-12-05 大河網

大咖名片

劉琳,醫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華中阜外醫院、河南省人民醫院心臟中心超聲科副主任,科研與學科建設部副主任。

劉琳為「胎兒重度肺動脈瓣狹窄介入手術」進行超聲引導

受訪者供圖

兒童先天性心臟病診斷,她是第一線的「偵察兵」;手術臺前,她是心血管大夫最明亮的「眼睛」;診斷報告上手繪心臟病變示意圖,她是獨具魅力的心靈「畫家」;小患兒喊她「劉琳媽媽」,她是深受大家信賴的「讀心」專家。

2019年春,劉琳從美國費城結束進修回到中國,將診療兒童心臟病最豐富的經驗和最先進的技術,從費城兒童醫院帶回華中阜外醫院,為先心病患兒帶回更多美好的希望。

河南商報記者王蒙

耐心又暖心,超聲探頭下的「讀心術」

12月2日上午,在華中阜外醫院超聲科門前,河南商報記者看到,一排排候診椅上坐著患者和家屬,不時有孕婦,甚至剛剛從兒童重症監護室的暖箱裡抱出來的寶寶被推進診室。

「來,衣服解開或者拉起來。」「再慢慢往我這兒躺一點,不然探頭夠不到。」「好了,檢查結束了,您擦一擦。」……遇見對超聲耦合劑有疑慮的患者,她會繼續耐心解釋,「這個東西不是油,它和酒精一樣,不會粘衣服。」

由於在省內甚至全國胎兒、小兒心臟超聲診斷方面,劉琳都是佼佼者,因此她的患者中,很大比例都是孕婦和嬰幼兒。

說到這裡,劉琳回憶起接診過的一位「高齡」孕媽婷婷(化名)的故事。5年前,婷婷腹中的孩子在其他醫院被查出有血管環,懷疑會壓迫氣管,影響食管發育,建議終止妊娠。可是,對於婷婷而言,這個孩子來之不易。多次轉診來到劉琳的診室後,通過嚴密的診斷評估,劉琳排除了這一可能,孩子可以留下來。

如今,孩子的健康成長也驗證了劉琳診斷的準確性。每年來複查時,婷婷總要連聲致謝,孩子也甜甜地喊她「劉琳媽媽」。

胎兒被查出先心病,隔著媽媽肚皮完成高難度手術

手術臺上,超聲醫生就是手術醫生的「眼睛」,眼睛看得清,「路」才能走得對。

時針倒轉至2018年9月21日,彼時站在手術臺前的劉琳,眼睛緊盯超聲儀器的屏幕,儀器的探頭下是一位孕媽媽,而手術真正的對象,是一個孕28周還未出生的胎兒。

前期超聲檢查顯示,孕婦腹中胎兒患有重度肺動脈瓣狹窄、右心室發育不良、重度三尖瓣返流。如此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意味著這個未出世的孩子,連睜眼看看這個世界的機會都渺茫。

新生命的到來難能可貴,難道真就沒有挽救的辦法了嗎?一項國際先進的新技術出現在劉琳腦海——在超聲引導下,經母體穿刺實施「胎兒介入手術」。可這項手術此前在國內只做過4例,在全球都屬於極高難度。稍有偏差,手術就會失敗。

每天睡前或是午夜夢回,劉琳在腦海裡反覆描摹、勾畫將要手術的胎兒心臟結構。手術前一天,劉琳又特意趕到手術室檢查設備,確認電源線連接位置和距離、開機運行保證機器無故障、耦合劑容量充足、超聲機器和手術床的高度……

有了充分的準備,真正到手術臺前,劉琳心中的緊張反而一掃而空。多學科協作下,劉琳進行超聲引導,兒童心臟中心主任範太兵操作實施「胎兒重度肺動脈瓣狹窄介入手術」。所有人屏息觀察超聲屏幕,原本虛弱的心跳越來越穩健有力,手術成功了。

