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21日報導,牛津大學科學家近日在墨西哥脂鯉體內發現一種可以修復自身心臟的基因Irrc10,在人體中也存在同樣的基因,因此有望為人類的心臟病治療提供希望。
資助這項研究的英國心臟基金會表示,英國有50多萬人患有心力衰竭,通常是心臟病發作造成的。患有心力衰竭的人無法使受損的心臟再生,心臟移植通常就是唯一的治療方法。而這一特殊基因表明,我們有一天能夠以同樣的方式治癒人類的心臟病。
為了這項研究,瑪蒂爾達莫默斯蒂格博士和她的團隊研究了兩種墨西哥脂鯉魚——河魚和穴居魚。這兩種生物都曾生活在墨西哥北部的河流中。現在的穴居魚大約在150萬年前被洪水衝入洞穴,黑暗的生活環境使它們失去了視力和顏色。同時,它們也失去了修復心臟的能力,而河魚則仍然能夠修復心臟。
通過比較兩種脂鯉魚,研究人員發現兩種基因——lrrc10和小凹蛋白——在心臟受損後的河魚中更加活躍。lrrc10基因與擴張型心肌病有關。此前在小鼠身上的研究表明,這種基因與心臟細胞在每一次心跳時的收縮方式有關。發現了這一點後,研究人員關閉了另一種具有自我修復能力的魚類——生存於喜馬拉雅山脈的斑馬魚——的lrrc10基因。由於這種基因不再正常工作,斑馬魚無法完全修復心臟而不留下疤痕。
發育與再生醫學副教授莫默斯泰格博士說:「我們發現,和斑馬魚一樣,河魚的心臟可以再生,而穴居魚則不能並會形成永久性的疤痕,這與人類心臟病發作後的損傷反應類似。這一發現很重要,因為它可以直接比較同一物種中「類魚」的再生反應和「類人」的疤痕反應。」疤痕組織會阻止心肌正常收縮,降低心臟對全身的泵血能力。
這項研究的作者說,他們的發現表明,有一天,通過人為地改變這些基因和其它基因的功能,人們受損的心臟將有可能再生。這可以通過藥物或修改DNA來實現。莫默斯泰格博士說:「我們已經能夠分離出心臟再生的基因。但現在還為時尚早,我們對這些非凡的魚類以及有可能改善心臟受損患者的生活感到無比興奮。」但是她說,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找到其它與心臟再生有關的關鍵基因。
英國心臟基金會的醫學副主任Metin Avkiran教授表明,在過去20年裡,心力衰竭的存活率幾乎沒有變化,預期壽命比許多癌症都要短。人類迫切需要一些突破,來緩解這種情況所造成的嚴重後果。(實習編譯:丁春輝 審稿: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