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研究發現:吃素比吃肉更容易患中風

2020-12-03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牛津大學一項針對近5萬人的研究發現,那些完全放棄吃肉和魚的人患冠心病的可能性降低了22%。在那些吃魚不吃肉的所謂「魚素者」當中,這一風險降低了13%。研究人員還說,非肉食者的體重指數較低,患高血壓、高膽固醇和糖尿病的機率也較低。

不過,研究人員發現,純素食者患中風的機率比肉食者高出了20%。這可能是由於血液膽固醇降低和維生素B1 2等營養素水平降低所致。

英國心臟基金會的特雷西·帕克說:「無論你是肉食者還是素食者,減少這些風險的一種方法就是均衡飲食。」

相關焦點

  • 「微特稿·健康與養生」研究顯示愛吃素或源於基因變異
    【新華社微特稿】有人愛吃肉,有人則偏愛吃素。英國牛津大學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愛吃素或許與基因變異有關。牛津大學研究人員從英國生物醫學庫中選取5642名素食者和超過36萬名喜歡吃肉者的相關信息,分析後發現VRK2基因附近rs10189138位點的基因變異與人愛吃素存在「顯著關聯」。已知VRK2基因與大腦和人格發展存在關聯,還與人是否喜歡吃肉有關。研究人員說:「先前研究顯示,它與人攝入牛肉、羊肉、豬肉和加工肉類的不同選擇存在關聯。」
  • 長期吃素的副作用——科學家的驚人發現!
    少於標量者為蛋白質、鈣質、鐵分、維他命B、菸酸,但是比標準量少的這五項,就是非吃素的中國人,也有相似的傾向。此與中國人食物的質量及嗜好有密切關係,並非吃素者獨有的現象。在進一步分析素食者的血液及尿的各種成份與非素食者的比較中,發現素食者與非素食者的總蛋白質量及各種蛋白質量非常接近。此外,吃素者的尿素氮、肌酸肝及尿酸等成份,也都在正常範圍內。
  • 吃肉的人與吃素的人相比,誰更容易出現骨折?最新研究給出答案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有的喜歡吃肉而有的人則喜歡吃素。在大家的認知中,吃肉和長胖是掛鈎的,而長胖後則容易患上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因此為了讓自己的身體更加健康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成為素食主義者,覺得這樣的飲食方法會更健康一些,但實際上卻存在一個比較大的弊端。
  • 吃魚、吃肉、或吃素?牛津學者花了18年,揭秘骨骼喜歡哪種飲食
    據英國《鏡報》111月23日報導,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純素食者髖部骨折的風險是肉食者的兩倍多,而這種情況在老年人中很常見,尤其是女性。一項對5萬多名英國人開展的長達20多年的跟蹤調查發現,不吃肉會使骨骼變脆弱,並可能引發骨質疏鬆症。
  • 英國科學家:不吃肉可能更容易骨折
    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不吃肉可能更容易骨折。英國《獨立報》23日報導稱,英國醫學期刊《BMC醫學》上的一項研究顯示,與吃肉的人相比,嚴格素食者鈣和蛋白質的平均攝入量更低,全骨折風險(即全身任意部位骨折風險總和)高出43%,特定部位骨折風險也更高。這項研究由英國牛津大學和布裡斯託大學聯合發起,分析了超過5萬名英國志願者的調查數據。
  • 為什麼都說吃素好?別的不說,這2個好處都能「收入囊中」
    1、不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若是攝入過多的乳製品和肉類,就會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當膽固醇過多時就容易患上心臟病。另外素食主義者的人群不容易出現高血壓。2、降低患上糖尿病的風險少吃肉可以降低代謝症候群的風險,預防了中風、心臟病以及二型糖尿病的發生率。素食主義者會攝入更多的豆類以及蔬菜,增加了對膳食纖維的攝入,可以提高消化功能,防止便秘。
  • 英國科學家:不吃肉可能更容易骨折_新聞中心_中國網
    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不吃肉可能更容易骨折。英國《獨立報》23日報導稱,英國醫學期刊《BMC醫學》上的一項研究顯示,與吃肉的人相比,嚴格素食者鈣和蛋白質的平均攝入量更低,全骨折風險(即全身任意部位骨折風險總和)高出43%,特定部位骨折風險也更高。
  • 中央電視臺宣傳《吃素拯救地球》
    有些人很難想像一天不吃肉會是什麼樣子,而另一些人則堅持認為吃素是享受食物、保持健康的最佳方法。
  • 如果全世界都不吃肉,這些奇蹟就會出現......
    來自牛津大學馬丁學院「未來食物」項目的研究人員馬可·施普林曼認為,假如實現全球素食主義,與食物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將減少約60%。」有研究指出,連續17年每周食用一次或多次肉食,患糖尿病的概率將提高74%。接下來的研究還發現,每天僅增加半份紅肉的攝取,在4年內患糖尿病的概率將提高50%。愛吃肉,血管過早老化。