手繪心臟病變示意圖1萬餘幅

2017年8月,一本被醫學界大咖公認的著作吸引了無數業內人士爭相搶購,剛在網絡上開售就秒搶而空。它就是如今被譽為胎兒心臟病學綜合教科書的《胎兒超聲心動圖實用指南》第3版,而這本書的主譯,正是劉琳。

從小學畫畫的劉琳,在讀博期間遇到疑難和異常病例時,就堅持手繪心臟病變示意圖以方便總結和研究。工作後,她更是嘗試著將心臟病變位置的手繪示意圖直接標註在患者的超聲檢查結果上。如此一來,患者雖然看不懂超聲報告的醫學用語,但通過繪圖卻也能對病變部位一目了然。

因為這些清晰易懂的手繪圖和精準的超聲報告,劉琳在同行裡也圈粉無數,心血管醫生看到這樣的超聲報告也能更快確定治療方案,省時省事。

經過多年的累積,在劉琳的畫筆下已經誕生了1萬餘幅心臟病變示意圖。對於同行交流討論、醫學生學習研討來說,此舉還有著更多學術引導的積極意義。

相關焦點

  • 長春醫生手繪示意圖普及急救常識,希望精進繪畫技巧展現更多
    長春醫生手繪示意圖普及急救常識,希望精進繪畫技巧展現更多 李濤 張月朦/北京青年報 2018-09-09 07:45
  • 4年手繪500幅中草藥圖,她用畫筆告訴你中藥有多美
    ,她用畫筆告訴你~跟著小編一起來欣賞吧~  「別人家老師」系列再添新成員  近日,在陝西鹹陽  教師李蕊用四年時間  手繪500幅草藥  將書本上原本不好理解的中草藥材  變為一幅幅色彩豔麗的手繪畫
  • 高中生手繪心臟圖用英文註解 醫學院大學生看完都驚呆了
    這份生物作業將心臟畫得萌萌噠,像個紅心寶寶,最讓人驚呼的是註解全是英文,就連醫科大學在校生也感嘆:「上面的一些英文註解還真是看不懂。」24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學校了解到,這份手繪心臟圖出自一個17歲的女孩方予之手。小方是高二學生,她謙虛地告訴記者,這是老師布置的寒假作業,「讓我們將上學期學過的重要知識點梳理一下。」
  • 長沙醫生6年手繪千幅手術圖
    「我是一名骨科醫生,幾乎每天都要做手術,這樣的溝通幾乎每天都會有。」周偉力告訴記者,用繪圖的方式和患者、家屬溝通,他已經堅持了6年多。他手繪了上千幅手術方案圖,讓沒有任何醫學常識的患者也能「秒懂」手術。這項「獨門絕技」,獲得了患者和同事的好評和點讚。
  • 溫醫大版手繪解剖圖走紅 每個學醫的都是隱形畫家
    這15幅手繪圖被分成3個組,分別為寫實組、藝術加工組和心臟組。記者發現,寫實組簡直就是教科書的復刻——清晰的肌肉線條、脈絡、器官,配上完整的筆記,完全可以製作一本學霸筆記。解剖也可以很美,很溫馨。記者發現,溫醫大學生的這些手繪作品中,除了「高大上」範兒,也不乏文藝小清新風:支氣管如同樹根,下面綠色的葉子代表呼吸到的新鮮空氣,「讓支氣管的每一分支都浸潤綠葉的芳香」;寫實的心臟邊上盛開一朵嬌豔的玫瑰,「心花怒放大概就是這樣的場景吧」……不少網友感嘆:「原來每個學醫的都是隱藏的畫家!」「看著這些手繪,居然一點都不可怕,還有點兒萌萌噠的感覺。」「不怕學霸有文化,就怕學霸會畫畫!」
  • 心臟多支血管病變,專家揭示,是「甜蜜的魔鬼」帶來的危害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兒開在春風裡,開在春風裡……"這首家喻戶曉的鄧麗君歌曲,唱得人倍感心甜,心情舒暢。然而我的一個老病人老張,他的心情卻無論如何都「甜不起來」。因為冠脈造影清晰的顯示,老張的冠心病已經發展到了三支血管病變的地步,而且情況相當嚴重。其中前降支近段完全閉塞,迴旋支長節段瀰漫性病變,最狹窄處達到95%,右冠也是長節段瀰漫性病變,最嚴重之處有90%的狹窄。從冠脈造影的圖像來看老張心臟的多支血管外觀都是坑坑窪窪,凹凸不平,血管壁彈性很差。在介入導管室我告知其家屬老張的病情和治療方案時,家屬都說他年齡大了,堅決不考慮做心臟搭橋手術。
