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唐夢輝 王澤芳
草草幾筆,一塊脛骨頓時躍然紙上,活靈活現。7月31日上午,長沙市第三醫院36歲的骨科醫生周偉力正在給一位即將手術的患者進行術前溝通,他一邊畫一邊講解手術方案,患者和家屬在一旁靜靜聆聽。
「我是一名骨科醫生,幾乎每天都要做手術,這樣的溝通幾乎每天都會有。」周偉力告訴記者,用繪圖的方式和患者、家屬溝通,他已經堅持了6年多。他手繪了上千幅手術方案圖,讓沒有任何醫學常識的患者也能「秒懂」手術。這項「獨門絕技」,獲得了患者和同事的好評和點讚。
從小喜歡畫畫,偶然機會運用到臨床
周偉力從小就喜歡畫畫,這得益於父親的影響。「爸爸喜歡書畫,家裡很多書畫類書籍。」周偉力告訴記者,高中畢業的時候本來打算學設計,但最終還是聽從父母的建議選擇了學醫。
2006年從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碩士畢業後,周偉力來到了長沙市第三醫院工作。讓他沒想到的是,在工作多年後,竟能將兒時的愛好運用到臨床工作中。 周偉力說,這得感謝有「高人」指點。原來,6年前的一天,長沙市第三醫院骨科名醫工作室主任雷青偶然看到了周偉力畫的人物骨骼,非常形象,就建議他「可以用在術前談話中」。
一語點醒夢中人。周偉力按照雷主任說的,開始嘗試著在術前談話前花點時間將手術方案畫在紙上,然後拿著手繪的手術方案圖跟病人講解。「病人很容易就聽懂了,非常滿意。」愛好和工作兩不誤,還有助於工作,這樣兩全其美的事情,讓他樂此不疲。
從手繪到軟體繪畫,好評如潮
「剛看到他畫的畫時,感覺非常震撼,真的很厲害。」周偉力的同事劉文前告訴記者,剛開始時,周偉力主要用鉛筆手繪,現在他開始在電腦和手機上用繪畫軟體畫。
周偉力介紹,畫一幅手繪圖,一般要一兩個小時,而簡單一點的素描畫,要半個小時左右。當然,如果畫簡單一點的示意圖的話,可能幾筆勾勒一下,也就可以了。
「剛開始我並不知道自己的病情怎樣,也不知道手術怎麼做,心裡一堆的問題和擔心。」長沙的侯先生最近因為一場車禍導致脛骨平臺骨折,需要做手術切開復位。
術前,周偉力就是用繪畫的方式跟侯先生講解具體的手術方案。侯先生告訴記者,周醫生的方法很好懂,很快他就明白了自己的病情以及手術的步驟。令侯先生驚訝的是,術後拍片的圖片跟周偉力術前方案畫的圖竟然高度一致。
據悉,6年時間裡,周偉力給患者、家屬手繪手術方案圖千餘幅。現在,他還將此愛好應用於醫院科研創新工作的專利設計圖繪製中。最近,醫院剛獲得的一項發明專利「個體化截骨導板套件及其設計方法」裡面的圖片,就有周偉力的一份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