  • 牛津大學不讓食堂賣肉,竟是為了減少碳排放,素食主義者太可怕了
    以往素食主義者大概持兩種論調,一種呢叫健康論,他們說吃素是有益於健康的,吃肉不行,肉對腸胃是個負擔,肉對身體不是幫助反而是損害,很多人經常舉例說,自從我吃素之後體態變得輕盈了,生活質量更高了,身體也更健康了,在他們看來好像人類吃肉,是走向自我毀滅的開始,可是他們忘了正是大量的肉類蛋白質,提供了我們一個強健的身軀。
  • 想減肥,靠吃素?突破性研究發現:素食有助於新陳代謝
    吃素的潮流近些年被很多人傳播,也因此引發了網上的一場大戰,到底是吃素好還是吃肉好?卻一直沒有個結果,但這次,國外傳來了素食者的一份福音。 這不最近國外的一項突破性研究發現,吃低脂肪的素食可能會導致新陳代謝的顯著提升,從而帶來額外的體重減輕和代謝健康的改善
  • 堅持吃素的後果是什麼?研究5萬人,隨訪17年,指出一個共性
    堅持吃素的後果是什麼,研究5萬人 ,隨訪17年,指出一個共性每到醫院體檢查出三高等疾病,大多數人都會把它歸咎為吃肉惹的禍,於是開始了以素食為主的生活,雖然頗有成效,但是長期素食,身體得不到足夠的營養供應,就會出現一系列疾病,例如貧血、低血糖、營養不良等,最近英國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針對54898名人群根據他們的飲食種類和習慣分為素質主義者和葷食主義者,經過深入研究發現素食主義者的骨折風險要比非素食主義者增加
  • 杭州阿姨天天吃素,竟然得了高血脂!吃素,一個專坑長輩的「養生秘訣」
    最近杭州市王阿姨發現自己的體檢結果,甘油三酯水平超標。而她是個極其重視健康的人,為了控制油脂的攝入,已吃素多年。不過,王阿姨有個「引以為傲」的飲食習慣,就是每天吃幾大勺自製的營養品。 根據王阿姨介紹,她的自製營養品是新鮮核桃、芝麻、杏仁等堅果,打磨成粉泡水喝,「不加糖的,又香又健康。」
  • 世界正在悄悄獎勵吃素的人!
    讓你更長壽 一項來自Loma Linda University的對素食主義者長達七年的研究顯示:素食主義比肉食者大約多活15年的時間。這些研究得到中國健康工程(一項關於大量人口的飲食和健康研究)的進一步證實,他們發現,素食者食用高脂肪和肉製品非常少,患癌症及心臟病和其他疾病的風險較小。
  • 「吃肉」、「吃素」、「吃齋」,看看佛教是怎麼說的
    那麼佛教對吃肉是怎麼規定和解釋的呢?一般來說,佛對出家的僧眾是有嚴格規定的,那就是堅決不能吃肉,而對一些皈依的居士也是根據不同的「歸位」有不一樣的界定。皈依「菩薩戒」的大眾是禁止吃肉的。不管怎樣,吃「三淨肉」也好,「四淨肉」也罷,都是佛教為了恆順眾生,在不能完全杜絕自己戒除吃肉的前提下給大眾開的一個「綠燈」,目的是為了培養大眾的利根和善因,讓我們生起慈悲心,為自己種下一顆「般若」種子。
  • 哈佛研究發現抗炎飲食可降低患心臟病和中風風險
    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飲食中含有較多已知會導致慢性炎症的食物,會增加一個人患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的風險。研究表明,某些促炎食物可能會產生放大心臟病發展的協同效應。新研究首先通過使用經驗性膳食炎症模式(EDIP)得分,根據單個食物增加或降低三種炎症生物標誌物循環水平的能力,計算出單個食物的炎症潛力。然後,研究人員整理了三項大規模縱向健康研究的歷史數據,涵蓋了20多萬名受試者,所有受試者都被跟蹤了幾十年。
  • 愛吃肉的人和愛吃素的人,誰更健康、更易長壽?聽聽醫生怎麼說
    愛吃肉的人和吃素的人誰更健康,一直是人們爭論不休的話題,話題的熱度不亞於雞生蛋,還是蛋生雞。
  • 吃素和吃肉,哪個更健康?爭論不休的素食觀
    吃素和吃肉哪個更健康,在網上可謂是爭論不休。在這裡我想說一句,想吃肉的你想吃就吃,別為自己找個合理的理由,別以為你找了個合適的理由,就能掩蓋你殘忍傷害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的事實。我說的有一些過分,但事實就是這樣。
  • 研究恐龍的食譜!科學家是如何知道恐龍吃肉還是吃素的呢?
    吃肉還是吃素我的工作主要關注古動物吃什麼,特別是恐龍吃什麼。有吃肉的也有吃素的恐龍,吃肉的恐龍我們叫肉食性恐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霸王龍了。很多恐龍吃素,不過吃素的恐龍看上去一點也不柔弱,甚至可以說非常龐大。中國古動物館的門廳就可以看到一個龐然大物——馬門溪龍。馬門溪龍的長脖子,可以吃到嫩枝、嫩葉,也可以抵禦天敵。
  • 研究發現抑鬱可能是一個「非傳統」中風風險因素
    據外媒報導,通過利用流調用抑鬱自評量表(CES-D-4),一項新發表的研究發現了中風風險跟抑鬱症狀之間的聯繫。研究人員稱,這一發現可能暗示抑鬱症狀是一種非傳統的中風風險因素,跟心臟病和高血壓等眾所周知的風險一樣。