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突破:菠菜葉或有望修復受損心臟!

2020-12-06 美國國家地理中文網

一片脫細胞的菠菜葉子,圖為沒有添加染料測試其是否具有滲透血液功能之前。

研究人員利用紅色染料模擬人類心臟組織需要的血液、氧氣和營養物質,證明其能夠在菠菜葉的葉脈中正常流動。

供圖: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撰文:Delaney Chambers

科學家已經找到了利用菠菜培育人類心肌的方法,有望解決一個在修復受損器官領域長期存在的問題。

今年3月,《生物材料》(Biomaterials)雜誌發表了上述研究,提供了一種人工培養血管系統的新方法。人工培養血管系統對於組織工程學來說,一直是一個難以逾越的障礙。

科學家此前已經利用3D列印等技術,在實驗室裡實現了人體組織的大規模培育,但因為血管結構十分精細,且對組織健康至關重要,因此對於血管的培育始終困難重重,難以推進。

「阻礙組織工程學發展的主要因素就是缺乏血管網絡。如果沒有血管網絡,組織最終也會死亡。」伍斯特理工學院的研究生、本研究的合作者Joshua Gershlak在一段視頻中說道。

葉片的一大特質是能夠將水分和營養輸送到細胞的分支網絡。如今,科學家已經利用植物葉脈複製出血液流經人類組織的方式。具體操作是在實驗室中除去菠菜葉的植物細胞,只留下由纖維素組成的支架。

「纖維素具有生物相容性,之前廣泛使用於再生性醫療應用,如軟骨組織工程、骨組織工程和創傷修復。」研究作者在研究中這樣寫道。

完成上述操作後,研究團隊將剩餘的葉脈沉浸於人體活細胞中,這樣一來就能讓人體組織在葉脈上生長發育,並將微小的葉脈包圍起來。之後,研究人員將菠菜葉轉換成一個迷你「心臟」,再向其中輸送類似血液的液體和微珠,結果發現能夠在其中正常流動。

此項研究最終目的是替換患者的受損組織,主要針對患有心臟病或其它導致心臟無法正常收縮類疾病的病人。改良後的葉脈如同正常血管一樣,能將氧氣輸送到整個替代組織中,這對最終培育出新的心臟而言非常重要。

研究團隊表示,新方法可結合不同類型的植物使用,最終實現修復人體各種組織器官的目的。比如說,將木頭的細胞分離出來,或可在未來用於修復人體骨骼。

「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就目前情況來看,研究的前景十分廣闊,數千年來,農民種植了大量農作物,如果把它們用於組織工程系領域,將會解決許多限制該學科發展的問題。」來自伍斯特理工學院的另一位研究合作者Glenn Gaudette在一個媒體聲明中這樣說道。

(譯者:流浪狗)