  • 18年時間繪出3900餘張複雜心臟病結構圖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曉敏 通訊員 邢永田 1月20日凌晨02:19,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副院長、心臟外科知名專家程兆雲教授剛剛完成一例複雜心臟外科手術,他沒有立即走出手術室,而是用筆畫了一幅患者的心臟結構圖,而這已是他18年內的一個習慣。
  • 廣州老翁觀雲預報天氣50年 手繪138幅雲圖
    郭曉燕/攝廣州七旬阿伯異想"改造天氣"靠觀雲準確預報天氣50年盧鐵軍,一位生活在西關的普通老廣州,年輕時因工作原因常研究天氣為遊人提供方便,然而這一習慣他卻整整堅持了50年,靠著一雙眼、一雙手畫出了138幅雲層圖,幫了無數的街坊準確地預報天氣……如今,他還異想能通過相關技術「改造天氣」。
  • 高中生手繪動植物細胞,簡直以假亂真
    有位同學還在作品右下角畫了一幅細胞膜結構圖一名同學的參賽作品為「生物各細胞結構示意圖」昨天早上,記者被朋友圈裡的一組手繪稿驚豔住了,準確地說,是「動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果模式圖」。這可不是生物課本上的插畫,而是高中生的手繪稿。這都是杭州學軍中學學生的作品。對比課本上的原圖,簡直「以假亂真」,甚至比真的更令人驚豔。
  • 簡單幾筆患者「秒懂」傷情 骨科醫生手繪千餘幅手術圖
    宿曉雷的手繪手術圖 來源:河北新聞網「您老得的是拇指腱鞘炎,是由於腱鞘狹窄導致的肌腱滑動不順暢。治療方法分局部制動、藥物治療、封閉注射和手術治療四步。」宿曉雷最早手繪手術圖,要從2014年說起。那年,他去北京學習,看到專家精湛的手術過程後,怕記不住,就用筆畫了出來。同事們看了都非常驚奇,沒想到他畫得那麼逼真,連每一根血管都清晰可見。從那以後,宿曉雷就嘗試著用手繪的方式與患者溝通,沒想到效果特別好。他不用說太多的專業術語,一幅畫就讓患者「秒懂」病情。
  • 手繪500味中草藥還配詩!
    陝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李蕊教師依照《中國藥典》為500種中藥材作畫,並結合功效和特性給每幅作品配上原創的詩文,從2016年開始手繪中草藥至今,她已經創作了500幅作品。李蕊從小就開始畫畫,創作了第一幅中藥畫後便一發不可收拾,慢慢到了痴迷的地步。
  • 甘肅醫學生手繪解剖圖「醫藝碰撞」(組圖)
    中新網蘭州12月12日電 (記者 崔琳 魏建軍)神秘細膩的頭骨、精巧神奇的心臟、緊緻有力的肌肉、半邊肉體半邊骨架的「卓別林」、用心彈唱的女性骷顱……近日,甘肅中醫藥大學的醫學生們手繪百餘幅人體解剖圖參賽,藉助醫學與藝術碰撞的火花,提升自身專業素養。此次比賽,由該校書畫攝影協會發起,先後收到160幅作品,其中17幅作品獲獎。
  • 護士手繪漫畫為病人科普手術
    護士手繪漫畫為病人科普手術 2020-10-23 08:42:41  來源:江蘇新聞      近日,江蘇淮安某醫院手術室護士孫佳紅手繪18幅卡通漫畫,讓患者更加直觀地了解醫護人員、手術室環境、準備工作及注意事項等