相關焦點

  • 再生醫學科學家 在菠菜葉上「種」出心臟組織
    再生醫學科學家 在菠菜葉上「種」出心臟組織2017-05-04 14:36出處/作者:OFweek中國高科技門戶整合編輯:Evelyn責任編輯:huangshihong 如今,科學家們再次腦洞大開,他們用菠菜葉子培養心臟,比蘋果耳朵更大跌眼鏡的是,這次居然直接帶了「血管」!
  • 菠菜不僅對心臟好,還可能成為你心臟的一部分
    在這個問題上,伍斯特理工學院(WPI)、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和阿肯色州立大學瓊斯伯勒大學的多學科研究團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他們進行了動植物「跨界聯姻」,把植物葉子上的葉肉細胞使用專門的清洗劑去掉,使用留下的葉子脈管系統當作組織的血管支架,並在上面成功培養出了心臟組織,該文章將發表在2017年5月的《Biomaterials》上。
  • 中國發布|科學家在心包液中發現可修復心臟的新細胞 或為心臟受損...
    這一發現可能為心臟受損的患者帶來新的治療方法。該研究7月16日在線發表在Immunity雜誌上。Kubes實驗室與Fedak實驗室合作,發現了一個特殊Gata6+心包腔巨噬細胞,在治癒小鼠心臟損傷中起了作用。該細胞在心臟損傷的小鼠的心包液中被發現。
  • 新生哺乳動物心臟受損後能自我癒合
    科技日報訊,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在2月25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報告說,老鼠實驗表明,新生哺乳動物的心臟在受損後完全能夠自我癒合,這一發現可為治療人類心臟病提供新的思路。
  • 真·大力水手:菠菜有望成為可再生燃料電池的關鍵催化劑
    菠菜在科學領域有著悠久的貢獻歷史。早在約40年前,就有人希望利用菠菜強大的光合能力與電化學特性。菠菜營養豐富、成本低廉、易於生長,而且富含鐵與氮。多年前,作為一位剛剛入行的科學家,我還聽過物理學家Elias Greenbaum在菠菜研究會議上的主題演講,他對菠菜葉中基於蛋白質的「反應中心」很感興趣,希望探索光合作用的基本機制(即植物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與碳水化合物的過程)。
  • 用菠菜培養心臟組織,修補病變心臟
    近日,來自伍斯特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去細胞化的菠菜葉子上培育心臟細胞,利用菠菜葉豐富的葉脈網絡為再生組織提供必需的毛細血管結構。當時Gerslak已經做過人類心臟的去細胞化工作。當他看到菠菜葉子的主幹時,他腦海裡想起的是心臟的主動脈。因此,Gerslak開始嘗試用洗滌劑溶液灌注菠菜葉的葉脈系統。結果出乎意料地好,他們得到了完全去細胞化的菠菜葉子,並且這一過程很容易複製。這樣,Gerslak開發出一種能高效去除菠菜葉子細胞的洗滌劑葉脈灌注方法。這種方法對其它植物同樣有效。
  • 科學家開發出導電聚合物貼片 幫助修復受損的心臟
    科學家開發出導電聚合物貼片 幫助修復受損的心臟2020-02-15 13:59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吃薄荷的貓責任編輯:zhaoyongyu1
  • 幹細胞療法利用免疫系統修復心臟—新聞—科學網
    研究表明一種化學物質也可改善器官功能
  • 導致皮膚屏障受損的原因 如何科學修復
    其實,導致皮膚屏障受損的原因有很多,有的人可能是由於遺傳、藥物使用不當或者極端惡劣的氣候環境導致,例如藏族同胞的高原紅,就是由於長期紫外線暴曬後造成的角質偏薄,皮膚屏障功能受損;但大部分人群是由於平日裡護理不當而人為造成的屏障受損,例如長期使用含有激素、鉛汞和大量香精和防腐劑的化妝品及清潔不當造成的肌膚問題。
  • 牛津大學發現墨西哥魚心臟自愈基因 人體內同樣存在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21日報導,牛津大學科學家近日在墨西哥脂鯉體內發現一種可以修復自身心臟的基因Irrc10,在人體中也存在同樣的基因,因此有望為人類的心臟病治療提供希望。資助這項研究的英國心臟基金會表示,英國有50多萬人患有心力衰竭,通常是心臟病發作造成的。患有心力衰竭的人無法使受損的心臟再生,心臟移植通常就是唯一的治療方法。而這一特殊基因表明,我們有一天能夠以同樣的方式治癒人類的心臟病。為了這項研究,瑪蒂爾達莫默斯蒂格博士和她的團隊研究了兩種墨西哥脂鯉魚——河魚和穴居魚。這兩種生物都曾生活在墨西哥北部的河流中。
  • 菠菜可以用來做心臟組織?
    研究人員已經成功地使用菠菜葉來造出具有完整血管、能輸送血液的的功能良好的人體心組織。「  研究人員不用試圖從頭開始構建脈管系統,他們只需剝離菠菜葉,直到僅剩將葉子保持在一起的精細纖維素結構。  植物中的纖維素是實驗室生長樣品中使用的重要材料,因為它已經被很好地研究過,與生物組織相容,而且還便宜--植物資源非常豐富且容易生長。 在這項研究裡,科學家是在當地市場上購買的菠菜。
  • 對具有心臟再生功能魚類的研究或為心臟病患者心臟修復帶來新方法
    這種較硬的疤痕組織會干擾心臟在體內泵血的能力,使心臟驟停和致命性心力衰竭在未來更有可能發生。目前沒有任何藥物或治療方法可以修復心臟病發作造成的損傷,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造成1790萬人死亡。僅在歐洲,它每年就奪走400萬人的生命--幾乎佔該地區所有死亡人數的一半。但是,大自然證明,修復心臟並非不可能。
  • 臺灣幹細胞研究有新突破 治癒小鼠猛爆性肝炎
    臺灣幹細胞研究又有新突破!榮陽幹細胞研究團隊成功以間葉幹細胞移植,治癒罹患猛爆性肝炎的小鼠。研究發現,小鼠注射幹細胞二周後,肝功能恢復正常,受損的肝臟還能再生並自我修復。,一樣可發揮功能,成功分化為肝臟細胞,並修復受損肝臟。
  • 人類未來十大最頂尖科學技術:DNA修復並非虛幻
    伴隨著人造心臟技術的提高,出現了「完全人造心臟」,它能夠完全置換心臟底部的兩個心室,患者目前可以基於「完全人造心臟」存活多年,目前這種人造心臟現已成功研製,並能夠植入青少年患者體內。  目前的人造器官僅是權宜之計,是捐贈器官出現之前的臨時替代品。然而,隨著人造器官技術的不斷發展,未來有望出現真實替代受損人類器官的人造器官。
  • 植物與動物「跨界」合作,菠菜葉脈上生長心臟組織
    使用脫分化的植物細胞作為支架開闢了一個新的科學分支的潛力,該學科在植物和動物之間的進行模仿研究。」在上面圖片序列中,使用清洗劑將菠菜葉子上的植物細胞剝離,稱為脫細胞過程。伍斯特理工學院(WPI)的研究人員能夠在這種脫細胞的葉子上培養人心臟細胞。該團隊在剝離植物細胞的菠菜葉脈上培養人心臟細胞。他們通過菠菜脈管系統得到類似於人類血細胞的流體和微球,並且他們把菠菜的葉脈與人類的血管細胞聯繫起來。這些研究開啟了使用多個菠菜葉脈形成健康心肌層來治療一部分心臟病患者的大門。
  • 體內修復受損組織和器官,不再是科幻電影裡的想像
    受傷後自我修復,是科幻作品裡一個常見的設定。《終結者》的 T-1000 機器人,身體由液態金屬構成,被摧毀後能自己恢復。《X 戰警》中,金剛狼的突變能力,讓他可以在短短幾秒內再生受損組織。《超驗駭客》的科學家威爾,利用納米技術,修復了人體受傷的部分。科幻作品所呈現,無需外科手術、在人體內進行自我修復,離現實依舊遙遠。
  • 科學家將菠菜作為電池催化劑,效率更高更便宜
    近日,美國研究人員最近在《ACS Omega》雜誌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的研究成功,表明菠菜可以作為一種優秀的可再生的富碳催化劑。當然,這並不是研究人員首次意識到菠菜的能源用處。此前,中國研究人員在2014年的一篇論文中記錄了從菠菜中收集活性炭作為電容器電極的實驗。
  • 觀察葉綠體試驗中,為什麼取「菠菜稍帶葉肉的下表皮「
    >  (1)上麵皮和下表皮:上圖是有上下葉之分(2)葉肉:葉片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是位於上下表皮之間的薄壁組織,即葉肉,葉肉細胞內含有大量的葉綠體。大多數植物的葉片有上下葉之分,因為上下葉受光情況不同,使得兩面的葉肉組織產生分化。
  • 從複製動物心臟到複製人類的心臟,幹細胞讓科幻故事成為現實!
    而現在,奧特團隊已經開始試圖複製一顆豬的心臟,並且期望在成功後可以繼續向複製人類心臟的道路上進發。這驚人創造的誕生,都要歸功於幹細胞與組織工程學這一全新科學領域的研究與突破。組織工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曹誼林主任在紀錄片中講到:人就是從胚胎這個最原始的幹細胞發育而來。
  • 前沿科學:幹細胞療法有望為抑鬱症患者「排憂解難」
    導語:科學發展至今已有了巨大突破,幹細胞療法的發現與發展為人類的醫學理念帶來了巨大的轉折,面對日益增多的抑鬱症,幹細胞療法有望為其「排憂解難」。幹細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低免疫原性,在中樞神經系統既可參與神經免疫調控也參與神經元分化及神經營養因子分泌,修復腦部受損組織;又可發揮廣泛的免疫調節作用,抑制中樞神經炎症反應,促進小膠質細胞轉化為Arglhigh的抑炎狀態,改善抑鬱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