  • 杭州高中生手繪生物課本動植物細胞:以假亂真 難以分辨
    ­  昨天早上,記者被朋友圈裡的一組手繪稿驚豔住了,準確地說,是「動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果模式圖」。這可不是生物課本上的插畫,而是高中生的手繪稿。這都是杭州學軍中學學生的作品。­  學生作品­  「溶酶體:專門分解各種內外遠的大分子物質,1955年發現。」
  • 高中生手繪動植物細胞 對比原圖簡直以假亂真(圖)
    因為學軍中學最近正在舉辦「手繪動植物細胞大賽」。  不止畫得精細,還有學生在手繪細胞圖上,針對每個細胞體,做了詳細標註,感覺每張畫都能拿來當生物參考書。「溶酶體:專門分解各種內外遠的大分子物質,1955年發現。」(這位同學的歷史成績想必也不錯。)  曬出這組圖片的,是杭州學軍中學生物老師高勇。
  • 這學生的手繪圖如此驚豔,可惜是隔壁班的
    本子上全是鉛筆畫的手繪畫,哈哈,估計是某生慌亂之中陰差陽錯而交錯了作業。看到自己枯燥無味的作業中突然冒出一本這樣的奇葩作業,我正好可以停下來放鬆放鬆。於是我開始欣賞起作業本上手繪圖了。初看就覺得該生是動漫看多了,而且畫得不怎麼樣,跟許多人小時的手藝差不多——就是小兒科。後來特意去問了一下我的課代表,才知道這原來還是一名女生的作業。
  • 身披20餘斤鉛衣,分秒之間跑贏死神——記省胸科醫院心內科團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焦守廣 通訊員 趙公雙 李雷陽 張小娟 朱家良他們披著密不透風、重達20餘斤的鉛衣,與「死神」賽跑。頭髮脫落、皮膚粗糙、腰肌勞損、白細胞減低、腫瘤高發……這些潛在的威脅並不能阻擋他們站上手術臺的腳步。他們不是跑的最快的人,卻在分秒之間贏過了死神;他們不是最有力氣的人,卻用肩膀扛起了沉甸甸的生命。他們是山東省胸科醫院心內科團隊。
  • 是手繪!
    那麼,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學習手繪呢? 01 培養手、眼、心相結合的造型能力 首先,要有一定悟性和繪畫基礎,經過長期專業訓練,我們才能掌握手繪設計的基本規律和技巧。
  • 濰坊中醫院成功完成首例冠脈無植入支架治療心臟血管閉塞介入手術
    2019年5月因「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於我院心內二科行冠狀動脈造影+支架置入術,左迴旋支置入1枚支架,術後規律服用「阿司匹林、波立維、阿託伐他汀」等藥物。近3天頻繁發作胸痛,入院心電圖示ST-T缺血改變,急查肌紅蛋白、肌鈣蛋白T、心肌酶譜均升高。經了解,張大爺有高血壓病多年,多次腦梗死病史。經過緊張的檢查,李大爺的診斷結果擺在了醫護人員面前,治療的每一步都要充分考慮患者的情況。
  • 重獲「心」生,裝了8個支架的心臟換了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吳倪娜 實習生 劉寧子 記者 劉峻)「換了心後,我終於可以暢快呼吸了,」48歲的陳先生是江蘇淮安人,曾飽受終末期心衰折騰9年,裝了8個心臟支架後,終於成功接受了心臟移植手術,即將順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